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買下瓦良格號的創律公司,差點把瓦良格號轉賣日韓等國

2020-12-22 騰訊網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蘇聯解體前建造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最具威懾力的常規動力航母,於1985年12月4日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建造,1988年11月下水,計劃在1990年服役的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但由於東歐劇變,蘇聯轟然倒塌,一分為15。蘇聯的解體,改變了世界的格局,更改變了「瓦良格」號航母的命運。可以說「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幸運的,也可以說它是不幸運的。

說它幸運,那是沒有被西方搞到拆解,因為蘇聯建造的唯一一艘核動力「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就是被西方騙了拆解掉的。蘇聯解體後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從中下套,派出挪威一家商船公司,向烏克蘭下6艘大型商船的大單。

這讓烏克蘭既犯愁又高興,當時的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船廠已經開不出工資,蘇聯解體留下來的爛攤子讓烏克蘭頭疼不已,希望有國際訂單來拯救船廠。

就在這時候挪威的商船公司來了,下大單,支付重金。但這些船需要建造「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零號」船臺才能建造,這讓烏克蘭犯愁了。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然而,就在這時,更巧的是另一家美國廢舊鋼鐵回收公司又找上門來,由副總裁親自帶隊,說要收購廢舊鋼鐵,而且開價一噸450美元,這個價格當時遠高於國際鋼鐵價格。

正在為沒完工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犯愁的烏克蘭認為機會來了,可以拆掉這艘航空母艦,轉手當廢鐵賣還可以賺一筆錢,就這樣「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被烏克蘭拆掉。

1992年2月4日剛完工30%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被全部拆解成廢鐵。這時候意外卻發生了,挪威的商船公司取消了訂單,船不要了,定金也不要了,還賠付違約金。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更要命的是,回收廢鐵的美國公司也變卦了,稱國際鋼鐵價格變動,無法以450美元一噸的價格回收,回收可以。但現在的價格是150美元一噸,深知被西方國家欺騙的烏克蘭,迫於無奈還是賣掉了這些廢鐵。

就這樣,西方國家以極低的成本瓦解了蘇聯海軍幾十年的心血。

有了「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前車之鑑」,烏克蘭長了記性,瓦良格號航母也得以逃過一劫,沒有落到「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的悲慘命運。

不過,當時烏克蘭拿著「瓦良格號」航母也是犯愁,這艘當時已經完工70%,就差棲裝的航空母艦一直放在船廠也不是辦法,還佔地方,對烏克蘭來說已經沒有軍用的價值,因為烏克蘭根本沒有能力續建。

而俄羅斯當時是非常渴望得到這艘航母的,曾多次和烏克蘭談判,看是否有完工的可能。不過最終也沒能實現,第一價格談不攏,第二是俄羅斯也無法續建,最終不得已放棄了這艘航母。

俄羅斯和烏克蘭專家和高級官員在瓦良格號考察和談判續建的可能

俄羅斯和烏克蘭無法合作,航母解決不了,放在船廠也不是辦法,那怎麼辦?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賣掉,以報廢航母的名義賣掉,拿去改裝成為主題公園和軍事博物館等等。例如買到中國的明斯克號、基輔號和墨爾本號三艘航母。

當時,烏克蘭一直尋求解決這艘航母的問題,不過西方也一直「虎視眈眈」,生怕烏克蘭賣給其它國家,改裝成為新的航母,不斷從中作梗。

為了打消西方國家的疑慮,烏克蘭選擇通過競標的方式出售這艘航空母艦,1998年3月中旬,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買下了瓦良格號。目的為將這艘航母拖到香港,改裝成為海上娛樂設施。

當然,這艘航母並未改裝成為海上娛樂設施,而是被改造成為了我國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如今服役於中國海軍,成為中國航母發展的基石。

實際上,西方國家早就有這種擔憂,怕拖到中國改裝成為一艘具有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

所以,在「瓦良格號」回國的過程中就「困難重重」,特別是在通過「土耳其海峽」時,西方國家的幹預,使得土耳其不給予通過,理由是通過海峽有風險,過可以,需要安裝動力,或者拆解成為兩半通過。

