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2020-12-08 小智讀財經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取代「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國家。「亞洲四小龍」逐漸走下神壇,但憑藉上世紀打下的基礎,「亞洲四小龍」至今仍然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經濟體。

2020年,對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而言,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在疫情影響下,「亞洲四小龍」在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各有不同,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韓國

韓國的經濟總量在亞洲四小龍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韓國GDP總量約為14217120億韓元,按照平均匯率計算,折合1.184萬億美元、8.3萬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韓國GDP和我國廣東省GDP相近,前三季度韓國GDP比廣東高出4000多億元人民幣。

上半年韓國連續兩個季度GDP增速為負,其中第二季度-3.2%的增速創下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單季最差表現。不過韓國經濟增速在第三季度得到反彈,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1%。今年前三季度,韓國GDP同比下降1.1%,而去年同期為增長1.9%。

按照韓國2019年5200萬人口計算,今年前三季度韓國人均GDP約為2.27萬美元。

新加坡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中人均GDP最高的國家,2019年新加坡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排名全球前十。新加坡也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服務業佔其國民經濟高達70%以上。

今年前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GDP增速同比實際下降6.5%,比去年同期的0.6%下滑近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新加坡出口和轉口貿易總額出現較大程度下滑,這是導致其經濟疲軟的主要原因。

前三季度,新加坡GDP約為2450.217億美元,折合17131億元人民幣。截至2019年底,新加坡人口約為570萬,按此人口計算其人均GDP約為4.29萬美元。

中國香港

雖然香港本土疫情控制得當,但由於國際形勢依舊嚴峻,今年以來香港旅遊業、進出口貿易均出現了大幅回調,導致前三季度香港經濟萎靡不振。

前三季度香港地區生產總值為19967.67億港元,折合2573.6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以上,同比實際縮減7.2%。人均方面,前三季度香港人均GDP約為3.4萬美元。

中國臺灣

整個前三季度,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表現最好的是中國臺灣。前9個月,臺灣GDP實際增長1.66%,是亞洲四小龍中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臺灣地區生產總值折合4782.7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約為33439.52億元人民幣。出口貿易是臺灣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尤其在半導體領域,臺灣企業獲得了不少訂單,對臺灣的出口貿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人均GDP方面,前三季度臺灣人均GDP約為2萬美元。

綜合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亞洲四小龍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為1.184萬億美元;人均GDP最高的是新加坡,為4.29萬美元。

本文由小智讀財經原創撰寫,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的GDP對比
    不止一次見過有網友在疑惑,為什麼亞洲四小龍中沒有日本。原因就是從20世紀50年末開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再次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強國。到了7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大力引入資本。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報導稱,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科技產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起到了支柱和支撐作用。但海外疫情仍很嚴重,外部需要持續疲軟,如果長期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將對下半年的出口影響較大。
  • 三季度亞洲四小龍GDP增速:香港下降2.9%、韓國增2%,那臺灣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亞洲四小龍——中國的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都已經公布了今年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但整體來看,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有好有壞。其中臺灣、韓國表現還不錯,但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速均創近年來的新低。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日本東京城市夜景六七十年代亞洲國家地區中以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經濟發展最為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亞洲四小龍」中國臺北市夜景廣東經濟趕超之路:廣東經濟總量先後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越中國香港、2007年超越中國臺灣。下一個目標直指亞洲四小龍之首韓國經濟。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韓國當年GDP為2792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當年的72%。新加坡當年GDP總量為361.52億美元,佔到中國大陸的9.3%。「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第一季度亞洲四小龍GDP:韓國經濟正增長,那新加坡和香港呢
    前段時間,亞洲四小龍分別發布了自己第一季度的GDP數據。其中香港的數據讓人詫異。香港發布了第一季度的GDP成績,其成績不盡人意。2020年香港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實際下降了8.9%,這也是香港1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跌幅。
  • 2019年亞洲四小龍各項數據對比,臺灣大部分數據列末尾
    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特區、中國臺灣省、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總量與廣州相當,那麼人均GDP呢?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別稱「獅城」,在20世紀60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非常發達的港口資源。新加坡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由於低稅收的原因,新加坡也成為了眾多明星、名企業家的首選移民之地,比如李連杰、鞏俐、海底撈張勇等人就是新加坡國籍。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經濟上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齊名,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那麼,在2019年,新加坡的經濟表現怎麼樣?GDP總量和人均GDP放在我國又是什麼水平呢?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而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了人均GDP增長率呈正增長的國家,也成為了各國羨慕的對象。此前,美媒就報導稱中國的現狀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 蔡英文:臺灣經濟增長率獨佔鰲頭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
  • 香港經濟反超新加坡,「亞洲四小龍」終於爆發了
    在20世紀中期到後期,亞洲有四個地區發展的極為迅速,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和中國的臺灣,在當時這四個地區的農業和輕工業十分發達,所以在經濟上實現了率先的晉級,它們也因此被人們成為「亞洲四小龍」。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四個地區的經濟依舊強勢。
  •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卻經濟「衰退」,GDP大跌超40%!
    相信大家對"亞洲四小龍"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西太平洋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 它們因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
    在這裡,我先來看亞洲四小龍中經濟實力最強的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貿易夥伴(漢文化圈國家),18年在亞洲實現GDP 100751億元,GDP實際增長率為2.70%(經濟發達3國的增長速度普遍較低),18年在世界各國及地區GDP排名第11位。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深圳是我國最早實行開放的城市,當初也是最早引進外資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投資就是最先進入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慢慢地擴展到全國。應該說80到90年代,香港,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這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是投資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主力軍,在深圳早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亞洲四小龍」就是深圳前進中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