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怎麼寫結構化PRD?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這篇文章從作者自身經歷出發,復盤了寫一份優秀的PRD的方法和流程。由於公司組織結構調整,筆者換崗成為了一名產品經理,並開始接觸到了寫PRD文檔的部分,那麼結構化PRD怎麼寫?又有什麼要點呢?

01 為什麼會寫這個主題?

由於公司組織結構調整,我換到了另一個部門,並且承擔新部門官網設計的產品工作,到這裡,我成為了一名正式的PM,從Project Manager,到Product Manager。

作為PM,需要設計產品,寫PRD文檔。

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定會寫一份優秀的PRD。

本文主題,圍繞我寫的第一份PRD文檔。我會將V1版本,和最終交付版本進行對比,從而闡明主題,如何寫出一份結構化的PRD文檔。

對V1和最終交付版本PRD的比較,會從下面兩個維度展開比對:

格式產品邏輯在回顧的過程中,也會順帶對評審會時候大家討論的一些產品細節,進行復盤思考。

介紹一下背景:

部門官網有待優化,因此,我需要給出產品優化文檔。

我首先參考了網上的一個官網註冊登錄需求文檔,寫了第一版的PRD。寫完後,發給了組長,組長給了反饋:覺得我寫的比較像流水帳,像是意識流,不夠結構化。接著,他給了一份PRD文稿模版。

關於「結構化」這裡比較有意思,蝦寶給了如下建議:

什麼是結構化?結構化是拆分組塊業務邏輯文字是腦子的表現,寫得不清晰,不是文檔的問題,是對業務輯的理解不夠同時,蝦寶建議:

可以先找研發對一下需求,連接上下遊的關係。然後再寫,把層次關係梳理出現,再用圖表或流程圖表現

蝦寶的建議,對我非常有啟發。如果說PRD模版給我的是一個框架,框架可以讓我有地方填東西。蝦寶給的反饋,讓我懂得了如何思考。通過思考,將經過梳理的內容正確地填進框架之中。單有框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知道思考如何把內容填進框架中。

拆分組塊業務邏輯,梳理業務上下遊。這是思考的方式。

於此時,我終於開始知道了如何正確地用PRD文檔來表達我的需求。下面,我會仔細描述一下修改後的PRD文檔以及在評審會時候大家的討論,通過這個描述,梳理總結出正確的思考表達邏輯。

02 開始寫PRD

目錄

產品背景名詞解釋產品綜述用戶故事需求詳述評審記錄其他問題描述對於每一個小模塊,我都會分別從3個方面闡述:含義解釋、PRD描述正文、以及注釋。

含義解釋是從定義上界定該模塊需要描述的內容,PRD描述正文是PRD文檔中我對該模塊的詳細展開,注釋是解釋為什麼PRD描述正文會這樣展開,背後的思考邏輯。

1. 產品背景

1.1 背景概述

含義解釋:背景概述是用簡單的語言大概概括一下大的背景,讓人知道我們本次要講的內容大概是什麼。

描述正文:官網為用戶提供產品試用,目前,完整的試用流程如下:

用戶在官網進行註冊,填寫申請試用表單。商務(運營)在管理後臺,對用戶的申請進行授權操作(允許/拒絕)。

注釋:這樣的背景描述,是將雲官網,本次的產品需求,用業務流程串聯起來,從前端到後端。從業務流程出發,將業務串聯起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用一個事件,將涉及的所有產品功能都串聯起來,讓本次討論有主線。

1.2 問題與機會

含義解釋:問題與機會描述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產品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是我們正在尋求的機遇。一般來說,這段話的作用在於讓人閱讀後明白我們為什麼要花時間做這件事,以及明白了這件事的意義所在。重點在WHY,關於WHY的重要性,大家可以看一個演講叫做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1.2.1 當前流程存在如下問題

描述正文:

1)用戶端(官網):

試用註冊流程繁瑣試用申請表單無法支持用戶身份區別(企業/ 個人)未申請試用的用戶進入到控制臺,無任何提示2)運營端(管理後臺)

