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敦火箭如同散彈槍一般轟炸了季前賽的前兩戰,接著馬不停蹄來到了中國賽,對鵜鶘又轟下123分。他們興盛和躍躍欲試的姿態,再次讓人們對他們的新一季充滿了期待——當然,每一季的火箭都是如此,但新賽季火箭的組隊方式和背後所潛藏的理論,比以往更值得玩味。
在2015年打出球隊歷史上最偉大的系列賽之一,4比3逆轉快船並且殺進西部決賽之後,火箭度過了一個令人極度失望的賽季。他們在上賽季的開局以整整20分之差連輸3場,運動員自主將哈登以下全都狀態失常。他們看上去明顯滿足了,荒廢了2015年的整個夏天。當主帥麥克海爾目睹身材臃腫,毫無鬥志的運動員們來到季前訓練營時,已經註定了他們整個賽季的失敗。
擅長雞湯療法的麥克海爾在開季不久之後下課,臨時教練比克斯塔夫從未能真正樹立起威信,扭轉球隊的頹勢。哈登和霍華德之間的矛盾貫穿賽季始終,直到魔獸在賽季結束後東投老鷹。火箭在整季裡從未呈現出穩定的鬥志和凝聚力,尤其是防守完全失去了前一季他們創造歷史時的強度。在賽季落幕的時候,評論員和球迷們把防守不力列為火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他們能得分,但他們從來都防不好。看上去,努力提升球隊的防守將成為火箭在2016年夏天的最主要任務。
以上就是火箭在迎來2016年夏天之前的背景概述。接下來就是我想說的了,不,總經理莫雷的計劃,跟我們想像的,完全,完全不一樣。
在霍華德等人離開清出大量薪資空間之後,莫雷開始了夏天頻繁的出擊。
他定下了火箭的新主帥——邁克德安東尼,一個以開放性進攻著稱於世,但防守在人們眼中從來都是軟肋的梟雄!在主帥名單確認之前,人們本認為希望最大的是小範甘迪這位防守大師重歸休斯敦!
接著,莫雷以2000萬的年薪從鵜鶘拿來了萊昂安德森,一個能夠背身單打,衝搶前場籃板和定點三分——進攻出色但防守孱弱的白人大前鋒!
再接下來,4年5300萬美元引渡安德森的鵜鶘隊友埃裡克戈登,一個年輕時代爆發力十足,但受傷之後主要依靠外線進攻的攻擊手——由於在2號位上身高不夠,戈登的防守同樣是軟肋。
代替霍華德的人選,莫雷290萬美元從奇才拿來了巴西老將內內希拉蕊奧,他有豐富的經驗、出色的腳步和攻擊手段,他在進攻一端的技術和意識遠非霍華德可比。但在5號位上,他的身高明顯不足,幾乎失去了彈跳,橫向移動緩慢,所有這些讓他在防守擋拆和保護籃筐時舉步維艱。內內同樣攻強守弱!
看看莫雷在夏季自由球員市場上的大舉動!從主帥到將圍繞在哈登身邊的主將們,你看到了什麼?不是因為防守不力而加強防守,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這真是奇妙而有趣的思維方式。在這個夏天的尾聲,當我回望火箭的這一系列行動,由衷想說的就是:這就是莫雷!這就是他的魔球!
這不是那種巫師手裡的水晶球,而是莫雷——一個西北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一位從未打過職業籃球卻成為了NBA球隊總經理的精算師,而最終在這個行業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贏得了認可和尊重的魔法。莫雷不只是一個曾經被中國球迷口誅筆伐的總經理,他是在這個行業裡開創流派的異教徒。他在NBA世界裡率先使用的數據分析系統和用數據來解析一切的方式,就是我在文章標題裡提到的,魔球。
魔球,英文叫做Moneyball,出自麥可劉易斯2003年出版的同名寫實作品。書中的主人公是美國職業棒球聯盟(MLB)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球隊經理比利比恩,他通過數據分析組建起一支具有競爭力的棒球隊。2011年好萊塢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了這部同名電影,讓「moneyball」的概念從體育界、商業界真正走入大眾視野。在電影之中,皮特飾演的比恩依靠魔球的理論,率領小市場球隊奧克蘭運動家隊打出了史無前例的20連勝。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部電影。在整部電影裡,最讓我難忘的片段,就是當奧克拉運動家隊由於薪資有限而被紐約揚基、波士頓紅襪搶走了大量主力運動員之後,總經理比恩試圖重建球隊的方式。作為一名曾經打過職業棒球的總經理,比恩無路可走,舉步維艱,此時他遇到了他的助手——一位計算機專業畢業,從未涉足過職業棒球領域,卻能用數字解析一切球場變化的矮胖白人——你看他的長相,就像棒球世界裡的莫雷。比恩選擇相信他的理論,用「魔球」開啟一場巨大的冒險。白胖助手告訴比恩,什麼能夠幫助你贏得棒球比賽?是得分!怎樣才能得分?是上壘!當我把一名運動員的龐雜數據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只需要關注一件事:上壘率。
然後,就是球隊內部那場著名的會議。比恩提出了一系列球隊將要引進球員的名單。上面幾個每一個人,都遭到了球隊裡擁有豐富職棒經驗的老球探們的反對。比恩提出一個人,老球探就會說,這個人有傷病史啊,這個人擊球不行啊,這個人態度與問題啊。
每到這個時候,比恩就會一指他的白胖助手,那個手拿著一疊數據分析的小子,就會應聲發言:可是他能上壘!
