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前不久去世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1歲時就被診斷患有這種疾病,最終與其纏鬥55年。

什麼導致了「漸凍症」?

在「漸凍人」中,只有5%—10%為家族性,有明確的遺傳背景;90%—95%的患者沒有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和部分沒有家族史的患者,患病都與基因突變有關,目前已經發現的基因突變包括SOD1、TARDBP、FUS、OPTN、ANG、UBQLN2、C9ORF72等。

漸凍症能影響身體和思想

漸凍症攻擊控制自主運動的神經細胞,使手臂、腿和面部的運動變得越來越困難。根據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的研究,雖然這種疾病通常不會影響人的智力,但有些患者可能有抑鬱症或決策和記憶障礙。

漸凍症的症狀不突然

有漸凍症的人不會忽然有天醒來腿和胳膊就動不了。症狀起初可能很微妙,常常被忽視。早期的症狀包括痙攣、肌肉緊張、僵硬,輕微抽搐或咀嚼、吞咽困難等。

漸凍症易被誤診為頸椎病

「漸凍症」確診的平均時間是發病後的一年左右,發現時間比較晚,且「漸凍人」的表現方式多是四肢無力,加上好發年齡多在中年,很多患者會誤以為是頸椎或是腰椎壓迫所致,導致有多數的患者都曾經動過頸椎、腰椎手術後,發現症狀沒有好轉,才被確診為是「漸凍症」。

漸凍症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治療

「漸凍症」這麼可怕,可以治療嗎?答案是肯定的,「漸凍症」中位生存期只有3年至5年,雖然無法治癒,但是可以治療,患者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對於運動神經元病來說,治療的核心有四點:

一是保證充足的營養。患者由於吞咽困難可能會導致進食量減少,已經脆弱的運動神經元「吃不飽飯」,會丟失得更厲害。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且全身情況尚可時,可考慮進行胃造瘻手術(即在腹部留置一根管子,以解決患者的營養問題),如果拖到身體極度衰弱時再做手術則難以完成。

二是保證呼吸。由於負責呼吸的肌肉出現無力,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根據肺功能的檢查指標,可使用無創呼吸機幫助呼吸,也有助於延長生存期。

三是給予藥物治療。目前,許多藥物還在研究階段,一些藥物已被證實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期。

四是精心護理。運動神經元病的護理可謂是一種「長期消耗戰」,患者自己沒有力氣咳痰,吞咽困難容易嗆咳造成肺炎,無力翻身造成壓瘡,以及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都是需要精心護理才能夠儘量避免的。護理對這種疾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治療。值得一提的是,「漸凍症」不需要過度鍛鍊,因為讓肌肉過度勞累反而會加重運動神經元的負擔。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呂芮光   [責任編輯: 鍾豔平]

