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何意?房子前面不能種竹子了?

2020-12-14 小小嬴政

農村人一般房子較大,房前屋後的空地也比較多,空在那裡也是浪費,於是人們就想著能不能種點什麼植物?不管你是種花呀草呀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農村諺語常說的「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

這也是先人經驗的總結,具體來說,應該是有以下的原因,一是竹子的繁殖十分快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連成片。懂竹子的人都知道一個詞,叫「走竹」,也就是竹子會像人走路一樣快速瘋長。而「走竹」的基礎是它深厚的穿透力。

竹子為了成長,會向地下拼命伸展,以吸取地底的養分。如果竹子真的栽在你的房前,那麼你的房子可能就危險了。因為房前的地基有可能被竹子的根莖給掏空。將來竹子可能會死,竹林可能會消失,但是在你看不見的地底下,房子的地基已經遭到了破壞。

一旦遇到颳風下雨,或者地震之類的自然災害,你的房子瞬間就可能倒塌。此外,我們都知道,竹子生長快,本身也有一定的質量,如果倒下來,砸在你的房子上,天長日久,對房子也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就算不去考慮竹子未來對房子的傷害,但是現實的情況卻不能不關注,竹子生長起來,枝多葉茂,容易招惹各種蚊蟲螞蟻。對於主人來說,也是極難打理的一種植物。竹子的打理是需要專業人士來做的,普通人缺少工具、技術,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處理竹子在養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特別是一到夏天,那更不得了,各種各樣你見都沒有見過的小蟲子潛伏在竹林當中,一不小心,你的身上就全部都是各種各樣的包包。大人還好,小孩子如果碰上這樣的事情,還容易得傳染病。

門前不栽竹我們知道了原因,那為什麼房後不栽樹呢?其實也是為了家人的健康著想。因為過去在農村,房屋是以平房為主,基本上都是一層。而樹木比較高大,當樹木長起來以後,一是會擋住房屋的整體視線,讓房子裡面變得十分昏暗,二是被樹木包圍的房屋會很潮溼,人如果長期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面,不得病才怪呢。

潮溼黴變的環境下,人體的溼氣會變得很重,引發各種關節性疾病。高大的樹木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缺少專業人士的打理,也容易倒塌,所以房後栽樹實際上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所以吧,總結來看,其實就是一點,無論是房前房後,你所種植物,最好是不要高過房屋的高度。一來不會遮擋光線,二來不會對房屋本身造成傷害。一些花花草草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即便是竹子,也不要去選擇那些高大的經濟竹子,可以選擇一些較為低矮,生長較慢的觀賞竹。