無法查看用戶申請試用的時間不支持運營就試用用戶跟進做記錄需要為每個申請試用的用戶手動開通帳號注釋:在這裡我將問題進行了拆分,將前端與後端做分別描述。

1.2.2 我們的優化目標/機會

描述正文:通過優化,讓來到官網的用戶,可以體驗良好的進行註冊、申請試用產品。

注釋:目標的制定,如果按照管理大師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中提出的目標管理方法原則來制定,更好。順便回顧一下,德魯克提出的SMART目標計劃

目標要具體目標要可衡量目標要可實現目標要相關目標要有實現性1.3 邊界界定

含義解釋:明確界定產品規劃的界限,列出不在此次版本產品規劃之內的需求。有利於在未來討論時不用反覆出現「那我們做不做這個?做不做那個」的討論。

描述正文:暫無

注釋:值得說明的一點,其實有時候,設計資源、研發資源也會左右邊界的界定。

2. 名詞解釋(可選)

含義解釋:名詞解釋表,用於列舉和解釋PRD文檔中產生的新名詞。這一點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在PRD文稿中出現了大家不知道含義的名詞,那就是一份非常糟糕的PRD。

3. 產品綜述

名詞解釋:產品需求指從用戶的視角撰寫的聲明。例如「我希望通過這個產品我可以實現……」它不需要包含具體的實施細節,也不需要寫具體的界面元素。它們只是對於產品成功的一些具體表現。

描述正文:暫無

注釋:在產品需求這裡的定義值得細細分析,產品需求是說,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希望通過這個產品可以實現,而不是簡單的功能描述!

4. 用戶故事

名詞解釋:每個用戶故事是描述了一段獨立的end-to-end的使用體驗。它包括:用戶畫像(persona),使用場景(context), 使用意圖(intent),步驟(flow),產品價值(value, 產品如何幫助用戶實現價值),以及優先級(priority)一般優先級最高的進入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 然後依次類推,優先級最低的進入backlog,大家有空有資源再考慮實現。

描述正文:暫無

5. 需求詳述

5.1 需求一

在試用註冊流程簡化,同事小A提出了疑問:「當判斷用戶是否登陸時,如何用戶未登陸,那麼應該跳轉到登錄頁面,而不是註冊頁面。」

我對此進行了解釋,但解釋比較糟糕,並沒有很好地defend myself:

我們官網To B,受眾小,其實是沒有什麼用戶來註冊的。如果用戶已有帳號,網站支持登錄狀態保持,那麼其實不需要重新登錄因此,我將判斷未登陸的用戶,下一個頁面是註冊頁面。

顯然,我的解釋,並不能讓小A滿意,他補充到:

我們目前官網邏輯的都是跳轉到登錄頁網站支持的登錄保持狀態,其實也是有時效性的當這裡,我其實有點不知道怎麼解釋我的觀點了。同事小B幫我解釋:

目前我們官網的註冊用戶比較少,絕大部分來到官網的用戶,都是新用戶,大家都需要註冊,我理解這個設計邏輯是以優化新用戶註冊流程為導向的

聽到同事小B的解釋,我都要淚流滿面了。他準確地表達出了,我沒有表達出的意思。

我講第一點,我們官網目前沒有什麼用戶是已註冊的,表達的意思就是,目前來官網的用戶,大部分都是新用戶,新用戶需要經過註冊、登錄,才能申請試用我們的產品,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降低新用戶試用我們產品的門檻。

暫停一下,我再放慢速度,重新回顧一下這裡的思考邏輯。

為什麼我要設計這樣的產品,我是設計給誰使用的,來到我們網站的用戶,他們是誰?他們為什麼來?按照這個思考方式,我重新來闡述一下我的思路。

我們的網站To B,目前存量用戶少。我們的需求是,通過運營活動,或者自然流量,來到官網的用戶,能夠在最快時間內完成申請試用,只有試用了我們的產品,才有可能推進下一步。同時,每增加一個步驟,用戶就會減少一些。因此,我的設計原則是,通過減少註冊環節,來儘可能得提高註冊成功率。

分解一下:

目標: 縮短註冊流程,儘可能地讓來到官網的用戶都註冊。邏輯:每多一個環節,用戶就大量流失我的操作 :將用戶連結到註冊頁面對上一個爭論點復盤完畢,我們來看下一個爭論點。

用戶完成註冊後自動登錄,是否會跳轉會產品試用頁面。

在這個產品設計實現的前提是,用戶註冊之後,會自動登錄。我先去看看,這個自動登錄的功能是如何實現的[註冊成功後自動登錄 – ThinkPHP5.1 – php中文網博客](https://www.php.cn/blog/detail/7587.html)

註冊後自動登錄這個功能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實現。但是,自動登錄後是否需要跳回申請試用頁面?

