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後來他過得怎樣

2021-02-06 風採人物

縱觀古今,有多少英雄豪傑奮不顧身抵禦外敵,他們就如同司馬遷所言:「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不在乎自己的處境與生死,只要國家好,那麼自己便好。

國家的繁榮昌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回望歷朝歷代,國家能繁榮定然離不開百姓。

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國家的發展還未有如今的盛世,許多文人、商人以及科學家們,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幫助著祖國。

在當初就有一人,他憑一己之力為祖國捐獻了航母,隨後公司破產

這樣的精神可歌可泣,那麼現如今他過的怎麼樣了呢?

此人名叫徐增平,1952年時出生於山東濰坊,那個時候的國家鼓勵每一個人參軍,後來的他受到了鼓舞也參了軍。1969年參軍,1973年到廣州軍區體工大隊,曾是一名籃球運動員,1983年退伍。

1988年開始在香港經商。曾為香港順利回歸、中英兩國軍隊順利交接做出過積極貢獻。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創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部隊的那幾年中,他一直想為自己的祖國做點什麼,思考了很久之後他才決定退伍轉行經商。

也就是在1983年時,徐增平離開部隊,從電器與農副產品銷售做起。經商不是一夕之間就能成功的,他也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選擇從基層開始做。不得不說其實徐增平還是很有經商頭腦的,在轉行後的五年時間裡,他的身價就已經達到千萬,隨後又經過一定的積累與妻子定居香港。

在生活穩定後,他便成立香港有名的創律公司

徐增平非常熱愛運動,也非常的愛國,他總是想著能夠為自己的祖國做點什麼。於是在香港的這段時間中,他成為了中國體育工作協會的領頭人,這也算是他為國家所做的一點微薄之力。

在香港的這段時間裡,他聽說我國有過想要購買航母的打算,最終卻不知道為何放棄。

在徐增平看來,這麼好的機會我國是不應該放棄的,或許還有別的隱情,於是他開始憑藉自己的人際關係到處打聽。

後來的他才發現,國家的經濟非常有限,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人民生活發展上,所以用於軍事的資金就沒有多少。

而烏克蘭給出的價格很高,對於中國來說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也就是如此,我國才會放棄購買。

但徐增平卻覺得我國應該擁有,於是他前往烏克蘭購買該航母送給國家。當然,購買航母送給國家這件事是不能夠讓外界知道的,因為這樣會有非常多的麻煩,於是徐增平為了能夠順利的買下航母便對外宣稱自己是想在海上建立一個綜合的旅遊設施。

面對此話,烏克蘭最終還是相信了,因為他們認為,不管一個人是多愛國,都不可能會將如此貴重的東西送給國家。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徐增平確實是能夠做出來的。他們以兩千萬的美金成交。

但讓徐增平沒有想到的是,烏克蘭居然反悔,而原因也很簡單,那便是美國也想擁有,並且他們不希望我國得到,就算是中國人也不可以。

美國讓烏克蘭把航母拿去進行拍賣,價高者得,烏克蘭為了更多的利益也採取了美國的建議。

兜兜轉轉,沒想到最終徐增平還是以兩千萬美金的價格得到了航母,就這樣,他帶著航母踏上了回國的道路,可這回國之路卻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因為美國看見徐增平得到了航母,於是便向土耳其政府旁敲側擊,正是如此,航母被困在黑海。

本來購買航母還不至於讓徐增平的帳戶虧空,主要是在航母被困期間,徐增平一邊要向ITC公司交錢,一邊還要向烏克蘭交錢

就這樣一直等到2000年,這時的我國統一對土耳其開放了旅遊區,而航母才得以回到大陸。徐增平夢想成真,二零零五年四月"瓦良格"進入大連造船廠,由政府接管,實行改造。因為繳費次數過多,所以徐增平的帳戶已經虧空。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日瓦良格號航母改裝初步完成,開始試航。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三日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時許,中國第一艘航母平臺16號艦在大連舉行升旗儀式,16號艦與相鄰停泊的88號艦全部掛滿旗。16點40分,16號艦艦橋桅杆升起五星紅旗,艦首升起八一軍旗,艦尾升起海軍旗 。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9月25日上午,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交接入列。

很多人認為以徐增平公司的處境肯定會將航母賣掉,可他卻沒有這麼做。

他把航母捐給了國家,讓國家進行改造。

那麼這麼多年過去,公司破產後的他怎麼樣了呢?