經驗豐富的老球探們瘋了,球探部的主管幾乎要與比恩拳腳相加。我們有幾十年選人的經驗,而你居然不聽我們的,聽一個鳥都不懂,看上去沒有任何運動細胞,手拿一堆廢紙的小子的!
我不知道,莫雷在他數年的運作過程裡,尤其是這個夏天,是否也在球隊裡面對資深的球探們,或者是面對媒體和球迷的壓力,上演過類似的橋段。在想像裡,這就是一個現實世界裡的「魔球」。
莫雷說,什麼能夠幫助你贏得籃球比賽?是得分!因此當一名運動員的龐雜數據體系擺在你面前,你只需要關注一件事:得分。
我想要萊昂安德森。球探(媒體,球迷)大喊:可是他有傷病史而且防守差啊!莫雷:可是他能得分。
我想要埃裡克戈登。球探(媒體,球迷):可是他有傷病史而且防守差啊!莫雷:可是他能得分。
我想要內內。球探(媒體,球迷):可是他又老防守又差啊!莫雷:可是他便宜,而且能得分。
我想要德安東尼來做主帥。球探(媒體、球迷):好吧,我們知道了,他能得分。
這就是數年以來,莫雷在NBA球隊總經理位置上從被視作異教徒,引起籃球世界的驚訝和逐漸被認可的方式。莫雷進入NBA的時間,就是Moneyball理論進入籃球世界的時間。莫雷,就是這套體育哲學在籃球領域的代言人。
Moneyball提倡將信息數位化,通過讀取客觀的、多方面的數值,構建起龐大的數據系統,看到不會輕易被看到的球員潛在才能,找到被低估的球員。而傳統的方法,更多倚賴球探主觀上對球員的觀察。
在這樣的潮流之下,由莫雷牽頭創立的麻省理工學院斯隆體育分析峰會已經成為體育界每年的盛事。2006年首屆會議參會人員只有150人,到了2016年的第十屆,與會人員已經達到3,900人,其中包括所有NBA球隊的代表,80%NFL球隊的代表以及70%MLB和NHL的代表。自2013年起,最初用於軍事監測的SportVU系統開始出現在NBA 的球館上空,這些高速攝像機可以用於比賽場上球員的追蹤分析,內部調控系統會對持球球員和無球球員進行分門別類的數據統計,球員在比賽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捕捉、紀錄、統計。莫雷和他的同道們,就是根據這些數據來選出他們認為出色的運動員們。
還記得莫雷在選秀大會和交易市場上的那些神奇之舉嗎?小黑豆布魯克斯,馬庫斯莫裡斯,泰倫斯瓊斯,帕森斯,洛瑞,德拉季奇,蘭德裡,斯科拉,海耶斯。所有這些運動員在當時都不被看好,都被莫雷以非常低的代價得到,但都在火箭隊裡展現出過驚人的價值。4年之前,莫雷用凱文馬丁、新秀蘭姆和三個未來選秀權從雷霆換取哈登,奠定了未來的建隊基礎。儘管在網絡上頗有爭議,但你必須承認,哈登是當今聯盟裡進攻最出色的巨星之一。
當然,此前莫雷完成過的那些壯舉,通過魔球理論實現過的那些成就,都不像今年這個夏天他的動作看上去這麼直接,這麼富有挑戰性。你們認為要加強防守?我偏偏全都是進攻。這不僅是向球探經驗的挑戰,也仿佛是向百年籃球規律的挑戰。
經驗和規律告訴我們:作為一支要快打旋風、三分暴雨的球隊,如果沒有防守就推不起進攻。而莫雷的魔球是否會告訴你:如果我的進攻攻無不克,那麼這些運動員在防守一端也能綻放出他們此前從未展現過的能力和熱情?至少在常規賽裡,他們應該顯示出凌厲的姿態,給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間。
莫雷能成功嗎?我實在無法預言。畢竟我們都只是遠離魔球的凡人。
本文部分節選於我將由北京出版集團出版的新書《永遠20——我們的NBA》,將於10月20日之後在線上及線下實體書店有售,並將在11月有數場在全國各個城市特別是校園的籤售活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