這使得「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被阻攔在黑海,原本從烏克蘭到中國,預計60天的航程最終走了627天,期間還動用了很多力量才得以解決。

同時,在創律公購船買成功後,還出現了一些插曲,差點改變了瓦良格號的命運。據知情人士透露,1998年創律買下瓦良格號後,發生資金問題,影響到了船隻歸國。每天5000美元的船廠代管費用和停靠費用就難以承受,當時正考慮將它轉手賣給韓國、日本等國。

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國家有關部門值得消息後,有關部門拘留、控制住了所有經手人員,將船沒收。在國務院專門召開的會議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接下此船,後經過一系列的交接。

在2000年4月,看過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等人的交代材料後,時任中船重工下屬大連造船廠副廠長的唐士源帶著廠裡的俄語翻譯、引水員去烏克蘭協商、籤訂購買合同,實際上接手了瓦良格號。

但名義上瓦良格號航母還是歸創律公司所有,以免在回國過程中遇到更多的麻煩。

1999年7月,創律集團僱用一艘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後續的回國之路是漫長的,剛航行沒多久,來到土耳其海峽時,在第三方國家的幹預下,土耳其不予以放行。

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瓦良格號

無奈在漂蕩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期間還向烏克蘭支付了大量的停靠費用。期間還和土耳其進行了長達近2年的周旋。終於在2001年11月1日得以通過土耳其海峽,終於開向了東方的中國。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它的艱難歷程也終於結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開啟了它的改造工作。這裡具體我們就不一一詳細介紹,有興趣的可以去查閱相關資料。

可以說,瓦良格號航母的歸國之路是漫長的,也得益於國家力量的介入,瓦良格號才最終順利回國,不然這艘航母的命運可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進入大連造船廠改造的瓦良格號

同時,從1998年瓦良格號競標購成功,到2012年9月25日加入中國海軍,並改名為「遼寧艦」,前前後後歷經了14年,期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成本。

但到頭來看,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解決了中國航空母艦有無的問題,也為中國航空母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加速了中國航空母艦的發展速度。

過去,中國海軍為了發展航空母艦歷經了數次的嘗試,早在1970年,中國就已經組織了航母發展的論證。但介於當時的中國造船工業,建造航空母艦不可能實現,直到瓦良格號的出現,有無的問題才得以解決。

服役中國海軍的遼寧艦

如今,中國海軍已經能夠獨立建造航空母艦,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已經服役。新一代航空母艦也已在建造當中,未來中國海軍的發展還將更為迅速,航母艦隊也將更為強大。

由於篇幅有限,今天的內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我!

(2020年9月13日潛望者著)