這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另一位同事提出,不需要,這個對開發的工作量要求比較大。並且,不跳轉回試用頁面,用戶自己回去點擊試用,其實也沒有很大區別。

這裡哦,其實是因為我在設計產品流程的時候,沒有考慮工作量。這從側面確實是說明我在這一塊知識積累不充足。需要有一定改進。(產品經理也需要站在研發的角度考慮問題奧!)

5.2 需求二

講述優化後的產品試用申請,我的邏輯是,先給大家展示原來的申請試用頁面,然後講述修改版本後的申請試用頁面。

通過最近的工作,我發現,對比在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產品經理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在對原有流程,做完善和優化。

既然是完善和優化,那麼產品經理就需要向運營、向研發證明,為什麼這樣的修改,相較於原來的流程,更好。

因此,對比是與研發和運營溝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產品經理要讓運營知道,修改後的產品邏輯,可以更好的支持業務運轉;產品經理也要讓研發知道,修改後的產品邏輯,是更有價值的,並沒有浪費研發的工作,並沒有讓他們的汗白流(在被組長說了幾次之後,終於有的領悟,心酸)

我總的講述邏輯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個小問題在於,在講解修改版本後的申請試用頁面的時候,沒有邏輯。重溫一下,《金字塔原理》裡面的講述邏輯,在我們寫文章或者講述業務時候,我們的思想必須符合以下原則:

畫重點,我們必須有明確的理由說明,為什麼要把第二個原因放在第二個,而不是放在第一個或者第三個。為什麼說這個呢?因為在講述申請試用頁面的修改時候,我的講述是沒有邏輯的,讓我們來看看我在會上的講述是多麼沒有邏輯:

對聯繫電話進行了刪除添加了身份屬性,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接下來對企業用戶身份屬性和個人用戶身份屬性進行了分別描述

更好的講述邏輯示例是什麼?

我將從增刪兩個角度來說明,我們對該申請試頁面的修改。

在增加部分,我們添加了身份屬性,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

在刪除部分,我們將聯繫電話進行了刪除。

接下來,分別說一下增加和刪除的背後邏輯。增加身份屬性,是為了方便運營開展工作,刪除聯繫方式是因為在註冊環節,用戶已經填寫過聯繫電話,並且通過驗證。

總分的方式,首先讓大家知道我描述的總體內容是什麼,界定範圍,給聽眾安全感,然後分點描述,這才是更好的描述方式。

接下來示例如下:

用戶可以在身份屬性這裡,對個人的身份屬性做選擇。當選擇企業用戶時候,當前默認頁面不做變化;當選擇個人用戶時候,當前默認頁面做變化;相對應的最下方的三個輸入框會進行變化,分別變成:

研究方向身份您期待產品為您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在研究方向這裡的講述沒有什麼好復盤的,重點來看看身份這裡。

身份選項這裡我在評審會上的講述,堪稱災難,毫無邏輯。會後反思,我應該首先介紹,身份這裡的產品設計是什麼,接著再描述為什麼要有身份這個設計。

示例如下:

在身份設計,我們通過下拉框的方式,提供給個人用戶兩個選項「 在校/在職」。

個人用戶的身份屬性欄位,是為了方便運營工作的開展,在校和在職身份,可以輔助後續的用戶畫像分析,對兩個維度有幫助:

用戶付費能力分析拉新渠道質量分析注釋:如果我的講述邏輯是,產品功能設計是什麼,設計這樣產品功能的背後邏輯,那麼我的講述就會更簡潔明了,提高同事的體驗。

03 總結

本來還想繼續寫,但是涉及業務層面的知識太多了,講解起來非常費力,就寫到這裡吧~以後有時間再繼續更新。

所以,如何寫一份結構化的PRD?

