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總量與廣州相當,那麼人均GDP呢?

2020-12-23 商事奇談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別稱「獅城」,在20世紀60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非常發達的港口資源。新加坡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由於低稅收的原因,新加坡也成為了眾多明星、名企業家的首選移民之地,比如李連杰、鞏俐、海底撈張勇等人就是新加坡國籍。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經濟上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齊名,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那麼,在2019年,新加坡的經濟表現怎麼樣?GDP總量和人均GDP放在我國又是什麼水平呢?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新加坡的GDP總量為3284.19億美元(按最新匯率換算,約為2.33萬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有719.1平方公裡,人口約為564萬(統計時間2018年6月)。在我國也僅僅是二三線城市的規模,但是GDP總量卻比我國大部分城市高出很多。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新加坡正面臨著近10年來最慢的經濟增長速度,僅為0.7%,這一數值,在全球也是相對較低的水平。

由於人口較少,新加坡的人均GDP卻非常高,達到了5.67萬美元,這個數據在全球國家和地區中可以排在第12名的位置。由此可見,新加坡還是全球比較富裕的國家之一。

近些年,亞洲四小龍四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各自都面對不少的困境,而新加坡也無一例外。相較於之前的地位和名氣,如今也是大不如前。新加坡是發達的港口國家,經濟來源大部分來自於進出口貿易。受全球貿易局勢的影響,新加坡的出口量也下降不少,特別是電子類的產品,對新加坡的經濟衝擊非常大,而這也是導致新加坡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

如今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新加坡的航空和旅遊業也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GDP總量達到了14.4萬億美元(按最新匯率換算,約為102.17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我國全年GDP增速6.1%,也要高於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我國GDP最高的城市是上海,達到了3.82萬億元,北京以3.54萬億元位居第二,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別是深圳(2.69萬億元)和廣州(2.36萬億元)。

新加坡GDP總量2.33萬億元,放在我國各大城市中,與廣州的GDP總量2.362萬億元和重慶(2.361萬億元)相當,可以排在第六的位置。但是,廣州的面積7434平方公裡卻是新加坡將近10倍,廣州的人口1530.59萬也是比新加坡的兩倍還要多。作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的廣州,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備受矚目,更是在粵港澳大灣區也起著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

不同於GDP總量,新加坡5.67萬美元的人均GDP,放在我國,僅次於澳門的9.25萬美元,遙遙領先我國其他各省直轄市以及行政區。而同為亞洲四小龍的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人均GDP分別為2.52萬美元、4.75萬美元。

綜合上面表述,新加坡2019年GDP總量在我國和廣州的GDP總量相當。而人均GDP卻僅次於澳門,要領先我國其他各省直轄市以及行政區。新加坡有著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優勢,以及較為發達的航空和旅遊業,其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不過新加坡面積小,且人口較少,也是新加坡經濟發展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日本東京城市夜景六七十年代亞洲國家地區中以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經濟發展最為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亞洲四小龍」中國臺北市夜景廣東經濟趕超之路:廣東經濟總量先後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越中國香港、2007年超越中國臺灣。下一個目標直指亞洲四小龍之首韓國經濟。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
  • 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
    亞洲進入了學習和引進的時代,1960年代亞洲開放學習了歐美等西方的四個國家和地區,經過高速工業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並被人們稱為「亞洲四小龍」。那麼50年後,現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和我國的一些省市相比,誰強誰弱?為了便於比較,這裡以18年的GDP為基礎,用人民幣計算。
  • 亞洲四個均GDP「最高」國家,除了第一都是發達國家,韓國沒上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經濟也日益提高,韓國所在的亞洲地區經濟強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當然,這是就經濟總量來說的,那人均GDP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最富有的四個國家。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取代「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國家。「亞洲四小龍」逐漸走下神壇,但憑藉上世紀打下的基礎,「亞洲四小龍」至今仍然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經濟體。2020年,對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而言,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深圳的人均GDP已超過臺灣省,那麼GDP總量還差多久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急先鋒城市,從一個幾萬人口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了10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並且GDP總量已經超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亞洲四小龍。除此之外深圳的人均GDP還超過了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省。2019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為4.21萬億人民幣,人均GDP為2.6萬美元,人口2300多萬;深圳2019年GDP總量為2.69萬億人名幣,人均GDP為2.9萬美元,人口為1300多萬人。深圳成立四十年來人口一直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香港的700多萬人口和新加坡的500多萬人口。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新加坡當年GDP總量為361.52億美元,佔到中國大陸的9.3%。「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在國內大中城市當中,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美元,高居榜首(21世紀經濟研究院數據)。深圳是我國最早實行開放的城市,當初也是最早引進外資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投資就是最先進入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慢慢地擴展到全國。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亞洲四小龍火遍全球時,深圳可能連它們的一根毛都趕不上,今天深圳已經具備它們較量的資本,人均GDP是較好的衡量指標。 深圳人均GDP和亞洲四小龍對比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亞洲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臺灣省、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它們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抓住了歐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發展本地區經濟,在70年代到90年代得到高速的發展,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 2019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 我國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映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在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再次取得驕人的成績,那麼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多少?中國人均GDP和哪個國家差不多?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的GDP對比
    不止一次見過有網友在疑惑,為什麼亞洲四小龍中沒有日本。原因就是從20世紀50年末開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再次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強國。到了7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大力引入資本。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老牌發達國家美、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芬蘭、荷蘭、新加坡、日本等各25個國家地區人均GDP在四萬美元以上,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等7個國家和地區人均鄂爾多斯gdp3605億元,人口209萬人,人均GDP17.2萬元折合2.57萬美元。珠海gdp3435.89億元,人口202萬人,人均GDP17萬元折合2.53萬美元。南京gdp14030.15億元,人口850萬人,人均GDP16.5萬元折合2.48萬美元。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而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了人均GDP增長率呈正增長的國家,也成為了各國羨慕的對象。此前,美媒就報導稱中國的現狀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 蔡英文:臺灣經濟增長率獨佔鰲頭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
  • GDP跌去40%?被稱「亞洲四小龍」的它,如今被上海,拉開巨大差距
    2019年中,我國GDP總量已經接近100萬億人民幣,距離突破100萬億元的「大關卡」只差一步之遙了。多年以來,我國憑藉高速增長的經濟,GDP總量常年位居全球第二的位置。可以說,這幾十年來我國GDP的變化,是非常之大的。
  • 國內人均GDP「最高的」2個城市,第2是深圳,第1卻是個三線小城
    我們經常說的GDP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城市或者省份的總值,一般談及GDP總值的時候,肯定會想到「北上廣」,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幾個國內一線城市哪怕放到世界上也是很厲害的城市了,但是如果說到人均GDP的話,就不再是北京上海了,畢竟如果算人均的話,就需要用GDP總量除以當前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