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對觀眾期待!《跨過鴨綠江》製作稍顯敷衍,道具錯亂、特效五毛

2021-01-19 宋胖子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收視率不出意外的獨佔鰲頭,自首播至今,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認可。

據CSM全國網數據,截至目前,全劇平均收視率1.15%,平均收視份額5.31%,單集最高收視率1.41%,單集最高收視份額6.78%,穩居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第一。

《跨過鴨綠江》

收視率的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央視綜合頻道這個平臺優勢,另一方面則是《跨過鴨綠江》的內容優勢。

確切的說,《跨過鴨綠江》是國內第一部「國家隊級別」展現抗美援朝且順利上星播出的電視劇,唐國強、孫維民等一線特型演員主演,主要角色多達上百個,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又一大手筆製作。

並且,與過往的電視劇《三八線》《戰火熔爐》相比,《跨過鴨綠江》是從宏觀角度來展現整個故事,基本交代清楚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來龍去脈,讓很多不了解這段歷史的青年觀眾有了全面的了解。

《跨過鴨綠江》

從主流影視評價體系豆瓣網的數據來看,目前20幾集過後《跨過鴨綠江》口碑不錯,評分高達8.6分,彰顯了國內觀眾對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的鐘愛以及國內民眾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濃烈的家國情懷。

《跨過鴨綠江》

值得肯定的是,《跨過鴨綠江》對其中一些歷史細節的交代很清楚,比如彭德懷隻身過江和電臺車走散了,比如三十八軍沒有及時趕到不純粹是因為美軍黑人團的原因導致的,又比如美軍麥克阿瑟是如何從囂張跋扈到狼狽收場的等等;

《跨過鴨綠江》

某些軍事場景的還原很到位,比如對志願軍司令部群像戲的展現,彭德懷擔任總指揮,鄧華做為第一副司令協助彭總作戰指揮,洪學智做為第二副司令管後勤,韓先楚做為第三副司令靠前指揮,很好展現了志願軍將領的集體力量,而不是單一刻畫彭老總。

當然,《跨過鴨綠江》製作方應該清楚,高評分並不代表製作多麼優秀,相反8.6分的評分大都是給了「抗美援朝」這一題材。

製作上的問題讓整部劇質量打了折扣更是不勝枚舉,尤其是體現在道具上。

《跨過鴨綠江》

志願軍空軍在近幾日的劇集中上線,對於《跨過鴨綠江》主創人員來說這本是展現志願軍形象、提升作品質感的一次好機會,然而因為肉眼可見的五毛特效和道具漏洞頻頻鬧笑話。

首先是隨處可見的五毛特效,志願軍空軍首次出戰雖然只擊落一架敵軍,但意義重大,結果呈現在《跨過鴨綠江》中只有幾個拙劣的特寫鏡頭,特效呈現的效果像某職業學院影視特效專業大一新生的作品;

《跨過鴨綠江》

其次,志願軍空軍全副武裝一出場就在道具上出了問題,一大隊大隊長風鏡直接用快艇風鏡代替, 敢問道具組這是要讓志願軍飛行員上天還是下海?

如果說是劇組為了控制成本,那麼完全可以在其它方面控制,而不是最能體現真實年代感的道具上。

志願軍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意義重大,首先在朝鮮後方和中國邊境一帶形成了一個優勢制空區,保證了後方補給線路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的空中安全;另外,中國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迅速成長,幾乎是在零基礎上建立起一支現代化噴氣化戰術空軍的骨架。

個人感覺,《跨過鴨綠江》對志願軍空軍的影視呈現太粗糙,是敗筆。

《跨過鴨綠江》

另外,《跨過鴨綠江》中美軍飛行員的裝備也很隨意,上圖這種黑色帶風鏡的雙耳皮帽是志願軍飛行員的裝備而不是美軍的裝備。

而事實上,美軍從1947年開始已經換裝飛行頭盔,朝鮮戰場時期的美軍飛行員的真實彩色照片,是下圖這樣的。

朝鮮戰場上的美軍飛行員

此前,《跨過鴨綠江》中有以狙擊英雄張桃芳為原型創作出的人物角色,演員的表演差強人意,但道具選的太隨意。

張桃芳

歷史上,狙擊英雄張桃芳用的是這樣的槍(上圖);

《跨過鴨綠江》
抗日神劇

而《跨過鴨綠江》中畫風大變,纏上了破布、安上了瞄準鏡,請問道具師是剛從哪個抗日神劇劇組調過來嗎?

