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球員高薪低能,足協限薪限資利在千秋,擠掉金元足球泡沫

2020-12-16 代古龍

新一輪限薪浪潮在昨日(14日)正式下來,這也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嚴限薪令」!這個限薪政策一出來,在社交媒體上是引發熱議,其中球迷吐槽聲音最大,部分媒體稍微比較看好,球迷普遍的看法認為足協這是瞎折騰、影響聯賽觀賞度。

這一次的限薪令之前,足協也是遭遇了極大的阻礙,但最終還是落實下來了,因為足協也是做了大量調研工作的,並且給出了幾個極具刺眼的數據,單純從這些數據來說,為了中國足球的發展,中超降薪勢在必行,必須擠掉金元足球的泡沫。

1、對比五大聯賽18/19賽季的表現,英超、西甲、德甲年度總利潤值達到了7億人民幣、4億人民幣、3.5億人民幣,反觀中超,各支俱樂部平均虧損4.4億人民幣。

2、中超球員收入非常高,是日本J聯賽球員的5.8倍,是韓國K聯賽球員的11.67倍。在參考球員的技術水平、場上態度以及三個國家隊的水平,中國球員和國家隊不值一提。

3、2019年,中超平均支出是1.8億美元(11.78億人民幣),其中70%~80%都落入到了球員的口袋,國內球員總收入22.5698億元人民幣,外援總收入37.4209億元人民幣。

嚇不嚇人?說實話太嚇人了!中國足協在進行了大量調研工作後 ,才有了這樣一份最嚴格的限薪政策: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外援頂薪300萬歐,中超球隊一年他投資6億元,僅允許60%用於球員薪資,國內賽場贏球獎300萬,平球獎100萬,亞冠賽場贏球獎600萬,平球獎200萬。

在這樣的一些刺眼數據下,進行一份史上最嚴格的限薪,居然還有球迷批評足協,就目前的中國球員,他們有何能力拿高薪了?筆者不想去說這個政策落實後有什麼好,就想說一點,當看了中國球員在場上回防不積極、停球3米遠、解圍烏龍助攻等各種拙劣表演後,我相信都會支持足協限薪。

中國足球這幾年的金元足球,真是肥了球員,苦了中國足球。一些球員拿著幾千萬年薪,還要在場外製造負面事件,就這樣的球員,他們配得上高薪嗎?尤其是90一代的球員,這是一群沒有為中國足球做任何貢獻的球員,他們卻享受了最好的足球紅利,真是一個笑話。

