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科院玉米所集中展示34個項目選育玉米新品種

2020-12-14 瀟湘晨報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9日訊(通訊員 關妮納)近日,在廣西農科院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區的玉米地裡,廣西農科院玉米所研究員程偉東伸出自己的手臂跟玉米棒子比了起來,「你們看,快趕上我的小手臂這麼粗了。」他一邊比一邊展示給前來觀摩的經銷商們。

當天,由廣西農科院玉米所牽頭的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項目「玉米優異種質資源挖掘、自交系創製及新品種選育」開展了玉米新品種示範展示觀摩會,在3個基地展示了項目選育的34個玉米新品種,來自西南9省(區)的100多位經銷商參加觀摩會。

「國審品種產量抗性非常好,『天貴糯932』去年開始種植推廣,4月底之前上市的玉米棒4元一根,剛一上市就深受市民的喜愛和追捧。『桂單550』和『桂單902』抗病性強,保綠性好,棒子均勻,籽深,出籽率高。」在展示田裡,項目主持人程偉東抓緊一切機會向經銷商們逐個介紹展示的玉米新品種。他表示,目前項目考核指標已超額完成,項目選育的玉米品種種類十分豐富,涵蓋了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品種等,每個品種都各具特色,例如:「兆豐505」在平立村種植有800多畝,深受當地種植戶的喜愛;「壯玉1743」棒子大、生物產量高;糯玉米品種「桂糯615」目前是廣西兆和種業主要開發品種,糯性十足,略帶甜味……

依託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項目「玉米優異種質資源挖掘、自交系創製及新品種選育」,廣西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牽頭聯合了廣西境內產學研共12個單位開展玉米材料和品種聯合攻關。目前選育了34個玉米新品種,其中國審品種3個、普通玉米品種13個以及鮮食玉米品種18個,其中多個品種已經開始推廣開發。項目還挖掘玉米優良基因12個,篩選了200多份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育成了69個優良自交系以及15個有突破性的自交系,為今後選育更多優質的玉米品種奠定了材料基礎。