歷史上,張桃芳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被譽為「志願軍神槍手」、「冷槍英雄」、「上甘嶺狙神」。

莫辛納甘步槍

請注意張桃芳用的是蘇聯製造的莫辛納甘步槍,沒有瞄準鏡,沒有瞄準鏡,沒有瞄準鏡!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是有瞄準鏡也許就是擊斃436名敵人了。

部分畫面是借用了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線》,所以銜接起來就不那麼順暢,很讓人出戲。

有一幕:志願軍第38軍113師14小時奔襲70多公裡,佔領了三所裡。

《跨過鴨綠江》

這段作戰發生在1950年的11月,朝鮮已氣溫驟降,而《跨過鴨綠江》自己拍了一部分(急行軍部分),另外一部分(戰鬥場面)則直接剪輯了2000年的電影《北緯三十度線》,於是展現出一個奇葩的畫面——一會是冰天雪地,一會積雪全部消失了。

對比同樣再現這段戰史的電視劇《三八線》做的更好一點,拍出了志願軍則在雪地中急行軍的畫面。

所以《跨過鴨綠江》的「敷衍了事」讓整部劇少了誠意。

此外,少有的幾個虛構角色被編劇搞得不倫不類,與主線融合的生硬。編劇想通過幾個年輕演員從基層視角串聯起各次戰役,但是這幾個演員說實話並沒有演出孤膽英雄的感覺,反而搞得像來刷臉的。

《跨過鴨綠江》

戰鬥畫面要麼粗製濫造,要麼就是剪輯別的劇,血戰長津湖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居然靠解說和穿插的畫面就帶過了。

按照目前的輿論,小編這篇看上去「雞蛋裡挑骨頭」的文章是要被諸位噴的。

但是《跨過鴨綠江》畢竟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題材創作,這場用十幾萬人生命換來的立國之戰難道配不上一部更完美的影視作品嗎?

更何況,2000年拍攝完成的電視劇《抗美援朝》播出無望,《跨過鴨綠江》是目前唯一一部能上星播出的全景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視劇。

《跨過鴨綠江》

拍攝中的電影《長津湖》、電視劇《冬與獅》都是以長津湖戰役等各次戰役為背景創作,人物和故事更多的是虛構,觀眾想要全面了解抗美援朝戰爭只能通過《跨過鴨綠江》了。

很希望某些部門能像當年拍電影《大決戰》或者電視劇《抗美援朝》那樣的投入,像長津湖之戰、上甘嶺戰役、鐵原阻擊戰等都可以各自成劇,細細的講,充分表現志願軍的戰略戰術及英雄氣概,至少把製作水準提上去,這才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國內影視界應該有的「態度」。

