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9遍《曾國藩家書》,總結出5條教育鐵律,值得父母借鑑

2020-12-17 熊爸講數學

《曾國藩家書》可以稱作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家書之一,這本書根據曾國藩的家訓、家書、史料等編撰而成,書中介紹了為人處世、謹守家風、從政從軍經歷等方面進行了想進的敘述,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

《曾國藩家書》行文從容,形式自由,隨想而道,把一句句真知良言蘊含在平淡的家庭瑣事,平淡的家常之中,非常有說服力和感召力,讓人感到非常親切、易懂。

《曾國藩家書》中有很多教育哲理,值得我們去一一品味。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曾國藩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格,他在教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妨看看《曾國藩家書》,裡面包含了非常多的教育鐵律。

一:教育孩子,要先給孩子立規矩

愛孩子和立規矩兩個個從來都不是一對反義詞,我們必須對孩子嚴格管教,不能一味地溺愛。

養不教,父母之禍,教而無方,父母之過也。人生道路,每一步都離不開規矩,不懂規矩的孩子會走很多彎路,再用一生來試錯。

優秀的孩子,多半是被「規矩」管出來的。

二: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世界上沒有永久獲利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一定不要參與,更不要貪小便宜,眾人都想做的位置也不要去爭。

利益誘惑面前,我們要多想想後果,理智的思考,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的,有的只會是陷阱。當所有的人都在爭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件事勢必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位置只有一個的時候即使被你爭到了,你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不要因為是一件較小的善事就漠不關心,也不要因為是一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積小成大,積少成多而成的,量變引起質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平日要多做小善,多做好事,才能積累厚德。正所謂:日行一善,勝似日進鬥金,日行一善,積善成德。

四:說人之短,護己之短,誇己之長,忌人之長

我們經常去議論別人的缺點,往往是自己不自信,心虛的表現,想借別人的錯誤來掩蓋自己的缺陷罷了。經常炫耀自己的長處,其實就是在嫉妒別人而已,以此來換取自己的心理平衡。

我們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其損害別人,不如努力的提升自己。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缺點,接受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見賢而思齊,這樣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五: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這兩句話教導我們,在身處底層之時,一定要勤勉刻苦,兢兢業業。在身居高層時也要謙虛謹慎,居安思危。

越努力的人越幸運,你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出類拔萃,才有機會出人頭地。

教育這條路,需要我們父母和孩子一同前行,共同成長。

每次品讀《曾國藩家書》,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本書包含了曾國藩一生的思想結晶,寫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大格局。

