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為國家虎門銷煙、奮力抗英,卻被充軍伊利,即使這樣,林則徐從未後悔過當初的做法。這句詩更是表達了無數愛國之士在面對國家危難,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
當新中國不再任人宰割,從零開始,中國漸漸擁有了"兩彈一星"、殲擊機等資本,加上改革開放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適者生存"世界叢林法則下,總有人不願看到中國變得強大,中國自己也意識到,距離世界強國,我國還差了一樣東西……
一場演習,見證了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戰爭後,美國同中國的關係徹底破裂,美軍派遣艦隊直接進入我國的海域,入駐臺灣海峽,阻礙中國政府解放臺灣。
那時的中國軍事實力落後,特別是海軍實力,根本無法抵抗美國先進軍艦,解放臺灣的計劃只好暫時擱置。但是對於解放臺灣從未想過放棄,一直在努力地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
九十年代,在美國的縱容下,"臺獨分子"登上政治舞臺,對中國來說這是不能容許的存在。1996年,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海、陸、空三軍聯合軍演,向臺灣乃至全世界展示我們強大的軍事實力。
那時的中國已經擁有了新型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電子偵察船、新型潛艇等"先進"的裝備,還有艦空飛彈等強大的武器,其中最讓世界忌憚的還是核潛艇。
美國懷疑中國的這場演習意圖有很大可能是為了解放臺灣,便派了兩艘航空母艦直接來到了臺灣海峽,還關閉了GPS導航系統,當時中國的定位系統主要還是依靠美國的GPS。
美國關掉GPS讓中國的飛彈發射失去了準確性,據說美國本來打算直接派海軍出動,但是發現中國常年在東海巡邏的兩艘核潛艇消失了。
中國的核潛艇給了美國的危機感,美國的航空母艦也震懾了中國,也讓我國意識到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沒有達到足以震懾強國的地步,中國還缺少航空母艦這一"海上霸主"。
為了國家,"紅色資本家"斥巨資買下航母送給祖國
七十年代時,中國就開始研究航母,試圖建造自己的航母,可是當時的世界上,只有美俄兩個大國掌握完整的航母建造技術。
航空母艦是海上霸主,有了航母就等於擁有了遠海領域的控制權,這種核心的軍事技術是絕對不能交給其他國家的。中國雖然也對一些他國退役淘汰的航母進行研究,取得了一些關於航母的設計靈感,這始終是不夠的。
九十年代,蘇聯解體,負責建造蘇聯航母的黑山造船廠位於烏克蘭境內,於是那些沒有完成的航空母艦就成了烏克蘭的私人物品。
建造一艘航母所需要的資金,遠不是當時的烏克蘭能承擔的,但是這些未完成的航母又不能下水為國效力,於是烏克蘭決定出售"瓦良格"號航母。"瓦良格"號是蘇聯設計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可惜還未完工,蘇聯就解散了。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國十分想得到"瓦良格"號,可是以國家的名義去購買是非常困難的,以美國為首的不少國家提出了不少苛刻的條件,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只允許私人購買。基於中國的社會性質,國內幾乎很難有滿足購買條件的商人。
這時,一位名叫徐增平的香港商人站了出來,斥資2000萬美金,為祖國買下了這艘航母。
徐增平出生在山地,年少時懷著一腔熱忱參軍保家衛國,退伍後趁著改革開放選擇從商,到八十年代末時,徐增平已經成為了身價千萬的商業大亨。後來與妻子定居香港,並成立了創律集團,加強兩地的貿易交流。
1996年徐增平得知烏克蘭要出售航母,立馬決定要以自己的名義購買航母,捐給祖國。為了購買航母,他在澳門註冊了"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對外宣傳購買航母的目的是用來充當海上的旅遊設施。
購買航母前要先提交購買者的財產資格等一系列的證明文件,徐增平得到消息時距離提交材料的最後時限只有短短的數月時間。徐增平立刻籌集資金動用所有的手段,在最後截止時間前提交了所有的材料,然後帶著助手先後兩次往返烏克蘭,商討購買事宜。
在所有的購買者中,徐增平不是條件最好的,但是徐增平憑著骨子裡的不達目的不罷休,跟烏克蘭的官員套近乎,使用一切的手段,最後成功購買到了"瓦良格"號。
但是,徐增平購買的這艘航母是沒有動力系統的,而且談判時承諾送給徐增平的航母圖紙也缺少了核心技術部分。可以說,徐增平花了兩千多萬美金買下了一座空殼航母贈祖國,但這已經是徐增平所能爭取到最好的結果了。
公司破產,"紅色資本家"繼續反哺祖國
"瓦良格"號沒有動力系統,需要拖船將其拖回中國,在途徑土耳其海峽時,也許是美國的幹預也許是土耳其的私心,土耳其以"可能造成海峽損壞"為理由拒絕航母通過,當時中方也多次同土耳其進行交涉,土耳其依舊拒絕。
為此,徐增平不得不支付拖船公司高達8500萬美金的違約金,還要支付每天1.7萬美金的停泊費,這一支付就支付了四年之久。
直到步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外交的交涉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換來了"瓦良格"號的放行,"瓦良格"號終於回到了中國。
徐增平將"瓦良格"號交給中國政府後,就宣布"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破產,當年這家公司是為了捐給祖國而成立,現在航母已經成功交付給祖國,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徐增平的創律集團涉及多個行業,"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的破產根本動搖不了創律集團的地位,雖然創律集團在98年的金融危機中損失不少,但是大陸的經濟一路向上,創律集團也更上一層。
徐增平本人更是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可謂是一顆紅星向著黨的"紅色資本家"。後來,他繼續做著一些報答祖國的事,例如向清華大學物理學院捐款2億元人民幣用於物理研究。只要是為了祖國,徐增平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