思考原則:拆分組塊業務邏輯,梳理業務上下遊。

最後,感謝可愛組長、蝦寶對我的指導~

本文由 @一顆西蘭花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做武能塗鴉PRD,文能舞文弄墨的產品經理太香了!
    「生活在陰溝裡,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最近很多朋友問我,產品經理如何開始寫作?很多習慣了塗鴉PRD的產品經理,期待通過寫作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和表達欲,今天探討的是如何入門舞文弄墨的行列。2018年年中的時候,那時候經常閱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論壇,發現大家寫的東西好像我也能寫,本著這麼樸素的出發點,就嘗試寫了一篇《微信小程序產品如何入門》產品方面的文章。投稿之後被打了回來,然後按照小編的要求修改也就發布了,後來發現閱讀量有大幾千!
  • 手把手教你寫B端產品PRD
    目標就是讓團隊知道需求實現的具體細節,讓團隊達成統一意見,做到開發有據可依,而不是爭論表現形式,只要能夠幫助團隊成員達成共識,幫助團隊成員建立認知的一致性就夠了,具體怎麼表現形式不重要,選一個團隊都能接受的形式,提高溝通和開發效率就行了。
  • 為什麼產品經理需要關注開發模式?
    本文旨在引導產品從業人員關注和重視開發模式問題,隱去了各模式的實施細節和管理複雜性。文章介紹了常見的5種開發模式,並對各模式進行了分析,與大家分享。我一個產品經理(本文泛指產品人員)為何要關注開發模式,開發的事不是技術的事嗎?那不是技術團隊該關心的事嗎?
  • 產品經理進階,到底該怎麼對接需求?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會接到來自多方的訴求,產品經理需要對這些需求進行判斷以及對接,對接需求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產品經理進階,到底該怎麼對接需求的方法和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在線教育產品經理怎麼做轉介紹?
    二、怎麼做轉介紹?—–分享點挖掘,場景化觸達轉介紹理應是產品設計、用戶運營、流量投放三方共同努力而促進的。其中運營和產品兩方做轉介紹的視角也會有不同,比如說運營側做轉介紹是通過短時間、高效出效果,通過每次的活動沉澱方法論,摸索一套轉介紹規則;產品側做轉介紹則有點像「細水長流」,通過挖掘用戶生命周期內的分享點,提升用戶粘性和分享頻次。
  • 從產品經理到總監,就差一張高價值Excel表
    你是一名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新版本之前,你至少要關注老版本的用戶使用率、用戶滿意率,以及企業商業訴求,這3項數據。你是一名平臺運營,那麼就要實時關注供應商數量和用戶增量之間的關係。你是一名班課講師,使用新的教法和教材之前,你應該關注學員到課率,以及學員課後學習時長。
  • 五年進階:產品助理(專員)、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是...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Kevin改變世界的點滴」(ID:Kevingbsjddd),作者 Kevin,PMTalk產品經理社區發起人,《產品之光》作者,產品經理創業者的斜槓青年;36氪經授權發布。 title並不是你的定位,或許一個產品經理的title目前正在從事產品專員的工作。 從事產品從2014年到2018年,4年多了。
  • 如何將一個需要變成一個落地的產品方案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做產品方案,而且是可落地的產品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經歷多方的驗證、需求分析等等;本文是作者分享的一個面試問題——如何將一個需要變成一個落地的產品方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怎麼給你的產品定價?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想想怎麼表達你的產品描述這部分主要是考量文案和交互,你需要考慮的是要把哪些小功能放在一起,然後如何用一個詞去表達它。比如Word把複製、粘貼兩個功能打包,叫做「編輯」功能。把導出PDF、導出TXT、導出圖片打包在一起,統稱叫「導出」功能。最後,結合合理的文案描述這些功能,讓使用者能夠清楚的知道這些到底是什麼。4. 價格定多少合適?
  • 入行建議|2021年,還要做產品經理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入行難、做好的產品難,拿高薪難,種種難上加難讓越來越多人對產品經理崗開始勸退,並藉機唱衰這個崗位,否定產品經理崗的價值與作用。二、現在乃至十年後,產品經理崗位是否還有價值那麼,產品經理崗位真的沒有價值了嗎?其實不然。1.
  • 產品經理面試問題: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編輯導語: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隨著不斷地提升,你的能力也要跟上你的步伐;本文是作者的面試經歷的實例,在面試中被問到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哪些能力時應該如何回答,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的回答大致分為:1)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所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剛剛入門的產品助理,更多的是了解產品及需求的管理流程,能夠較好的完成產品文檔,一定的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而我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更多應該提升自己的:產品規劃能力、能夠負責更加複雜的產品體系。
