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榮評球 個人原創文字作品,未經本人允可謝絕轉載,謝謝合作。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圖/br體育
▲媒體在讚嘆迪巴拉本賽季表現之時,形象地使用了金錢符號來說明球員價值。足球和金錢劃上等號的時代,很可能會隨著這次疫情危機而發生轉變。
習慣上,人們會為每個10年做一次小結,稱之為一個時代(英文稱為decade)。
21世紀過往的兩個10年,恰是世界足球蓬勃發展的兩個時代。2000年夏天,菲戈轉投皇馬創下5700萬美金記錄,為世界足壇進入金元時代開頭,9年之後,C羅以9400萬歐元身價降臨伯納烏,又為下一個10年的億元時代打下根基。而隨著內馬爾2.2億加盟巴黎,姆巴佩、庫蒂尼奧、阿扎爾、格裡茲曼紛紛轉換門庭,億元級別轉會已經成為市場頂級球星的標準配置。
而隨著疫情危機截斷歐洲足壇正常生態,原本井然有序的歐洲足球體系正在遭遇巨大衝擊。這種衝擊帶來的最直接反應,必然將直接反應在體系重開之後的整體資金市場上。熱刺主席列維稱「足球不能在泡沫中繼續」,是為沉迷於足球經濟繁榮泡沫中的投資者們敲邊鼓:是時候清醒了。
清醒的首要法則,就是認識到足球市場已經今非昔比。疫情帶來的社會經濟打擊滲透到社會方方面面,俱樂部自身經營損失之外,疫情造成的經濟蕭條對普通球迷打擊更甚,必然會影響未來球迷們為足球掏腰包的爽快程度。這就意味著足球俱樂部所受到的經濟衝擊並非只是單純疫情期間這一時,而會對未來的營收整體形勢都產生持續影響。
網絡圖片:英超18-19賽季各俱樂部主場門票價格
▲英超俱樂部的主場票價高昂,包括阿森納、曼聯等俱樂部在內的多家俱樂部球迷都曾對票價進行抵制。
最直接的變化,就來自於高昂的門票價格。英超俱樂部主場門票高昂已成球迷共識,相關的抵制活動在英國足壇屢見不鮮,但收效甚微。足球運動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賣方市場地位更高,球迷們也只能是藉機發洩下不滿,該看的球還是得看。英超上座率並未受到票價影響,這從利物浦在內的多家豪門都啟動球場擴建計劃,熱刺更是新建球場來增加收入的行為上就可以窺見。
但疫情導致的中斷,打亂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節奏,在經濟壓力增大的情形下,還有多少球迷能夠接受高昂的現場觀戰費用?要知道現場看球可不僅僅是買張門票那麼簡單:交通、飲食、助威道具,哪樣不得花錢?
網絡圖片
▲英超高票價不僅讓本土球迷不滿,更讓遠道而來的拜仁球迷憤怒。16-17賽季歐冠1/8決賽次回合,拜仁球迷就曾在看臺上打出「沒有球迷,足球一文不值」的橫幅來抗議酋長球場的高票價。有趣的是,或是為了讓球迷們的球票物有所值,客場作戰的拜仁以5比1大勝槍手,為客隊球迷送上了勝利禮物作為回報。
見多識廣的埃弗頓老帥安切洛蒂就提醒業內人士準備迎接足球「緊縮」時代的到來:球迷收入減少,必然會直接影響球票和電視轉播收入,隨之形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造成俱樂部和業界人員必然的資金緊縮。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將在資金流動頻繁的轉會市場出現。
▲從去年夏天開始,內馬爾重回巴薩的消息就已經鋪天蓋地。疫情之下已經背負沉重經濟包袱的巴薩,很難在今夏完成這樣一筆大額交易。
在這種背景之下,足球經濟的泡沫已經被戳破,冗員清理將成為各俱樂部的主流任務,這會讓互換交易變成夏季轉會的主題。