徐增平生活的非常好,身價依舊很高,並沒有如有的人說的那樣窮困潦倒,畢竟天生具有經商頭腦,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就破產。

出生於盛世,我們倍感榮幸,但就算是盛世,國家的發展與建設也一樣離不開每一個人。

在今後的生活中,人們依舊需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不計得失不計報酬,就如徐增平一般。

參考資料:《報任安書》

相關焦點

  • 2002年徐增平買下航母捐給祖國,宣布公司破產,後來過得怎樣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我國的軍事建設水平較為落後,但是,為了祖國的建設大業,許多人也投身到了軍事裝備的研究過程當中。在2002年的時候.曾有這樣一位商人,為了能夠讓祖國的航母發展事業取得新的突破,他毅然決然的買下了一艘航母,並無償捐獻給了祖國,而為了這艘航母,他的公司也瀕臨破產。那麼,這位無償捐出航母的英雄商人究竟何許人也?
  • 當年買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如今現狀如何?
    在我國科技發展過程中,就有這麼一位愛國人士,他就是當年買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那麼他後來過得如何呢?一、重國忘利的商人1952年4月,徐增平出生於山東青島。在那個時代,正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許多有志青年皆加入愛國隊伍裡,徐增平自然也不例外。當徐增平17歲中初中學畢業後,他就選擇去參軍。
  • 當初2千萬買航母,捐給祖國宣布破產的商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導語:當初2千萬買航母,捐給祖國宣布破產的商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第一艘航母是遼寧艦,而它是由前蘇聯時期打造的瓦良格號改造而來的。蘇聯解體後,該航母被烏克蘭所繼承。而在上個世紀,當時買下這艘瓦良格號的人是一個商人,他叫徐增平,曾經參軍入伍,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軍人,退伍後從商,繼續為國家做貢獻。當時他花了兩千萬美元購買了瓦良格號,那如今他怎麼樣了呢?在1998年初,徐增平第一次看到龐大的瓦格良號航母時就感慨萬千,他覺得我們國家太需要這艘航母來提高海軍實力了。
  • 當初買下航母捐給中國,宣布公司破產的徐增平,最後怎麼樣了?
    1997年,香港創律集團的董事長徐增平,偶然在讀報紙的時候,突然被一則消息吸引,烏克蘭正打算出售一艘尚未竣工的航母,徐增平非常激動,他是軍人出生,太知道現在祖國缺少什麼,所以他在下一刻就非常果斷的做出了決定,通過個人買賣的方式,一定要將這艘航母買到手,然後再捐給中國,因為畢竟涉及到航母專利技術
  • 買下「瓦良格」捐贈祖國後宣布破產,徐增平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現代戰爭越來越趨向於高科技的競爭,航母就是科技發達的一種體現,而海上的戰鬥就是航母戰鬥群去決定的了。大家也都是近幾年才發現我國的航母企業開始有進展,之所以一起步就有這麼快的進展還要歸功於徐增平。
  • 花1億買航母贈予祖國,隨後宣布破產,他如今生活如何?
    導語:花1億買航母贈予祖國,隨後宣布破產,他如今生活如何?海軍方面,咱們急切需要一艘航母來撐場面,奈何買回來的都是空殼,像基輔號缺乏核心裝置,在天津被打造成航母公園,通過收取門票回收成本。後來烏克蘭的瓦良格號進入咱們的視線,不過要想購買到這艘航母,沒有那麼簡單,美俄必定會從中阻撓,這時有個商人站出來,花費1億美元和烏克蘭達成合作關係。
  • 他花2000萬買航母捐中國,公司「破產」後繼續經商,為清華捐兩億
    在這些人中,有這樣一位軍旅出身的商人,他和他的事跡卻是格外突出。他,叫做徐增平。 徐增平,上世紀50年代出生於山東青島,1969年參軍為建設祖國奉獻自己青春,而這一幹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對軍隊、對國家抱有深厚的感情,那時國家的軍事實力還不是很強大,所以「強軍強國」的思想一直影響著他,這也是後來他做出壯舉的基礎所在。1983年徐增平退伍後,面臨正在處於變化中的中國,他選擇從商。
  • 香港商人徐增平,傾家蕩產為祖國買瓦良格號,航母回國後公司破產
    很多人都看到了現在遼寧號的輝煌,卻沒看到建造這艘航母的艱難。蘇聯解體之後,前蘇聯各加盟國分割了家產,其中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約35%的軍工產能,軍工企業高達3594家,其中包括兩座主要的洲際飛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位於黑海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廠。