當然現在農村人都富了,住上了二層的小別墅,水漲船高,房前屋後的植物也可以適當給予調整。但是永遠不要高過房屋本身,那麼就什麼樣的問題都沒有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對人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特別是在農村裡,一些息息相關的事情自然離不開農村俗語。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關於生活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老祖宗在建設房屋的時候,必經過一番的考量。而古時候一些仔細的人,在選擇房屋的住址時,也要經過「高人」指點才能破土動工。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啥意思?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不過一地一風俗,十裡不同音,有人喜愛竹子,有人就會討厭竹子,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這句俗語一樣。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啥門前不讓栽竹子呢?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從字面的的意思來看,門前不栽竹的意思,就是說在門前不要栽竹子,這個門是指的裡面的堂屋門並不是指的大門。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到底什麼意思?有一定的道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俗語,是「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想必很多家住在農村的朋友,對這句俗語會有所耳聞,那麼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句「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眾所周知,竹子一直深受古代文人的喜愛,古人常常用竹子來形容自己的高尚的氣節。竹子這種植物四季常青,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給人帶來一種清新感,對於文人雅士而言,沒有什麼比堅忍不拔的品性,與高潔的品格要更加重要的。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什麼意思?房屋布局很有講究
    俗話說的房屋布局講究"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門前不栽竹,字面意思不能理解,可是為什麼過去的老人會有這樣的習慣呢?古時的文人墨客是非常喜歡讚譽竹子的,竹子的一些好品格經常會被文人們歌頌,寫成詩句文章。到了百姓這又是種不得的一種植物呢?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種樹」,是何意?古人的智慧之談
    而在民間俗語中,卻流傳著這樣一句風俗禁忌:「門前不栽竹,房後不種樹」,顧名思義,意思就是說門前千萬不要栽種竹子,而屋後也不要種植較大的樹木,那麼這是為何呢?背後的智慧你知道?「門前不栽竹」初次聽來,俗語看似淺顯易懂,不過仔細想一想,還是有些不符常理的,畢竟這兩種事物隨處可見,倘若與禁忌聯繫在一起,想必很多人都難以認可,其實,這句俗語的言下之意,並非著眼於竹子的本身,而是源於對房屋的不利影響。
  • 古人講:「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就拿房子來說,院子肯定要大,廁所也要大,客廳還是要大。甚至於他們還不滿足於此,還要在院子裡保留一塊大大的空地。因為要栽樹栽花。而說到這栽樹,裡面確實有大學問的。就比如說我們俗語有一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何講究?先讓我們來談一談竹子,要知道中國古代人對竹子可是相當推崇的。
  • 俗語「門前少栽竹,房後少栽樹」什麼意思?如果栽了會怎麼樣?
    總的來講,俗語與老百姓們的生活都密切相關,比如這句「門前少栽竹,房後少栽樹」就是有關宅子風水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就是說宅子的屋門前少種竹子,宅子的後面少種樹,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栽種了又會怎麼樣呢?
  • 古人信風水,門前屋後有講究
    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的理解。門前不栽竹對於這句話小編的猜測如下:1、「無性繁殖」,破壞地基與房子「咬定青山不放鬆,故人們認為:那些冤死的亡魂會附著在竹子上,門前種竹子,容易招惹鬼怪上身。宅前是明堂,需要平坦,儘可能的寬敞,明堂種竹子不利於風水。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農村的很多俗語和老話,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也是由於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有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
  • 為什麼老輩人講究「門前少栽竹,房後少種樹」?學者:有一定道理
    例如「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等等,可見他們對於竹子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很多古代文人更是將「梅」、「蘭」、「竹」、「菊」總結為四君子。但是,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那就是「門前少栽竹,房後少種樹」。這句話的背後有何隱喻呢?讓我們來共同解鎖其中的緣由。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為何屋後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屋後不能開窗?一些農村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古代人們生活的經驗。但是還有一些農村俗語是按照古代的方法來說的,放在現在,生拉硬搬卻是不那麼合理的。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另一種說法是,以竹來比喻一個家庭的為人處事這方面。這裡的竹子對應的是主意,有主意的意思。比如以前有句農村老話也講到,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書讀多了就胸有成竹,在決定做某件事情時,很快就會做出,好像竹子一樣不偏離道德的主意。
  • 農村老話說門前不栽竹,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又何解?
    竹子這種植物其實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歡,因為這東西四季青綠,讓人看著就莫名心情好。但是,農村卻有老話說「門前不栽竹」,意思是很明顯的,就是門前儘量不栽竹子。可同時,我們還會聽到有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可以吃飯不吃肉,但是住的地方卻不能沒有竹子。
  • 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旺三代」,是哪三種樹?門前種什麼樹好?
    對於春的到來,農民自然不敢懈怠,都在忙碌著播種。正是有一代代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國家的惠農政策,才使近幾年來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不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蓋上了一座座寬敞漂亮的小洋樓。由於審美觀念的變化,農民朋友在蓋好的小洋樓前後周圍難免要栽些花花草草和風景樹來襯託小洋樓的美。雖然花草樹木增加了房屋的美感,也增加清新的空氣,但對房前栽樹卻是有一定講究的。
  • 農村老話: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是「門前不栽竹」?
    但是慢慢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老話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如「車到山前必有路;一一不撞南牆不回頭」,又如「浪子回頭金不換;——狗改不了吃屎」。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乃是農村俗話「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與蘇東坡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間的PK。究竟哪個更有道理?一起來看。
  • 農村俗話丨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有矛盾嗎?
    農村俗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有矛盾嗎?農村老話雖然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放在不一樣的場合使用,就不矛盾了。表面看起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這兩句話互相矛盾,但透徹的理解它,卻不矛盾。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對於墳地和河灣應該都不陌生。這句俗語就是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將房子建造在前有墳地後有水的地方,否則會有家破人亡的風險,子孫後代也不會回家。在農村地區,墳地基本上都會在離著村子較遠,很少有在村子裡的,因為人們對死亡這樣的事情忌諱。在老者面前,「死」字是不可以說的。
  • 門前禁栽柏樹,卻可以種槐樹?那椿樹和榆樹呢?
    由昨天的文字可知,我們老祖宗的栽樹習俗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心理障礙」,要麼是諧音,要麼是思維延伸,要麼是「形音相似」,總之,就是通過各種禁忌達到求個「平安、吉祥」的意思。那今天就來了解一下民間一些常見樹種的種植習俗。
  • 建房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能否借鑑?
    那些老一輩留下來的俗語,雖然看起來非常粗俗甚至有些無釐頭。實際上,不管是做事情講究也好,留下的那些無釐頭的俗語也罷,都包含著祖祖輩輩勞動總結出來的道理。比如說這句「門前墳,房後水」,咋看之下,能夠讀懂的百姓可能根本沒有幾個,更加別說按照俗語中所說的去做了。但是,凡是沒有按照這句俗語去做的人,或多或少都吃過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