相關焦點

  • 「瓦良格號」艱難回國路,兩國阻撓,希臘友好出手
    瓦良格號瓦良格號是蘇聯第三代航空母艦,1983年在烏克蘭黑海造船廠開始建造。蘇聯解體時瓦良格號已經完成了百分之60多的建造進度,因為沒有後續的撥款,航母建造就此擱置,瓦良格號封存在南布格河口。1995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籤署協議,瓦良格號不再建造,正式退出俄羅斯海軍編制,並以償還債務為由,把瓦良格號轉手給了烏克蘭。黑海船廠私有化以後,欲賣出瓦良格號,中國就是一個非常感興趣的買家,1995年劉華清上將就曾派人考察瓦良格號。但是美國阻撓,想賣可以,先把船上的武器卸下來。
  •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實現了中國億萬人民的航母夢,是什麼讓這位愛國商人如此捨己為國?他在購買「瓦良格號」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但是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尚未完成,蘇聯就解體了,「瓦良格」號的建造工作也只能暫且擱置在生產地點烏克蘭,「瓦良格」號號完成度達到68%。 1998年,一家名為創律集團的澳門公司以2000萬美金買入了「瓦良格」號號航空母艦,並於2002年將它運送到大連造船廠,進行改造工作。到12年,正式更名遼寧號,成為我國第一艘服役航空母艦。
  • 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如何誕生的?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未完成的瓦良格號,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其中的艱辛歷程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只能通過別人的記錄來知道中國走到現在,是用老一輩的親歷者用無數心血和日日夜夜的執筆伏案換來的。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如何誕生的?
  • 當初希臘為什麼願意讓「瓦良格」到達中國?
    直到1998年,創律集團通過競標,最終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買下了瓦良格號,自此「瓦良格」開始了它回中國的漫長的航程,其中歷經幾番波折,最終才到達中國。首先當瓦良格號到達黑海水域時,當時的土耳其政府卻強加阻攔,幾番嘗試通過都被土耳其以各種理由阻止。前方航程被阻,瓦良格號只能飄蕩在黑海海域,最終無奈只好原路返回,回到原來的海港。為了讓瓦良格號能夠順利通過土耳其海域,中國開展了與土耳其的談判。
  • 徐增平:傾家蕩產只為買下「瓦良格」號送中國,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就是這樣一個人,一介商人,卻並非「重利輕別離」,他傾家蕩產只為給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如此愛國情懷,足以讓人銘記。 徐增平,生於1952年4月,祖籍煙臺,山東濰坊人,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創律集團董事局主席。 因為從小就有著愛國情懷和報國理想,所以十幾歲的年紀就選擇去參軍,1973年到廣州軍區體工大隊,1983年退伍後選擇在香港經商,主要從事電器、地毯及農副產品的經營。
  • 瓦良格號回國一波三折:土耳其的從中作梗,背後是受美國指使?
    瓦良格號自1998年從烏克蘭購入後,1999年從當地啟程出發,正夢想為我國航母事業添磚加瓦時,卻歷經了無數困難。  直到十餘年之後,2012年才抵達連雲港,完成改裝後成為當時我國航母力量的中流砥柱,並正式改名為"遼寧艦"。
  • 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如何變成中國的遼寧艦的?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時期建造的瓦良格號航母,它最早在1983年下單定型於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1985年12月4日開始建造,到了1988年11月時下水測試。結果,就在建造的過程中,不可一世的蘇聯竟然沒了,瞬間分裂為十五個國家。 當時,瓦良格號的建造進度已經完成了近70%。
  • 當年斥資2000萬美金,買下空殼航母贈祖國,破產後擔任政協委員
    建造一艘航母所需要的資金,遠不是當時的烏克蘭能承擔的,但是這些未完成的航母又不能下水為國效力,於是烏克蘭決定出售"瓦良格"號航母。"瓦良格"號是蘇聯設計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可惜還未完工,蘇聯就解散了。公司破產,"紅色資本家"繼續反哺祖國"瓦良格"號沒有動力系統,需要拖船將其拖回中國,在途徑土耳其海峽時,也許是美國的幹預也許是土耳其的私心,土耳其以"可能造成海峽損壞"為理由拒絕航母通過,當時中方也多次同土耳其進行交涉,土耳其依舊拒絕。
  • 同是軍艦,為什麼瓦良格號被改造成功了,而明斯克號卻成了公園?
    但因為我國樂於積極向他國取經,便先後從他國購買了兩艘軍艦,用於逆向研發。而這兩艘軍艦便是瓦良格號和明斯克號。 隨著蘇聯的解體和烏克蘭的獨立,瓦良格號變成了烏克蘭的財產,但其依然在俄羅斯的海軍戰鬥編成內,而它剩餘的32%的建造工作也由烏克蘭繼承,但對於當時捉襟見肘的烏克蘭來說沒有能力拿出這筆開支。