據悉,舉辦此次展示觀摩會是為後續品種能夠在生產上應用,推動產業發展,讓科研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提供一個平臺。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廣西34個玉米新品種集體亮相
    涵蓋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甜糯玉米等種類,將向全國推廣「桂單902」「桂甜糯527」「壯玉1743」「天貴糯932」……春種夏收,隨著夏季的到來,在廣西農科院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區、武鳴區伊嶺巖和馬山縣古寨鄉平立村試驗基地,幾十個新品種玉米個個籽粒飽滿
  • 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雲南省農科院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服務基地入選國家...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確定2020年專家服務脫貧攻堅工作項目和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的通知,雲南省農科院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服務基地成功入選,成為我省本土專家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入選的服務基地。
  • 臨夏州農科院培育出玉米新品種
    原標題:州農科院培育出玉米新品種   記者 馬麒  近日,記者從州農科院獲悉,該院選育的玉米新雜交組合「臨玉雜9號」獲得評審專家一致好評,順利通過審定
  • 漯河市農科院研發選育的兩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於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次(小麥)及第四次(玉米)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由市農科院自主研發選育的小麥新品種漯麥26和漯麥163位列其中。
  • 玉米吃貨們大有口福!200多種玉米新品種百花齊放,總有一款適合你
    10月23日,第四屆中國(南寧)鮮食玉米大會在南寧市壇洛鎮舉行,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紫玉米、黑玉米等共246個鮮食玉米新品種集中亮相。記者了解到,廣西是全國鮮食玉米主產區之一,眾多的玉米品種契合了消費者需求差異化,讓每一個「玉米蟲」都能尋找到愛吃的品種。
  • 番興明:玉米地裡追夢人
    在番興明的工作室裡,有一個「玉米塔」,上面一層一層擺放著他和團隊選育的玉米品種。「這只是做的一個展示,我們選育了40多個國家和省級審定玉米品種,全部擺的話,肯定擺不下。」番興明說。    7日下午,記者採訪了2019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得主、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番興明。
  • 最高畝產2985.4斤,這些超高產玉米新品種還適合粒收
    採用機械進行籽粒收穫,畝成本在80元左右,加上一部分籽粒烘乾,每畝玉米收穫成本在200元左右,比人工收穫減少至少150元,相當於1畝玉米增收10%~12%,且能節約大量勞動力。因此適合機械籽粒收穫是玉米品種選育的方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適合機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種,供大家在選購種子時參考。
  • 吉林53個玉米、水稻、大豆、小麥等品種退出
    吉林省第九批退出主要農作物品種名單                                 23個玉米品種序號作物品種名稱審定編號品種選育單位1玉米平安11吉審玉2002011吉林平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2玉米長單228吉審玉2002020長春市農業科學院3玉米丹2123吉審玉2002026遼寧省丹東農科院玉米所4玉米春糯5號吉審玉2002033長春市農業科學院
  • 中國農科院糧食作物重大新品種培育取得新進展|中國農業科學院|...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於文靜)「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以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重大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強基礎理論創新、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新品種培育等研究,品種培育取得一系列新進展。這是記者從中國農科院12日召開的「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我國玉米種質的遺傳基礎
    掖單2號、掖單4號,株形緊湊耐密,打破了全國種植平展型玉米的格局,開創了我國開展緊湊型玉米雜交種選育和生產的局面。而鄭單958具有高產、穩產、優質、多抗、耐密植、適應性廣等特點,被譽為劃時代跨世紀的優質高產糧飼兼用型雜交新品種, 2007年超過6000萬畝,成為中國第一大玉米品種,目前還呈明顯上升的態勢。
  • 廣西科技廳第九黨支部與農科院機關黨委黨支部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0年08月04日 09:12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編輯:黃勇椋   7月16日,廣西科技廳第九黨支部聯合廣西農科院機關黨委黨支部到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明陽基地開展
  • 南沙農科院國際蔬菜新品種展示會今日開幕!
    5月25日-26日,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南沙區農業農村局、廣州種子商會承辦,廣州市蔬菜學會、廣州種盈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九屆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推廣會暨第二屆廣州南沙(國際)蔬菜新品種展示會將在廣州市農科院南沙基地開幕。
  • 南充市農科院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項目成果...
    近日,來到承擔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體系重點任務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南方大豆新品種培育」項目單位——南充市農科院組織召開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高產創建測產會議現場。初秋天降小雨,南充市農科院邀請省內外7名專家學者正在對「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任務——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項目成果進行現場測產驗收。
  • 畝產在2000斤以上,這三個玉米新品種,春播夏播均可以
    進入冬季,許多農民朋友都在為來年的玉米進行備種。面對市場上這麼多的玉米品種,哪個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好,產量又高呢。今天給大家介紹三個品種高抗倒伏、耐旱耐密、抗高溫、穩產高產的玉米品種,春播夏播都可以。
  • 河南農大「豫單9953」宜機收玉米新品種迎來驗收測產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9月28日,鶴壁市鉅橋鎮劉寨村,金色的玉米披紅掛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派豐收喜悅的景象。玉米新品種「豫單9953」籽粒機收觀摩會正在這裡進行。在收穫機械的轟鳴聲中,成片的玉米被「收進」機器裡,很快變成籽粒裝進袋子。
  • 這三個玉米新品種,畝產都超1000公斤,好多產區都能種
    冬天到了,很多農民朋友正在為明年的玉米準備種子。面對市場上這麼多玉米品種,哪個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好,產量高?今天向大家介紹三個品種高、耐旱、耐高溫、產量高的玉米品種。1、楊玉99該品種是遼寧省丹東等海陽玉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12年通過國家審查,2015年通過遼寧省審查,2020年通過山東省審查,具有投降度高、密植、產量高、稻米品質好的優點。
  • 上千種新優蔬菜同臺亮相,來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推廣會鑑賞
    紅彤彤掛在枝上的南瓜、炮彈一樣的冬瓜、色彩大小各不相同的番茄、優質的菜心品種……12月9日,第二十屆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推廣會在廣州市農科院南沙基地開幕,展示推廣會為期1個月。記者了解到,此次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活動、科普活動、扶貧對接、種業洽淡交流、鮮蔬現場品嘗等活動,共展示茄果類、瓜類、豆類、葉菜類等新優蔬菜品種1035個。
  • 新疆玉米部分新品種簡介(二)
    現將其中14個玉米品種簡介如下。1 新玉103號新疆廣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選育。幼苗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高270 cm,穗位100 cm左右,株型緊湊,葉片收斂,果穗筒型,穗長20 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單穗粒重180 g,結實性好。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5 g。抗病性較強,高抗倒伏。
  • 超千個蔬菜新品種集中亮相廣州展示會
    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活動、「乾農杯」蔬菜主題攝影、科普嘉年華、扶貧對接、種業交流洽談、鮮蔬現場品嘗、種企與農民交流互動、產品展示、市農科院建院60年成果展等。
  • 過千蔬菜新品種亮相,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推廣會啟動
    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乾農杯」蔬菜主題攝影、科普嘉年華、扶貧對接、種業交流洽談、鮮蔬現場品嘗、種企與農民交流互動、產品展示、市農科院建院60年成果展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