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有多少英雄豪傑奮不顧身抵禦外敵,他們就如同司馬遷所言:「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不在乎自己的處境與生死,只要國家好,那麼自己便好。
國家的繁榮昌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回望歷朝歷代,國家能繁榮定然離不開百姓。
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國家的發展還未有如今的盛世,許多文人、商人以及科學家們,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幫助著祖國。
在當初就有一人,他憑一己之力為祖國捐獻了航母,隨後公司破產。
這樣的精神可歌可泣,那麼現如今他過的怎麼樣了呢?
此人名叫徐增平,1952年時出生於山東濰坊,那個時候的國家鼓勵每一個人參軍,後來的他受到了鼓舞也參了軍。1969年參軍,1973年到廣州軍區體工大隊,曾是一名籃球運動員,1983年退伍。
1988年開始在香港經商。曾為香港順利回歸、中英兩國軍隊順利交接做出過積極貢獻。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創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部隊的那幾年中,他一直想為自己的祖國做點什麼,思考了很久之後他才決定退伍轉行經商。
也就是在1983年時,徐增平離開部隊,從電器與農副產品銷售做起。經商不是一夕之間就能成功的,他也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選擇從基層開始做。不得不說其實徐增平還是很有經商頭腦的,在轉行後的五年時間裡,他的身價就已經達到千萬,隨後又經過一定的積累與妻子定居香港。
在生活穩定後,他便成立香港有名的創律公司。
徐增平非常熱愛運動,也非常的愛國,他總是想著能夠為自己的祖國做點什麼。於是在香港的這段時間中,他成為了中國體育工作協會的領頭人,這也算是他為國家所做的一點微薄之力。
在香港的這段時間裡,他聽說我國有過想要購買航母的打算,最終卻不知道為何放棄。
在徐增平看來,這麼好的機會我國是不應該放棄的,或許還有別的隱情,於是他開始憑藉自己的人際關係到處打聽。
後來的他才發現,國家的經濟非常有限,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人民生活發展上,所以用於軍事的資金就沒有多少。
而烏克蘭給出的價格很高,對於中國來說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也就是如此,我國才會放棄購買。
但徐增平卻覺得我國應該擁有,於是他前往烏克蘭購買該航母送給國家。當然,購買航母送給國家這件事是不能夠讓外界知道的,因為這樣會有非常多的麻煩,於是徐增平為了能夠順利的買下航母便對外宣稱自己是想在海上建立一個綜合的旅遊設施。
面對此話,烏克蘭最終還是相信了,因為他們認為,不管一個人是多愛國,都不可能會將如此貴重的東西送給國家。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徐增平確實是能夠做出來的。他們以兩千萬的美金成交。
但讓徐增平沒有想到的是,烏克蘭居然反悔,而原因也很簡單,那便是美國也想擁有,並且他們不希望我國得到,就算是中國人也不可以。
美國讓烏克蘭把航母拿去進行拍賣,價高者得,烏克蘭為了更多的利益也採取了美國的建議。
兜兜轉轉,沒想到最終徐增平還是以兩千萬美金的價格得到了航母,就這樣,他帶著航母踏上了回國的道路,可這回國之路卻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因為美國看見徐增平得到了航母,於是便向土耳其政府旁敲側擊,正是如此,航母被困在黑海。
本來購買航母還不至於讓徐增平的帳戶虧空,主要是在航母被困期間,徐增平一邊要向ITC公司交錢,一邊還要向烏克蘭交錢。
就這樣一直等到2000年,這時的我國統一對土耳其開放了旅遊區,而航母才得以回到大陸。徐增平夢想成真,二零零五年四月"瓦良格"進入大連造船廠,由政府接管,實行改造。因為繳費次數過多,所以徐增平的帳戶已經虧空。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日瓦良格號航母改裝初步完成,開始試航。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三日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時許,中國第一艘航母平臺16號艦在大連舉行升旗儀式,16號艦與相鄰停泊的88號艦全部掛滿旗。16點40分,16號艦艦橋桅杆升起五星紅旗,艦首升起八一軍旗,艦尾升起海軍旗 。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9月25日上午,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交接入列。
很多人認為以徐增平公司的處境肯定會將航母賣掉,可他卻沒有這麼做。
他把航母捐給了國家,讓國家進行改造。
那麼這麼多年過去,公司破產後的他怎麼樣了呢?
徐增平生活的非常好,身價依舊很高,並沒有如有的人說的那樣窮困潦倒,畢竟天生具有經商頭腦,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就破產。
出生於盛世,我們倍感榮幸,但就算是盛世,國家的發展與建設也一樣離不開每一個人。
在今後的生活中,人們依舊需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不計得失不計報酬,就如徐增平一般。
參考資料:《報任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