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設計似乎總有一股難以言說的魔力,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在你的社交網絡上刷屏一次。
比如原研哉的性冷淡設計、去年安藤忠雄的大佛。
還有一個每出一件新設計都像大新聞的網紅工作室 Nendo。
佐藤大
而這個工作室的創始人佐藤大,也成為了繼原研哉之後最為人熟知的新一代日本設計師。
就是這一個自稱「宅男」的設計師,用他無窮的腦洞,顛覆了大眾認知裡的日常之物。
圖片來自nendo官網
- 其實,你離天才設計師只差一步 -
2006年,被 Newsweek 評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2007年,執掌的 nendo 被評為「備受世界矚目的日本100家中小企業」之一;
米蘭、德國、巴黎、義大利,無數國際設計大獎拿個不停。
被網友笑稱為新一代「日本設計之神」的佐藤大,今年才 41 歲。
因為出生於加拿大,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建築系,所以他對於日本設計的思考,是帶著更多西方思維的。
從他的作品中,你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與傳統日式「性冷淡」設計的區別。
雖然表現出來同樣都是極簡主義,但是原研哉的性冷淡設計,是帶著仿若「無用之用」的空,有著哲學式的思考。
而佐藤大的設計,則是帶有違和感+幽默感的「功能性極簡主義」。
正如他的設計工作室「Nendo」的宗旨所言,Giving people a small「 ! 」moment. 給人們提供「驚喜」的瞬間。他的設計十分日常,卻角度刁鑽,時常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門應該是怎樣的?至少不可能裝在牆角,佐藤大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
小時候被爸媽不小心關在房間裡,時常因為自己好奇心而受傷,想出去卻因為矮小打不開門。那麼這個門可不可以也為小朋友著想?所以才有了這「大小門」。
看完他的設計,你時常感嘆「真的可以這樣,我為什麼沒有想到。」這就是設計師區別對生活是否關注,又是否願意打破常規,反抗日常的體現了。
佐藤大是令人驚奇「!」的日常魔術師。
- 2018 年的最新作品,竟然是一座村莊 -
作為巴黎 Maison & Objet (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簡稱 M&O)20 周年時的年度設計師,佐藤大在今年 1 月再度回歸,貢獻了自己開年的第一件設計作品。
他在 M&O 展裡,建造了一座「妙物村莊」,也造了一批村民。
只是特別的地方在於,這些村民是他設計的「器物」。而這座村莊,其實是哲品家居在 M&O 的展位。
幾間白色的房子,不規則的窗口中,擺放著風格相符的不同器物。這是空間與角色之間錯位,產生的強烈存在感。
這是屬於「器物」的存在感,它們被賦予了生機。這座村莊讓進入其中的人們,迅速融入情境,凸顯了哲品器物被放大的體量感。
又是一場設計師的魔術。
- 專訪佐藤大:與哲品碰撞出火花 -
趁著難得的機會,哲品獨家與佐藤大做了一個專訪,關於這次與哲品的合作,以及他對設計的感悟,都在這奇妙的對話中。
哲品:您是如何與設計結緣的?
在學生時代學的就是建築,在畢業旅行時探訪了米蘭家具展深受感動,因此設立了nendo。
哲品:在設計領域,你的靈感謬斯是誰?
能被稱作靈感謬斯不知道,但是漫畫【多啦A夢】可以說是我的師傅。它是一個機器人,遇到什麼困難就從口袋裡掏出一樣法寶。每一回都有新的法寶登場,每一件都很讓人感到親近,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就算是頭腦不靈光的主人公也可以不看說明書就知道使用方法,而且造型也能使人感到快樂,很平易近人。
而且,正因為那個法寶不完美而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展開,因此我認為「不完美」對產品是很重要的。萬能的東西,人們是感受不到其本質的魅力的。正因為有缺點,才能被人們深愛,產生深層的聯繫。
哲品:「違和感」一般給人的感官是不舒服的,但您的作品卻能通過「違和感」給人帶來「!」(驚喜),您是如何把握這些微妙和呈現的?
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的話,就會察覺到日常生活中細微的變化和差異。類似於解析度提高的感覺吧。我認為這種感覺在設計中非常重要。
哲品:在設計師的路上,關於設計方面與委託方有出現過分歧問題或者不被理解的時候嗎?您怎麼度過或者應對的?
具體情況具體處理,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認為和客戶的溝通非常重要。如果客戶尋求什麼,是自己能提供的東西,我會樂意提供的。如果你的客戶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那就一起去找出它來。當客戶的某個需求很強烈、但又確實無解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事實。即便如此客戶仍然堅持的話,我會加以婉拒。
哲品:大家評價佐藤大先生都是,他是「腦洞特大」的設計師,你怎麼看待這種標籤? 如果你給自己貼標籤的話,你會喜歡什麼樣的標籤呢?
對於我自己是一個「腦洞特大」設計師這一想法,很遺憾是沒有的。在各種媒體中獲得獎項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但是與其說是高興,不如說更強烈地感受到「今後必須要做那些值得稱讚的活動」的緊張感和沉重的壓力。我今後要一直做下去的,就是不辱此名。
哲品:在您以往的設計裡,都似乎有對應的漫畫草圖,看起來非常的有趣獨特。為什麼會想到用漫畫草圖(去做設計說明)?
漫畫草圖很匹配nendo的「簡單的小點子」的主張。從更小、簡單的想法著手,中間通過各種各樣的過程,最終成為了不起的結果,是我們所追求的。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不記得自己畫了多少漫畫草圖,但是覺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哲品:是怎樣的原因或者契機促成您與哲品的合作?
因為我認為,通過與哲品合作,有可能能產生好的作品。
哲品:第一次與哲品合作產品,有什麼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
各自作為製造領域和設計領域的專業團隊,在雙方對等的交流中,一邊碰撞出火花、一邊享受了製作器物的樂趣。
哲品:你們為哲品設計的 M&O 展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設計理念嗎?
我們平時就置身於「家→家具→器物」這一不同體量的狹小空間裡,生活著。我們打開家的方式是「進來」;打開家具的方式是就是「坐」和「放東西」等等;打開器物的方式是「起拿、放下」等等。這三類事物通常通過平衡達成互補。但是這次,作為展示「僅有器物」的空間,我嘗試去平靜地打破這個平衡。
我們準備了一些「家具」般規模大小的「家」,在裡邊放入「器物」,從窗口往內窺視的構成,就變成了「家」和「器物」兩者的關係,「器物」的存在感就會躍然凸顯。結果,就形成了在小「村子」裡,各種各樣的器物就像「村民」一樣過日子的場景。於是,產生了不可思議的體量感的展位。
哲品:如何衡量/評價設計師的成功與成長?
現在,手上的項目滿滿當當的,沒有精力去思考以後的事情。一如既往,我相信只要竭盡全力去做好眼前的事情,未來自然而然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哲品:設計潮流是更新換代且多樣,設計師如何應對?是順應?還是保持自有的獨創性和創新感?
雖然潮流能帶來短期的價值,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反而是非常恐怖的存在。我認為把潮流作為信息來理解是有必要的,但我認為沒有必要加以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