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斥資2000萬美金,買下空殼航母贈祖國,破產後擔任政協委員

2020-12-26 老歷史茶館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為國家虎門銷煙、奮力抗英,卻被充軍伊利,即使這樣,林則徐從未後悔過當初的做法。這句詩更是表達了無數愛國之士在面對國家危難,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

當新中國不再任人宰割,從零開始,中國漸漸擁有了"兩彈一星"、殲擊機等資本,加上改革開放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適者生存"世界叢林法則下,總有人不願看到中國變得強大,中國自己也意識到,距離世界強國,我國還差了一樣東西……

一場演習,見證了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戰爭後,美國同中國的關係徹底破裂,美軍派遣艦隊直接進入我國的海域,入駐臺灣海峽,阻礙中國政府解放臺灣。

那時的中國軍事實力落後,特別是海軍實力,根本無法抵抗美國先進軍艦,解放臺灣的計劃只好暫時擱置。但是對於解放臺灣從未想過放棄,一直在努力地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

九十年代,在美國的縱容下,"臺獨分子"登上政治舞臺,對中國來說這是不能容許的存在。1996年,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海、陸、空三軍聯合軍演,向臺灣乃至全世界展示我們強大的軍事實力。

那時的中國已經擁有了新型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電子偵察船、新型潛艇等"先進"的裝備,還有艦空飛彈等強大的武器,其中最讓世界忌憚的還是核潛艇

美國懷疑中國的這場演習意圖有很大可能是為了解放臺灣,便派了兩艘航空母艦直接來到了臺灣海峽,還關閉了GPS導航系統,當時中國的定位系統主要還是依靠美國的GPS。

美國關掉GPS讓中國的飛彈發射失去了準確性,據說美國本來打算直接派海軍出動,但是發現中國常年在東海巡邏的兩艘核潛艇消失了。

中國的核潛艇給了美國的危機感,美國的航空母艦也震懾了中國,也讓我國意識到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沒有達到足以震懾強國的地步中國還缺少航空母艦這一"海上霸主"

為了國家,"紅色資本家"斥巨資買下航母送給祖國

七十年代時,中國就開始研究航母,試圖建造自己的航母,可是當時的世界上,只有美俄兩個大國掌握完整的航母建造技術。

航空母艦是海上霸主,有了航母就等於擁有了遠海領域的控制權,這種核心的軍事技術是絕對不能交給其他國家的。中國雖然也對一些他國退役淘汰的航母進行研究,取得了一些關於航母的設計靈感,這始終是不夠的。

九十年代,蘇聯解體,負責建造蘇聯航母的黑山造船廠位於烏克蘭境內,於是那些沒有完成的航空母艦就成了烏克蘭的私人物品。

建造一艘航母所需要的資金,遠不是當時的烏克蘭能承擔的,但是這些未完成的航母又不能下水為國效力,於是烏克蘭決定出售"瓦良格"號航母。"瓦良格"號是蘇聯設計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可惜還未完工,蘇聯就解散了。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國十分想得到"瓦良格"號,可是以國家的名義去購買是非常困難的,以美國為首的不少國家提出了不少苛刻的條件,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只允許私人購買。基於中國的社會性質,國內幾乎很難有滿足購買條件的商人。

這時,一位名叫徐增平的香港商人站了出來,斥資2000萬美金,為祖國買下了這艘航母。

徐增平出生在山地,年少時懷著一腔熱忱參軍保家衛國,退伍後趁著改革開放選擇從商,到八十年代末時,徐增平已經成為了身價千萬的商業大亨。後來與妻子定居香港,並成立了創律集團,加強兩地的貿易交流。

1996年徐增平得知烏克蘭要出售航母,立馬決定要以自己的名義購買航母,捐給祖國。為了購買航母,他在澳門註冊了"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對外宣傳購買航母的目的是用來充當海上的旅遊設施。