文|宋胖子

相關焦點

  • 《跨過鴨綠江》熱血劇情登場,5分鐘塑造「高光」片段
    一起吃瓜,一起八卦,一起暢遊娛樂圈《跨過鴨綠江》播到了一半,雖然檔期一直都在變化,但也在每天的劇情播放中迎來了真正的「高光」劇情片段。眾所周知,《跨過鴨綠江》是一部基於歷史來打造的電視劇,所以很多人一早就在期待著「冰雪長津湖」這一段,畢竟這是一段最能夠展現出氣勢和劇情的真實情節。在最新播出的劇情中,就用了長達一集的時間來描述這一段故事,雖然最終的上場畫面只有五分鐘,但已經能夠讓觀眾感受到震撼了。不過也有觀眾表示,高光段落卻只有五分鐘的畫面,這是不是太敷衍了一些?
  • 《跨過鴨綠江》定檔,4萬群演30次戰役,央一收視率要繼續領跑
    專業的影視劇組和後期團隊,通過合理的工作時間調配,早已可以實現四個月的製作周期,讓一部電視劇呈現非常精良的氣質。網友們在製作周期上,大可不必詫異。很多電視劇作品一拖就是兩三年,不是製作周期長,是發行周期太長,一直處於等待開播狀態當中罷了。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自家出品,自家快速安排開播,省掉了大量的中間發行環節。
  • 趙麗穎呼籲要包容「五毛特效」:真的用心在做
    趙麗穎劇照  人民網報導 《花千骨》正在搜狐視頻熱播,趙麗穎、霍建華等俊男靚女博人眼球,「相愛卻又不能在一起」的師生戀劇情讓觀眾哭得肝腸寸斷,圍繞原著小說情節改編、特效低劣而泛濫等話題也是爭議聲不斷。在改編成電視劇的過程中,如何妥善處理原著小說情節使之符合影視製作、傳播規律,成了考驗編劇的一大難題。  問:劇中小骨一角的年齡設定只有16歲,您是如何成功「扮嫩」的?  答:首先把一切都放空,不要讓複雜的事情對我產生影響。其次儘量把我堅強、執著的一面表現出來,以符合角色性格。其實,我的心態也與小骨很像,我在讀小說的時候就很喜歡花千骨一角。
  •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7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40集全景戰爭史詩劇《跨過鴨綠江》於2020年12月27日開播。劇集一上線,立刻吸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觀眾好評如潮,豆瓣上的收視率也一路走高。而今播出的《跨過鴨綠江》,又是一部口碑與收視雙豐收的作品。
  • 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跨過鴨綠江》周日晚央視首播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
  • 文化十分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用精品致敬英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將於今年年底與觀眾見面。受疫情影響,劇組今年8月15日才正式開機拍攝,為保證拍攝進度,2000多人的劇組,兵分五路,同時在北京、河北、黑龍江等五省市進行拍攝,全景式呈現抗美援朝浴血奮戰的史詩篇章。今天的文化十分,繼續跟隨記者去拍攝現場探營。
  • 文化十分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用精品致敬英雄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將於今年年底與觀眾見面。受疫情影響,劇組今年8月15日才正式開機拍攝,為保證拍攝進度,2000多人的劇組,兵分五路,同時在北京、河北、黑龍江等五省市進行拍攝,全景式呈現抗美援朝浴血奮戰的史詩篇章。今天的文化十分,繼續跟隨記者去拍攝現場探營。
  • 群眾演員超4萬、子彈打了8萬餘發……填補70年空白的《跨過鴨綠江...
    丁勇岱在《跨過鴨綠江》中飾演彭德懷毛主席的扮演者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唐國強,《琅琊榜》裡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梁帝」丁勇岱化身「彭大將軍」……備受期待的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爭及運動的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明晚(12月27日)就將在CCTV-1黃金檔和觀眾見面。
  • 央視發布《跨過鴨綠江》首款預告片,戰鬥激烈,唐國強氣勢恢宏
    文/馬慶雲 9月27日下午,CCTV電視劇發布了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的首款預告片內容。在這款預告片當中,唐國強、丁勇岱等特型演員紛紛登場,戰爭場面,更是氣勢恢宏,遇強敵、必亮劍的精神溢出螢屏。從網友們的反映來看,對這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視劇期待值非常之高。
  • 《跨過鴨綠江》:彭德懷把重任委託給梁興初,期待第三十八軍如何雪恥
    在央視播出的抗美援朝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 儘管毛主席非常堅定地對美帝警告不要跨過三八線,但麥克阿瑟絲毫不理會。 在最新劇情第12、13集,儘管屬下已經對麥克阿瑟匯報中國出軍的情報,但麥克阿瑟仍舊非常狂妄的說「要把戰火擴大到鴨綠江邊」,甚至說要轟炸鴨綠江和東北的大橋。
