亞洲三大經濟體:中國、日本、韓國,2020年首季度GDP對比

2020-12-26 小智讀財經

中國、日本、韓國,是亞洲三大經濟體之一。2019年,中國(14.5萬億美元)、日本(5.1萬億美元)、韓國(1.64萬億美元)GDP總量分別排在亞洲第一、第二、第四。在世界範圍內,中國GDP總量排名第二,日本第三,韓國排在第12位。

由於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普遍出現萎縮,那麼,亞洲三大經濟體:中國、日本、韓國,2020年第一季度GDP表現如何?

中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同比下滑6.8%,換算成美元約為2.96萬億美元。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增速6.4%,而今年第一季度下跌至-6.9%。雖然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出現大滑坡,但這都是在外界的預料之中,並且數據好於市場預期。

隨著我國企業大規模復產復工,今年3月份,我國製造業指數、進出口、居民消費等數據都比前2個月有明顯改善。因此今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預計將迎來明顯回升。

截止2019年末,我國人口總數為140005萬人。按此數據計算,2020年一季度,我國人均GDP約為2114美元。

日本

今年日本的經濟延續了去年的不景氣,再加上疫情的影響,首季度日本GDP同比下滑3.4%。這是日本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按照日本內閤府公開的信息,今年一季度日本完成名義GDP約為135.3萬億日元,折算成1.25萬億美元左右。

今年一季度,由於「隔離、封鎖」的原因,日本居民消費同比下滑0.7%。除了消費低迷以外,日本工業和服務業產值同樣下滑明顯。一季度,日本出口產值下滑6%,創下4年來最大跌幅。

不過目前日本依然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再來看人均GDP,按照2019年日本人口1.24億人計算,人均GDP約為1萬美元。

韓國

根據韓國央行公布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3%,約為4097億美元;其中增幅(1.3%)為10年零6個月以來最低水平。在全球大部分國家經濟出現倒退的情況下,韓國GDP仍實現正增長實屬不易。