購買航母前要先提交購買者的財產資格等一系列的證明文件,徐增平得到消息時距離提交材料的最後時限只有短短的數月時間。徐增平立刻籌集資金動用所有的手段,在最後截止時間前提交了所有的材料,然後帶著助手先後兩次往返烏克蘭,商討購買事宜。

在所有的購買者中,徐增平不是條件最好的,但是徐增平憑著骨子裡的不達目的不罷休,跟烏克蘭的官員套近乎,使用一切的手段,最後成功購買到了"瓦良格"號。

但是,徐增平購買的這艘航母是沒有動力系統的,而且談判時承諾送給徐增平的航母圖紙也缺少了核心技術部分。可以說,徐增平花了兩千多萬美金買下了一座空殼航母贈祖國但這已經是徐增平所能爭取到最好的結果了。

公司破產,"紅色資本家"繼續反哺祖國

"瓦良格"號沒有動力系統,需要拖船將其拖回中國,在途徑土耳其海峽時,也許是美國的幹預也許是土耳其的私心,土耳其以"可能造成海峽損壞"為理由拒絕航母通過,當時中方也多次同土耳其進行交涉,土耳其依舊拒絕。

為此,徐增平不得不支付拖船公司高達8500萬美金的違約金,還要支付每天1.7萬美金的停泊費,這一支付就支付了四年之久。

直到步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外交的交涉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換來了"瓦良格"號的放行,"瓦良格"號終於回到了中國。

徐增平將"瓦良格"號交給中國政府後,就宣布"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破產,當年這家公司是為了捐給祖國而成立,現在航母已經成功交付給祖國,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徐增平的創律集團涉及多個行業,"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的破產根本動搖不了創律集團的地位,雖然創律集團在98年的金融危機中損失不少,但是大陸的經濟一路向上,創律集團也更上一層。

徐增平本人更是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可謂是一顆紅星向著黨的"紅色資本家"。後來,他繼續做著一些報答祖國的事,例如向清華大學物理學院捐款2億元人民幣用於物理研究。只要是為了祖國,徐增平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相關焦點