  • 跨過鴨綠江:彭德懷把重任委託給梁興初,期待第三十八軍如何雪恥
    在央視播出的抗美援朝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儘管毛主席非常堅定地對美帝警告不要跨過三八線,但麥克阿瑟絲毫不理會。在最新劇情第12、13集,儘管屬下已經對麥克阿瑟匯報中國出軍的情報,但麥克阿瑟仍舊非常狂妄的說「要把戰火擴大到鴨綠江邊」,甚至說要轟炸鴨綠江和東北的大橋。
  • 今日央視多個頻道直播探班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今日上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紀錄片頻道和軍事頻道將共同開展「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新媒體直播活動。活動中將帶領觀眾、網友探班正在牡丹江拍攝的中央電視臺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緬懷歷史,致敬英雄!
  • 《跨過鴨綠江》點燃愛國心 全民追劇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跨過鴨綠江》獨特敘事出彩 獲贊「重大革命歷史劇標杆」作為獻禮建黨10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極具「歷史美學品格」的史詩大劇,《跨過鴨綠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王浩、王雁任總製片人,李蕭任製片人,董亞春任總導演,餘飛任總編劇,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孫維民、王志飛、劉之冰、姚剛
  • 《劍王朝》首播故事混亂,李現李一桐有力無處使,五毛特效明顯
    這部由李現和李一桐主演的仙俠類電視劇,因為主演名氣而備受期待。不過,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內容來看,《劍王朝》敘事線索太多,而編劇又無法有效掌控故事,造成敘事過分混亂。而該劇當中,大量五毛特效,也只能讓劇迷忍俊不禁。《劍王朝》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想演的東西太多,但又不知道應該從什麼地方演,結果造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 《鬥羅大陸》五毛特效重做了?要不是肖戰火了,又是一部鬥馬蒼穹
    前段時間,由肖戰主演的《鬥破蒼穹》已經放出了自己的宣傳片,其中無論是人物還是特效,都是非常的唯美。可是大家知道嗎,起初《鬥羅大陸》的特效可完全不是這樣的!
  • 年度爛劇:辣眼演技、魔幻劇情和五毛特效,國產劇能不能長點心!
    鄭元暢演的沈世鈞顏值稍顯不足,而且熱情求愛曼楨如同浪子。 不是編劇沒腦子,是編劇以為觀眾沒腦子!但願這樣的雷劇是最後一部謝謝!
  • 《跨過鴨綠江》高收視點燃愛國心 全民追劇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王浩、王雁任總製片人,李蕭任製片人,董亞春任總導演,餘飛任總編劇,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孫維民、王志飛、劉之冰、姚剛、王挺、王同輝、劉濤、韓棟、連奕名、趙波等實力演員聯袂出演。
  • 偉人特型演員齊聚《跨過鴨綠江》,扮相逼真,麥克阿瑟選角差點事
    《跨過鴨綠江》史達林劇照表演也很失敗,看上去像面癱,完全沒有表現出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上的趾高氣昂、囂張跋扈,這算是《跨過鴨綠江》的一個重要減分項。其中,《北緯三十八度線》裡的部分片段被《跨過鴨綠江》和《彭德懷元帥》借用。另外,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麥克阿瑟的張狂、仁川登陸後的洋洋自得這些內容也沒有詳細呈現,戲份佔比較小。
  • 跨過鴨綠江2020-抗美援朝電視劇在線觀看-全集免費播放
    簡介: 《跨過鴨綠江2020》電視劇全集免費觀看講述了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於12月27日晚登陸CCTV-1黃金時間,震撼開播。宏大題材、高遠立意、頂尖陣容、精良製作上的四大看點,將點燃大國豪情,帶領觀眾走進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同是五毛特效,為何新《尋秦記》被罵慘,《降魔的2.0》卻被吹捧
    而縱觀觀眾對新版《尋秦記》不滿的原因,首先是所用的五毛特效,有觀眾這樣評價道「開始以為要演我寶貝看過的『快樂星球』,再看吳奇隆以為是『火影忍者』,最後告訴我是新版尋秦記,我暈啊!」當然,雖說新版《尋秦記》槽點最多的是五毛特效,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劇本改編的太差,雖說特效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但如果劇情設置比較合理,能引人入勝,那自然觀眾也不會那麼計較在特效上。不信?那咱們來看看最近的熱播劇《降魔的2.0》,老實說《降魔的2.0》能問世是比較意外的,為什麼這樣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