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限薪浪潮在昨日(14日)正式下來,這也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嚴限薪令」!這個限薪政策一出來,在社交媒體上是引發熱議,其中球迷吐槽聲音最大,部分媒體稍微比較看好,球迷普遍的看法認為足協這是瞎折騰、影響聯賽觀賞度。
這一次的限薪令之前,足協也是遭遇了極大的阻礙,但最終還是落實下來了,因為足協也是做了大量調研工作的,並且給出了幾個極具刺眼的數據,單純從這些數據來說,為了中國足球的發展,中超降薪勢在必行,必須擠掉金元足球的泡沫。
1、對比五大聯賽18/19賽季的表現,英超、西甲、德甲年度總利潤值達到了7億人民幣、4億人民幣、3.5億人民幣,反觀中超,各支俱樂部平均虧損4.4億人民幣。
2、中超球員收入非常高,是日本J聯賽球員的5.8倍,是韓國K聯賽球員的11.67倍。在參考球員的技術水平、場上態度以及三個國家隊的水平,中國球員和國家隊不值一提。
3、2019年,中超平均支出是1.8億美元(11.78億人民幣),其中70%~80%都落入到了球員的口袋,國內球員總收入22.5698億元人民幣,外援總收入37.4209億元人民幣。
嚇不嚇人?說實話太嚇人了!中國足協在進行了大量調研工作後 ,才有了這樣一份最嚴格的限薪政策: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外援頂薪300萬歐,中超球隊一年他投資6億元,僅允許60%用於球員薪資,國內賽場贏球獎300萬,平球獎100萬,亞冠賽場贏球獎600萬,平球獎200萬。
在這樣的一些刺眼數據下,進行一份史上最嚴格的限薪,居然還有球迷批評足協,就目前的中國球員,他們有何能力拿高薪了?筆者不想去說這個政策落實後有什麼好,就想說一點,當看了中國球員在場上回防不積極、停球3米遠、解圍烏龍助攻等各種拙劣表演後,我相信都會支持足協限薪。
中國足球這幾年的金元足球,真是肥了球員,苦了中國足球。一些球員拿著幾千萬年薪,還要在場外製造負面事件,就這樣的球員,他們配得上高薪嗎?尤其是90一代的球員,這是一群沒有為中國足球做任何貢獻的球員,他們卻享受了最好的足球紅利,真是一個笑話。
所以,足協限薪,是一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