人均方面,今年一季度韓國人均GDP約為7935美元。

綜合上述,亞洲三大經濟體:中國、日本、韓國,第一季度GDP總量最高的是中國,達到14.5萬億美元;人均GDP最高的是日本,約為1萬美元。

相關焦點

  • 亞洲三大經濟體,中日韓GDP之和,能否超越美國?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從GDP概念誕生至今,美國便一直佔據全球GDP榜首的位置。201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21.43萬億美元,在全球總量(87.75萬億美元)中的比重達到24.42%。
  • 全球三大經濟體:中國、美國、日本,2019年GDP對比
    而如今,隨著疫情慢慢被控制下來,各行業也開始恢復產能,相信在2020年,我國的經濟將會得到強勢的復甦和反彈,實現更大的突破。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排名前三的三大經濟體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並且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和地區。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8年,美國的GDP總量為20.49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總量為13.6萬億美元,日本的GDP總量為4.97萬億美元。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亞洲已有5個國家的GDP超過1萬億美元,除了中國、日本,還有誰?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咱們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14.36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二名(第一名是美國的21.43萬億美元),並且繼續是亞洲最大經濟體。那問題來了,亞洲各國中還有哪些國家的GDP也超過1萬美元呢?2019年日本、印度的GDP簡介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日本繼續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亞洲第二大經濟體。其在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為0.7%,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主要原因是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導致日本企業的出口訂單縮減。
  • 亞洲七個發達經濟體,近三年GDP增速對比,誰會成為新領頭雁?
    在亞洲,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的發達經濟體共有七個,分別是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地區,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和以色列。這些經濟體無論是人均收入還是社會民生在亞洲地區都處於領先水平,引領著亞洲的經濟增長,堪稱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典範。
  • 歐洲三大經濟體:英國、德國、法國,上半年GDP對比
    歐洲是全球整體經濟最發達的大洲,雖然經濟總量不及亞洲、北美洲,不過歐洲一共有16個發達國家,超過全球發達國家總數的一半。歐洲的發達國家,主要以英國、德國、法國為代表。2019年,英國、德國、法國GDP總量均超過2萬億美元,領跑整個歐洲。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中國經濟經過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創造中國速度,中國2010年經濟總量超越同是亞洲的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速減緩。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中國、日本、韓國的人均GDP是多少呢?分別是哪年突破1萬美元呢?
    作為全球經濟的三大中心——東亞地區的2019年經濟增長情況如何呢?南生選擇其中的三大代表: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先看韓國,其在2019年完成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2019年,中國、日本、韓國GDP與上年的2.7%相比,韓國經濟實際增速出現了不小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全球經濟整體下行,以及日本斷供使得韓國出口的主導產品——半導體出口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分季度來講,韓國經濟增速在四季度再度超過2%,出現了復甦的跡象。
  • 東亞三強國中日韓2020年前三季度GDP,日本受挫,中國和韓國堅挺
    相比之下,東亞三國的經濟相對穩定,除了日本的跌幅還有-5.7%跌幅還是偏大一點,韓國-0.9%在全球各強國中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而我國是前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風景這邊獨好!第3季度,日本疫情發展雖然相對平穩,經濟恢復狀況卻並不理想,日本主要消費和投資指標繼續同比負增長。
  • 世界各國GDP排名2020預測 IMF預測中國GDP排名世界第幾?
    近期,IMF對今年各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做了預測,其中預測2019年美國經濟將下降5.9%,歐元區19國在2019年經濟將整體下降7.5%,其中義大利的經濟下降9.1%,西班牙經濟下降8%,法國經濟下降7.2%,德國經濟下降7%;日本經濟將下降5.2%,韓國經濟將下降1.2%。
  • 韓國人口和面積不如中國一個省,是如何成為亞洲發達國家?
    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的發展水平都不一樣,按照各個國家發展水平的不同,這些國家被分為了發達國家,發展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三類,中國目前還處於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則集中在歐洲,亞洲的發達國家數量不多。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按照日媒的觀點,2020年日本經濟受到兩大因素的困擾。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給日本經濟、貿易、消費、投資等都帶來的較大衝擊,日本GDP出現了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實際縮減6%,全年降幅預計在「-5%到-5.5%」之間。
  • 亞洲經濟體之中,新加坡和中國臺灣成為行善冠軍
    本周新發布的一份調研顯示,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在亞洲經濟體中成為行善冠軍。亞洲慈善與社會中心(CAPS)總部位於中國香港。該機構發布的「行善指數」(Doing Good Index)研究監管機制、稅收激勵、採購程序、社會文化條件等因素。
  • 2020年一季度,中國GDP約為日本的2.37倍,那美國是中國幾倍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南生注意到,2020年第一季度日本、美國的經濟增速問題,仍有很多網友「被忽悠」了。比如,不少網友仍然認為一季度日本經濟同比下降3.4%,美國經濟同比下降4.8%——實際上這並非是一季度日本與美國的「經濟同比增速」。請注意,這是「環比折年率」正確的答案是:2020年一季度,日本經濟同比下降2%,環比年化下降3.4%。
  • 2020年越南GDP數據出爐,或是亞洲第6個發達國家,在中國什麼水平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之際,越南以每年6%-7%的增長引起各國關注,也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就連韓國最大的財團三星也將大部分生產基地轉移至越南,如今很多服裝、鞋帽和化妝品等產品都來自越南經過30多年的經濟發展,越南的變化依然明顯。到2020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達到2700億美元左右。這個總量多不多呢?
  • 東亞三強國中日韓2020年前三季度GDP,我們中國風景獨好
    相比之下,東亞三國的經濟相對穩定,除了日本的跌幅還有-5.7%跌幅還是偏大一點,韓國-0.9%在全球各強國中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而我國是前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風景這邊獨好!
  • 2020年上半年gdp什麼時候公布 中國2020上半年gdp預測
    比如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0.9%,已經連續三個月上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高於上個月0.8個百分點,已經連續4個月回升。  但因為受到第一季度的影響,所以整個2020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仍然有很大的可能繼續出現負增長。  目前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具體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是什麼樣,估計很快就會有數據統計出來。
  • 印度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那和東協相比,誰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
    印度是公認的亞洲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僅次於中國和日本。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GDP達到2.72萬億美元,並且是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被很多國外媒體稱為「下一個中國」和「下一個世界工廠」。那麼同樣在亞洲,也有一個地區,被視為替代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熱門地區,這就是東協,也叫東南亞國家協會,由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十國組成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