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20日,中國臺北軍事情報局突然收到一個包裹,寄信人名叫王蒲臣,打開包裹,裡面是一疊厚達454頁的秘密文件,以及一封私人信件,上書:
此系蒲臣任職北平站及青島站時布建之卷宗。今老矣!毀之不可,留之不能,茲特寄還本局,取捨悉由卓裁。
就此,被王蒲臣保管38年的軍統秘密文件曝光,當年接任國防部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的徐宗堯收到這個消息後,無比震驚,當年他接任時,聽從王蒲臣的命令,親自將北平站所有秘密文件全部燒毀,這份文件,難道是王蒲臣刻意保留的?那麼他為何要保留這份文件呢?
王蒲臣何許人也?他乃浙江江山人,自浙江省立第九師範學校畢業後,先後任江山縣、慶元縣、武義縣教育局局長,是一個一心投身於教育事業的人。然而在1935年12月,他與戴笠見面(兩人是老同學),兩人聊完之後,王蒲臣便加入了軍統機要室(甲室),隨後還參與秘密營救老蔣的任務,地位越來越高。
1945年,抗戰勝利後,戴笠任命老同學王蒲臣為軍統局駐平津督察,兼任肅奸委員會督查組長,主要任務便是將漢奸一網打盡,而上文中王蒲臣寄出去的秘密文件,正是當年保密局北平站設計的「特務接頭暗號」,名為《交通員連絡辦法》,話不多說,直接看內容。
如圖所示,裡面出現了2個人物,分別是「田雨春」(本名尹雨辰),以及「王世明」,此人住在北平東四隆福寺大街118號。
正式見面後,兩個人得先互道姓名,接著以左手拉手,再開始一問一答:
「老田還沒來嗎?」——「常來」
「他還賣菜嗎?」——「對啦」
「您領我去看看他」——「有事嗎」
「請他看電影」——「好吧」
如此一問一答4次,一字不落,接頭才算成功,才能進行下一步。
看完以上接頭暗號,相信不少朋友都會產生「怎麼可能那麼簡單?」的想法,但事實上,許多情報部門的接頭暗號,就是那麼「簡單」,甚至就和我們平時嘮嗑說的話差不多,平淡無奇,這也是接頭暗號的重點,這樣才能讓人無法察覺。
看完這份《交通員連絡辦法》,小編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在美國發生的俄羅斯間諜案,當時這群俄羅斯間諜的接頭暗號,竟然是:「我們是不是在北京見過?」乍聽一耳,根本聽不出這句話有任何異常。
不過要說咱中國人最熟悉的「暗號」,還是要數《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上山後和土匪頭頭講的那段「黑話」,那便是: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別看只是短短10個字,剛上道的小嘍囉,根本就沒資格講!而且若不是同一個圈子裡的人,是根本聽不懂內在含義的,而且暗號、黑話等,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礎上,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方言逐漸消失,所謂的「暗號、黑話」的保密性自然大不如前,著實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