相關焦點

  • 看了10遍《傅雷家書》,我總結出18條教育的鐵律
    金庸曾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妨看看《傅雷家書》中18條教育鐵律。教育孩子,先教做人。教會孩子和世界相處的能力,才是父母對他最大的保護。孩子能融入社會,遊刃有餘,才是父母最值得驕傲的事。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 曾國藩交朋友的5條原則,值得今人學習借鑑
    曾國藩資質平庸,最後成為了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建立起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功業,和他結交了很多良師益友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在平定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會識人、能用人,提拔和重用了很多湘軍將領,眾人拾柴火焰高,最終「集眾人之私成一己之公」。那麼,曾國藩有哪些交友秘訣值得我們今人學習借鑑呢?
  • 《曾國藩家書》家訓50條
    ——曾國藩 4、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曾國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完人」曾國藩一生的智惠
    這套《家書》集結了曾國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後,寫給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兒輩的家信。《家書》所涉內容極為廣泛,大到進德修業、經邦緯國之道,小到家庭生計、人際瑣事,可謂事無巨細。看罷,多有裨益。
  • 現在人們讀曾國藩的家書,曾國藩讀誰的家書呢?
    曾國藩去世後,他的文集被刻印,其中以家書尤為人們所喜愛。曾國藩前期在京城做官,後來投身軍旅,他沒有多少時間對兄弟和兒女耳提面命,只好通過書信將自己的教育想法和人生經驗進行傳授,所以家書是曾國藩教育思想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
  • 曾國藩:齊家之道,不外乎這三條,多數人知道卻做不到
    時至今日太平盛世,「治國、平天下」已經是過去式,而曾國藩的「修身、齊家」卻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從曾國藩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對如何使家庭和睦有著許多見解,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家運之興旺,在於和睦、孝道、勤儉。」今天我們來逐一了解一下這三點:和睦正所謂「家和萬事興」,這個道理亙古不變。而這個所謂的和字,不止局限於夫妻、父母、子女之間。
  • 【名著選讀】中國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記載了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儘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 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中可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 曾國藩留下3條家訓,十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沒有一個敗家子
    據曾國藩家族內部及相關檔案記載,曾國藩家族的後代已延續了10代左右。他們大多是各行各業的精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曾國藩家族的後代,無論他們是不是精英,從來沒有出現過敗家子。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其中的關鍵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這恐怕與曾國藩留下的家訓有關。
  • 曾國藩在家書中反覆提起,看完之後才明白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就是不斷自我攻伐、自我砥礪的一生,也是不斷自我完善、日臻成熟的一生。非常有名的《曾國藩家書》,情真意切、見解深刻,其中反覆提到的「日課」,令人印象深刻。他曾給自己立下了主敬、靜坐、早起、讀史、謹言、養氣、保身、作字、讀書不二、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和夜不出門的「日課」12條,更是深刻反映了這位「中興名臣」善於自省的自我完善之道。 自省,對一個人的成長進步至關重要,讓我們看一看曾國藩是怎麼做的吧!
  • 從範縣的實踐看家書在改善教育生態方面的作用
    從範縣的實踐看家書在改善教育生態方面的作用原創 作者張 丁日前,河南範縣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於永軍老師發來了一份文件,是2019年12月20日範縣教育局辦公室下發的《關於開展2020年「一封家書」活動的倡議書》,號召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積極開展「一封家書」活動,家長給孩子寫、孩子給家長寫
  • 曾國藩的「修身十二條款」,句句經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最終,曾國藩在良師益友的督促下,給自己專門制定了一個「修身十二條款」,此時的他剛剛滿30歲。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他的「修身十二款」,句句經典,非常值得學習借鑑。①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 興盛200年,養出8代人才,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教子要靠16字箴言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很多人都知道他位極人臣,名望很大。其實,曾國藩的家族更是鼎盛,200多年間出了240多位傑出人物,三代之中,人才輩出,多是學者、教授。八代之中,沒有一個敗家子。不得不說,曾紀澤取得的這樣的成就,曾國藩的家教方式,功不可沒。俗話說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樣,好的家教與門風,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有所為,走入社會才能有大作為。雖然曾國藩已經離世,但是他的家庭教育的智慧對於當下的中國家庭仍然適用。
  • 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家書》,記得大二那會在圖書館翻過幾頁,囿於年紀和閱歷的不足,當時確實看不下去。沒想到接近十年後,公司組織的讀書活動中,機緣巧合地選中這本書,大約人過而立,總會積累些生活上的感悟,兩相印照,這本《家書》讀起來竟有了別樣的意味。
  • 《曾國藩家書》最經典的四句話,句句經典,值得我們收藏
    最近幾年,有關曾國藩的話題可以說是文化界的一大熱點。大的方面到全集、全書、傳記,小的方面到逸聞、語錄,林林總總,可以說是不一而足。而生活中也掀起了一陣「曾國藩熱」,上到政壇領袖、商界精英,下到普通讀者跟平民百姓,好像如果我們沒有讀過「曾國藩」,就算是看再多的書籍也枉然。
  • 歐巴馬的孩子各個優秀,離不開他立的9條家規,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在長達將近兩年的選取過程中,他每日工作非常繁忙,不僅要耗費體力,還要耗費很多精力,可以說是精神和身體上的壓力都很大,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忽略家庭,忽略孩子的教育,正是在父母引導和教育下,孩子們都成功的考上了名牌大學。
  • 晚清三曲為誰彈,中興第一曾國藩
    故事看完笑則笑矣,可以知道的是,沒過多少年,曾經資質不足的曾國藩靠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在那風雨飄搖的時代中大放異彩。而那個自認為很聰明的小偷,儘管有著較好的資質卻不善加利用,一輩子只是個小偷而已。曾國藩嚴苛的奉行著儒家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境界。他總結出了十二種修身的辦法以及嚴格約束行為和言行的「六戒五勤」。這其中有的是先賢思想中已經要求了的,而其它的,則是曾國藩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來的。
  • 曾國藩用兩個字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行孝
    最近幾天讀《曾國藩家書》,讀的是內務篇。曾國藩寫給父母親的都是一些日常瑣事,很接地氣,不像讀經那般晦澀難懂。 通過這些敘說瑣事的文字,我能夠感受到的是,曾國藩對父母的那種孝。 怎麼說呢? 曾國藩作為古人,他的孝充滿古韻,和今人稍有不同。但即便如此,其內裡卻是相通的,本質是相同的。 而對於他的孝,如若總結歸納一下,個人認為其中有兩個字頗為重要,可以作為參考。
  • 記住這三條「鐵律」,讓你走向人生巔峰
    而老一輩早已洞察這一切,留下了三條「鐵律」,只要你記住,就離人生巔峰不再遙遠!一、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以要這句話簡單理解就是不同的人要不同對待。如果碰到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你就要用自己的智慧壓倒對方。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常言道:官場如戰場,曾國藩能夠有這樣的成就,除了他的能力出眾之外,跟他的說話方式息息相關。古代說錯話是要掉腦袋的,如果現在說錯話的話要丟財運,曾國藩則遵循「戒多言」的原則,都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該說的話就不要說,不該做的事也不要不做,人的運勢才會越來越好。 曾國藩常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如果身邊有人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則不能深交!
  • 曾國藩:讀書治學,進德修業
    在《曾國藩全集·家書》所留下的1520封家信中,除了給祖父母、父母的幾十封,絕大部分都是寫給兄弟子侄輩的,而在這些家書中他提及最多的就是讀書學習,曾囑子孫不欲做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其治學之道,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