比如一直被傳聞會回歸巴薩的內馬爾。事實上,這一交易一直都是炒作大過現實。以巴薩現有的經濟狀況,直接回購內馬爾幾無可能,若想完成交易,球員+現金對於加泰隆尼亞球隊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多:一是巴薩能加入交易的球員,巴黎能不能看得上;二是巴薩想要送走的球員願不願意去巴黎。多方交易無形中增加了交易難度,也讓大宗轉會在今夏變得十分艱難。
圖/Soccer Link
▲媒體爆料拜仁一直心儀的薩內轉會交易,很可能在今夏以阿拉巴或科曼加入互換的形式實現。
但交易的困難程度,並不會影響球員互換的轉會成為今季主流。一方面,互換節約了現金交易的經濟成本,且無形中最大限度保留了球員身價;另一方面,互換交易本身也能實現俱樂部清理冗員的需求,讓轉入和轉出結合到了一起。
這種以交換為主的球員折價方式,顯然會使得過往五大聯賽動輒上10億的瘋狂軍備競賽趨向理性化。而在通過球員互換完成新的一輪洗牌之後,隨著市場收益的減少,球員身價和薪資支出出現下調也是必然選擇。在疫情遠不見拐點,賽季重啟遙遙無期的當下,除去個別財大氣粗的俱樂部能在足球比賽重啟後短期內恢復元氣,行業蕭條帶來的市場調整會引起更長遠的影響。球員轉會破億的常態,一去不復返了。
▲合同將在6月底到期的威廉,在比賽停擺之前成為眾多豪門瘋搶的香餑餑。但在如今的局勢下,巴西人的未來何去何從,以及自由球員群體流動如何規整,都將成為FIFA面臨的問題。
相對球員轉會交易,每年一到7月龐大的自由球員群體流動更是轉會市場不可忽視的話題。但在今年的形勢下,如何應對這一群體的流動問題,隨著6月30日的逐漸臨近已經擺上了管理者的桌面。
由於歐洲足壇主流聯賽都是跨年賽季,合同期籤訂至6月30日已經是足壇默認規則。而在今年,這一問題的尷尬之處在於,現狀之下6月底各國聯賽和歐洲賽事肯定無法結束,歐足聯主席切費林甚至已經做出最壞打算:如果各國聯賽無法在9月前結束,那麼19-20賽季的歐戰將不得不被迫腰斬。
如果疫情出現好轉,比賽真要到8月結束,那麼對於在7月1日成為自由身的球員們來說該何去何從?FIFA主張球員們以臨時合同的方式留守現俱樂部完成賽季,算是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問題是球員們未必都願意遵從。比如早已經心生去意的法國前鋒吉魯。
根據《博斯曼法案》,合同進入最後6個月的球員可以與其他俱樂部接觸,不少球員已經找好下家達成意向,甚至合同都籤完了,比如已經確定加盟拜仁的沙爾克門將努貝爾,3月就已經被拜仁官方宣布將在合同到期之後自由轉會加盟。這種情形下,轉會窗如果不能在7月1日按時開啟,又該如何確定其歸屬?
▲法理上7月就將成為切爾西一員的齊耶赫也面臨著尷尬局面。
另一個早已官宣將在7月正式成為切爾西球員的齊耶赫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根據FIFA設定,轉會窗開啟,賽季結束是先決條件。也就是說,6月底無法完成賽季的情況下,齊耶赫無法在7月在切爾西註冊加入,法理上的身份歸屬無法在現有足球規章上實現,這會帶來一連串問題。
更頭疼的是,如果轉會窗不能按期在7月開啟,自由球員又不願和現球隊短暫續約,他們也無法在轉會窗關閉的情況下及時找到下家。而一些籤訂短期租借合同的小球會,到期之後如果面臨球員不願續租的局面,可能連出場陣容都湊不齊。如此一來,即便等到聯賽重啟,比賽又該如何進行下去?
歐洲足壇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已經倒下,轉會市場將成為受牽連的第一陣線。接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