  • 新手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
    二、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路徑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同大部分崗位一樣,也需要一路升級打怪,職業發展之路可分為: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專家(專業方向)、產品總監(管理方向)、事業部負責人、產品副總裁/聯合創始人/CEO。
  • 公開課|優秀產品經理的基本功,超過90%的產品新人都沒掌握!
    近年來,產品經理崗位需求不斷增加,單是產品經理崗位來說,在招聘網站上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類別方向的產品經理招聘需求。總結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來對產品經理崗位進行區分:1. 按照業務方向:中臺產品經理、後臺產品經理、數據產品經理、電商產品經理......2.
  • 實踐復盤:產品經理該怎麼寫埋點文檔?
    ​編輯導語:埋點,就是在用戶使用產品時記錄下用戶行為數據,以便後面對用戶行為進行數據分析。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工作內容可能經常涉及到埋點文檔。那麼,對於產品經理新人來說,如何上手寫埋點文檔呢?本文作者通過復盤自己的實操經歷,為我們做出了總結。
  • 產品經理的核心職責
    1.商業對接產品經理剛開始做產品時對商業對接確實很少涉及。但只要想提升,商業對接方面的提升要求會越來越高。CEO告訴產品經理,公司出於什麼想法要做什麼業務,因此大概需要什麼產品。商業對接能力較強的產品經理就可以從商業規律、商業趨勢等方面提出問題,和CEO進行高層次的討論,共同得出重要結論。在這樣的討論碰撞中,產品經理對業務的理解要清晰得多。而且一旦CEO發現可以和你討論這個層次的問題,他會更願意與你討論、碰撞。2.用戶理解用戶理解實質是對用戶、場景、需求的理解,這是產品經理一切後續工作的基礎。
  • 微信產品經理:我的產品之器——Sketch
    John的產品之器系列最近會持續更新,產品經理們可以繼續關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或者移步其知乎。最近看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很棒的文章,特地拿過來與大家分享,尤其推薦給產品經理或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以下是原文:算上創業,我做產品差不多三年。我一直在問自己,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 產品經理如何理解SAAS產品的「客戶成功」
    04 產品經理在「客戶成功」團隊中的角色不是所有軟體公司都有客戶成功團隊,客戶成功也不是一個部門的事,它是全員的事,作為最熟悉公司產品的產品經理,間接的擔任了「客戶成功經理」的角色。客戶服務(運維經理)要主動制定啟動方案,更好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從產品經理這裡了解最新的內容,判斷是否需要上線新的功能,以更好解決客戶目前的問題,梳理優化客戶業務流程幫助客戶創造價值。05 產品經理如何幫助實現客戶成功1.
  • 如何定義「失敗的產品經理」
    總有一種錯覺,別人家的產品經理都是神一樣,動不動改變世界的那種。就沒有失敗的產品經理嗎?提出問題的背景前陣子剛剛和阿里、百度的產品經理聊過產品這塊,總結輸出了《騰訊產品流程》和《阿里系項目復盤》兩篇文章。但是聽到這麼個故事,給了我當頭一棒。
  • 轉崗產品經理,應該準備些什麼?
    編輯導語: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職位轉崗產品經理,比如研發、技術、設計等職位轉崗,當時是針對一個崗位,而產品經理需要掌握的技能變多,需要怎麼轉變?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轉崗產品經理需要準備的一些能力,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五大管理原則——產品經理的利器
    編輯導讀:產品經理的工作中總不乏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能夠立體化、系統化地解決問題是身為產品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跨多團隊協作時,項目管理能力更顯重要,否則一地的雞毛和相互扯皮讓團隊成員相互推諉和彼此抱怨。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好一個項目管理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分享了產品經理的五大管理原則,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