相關焦點

  •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讓我們了解「漸凍症」 關愛「漸凍人」
    奎恩在2013年3月8日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他與漸凍症的鬥爭長達7年。  奎恩的支持者在臉書上宣布了奎恩去世的消息,「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在抗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不懈鬥爭中的靈感和勇氣。」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協會說:「帕特以積極和勇敢的態度對待漸凍症,激勵了周圍所有人。我們這些認識他的人悲痛欲絕,但感謝他為推動漸凍症治療所做的一切。」
  •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讓我們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奎恩在2013年3月8日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他與漸凍症的鬥爭長達7年。奎恩的支持者在臉書上宣布了奎恩去世的消息,「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在抗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不懈鬥爭中的靈感和勇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協會說:「帕特以積極和勇敢的態度對待漸凍症,激勵了周圍所有人。
  • 世界漸凍人日:請給予漸凍症患者和家庭多些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頭腦清楚,感覺正常,身體卻仿佛被冰雪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全身肌肉逐漸萎縮,無法行動,最終甚至無法呼吸而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他們被稱為「漸凍人」。今天(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專家呼籲給予漸凍症患者和家庭多一些關愛。
  • 世界漸凍人日,關愛「漸凍人」:他們一生都在渴望夏至
    感到陌生但你肯定聽說過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這是近年來為了呼籲人們關注漸凍症,關愛「漸凍人」所發出的挑戰活動。然而外界對漸凍症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尤其是中國。截至2019年1月,我國的漸凍症患者達到12萬以上。有多少萬漸凍症患者,就意味著有多少個家庭深陷沉痛之中。
  • 關愛漸凍症患者 水滴籌助力"漸凍人"延續生命
    隨著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漸凍症"這個詞第一次廣泛的為人所知。漸凍症全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是一種罕見病,會導致腦和脊髓中的某些神經細胞逐漸死亡。這些神經細胞被稱為運動神經元,它們能控制肌肉,使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漸凍症會使運動神經元逐漸受到損害,導致肌肉無力、僵硬、就像是人被"凍住"一樣。
  • 關愛漸凍症患者 水滴籌助力「漸凍人」延續生命
    隨著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漸凍症」這個詞第一次廣泛的為人所知。漸凍症全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是一種罕見病,會導致腦和脊髓中的某些神經細胞逐漸死亡。這些神經細胞被稱為運動神經元,它們能控制肌肉,使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漸凍症會使運動神經元逐漸受到損害,導致肌肉無力、僵硬、就像是人被「凍住」一樣。
  • 什麼是漸凍症 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漸凍症是現在醫學上面的治療難題,這種疾病因為病因不明,沒有有效的方法能治療,所以一旦患上了漸凍症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那麼什麼是漸凍症?漸凍症早期症狀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漸凍症如果通過專業的名詞給我們解釋可能我們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告訴我們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就是這種疾病我們可能就了解了。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漸凍人症是什麼專家指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 症,與愛滋病、癌症齊名為頑症。
  • 「漸凍人症」,重疾保不保?
    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直到現在,「漸凍人症」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5大絕症之一。由於從患病開始,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內控制骨骼肌的運動神經元進行性退化,因此患者的肌肉會逐漸萎縮以至癱瘓,說話、吞咽及呼吸功能減退,直至呼吸衰竭。
  • 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關於漸凍症這些前兆需警惕
    醫生:早期治療是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福州新聞網6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吳旻慧)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昨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關愛漸凍人,附一在行動」公益講座暨病友會。醫生們呼籲,要用愛去融化冰冷,並及時發現「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 關於漸凍人,我們了解得還不夠
    △2014年,「ALS冰桶挑戰」在社交媒體上興起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沒能了解漸凍人真實的生活。疾病的侵蝕人體的過程是慢慢的。寫稿前,我們查閱了很多資料,走訪了北京東方絲雨漸凍人罕見病關愛中心、也諮詢了北醫三院的樊東升醫生、何及醫生,我們這樣問過自己:當生命被「冰凍"住,我有勇氣面對嗎?如果我得了「漸凍症」,我會怎樣?不得不承認,我很害怕,我沒有患者們勇敢。
  • 漸凍症患者中秋心願:希望能把漸凍症納入醫保
    他是家裡三代單傳的男孩  他很早發現病狀卻被誤診為肝炎  他身高1.83米卻弱不禁風舉步維艱  他是熱心為病友排憂解難的群主  他想有輛電動輪椅,還想有個伴兒  他是漸凍人郭明亮  您能幫他圓夢嗎?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人症,正式名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疾病。這種疾病的運動神經元損傷會導致病人出現肌無力、肌肌萎縮、 吞咽障礙、說話不清、肌肉跳動等症狀。
  • 漸凍人症的誤診解析
    漸凍人症(ALS)是一種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大多在發病初期影響上下肢運動神經元,進而引起皮質、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元變性
  • 世界漸凍人日:關愛漸凍人 讓生命不再無力!
    幾年前,冰桶挑戰讓一群「特殊」的人走入大家的視野中,他們被大家稱為「漸凍人」,一群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患者。「漸凍人症」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甚至對很多醫務人員來說,它都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然而,它卻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愛滋病齊名。今年6月21日是國際第20個「漸凍人日」,但我們對「漸凍人症」這種罕見病的了解仍然極為有限。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的多能幹細胞將用於攻克漸凍症
    「漸凍症」iPSC原理圖。科研人員供圖記者8日從安徽省幹細胞學會獲悉,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細胞已被科研人員「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將通過再研究以促進漸凍症的早日診斷和「精準」治療。
  • 76歲「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 「漸凍症」是什麼病
    圖說:76歲的「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 來源/東方IC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6歲的「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引發了人們對「漸凍人」的關注。霍金在21歲時就被診斷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就是俗稱的「漸凍症」。儘管他曾被告知只有兩年生命,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繼續追求夢想,也被媒體報導為存活最久的「漸凍人」。ALS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如何早期發現及治療?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陳晟表示,「漸凍人」在臨床上其實並不少見,「冰桶挑戰」讓「漸凍人」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 記者探訪「漸凍人」專科病區
    這種病,被稱為「漸凍症」。在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中,漸凍症與癌症、愛滋病齊名。昨天是第20個世界漸凍人日,記者走進「漸凍人」專科病區,了解漸凍症治療情況,也希望全社會關注他們,讓他們更有質量地活下去。「只要樂觀,啥也不怕」住院三個多月,劉偉胖了好幾斤。
  • 世界漸凍人日|拿筷子不靈活、四肢不協調?你需要警惕漸凍症
    這樣的想法於很多人而言或許只是假想,但對於漸凍人來說,這卻是他們必須思考的日常。他們患病後肌肉萎縮無力,但大部分人的意識卻是清楚的。從四肢不協調到說話進食甚至呼吸都變得困難,他們每天都目睹著自己逐漸走向死亡……什麼原因可能導致漸凍症,發病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怎樣治理?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這些關於漸凍症的知識,一起來了解。什麼是漸凍症?
  • 除了張定宇,我國還有20萬人被漸凍症禁錮,漸凍症的治療方向究竟在...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是漸凍症患者,並因漸凍症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 研究團隊進一步證明在發病前或發病後漸凍症成年小鼠模型中,在頸部和腰部脊髓一次性注射AAV9-shRNA-SOD1基因沉默載體,可以有效預防或阻止運動神經元的退化,從而預防或治療漸凍症。 這項研究開發的新型基因沉默載體遞送技術,並有望通過AAV9-shRNA-SOD1基因沉默載體治療家族遺傳性漸凍症,為廣大漸凍症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