  • 當年買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如今現狀如何?
    在我國科技發展過程中,就有這麼一位愛國人士,他就是當年買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那麼他後來過得如何呢?一、重國忘利的商人1952年4月,徐增平出生於山東青島。在那個時代,正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許多有志青年皆加入愛國隊伍裡,徐增平自然也不例外。當徐增平17歲中初中學畢業後,他就選擇去參軍。
  • 當初買下航母捐給中國,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最後怎麼樣了?
    1997年,香港創律集團的董事長徐增平,偶然在讀報紙的時候,突然被一則消息吸引,烏克蘭正打算出售一艘尚未竣工的航母,徐增平非常激動,他是軍人出生,太知道現在祖國缺少什麼,所以他在下一刻就非常果斷的做出了決定,通過個人買賣的方式,一定要將這艘航母買到手,然後再捐給中國,因為畢竟涉及到航母專利技術
  • 他花2000萬買航母捐中國,公司「破產」後繼續經商,為清華捐兩億
    但是,出身軍旅的徐增平在成為企業家後沒有成為自私自利的資本家,而是仍憂國憂民,一直想著用各種方法報效祖國,提升祖國軍事實力。 為了掩人耳目,不引起外國敵對勢力注意,特意花錢在澳門專門成立公司,將自己買航母捐給國家的行為對外宣稱成:「購買航母是為了在港口打造豪華的海上賭場」;而為了拿到珍貴航母的建造圖紙,不惜花多200萬,以總價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航母級建造圖紙。
  • 2002年徐增平買下航母捐給祖國,宣布公司破產,後來過得怎樣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我國的軍事建設水平較為落後,但是,為了祖國的建設大業,許多人也投身到了軍事裝備的研究過程當中。在2002年的時候.曾有這樣一位商人,為了能夠讓祖國的航母發展事業取得新的突破,他毅然決然的買下了一艘航母,並無償捐獻給了祖國,而為了這艘航母,他的公司也瀕臨破產。那麼,這位無償捐出航母的英雄商人究竟何許人也?
  • 當初2千萬買航母,捐給祖國宣布破產的商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導語:當初2千萬買航母,捐給祖國宣布破產的商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第一艘航母是遼寧艦,而它是由前蘇聯時期打造的瓦良格號改造而來的。蘇聯解體後,該航母被烏克蘭所繼承。而在上個世紀,當時買下這艘瓦良格號的人是一個商人,他叫徐增平,曾經參軍入伍,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軍人,退伍後從商,繼續為國家做貢獻。當時他花了兩千萬美元購買了瓦良格號,那如今他怎麼樣了呢?在1998年初,徐增平第一次看到龐大的瓦格良號航母時就感慨萬千,他覺得我們國家太需要這艘航母來提高海軍實力了。
  • 當初買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後來他過得怎樣
    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國家的發展還未有如今的盛世,許多文人、商人以及科學家們,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幫助著祖國。在當初就有一人,他憑一己之力為祖國捐獻了航母,隨後公司破產。這樣的精神可歌可泣,那麼現如今他過的怎麼樣了呢?
  • 徐增平花一個億買航母,送給國家後宣布破產,現狀令人淚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器裝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在如今航母已經成為軍事強國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因此航母在軍事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西方國家一直對航母的技術和資源進行封鎖,所以我們國家想要擁有一艘自己的航母可以說難於登天,這個時候商人徐增平自費一個億為國家買了一艘航母,但是不久後他就宣布破產了。
  • 買下「瓦良格」捐贈祖國後宣布破產,徐增平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現代戰爭越來越趨向於高科技的競爭,航母就是科技發達的一種體現,而海上的戰鬥就是航母戰鬥群去決定的了。大家也都是近幾年才發現我國的航母企業開始有進展,之所以一起步就有這麼快的進展還要歸功於徐增平。
  • 花1億買航母贈予祖國,隨後宣布破產,他如今生活如何?
    導語:花1億買航母贈予祖國,隨後宣布破產,他如今生活如何?海軍方面,咱們急切需要一艘航母來撐場面,奈何買回來的都是空殼,像基輔號缺乏核心裝置,在天津被打造成航母公園,通過收取門票回收成本。後來烏克蘭的瓦良格號進入咱們的視線,不過要想購買到這艘航母,沒有那麼簡單,美俄必定會從中阻撓,這時有個商人站出來,花費1億美元和烏克蘭達成合作關係。
  • 徐增平:10分鐘內「鯨吞」近6斤白酒,終於將航母拖回了大連港
    而這艘"改裝"航母的由來卻堪稱曲折坎坷,如果不是愛國商人徐增平當年的熱血慷慨、傾力而為,恐怕我們中國擁有航母的時間還不知要延後多久。愛國商人徐增平也有個航母夢1952年,徐增平出生在山東省青島市,骨子裡就是一個樸素豪爽的山東漢子。