  • 當年斥資2000萬美金,買下空殼航母贈祖國,破產後擔任政協委員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為國家虎門銷煙、奮力抗英,卻被充軍伊利,即使這樣,林則徐從未後悔過當初的做法。這句詩更是表達了無數愛國之士在面對國家危難,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1996年徐增平得知烏克蘭要出售航母,立馬決定要以自己的名義購買航母,捐給祖國。為了購買航母,他在澳門註冊了"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對外宣傳購買航母的目的是用來充當海上的旅遊設施。
  • 徐增平花一個億買航母,送給國家後宣布破產,現狀令人淚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器裝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在如今航母已經成為軍事強國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因此航母在軍事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西方國家一直對航母的技術和資源進行封鎖,所以我們國家想要擁有一艘自己的航母可以說難於登天,這個時候商人徐增平自費一個億為國家買了一艘航母,但是不久後他就宣布破產了。
  • 徐增平:10分鐘內「鯨吞」近6斤白酒,終於將航母拖回了大連港
    一開始,公司主營商貿和投資,3年後,徐增平開始進軍房地產市場、石材工業領域及文化演藝事業等,將集團的多項實業經營得頗為成功。事業成功後的徐增平回想自己的奮鬥之路,常常由衷地感謝當年的參軍經歷,尤其是感激於部隊和國家對他的鍛鍊和培養。
  • 徐增平:傾家蕩產只為買下「瓦良格」號送中國,我們怎能不銘記
    1988年時,他攜妻子移居香港,也在同年創辦了創律公司,主要經營投資和商品貿易,那時的他就已經身價千萬了。 其實,在早前,烏克蘭有想過要將航母賣給中國,中國也對「瓦良格號」有著極大的興趣和渴望,但是當時的中國實在負擔不起他們90億的要價,於是烏克蘭出售的計劃就落空了。 無奈之下黑海船長,只好將「瓦良格號」搬出船臺,給新生產的船騰空間,這時航母的內部設施都被拆卸一空,此時的航母,就差不多隻剩一個空殼。
  •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實現了中國億萬人民的航母夢,是什麼讓這位愛國商人如此捨己為國?他在購買「瓦良格號」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988年,已經身價過千萬的徐增平卻仍舊不滿足,他才36歲,還有一大把的時間去拼搏奮鬥。這一次,他在香港看到了商機,於是,他攜妻帶子來到香港,創辦了創律公司,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向是投資以及商品貿易。 在香港的徐增平混的風生水起,靠著過人的能力受到了香港商界的認可,先後多次擔任民間協會主席,多次主持香港歌舞演出以及體育工作。
  • 再說徐氏人的故事:他因愛國,送祖國一艘航母,遼寧號"來華"過程揭秘
    之後幾天,徐增平滿以為事情差不多了,就跟公司幾個隨行人員打算一起去欣賞一下基輔的美麗風光,放鬆一下心情。臨行時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一再叮囑他們不能走得太遠。還鄭重提醒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當時的烏克蘭是各國特工的樂園。
  • 徐增平:拿出全部身家為中國買「瓦良格」號,我們應該永遠銘記
    當時美國和蘇聯冷戰,在外憂內患之下,蘇聯被迫解體,分到「瓦良格」航母的烏克蘭因為無法繼續航母的製造工作,所以決定將其拍賣出去。作為一名有心報國的愛國人士,徐增平對祖國的情況再了解不過。因此,當「瓦格良」號需要以商業項目的名義被拍賣的消息傳到他耳朵裡後,他毫不猶豫的拿著自己打拼半生所得的一切前往拍賣會參與競標。
  • 瓦良格號究竟是誰買回來的?徐增平or戴嶽or張勇?為您揭開謎底
    如今中國的第二艘航母已經完成階段性的海試,中國也由此進入雙航母時代,可以說國人興奮。可是有了新的也要記得舊的,這樣才能牢記當初的心酸,更加向前看。中國今日的航母研發能有如此快的速度,瓦良格號功不可沒,那麼咱的雙航母的母胎到底是誰買回來的呢?
  • 【幣讀】正是他從烏克蘭手中購買了航母,捐贈給國家!即「遼寧號」
    根據當時澳門的特定情況,徐增平制定了一個頗為有效的戰略:找一個在澳門各方面都「走得通」的人,花錢把各種手續辦下來。買航母從濟南踏上徵程  1998年1月24日,農曆除夕,創律集團籌集的資金全部到位,香港滙豐銀行開出了 5000萬美元的存款證明。
  • 效力香港籃球隊的徐遠徵:父親是遼寧艦之父,曾花8億為國買航母
    遼寧艦作為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其前身是烏克蘭造船廠製造了一半的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而這艘巨輪能夠來到中國,香港富豪、愛國人士徐增平付出了超過1億美元的代價,可以說為我國海軍裝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如今徐增平的兒子徐遠徵,也繼承了父母優秀的籃球基因,成為香港籃球隊的一員,那麼對於徐增平的兒子徐遠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