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戌源
12月14日在上海,預計持續1個半小時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僅用時1小時左右就告結束。在中國足協公布新版「國內職業俱樂部限投、職業球員限薪」規定後,足協主席陳戌源當著媒體記者面,語氣堅定地表達了中國足協堅決落實各項治理措施的決心。無論新規落地「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在國內職業足壇全面打擊「金元足球」,去泡沫以拒絕虛假繁榮的問題上,中國足協與各俱樂部已形成最大公約數。
亮點
在規則執行與監督上下功夫
如果說此次上海會議最大的亮點在哪裡,那麼無論是俱樂部代表,還是受邀全程旁聽會議的媒體代表們給出的答案都會是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的總結髮言。陳戌源先是用4個「事關」解讀了新規則推行意義的重大、「金元大棒」戕害中國足球與國內職業足球非治理不可之間的邏輯關係。中超幾倍甚至十幾倍於日本、韓國頂級聯賽俱樂部投入與球員薪酬標準的數據清晰可見,陳戌源用「觸目驚心」加以形容絲毫不為過。
會後被記者圍住的陳戌源還表示,「我就是不當主席,也不搞『下不為例』。」在推行「限投、限薪」政策的問題上,陳戌源不僅敢說更敢幹。從公布的方案內容來看,中國足協在落實規則執行與監督的問題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對各類可能出現的違紀行為,也推出了空前嚴格、細緻的罰則。比如,投入超標的俱樂部面臨最多24個聯賽積分扣除甚至被取消註冊資格的重罰,還比如隊員個人違規面臨2年禁賽重罰等。
力度
處罰不留情面 不搞下不為例
在與會代表看來,中國足協本輪治理工作最大的「殺手鐧」無疑是陳戌源所提及的「要求各俱樂部向中國足協上報年度財務報表」。據了解,針對過去多年來「陰陽合同」等汙染國內職業足球環境、破壞聯賽競爭秩序的各類亂象,中國足協在此次規則執行過程中引入了強有力的監督措施。作為未來國內職業聯賽理事會(聯盟)籌備工作組的實際牽頭人,現任廣州富力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原江蘇舜天俱樂部職業經理人劉軍結合自身工作經歷,攜手工商、法律、財務界代表,為治理方案的出臺集思廣益,從而最大限度地堵住規則漏洞。
對於規則落地給俱樂部、球員帶來「不適感」,中國足協也有所預見,但對於規則無折扣執行,足協的態度異常堅決。為此陳戌源提出了鄭重警告,「莫打『擦邊球』,俱樂部及個人一旦違規,無論名聲、牌子多大,處罰堅決不留情面,決不搞『下不為例』。」這既表明中國足協及其個人對各類違規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同時也表明「治理職業足球,去除金元足球泡沫,決不留退路」的堅定立場。
痛點
「投資回歸理性」已成俱樂部訴求所在
但打擊「金元足球」,並非僅由中國足協唱獨角戲。在新規出臺前,中國足協通過廣泛調研,已經清晰地了解到目前國內各級職業聯賽面臨的處境與壓力。在上海會議上,華夏幸福、崑山FC等俱樂部代表紛紛表態,支持中國足協推行「限投、限薪」規則。華夏幸福俱樂部總經理李君在發言收尾時這樣說道,「各位一定要堅持,希望明年開會時大家都還在……」聽似玩笑的一句話卻直指廣大國內職業俱樂部的痛點所在。「投資回歸理性」其實早已成為俱樂部自身安身立命的訴求所在,「節能減負」實為眾望所盼。
幾乎在陳戌源做完總結髮言的同時,已結束本賽季亞冠聯賽徵程的中超4家俱樂部球隊分別踏上回國徵程。亞冠聯賽是反映中國職業足球發展現狀、發展質量優劣的一面鏡子。在本賽季亞冠賽場上,國安令人眼前一亮,但依然被沒有什麼大牌外援助陣的韓國蔚山現代隊擋在4強陣營外。其餘3隊中,恆大、申花未能小組出線,上港止步淘汰賽首輪。面對以替補、年輕球員出戰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球隊,他們幾乎沒有表現出什麼優勢。中國球員與日、韓球員實力對比如何?答案其實就在比賽中。如果號稱擁有「高配」的中超豪門在亞冠舞臺上屢屢不堪一擊,那麼有人會發問:是不是本土球員拿500萬元年薪都太多?
美聯社北京時間12月14日以「中國(職業足球)限制薪酬以促使職業足球俱樂部及聯賽長期可持續發展」為題,特別關注中國足協推出的「限投、限薪」新政。而美國《福布斯》雜誌也在專題報導中評價說,「近年來中超吸引國際關注的原因之一,是俱樂部對國際球星的無節制支出。但下賽季中超俱樂部將不得不遵守新的工資帽。」
由此不難看出,中國足協在治理國內職業足球環境的問題上,與包括俱樂部在內的各方保持了一致,此舉也在輿論上得到了廣泛支持。「打擊金元足球、去泡沫化以杜絕職業足球虛假繁榮」已經成為接下來中國職業足球發展的行動指引之一。
文/本報記者 肖赧
統籌/杜銳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