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在世界航空母艦的發展史上,核動力航母是目前「進化」的最高等級,自二戰成為海戰主角後,世界上造過許多航母,不過除美國外,目前只有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母,實際上歷史上也曾建造過一艘核航母,可惜它坎坷的艦生,只留下了唏噓和感嘆。
01「曲線救國」的坎坷艦生:從不被認可到生不逢時
冷戰開始後,相比較於美國二戰中利用航母取得了太平戰場的勝利,深知航母的巨大作用,前蘇聯一直不重視航母的發展,認為航母的主要任務是掩護核潛艇和其他反艦力量,而後者才是海戰主力。
因此,前蘇聯發展的大多都是「載機巡洋艦」,直到冷戰的後半段才開始了「曲線救國」的方式,名義上是還是「重型載機巡洋艦」,項目代號1147.7型,首艦為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而這一切還要「得益於」前蘇聯航母發展的「攔路虎」烏斯季諾夫在1984年逝世。
美國核動力航母已經進入了尼米茲級航母時代,而實際上第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尼米茲號1968年就開始建造,1975年就已經服役了,而此時已經是1984年了,前蘇聯可以與美國在深藍海域真正競爭的超級航母1988年才真正動工,整整晚了20年。
在1981年時,尼米茲級二號艦艾森豪號的戰鬥群進行了挑釁,向蘇聯軍力核心地帶的摩爾曼斯克前進,而當時前蘇聯軍隊並沒有實際可以對抗的同等航母力量,因為即便是「庫茲涅佐夫」號也是1982年才開工建造的。
02理論上的超級巨艦:望洋興嘆的核航母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所屬的1147.7型項目,原計劃建造4艘,擁有7.9萬噸的滿載排水量,設計全長324.6米,寬9.8米,可以搭載68架艦載機,並設計搭載「神話」衛星偵察系統等先進電子雷達系統(「庫茲涅佐夫」號載機量有限,搭載「神話」意義不大),是目前除美國外,建造的最大的核動力航母。
1147.7型核航母依舊有著很濃重的「載機巡洋艦」風格,除了防空飛彈以外,該艦依舊布置了P-700花崗巖反艦巡航飛彈,佔據了不少寶貴的空間,不過作為真正走向深藍的超級航母,其進步還是十分明顯的。
相比之下,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滿載排水量只有4萬2500噸,載機也只有40多架,1147.7型核航母還是很優秀的,也是除美國以外最好的超級巨艦。
可惜這一切都成了理論上的,因為此時的前蘇聯已經即將進入「壽終正寢」的倒計時,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也錯過了建造完工的最佳時機。
03唏噓的悲慘結局:想留的人保不住,覬覦的人一大堆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1988年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始動工建造,到1991年時船體建造率已完成30%,整個航母的建造季度實際完工了45%,整個反應堆動力裝置的模塊化部件已經建造完畢了,核動力設備全部到位。
但是此時的前蘇聯轟然倒塌,缺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盾之後,建造停止了;俄羅斯很想擁有超級航母,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當時實際上屬於烏克蘭建造,俄羅斯是這艘航母的主人,可惜二者兜裡沒有「小錢錢」,將該航母動力系統改建為浮動式的核動力發電站的計劃最終也失敗了。
而此時的烏克蘭突然接到了來自挪威的訂單,要建造6艘大型商船,其尺寸正好與烏裡揚諾夫斯克號佔據的船臺相符合,尼古拉耶夫船廠左右為難,隨後以及美國公司提出了收購廢舊鋼材,價格是450美元每噸。
一邊可以繼續賺錢養活船廠,另一邊還可以將無法完工的航母「變廢為寶」回收成本,看似兩邊都賺錢的生意,就決定了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解體的命運。
其他閱讀:
俄羅斯海軍現役中堅力量:其實是這種「老炮」
強國中的最弱海軍:二戰蘇聯海軍
俄羅斯擬建2.5萬噸兩棲攻擊艦:很現實的無奈之舉
航速30節有多快?為什麼現代戰艦不再有高航速要求
俄軍特種兵在敘利亞任務畫面曝光:裝備一水的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