  • 徐增平:傾家蕩產只為買下「瓦良格」號送中國,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生於1952年4月,祖籍煙臺,山東濰坊人,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創律集團董事局主席。 因為從小就有著愛國情懷和報國理想,所以十幾歲的年紀就選擇去參軍,1973年到廣州軍區體工大隊,1983年退伍後選擇在香港經商,主要從事電器、地毯及農副產品的經營。
  • 政協委員頌華誕,攜手奮進新時代!配樂詩朗誦《那是我的祖國》
    委員頌華誕 奮進新時代9月29日,涿州市政協主席王金甫,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政協黨組副書記趙玉芬,政協副主席李全新、嶽新平、謝雪梅、馮春喜,作為保定市駐涿政協委員以及涿州市政協委員的代表共同錄製了配樂詩歌《那是我的祖國》,表達「新時代政協人」
  •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實現了中國億萬人民的航母夢,是什麼讓這位愛國商人如此捨己為國?他在購買「瓦良格號」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998年,一家名為創律集團的澳門公司以2000萬美金買入了「瓦良格」號號航空母艦,並於2002年將它運送到大連造船廠,進行改造工作。到12年,正式更名遼寧號,成為我國第一艘服役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的收購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那就是徐增平,他就是創律集團的創始人。
  • 香港商人徐增平,傾家蕩產為祖國買瓦良格號,航母回國後公司破產
    很多人都看到了現在遼寧號的輝煌,卻沒看到建造這艘航母的艱難。蘇聯解體之後,前蘇聯各加盟國分割了家產,其中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約35%的軍工產能,軍工企業高達3594家,其中包括兩座主要的洲際飛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位於黑海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廠。
  • 桂林市政協委員積極支援疫情防控
    本報桂林訊 (記者/王春楠 通訊員/孫敏)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桂林市政協組織動員各方力量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物資「支前」,助力疫情防控。桂林市政協委員鍾銘採購2萬隻口罩,康長憶委員、席國際委員多方合力採購10萬隻口罩。從組織採購到專車專人護送到位,這12萬隻口罩在24小時內馳援桂林,及時緩解了全市疫情防控一線的物資短缺問題。
  •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正觀(下):「寂寞的臺灣人」融入了祖國大陸...
    全國政協臺聯界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謝正觀。  全國政協委員謝正觀出生在臺北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而他父親曾經生活的地方更是「三裡不同音」的貧瘠之地。如今,他頗有感慨地說,他非常理解當年外出討生活的故鄉人,對於他們的滄桑艱辛每每能夠感同身受。  談及自己曾生活的家鄉臺灣,謝正觀似乎不願多說,但又忍不住要說。除了「物是人非、一言難盡、非常懷念」的感慨之外,他對家鄉的期許也發自肺腑、溢於言表。
  • 從心之年丨全國政協委員郭華東:「眺望」地球40年 用遙感記錄祖國
    他們,是各條戰線的精英力量,是你我身邊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履職盡責,始終將人民的囑託牢記心間。邁入「從心之年」,他們始終不變的是將一顆初心捧在胸口、化為日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2019年兩會特別策劃《從心之年》,與古稀之年的代表委員憶往昔、話人生、談履職,為再出發尋找「心」力量。
  • 200萬!300萬!500萬!澳門委員葉驚濤入湘的捐贈接連追加
    「前面幾批物資下去後,很多市縣物資依然緊張,求助的單位仍然很多,所以我們又追加了500萬元。」 省政協澳門委員、省僑聯副主席、澳門君天集團董事局主席葉驚濤介紹。截至目前,澳門君天集團在此次抗疫期間的捐贈已超1000萬元。1月26日和2月6日,省政協先後兩次發出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倡議,葉驚濤心繫家鄉,積極響應。
  • 再說徐氏人的故事:他因愛國,送祖國一艘航母,遼寧號"來華"過程揭秘
    徐增平,部隊籃球運動員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國政協委員,高高大大、熱情豪爽,言談舉止間明顯打著山東人的印記。提起購回航母的事情,徐增平卻變得非常低調,只是惜字如金地說了句:「這是個百年不遇的機會,真的是千載難逢啊。」短短的話語,讓人體會出了當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俠肝義膽。
  • 當年泰森為何很快敗光4億身價?看完他的私生活後,難怪會破產
    據了解,在1988到1991年期間,泰森總花費超過1.5億美元,平均每天的花費在10萬美元以上。他還是實實在在是一個豪車迷。他大約買下過110輛豪車,其中大約送給好友的就有20-30輛。他的個人生活,暴富時的泰森生活極盡奢華,除了房子車子之外,泰森辦一次生日宴會就曾花掉40萬美金。他還喜歡養動物,當初餵養一隻孟加拉虎,每個月的開支也在20萬美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