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亞洲四小龍GDP:韓國經濟正增長,那新加坡和香港呢

2020-12-11 愛旅遊的佩奇

前段時間,亞洲四小龍分別發布了自己第一季度的GDP數據。其中香港的數據讓人詫異。香港發布了第一季度的GDP成績,其成績不盡人意。2020年香港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實際下降了8.9%,這也是香港1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跌幅。自從去年開始,香港就發生了一系列的負面信息,再加上今年的疫情,香港在第一季度的發展確實有點令人惋惜。固定的資本形成下降幅度很大,達到了13.9%。而私人的消費開始按年實質也下降了10.8%。

在貿易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的香港貨品出口的總額相比去年同期,錄得了9.7%的增幅,在服務方面,其服務出口的總額下降了37.8%。餌上口的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0.9%,這種跌幅在香港史上,還是首次出現。

有很多的專家認為目前香港的經濟正在經濟困難期,無論是旅遊行業還是投資方面,今年都不容樂觀。目前國外正在經歷抗戰疫情的關鍵時期,這對於香港的經濟的打擊是很大的。香港作為世界3大金融城市之一,在金融方面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和香港起名的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經濟方面也同樣出現了疲軟現象。新加坡的經濟產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香港是接近的。都是依靠服務行業來支撐經濟的發展。因為新加坡和香港都地處絕佳的地理位置,擁有天然優良的港口。在第一季度中,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2.2%,就結果而言,比香港的確好了很多。

臺灣第一季度的經濟發展相對穩定一些,同比增長為1.54%,而環比下降了1.51%。2020年第一季度臺灣GDP總值為46283.30億臺幣,如果換算成人民幣是10713.5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國所有省市當中,臺灣在第一季度中上升到了第6名。

韓國第一季度的GDP總值也出現了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但是較比去年依然是正增長。第一季度中韓國的GDP同比增長了1.3%,這樣的成績放在一個發達國家來看,已經很不錯了。韓國對待疫情的態度很嚴肅,正是因為如此才及時的得到了控制。

從以上的數據來看,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其中香港的影響顯然是最大的。最為中國老牌的經濟發達地區,香港近些年的發展確實開始呈現「衰退」現象。反觀大陸的城市,正在朝著穩定、良好的方向發展。這也說明了目前中國經濟依然健康、良好的形式。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速減緩。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文/龍小林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其中,韓國的二季度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9%,建設投資環比減少1.3%,服務業產值環比減少1.1%,對外商品出口大幅下降16.6%,成為拉低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基於現狀,韓國央行也早就下調了對全年的經濟預期。但好的一面是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正增長,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復甦。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日本東京城市夜景六七十年代亞洲國家地區中以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經濟發展最為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亞洲四小龍」中國臺北市夜景廣東經濟趕超之路:廣東經濟總量先後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越中國香港、2007年超越中國臺灣。下一個目標直指亞洲四小龍之首韓國經濟。
  • 三季度亞洲四小龍GDP增速:香港下降2.9%、韓國增2%,那臺灣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亞洲四小龍——中國的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都已經公布了今年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但整體來看,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有好有壞。其中臺灣、韓國表現還不錯,但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速均創近年來的新低。
  • 亞洲四小龍之一連續兩季度經濟「受傷」,GDP或被香港超越!
    一季度,新加坡GDP折合年率環比下降10.6%,創10年來最大降幅。同比來看,一季度新加坡經濟萎縮2.2%。而第二季度經濟同比萎縮12.6%。這是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季度經濟跌幅。另外,新加坡經濟因今年已連續兩個季度萎縮,目前陷入了技術型衰退。
  •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的GDP對比
    不止一次見過有網友在疑惑,為什麼亞洲四小龍中沒有日本。原因就是從20世紀50年末開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再次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強國。到了7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大力引入資本。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蔡英文:臺灣經濟增長率獨佔鰲頭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總量與廣州相當,那麼人均GDP呢?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別稱「獅城」,在20世紀60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非常發達的港口資源。新加坡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由於低稅收的原因,新加坡也成為了眾多明星、名企業家的首選移民之地,比如李連杰、鞏俐、海底撈張勇等人就是新加坡國籍。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經濟上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齊名,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那麼,在2019年,新加坡的經濟表現怎麼樣?GDP總量和人均GDP放在我國又是什麼水平呢?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近日,臺灣省主計處公布了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預估值,同比2019年增長了1.54%,環比則下跌了1.51%。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卻經濟「衰退」,GDP大跌超40%!
    相信大家對"亞洲四小龍"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西太平洋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 它們因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
  • GDP跌去40%?被稱「亞洲四小龍」的它,如今被上海,拉開巨大差距
    就算是在「艱難」的2020年中,不少國際機構也預測,我國將是全球少有的,能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而我國也用實力,證明了這一點。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我國GDP就完成了「轉變」,同比增長超3%,好於市場預期值。這一數據也表明了,2020年中我國經濟,依舊處於「強勢」。
  • 香港經濟反超新加坡,「亞洲四小龍」終於爆發了
    在20世紀中期到後期,亞洲有四個地區發展的極為迅速,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和中國的臺灣,在當時這四個地區的農業和輕工業十分發達,所以在經濟上實現了率先的晉級,它們也因此被人們成為「亞洲四小龍」。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四個地區的經濟依舊強勢。
  • 亞洲四個均GDP「最高」國家,除了第一都是發達國家,韓國沒上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經濟也日益提高,韓國所在的亞洲地區經濟強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當然,這是就經濟總量來說的,那人均GDP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最富有的四個國家。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9230.85億元,增長11.3%。 40年前,亞洲四小龍火遍全球時,深圳可能連它們的一根毛都趕不上,今天深圳已經具備它們較量的資本,人均GDP是較好的衡量指標。 深圳人均GDP和亞洲四小龍對比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亞洲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臺灣省、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它們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抓住了歐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發展本地區經濟,在70年代到90年代得到高速的發展,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 蘇貞昌自誇經濟好,GDP增長世界第一
    臺當局「行政院」今天上午舉行紓困記者會,「行政院長」蘇貞昌宣稱,臺灣GDP第一季度增長現在是全世界有公布數字的經濟體中是最好的,也是亞洲四小龍之首。臺「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也說,臺灣地區第1季GDP概估約為1.54%,比起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大陸及美國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