  •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受阻,希臘為何願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
    愛國商人徐增平和瓦良格號 我國和烏克蘭方面一起制定了瓦良格號通過拖輪拉拽,通過穿越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地中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然後通過印度洋返回中國的航線。
  • 為何希臘願意幫助「瓦良格號」回到中國?
    我國最早的航空母艦是「遼寧艦」,它的前身是前蘇聯的「瓦良格號」。 由於建造時遭遇蘇聯解體,所以被留在了烏克蘭,直到1999年被我國購買。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瓦良格號」的動力系統已經損毀,無法行駛到中國,所以中國派出拖船,從海路運回中國。
  • 香港商人徐增平,傾家蕩產為祖國買瓦良格號,航母回國後公司破產
    2012年9月,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列入現役部隊。很多人都看到了現在遼寧號的輝煌,卻沒看到建造這艘航母的艱難。烏克蘭通過分家,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是在美國,俄羅斯等國的壓力下,烏克蘭銷毀了很多進攻性的戰略武器。這些先進武器是很多國家夢寐以求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紛紛到烏克蘭採購先進的武器裝備。
  • 當初買下航母捐給中國,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最後怎麼樣了?
    1988年,徐增平靠著運作資本的力量,遷居香港生活,創立創律集團,功成名就,過起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徐增平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軍人的身份,始終都在力所能及的促進兩地共融發展,仗義疏財,所以名聲很好,1997年,徐增平從報紙上了解到烏克蘭官方想要出售航母的消息後,心知報效國家的時機已至,為了買到這艘航母,徐增平前期做了很多工作,還在澳門專門註冊成立了一家旅遊娛樂公司
  • 瓦良格號升級成了遼寧艦,為什麼明斯克號卻淪為了「觀光景點」?
    以至於瓦良格號作為一艘船,居然得靠另外的船拖著穿越萬裡重洋……▲瓦良格號駛往中國途中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在購買瓦良格號之前,我國還從烏克蘭購買過另外一艘「航母」——明斯克號。那麼,為什麼最終只有瓦良格號被改造、升級成了遼寧艦,而明斯克號卻淪為了「擺設」、成為了「觀光景點」呢?
  • 土耳其為何禁止中國瓦良格回國,一開口就要10億美元
    圖為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瓦良格號擁有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航母一直是中華民族每個同胞的夢想。直到前幾年遼寧號的服役才使我國有了自己的航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陸續購買了包括「瓦良格」號的四艘外國航母,但其餘航母都幾乎過於老舊和損毀到不能使用,唯獨「瓦良格」號設計理念較先進,被改造為遼寧號在中國海軍服役。目前遼寧號已經服役了幾年,但中國人購買它時卻是受到了百般阻撓。1991年底,盛極一時的蘇聯如同末路的太陽般轟然落地,蘇聯的黑海造船廠中,停泊在船臺上的「瓦良格」號僅完成70%工程便停滯。
  • 遼寧號為何拆除反艦飛彈發射井?無從獲取花崗巖,航母定位不同
    雖然說瓦良格號已經安裝了發動機,但是發動機還沒有測試,跑路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瓦良格號被留在了烏克蘭。 在蘇聯解體後的數年,俄羅斯希望俄烏合作將瓦良格建造完畢,但是兩國因為出價的問題一直沒有談攏,俄羅斯啟動休克療法之後,經濟一落千丈,別說瓦良格了,庫茲涅佐夫都差點沒保住,所以續建瓦良格淪為了空文
  • 中國購買瓦良格號航母,鄰國俄羅斯,當時到底什麼態度?
    認真的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國與國之間也是這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蘇聯時期發展的4代航母。從60年代中前期開始,蘇聯海軍開始發展各種類型的驅逐艦、巡洋艦和載機巡洋艦。其中,載機巡洋艦就是航母。蘇聯起初發展了莫斯科級航母,這是一種2萬噸級的直升機航母,性能比較有限,作戰能力遠不如同時期的美國航母。
  • 為什麼希臘願意給瓦良格號航母提供擔保?
    瓦良格號航母是我們的第一艘航母, 瓦良格航母讓我們實現了多年的航母夢,讓我們海軍走向遠洋成為可能,瓦良格號讓我們記住了曾經很陌生的希臘,瓦良格號也讓我們記住了給我們設置重重障礙,以瓦良格來勒索我們的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