所以,足協限薪,是一個好事。

相關焦點

  • 足協新賽季強力限薪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兵近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聯賽工作會議。會上,醞釀已久的新版限薪方案正式出臺,將從下賽季開始正式施行。這是繼首次限薪令出臺不到一年後,中國足協再次升級限薪方案。新賽季中超俱樂部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由此前的1000萬元(國腳1200萬元)減半至稅前500萬元,各中超俱樂部單季本土球員薪酬總額不得超過7500萬元,本土球員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中超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各中超俱樂部單季外援薪酬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外援單季平均年薪不得超過200萬歐元。方案還明確,U21本土球員的年薪原則上不超過稅前30萬元人民幣。
  • 足協或將進一步限薪,本土國腳月薪僅42萬元
    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的淘汰賽很快就拉開帷幕了,而在此之前,有一個讓本土國腳非常傷心的消息即將到來。據名記報導,足協現在打算進一步對球員進行限薪,從原來的國腳年薪1200萬元減少到500萬,普通球員最高不得超過300萬元。而一旦這個消息屬實的話,那麼中國本土球員的年薪也將受到非常大的打擊。
  • 限薪政策能拯救「高薪低能」的中國足球嗎
    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的薪水,就像捉摸不定的股票漲漲跌跌。中國足協為何要持續「限薪限投」?球員們稅前500萬元年薪是否依舊太高?中超俱樂部會否自律地遵守約定?被限薪後的中國足球會否更重視青訓培養?限薪政策能拯救「高薪低能」的中國足球嗎? 新政策是「補交作業」? 「現在中國職業足球的投入確實很高。限薪一點也不奇怪,是在意料之中。」
  • 職業聯賽進一步限薪,金元足球要徹底熄火
    關於職業球員將進一步限薪的傳聞越來越趨於落實,在25日召開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向各俱樂部介紹了相關細則。從明年起,本土球員的頂薪為稅前500萬,降幅超過一半。年初大批俱樂部因欠薪問題倒掉,其中還包括中超的天海,這樣的場景令人震驚,引人警醒,也使繼續限薪、限制投入成為必然。過去的八九年中,金元足球盛行,俱樂部投入增長了十倍以上。大批大牌外教、外援相繼湧入,中超一度有成為世界第六大聯賽的勢頭。但是,金元政策在製造紅火場景的同時,也催生了大量泡沫。尤其是當泡沫迅速傳導至低級別聯賽,小俱樂部越來越無力支撐,只好倒掉。
  • 限薪!中國足協全盤否定恆大的「金元足球」
    作為 「金元足球」的始作俑者,恆大進入中超以來,可以說是在燒錢的路上策馬揚鞭回顧職業聯賽前期,燒錢規模遠不及現在,但自打廣州恆大進入中超後,就以它獨特的金元理念完全改變了中國職業聯賽的生態圈。並很快收到成效。剛進中超,恆大就開始揮舞著支票簿大肆購買大牌外援,聘請頂尖教練。並通過付出遠遠高於當時市場行情的薪金迅速挖角籠絡了一批國內實力球員。完成了高水平球員的原始積累與囤積。受此帶動,整個市場球員的身價與薪資開始急速膨脹。買個人動輒上億元,薪資千萬也不再新鮮。
  • 不差錢的恆大開始限薪了,中超最嚴限薪令,引領中國足球新方向
    很多人說,當年足球行業高薪低能,恆大負主要責任,其實不然。恆大的到來促進了社會和國家足球的投入,這是好事,否則我們現在開始的踢球的孩子會少一半。當然,過度的高薪低能,會引起社會其他行業的不滿,也會導致足球不健康發展,因此當前降薪是必然。
  • 中國足球再限薪?不如設定總體工資帽
    這段時間,不管是中國足協官員欲說還休的採訪也好,還是媒體發出的隻言片語也罷,傳遞出的一個信息就是:明年中國足球還有一場降薪風暴,據傳本土球員年薪上限500萬人民幣,外援300萬歐元。嚴格限薪的好處不用多說,這幾年「金元足球」的泡沫確實也該擠一擠了。
  • 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幾天,最熱門的消息就是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相信高薪的國內球員和大牌外援心裡一定涼了一大截,因為限薪令等於裁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因此限薪令的出臺將影響著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著整個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麼,這樣的限薪令對於中超聯賽和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恆大出臺最嚴限薪令,「中國皇馬」不僅僅是一家足球俱樂部
    廣州恆大今天出臺最嚴限薪令,自家青訓出品球員最高限薪500萬,這也是配合中國足協的2020限薪令的更嚴格的執行版本。縱觀恆大這些「第一次吃螃蟹」舉動,無一不是配合中國足協的需要。在中國足球最黑暗的時刻,廣州恆大靠著金元足球讓中超重現生機;在中國足協絕對歸化外援的時候,恆大再次衝在了最前面;中國足協在為了中超良性發展提出限薪令後,廣州恆大率先表態配合足協這次實行了更嚴格的限薪令。
  • 看了這,還反對足協限薪嗎
    在過去的近十年時間裡,由於廣州恆大的示範作用,中超稍微有點實力的球隊基本上都進入到了一種金元足球的軍備競賽中,每年的投入都是水漲船高。當年,廣州恆大隊從巴甲花了近一千萬美元引進孔卡都在中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正是從孔卡開始,中國足球開始進入到了花巨資引進大牌外援的金元時代。
  • 足協緣木求魚式限薪 必將危害中國足球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許是經不住媒體的轟炸,足協最終妥協。今天下午中國足協發布了一則說明,可能實行限薪,以期堵住悠悠之口。中國足球是職業聯賽,各俱樂部是市場主體,投資生意是集團公司自己的事情,公司根據自己的實力參與競爭,贏虧自負,限薪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必將帶來嚴重後果。
  • 解讀足協新政:「限薪令」如何影響青訓
    但無論後續如何調整,足協大刀闊斧地限薪已成定局。依據媒體人的說法,讓足協進一步推動限薪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今年年初某俱樂部被財政拖垮時的查帳,部分球員的籤字費和年薪都飈到了上千萬的級別,這也使得足協高層痛下決心,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幹預俱樂部的財政。
  • 足協「限薪令」光靠政策限制能真正降溫嗎?
    去年 12 月,足協曾出臺限薪令,當時的要求是中超國內球員每年稅前總額不得超過 1000 萬元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的球員上浮 20%),外籍球員薪酬不得超過稅後 300 萬歐元。今年 12 月,限薪令再出,國內球員的薪酬數字從 1000 萬變成了 500
  • 德國「轉會市場」亞洲球員排行榜,讓足協限薪更有底氣!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體育記者的賀曉龍轉發苗原微博並評論到,足協這行為不符合市場規律,這是砸球員飯碗: 現在中超市場比十年前好多了,讓球員回到十年前頂薪500萬,搞笑呢吧?限薪本來是去泡沫,去到這個份上,那是砸飯碗來了。
  • 名記曝足協再將限薪國腳!直接少賺700萬,武磊或成最大贏家
    名記曝足協再將限薪國腳!直接少賺700萬,武磊或成最大贏家北京時間10月11日,第二階段中超聯賽即將開打,而根據足球名記苗原報導,中國足協或將再次限薪國腳,如果方案通過的話,現在在中超聯賽效力的國腳們,將直接少賺700萬,而留洋西乙的武磊或成最大贏家。
  • 足協新規證明特謝拉入籍沒戲?最嚴限薪令還需謹防「奧斯卡案例」
    文/公害關於傳聞已久的最嚴限薪令終於被中國足協公布出來了,跟之前傳聞中的基本完全一樣,而且增加了不少的其他條款來配合最嚴限薪令的實施。中國足協這一次的限薪令褒貶不一,叫好的都認為這樣的舉措可以將這些年來中國足球市場的泡沫擠掉一些,畢竟金元時代讓中國足球市場水漲船高,並且不斷膨脹。一次又一次令人咂舌的舉動可以說是讓世界足壇側目。然而對於中國足球本身來說,除了增加了關注度外,沒有帶來其他任何的實質性的東西,國家隊的水平也沒有因此而增長,越來越多的俱樂部生存不下去選擇解散。
  • 足協鐵腕擠泡沫「金元足球」該歇歇了
    在中國足協公布新版「國內職業俱樂部限投、職業球員限薪」規定後,足協主席陳戌源當著媒體記者面,語氣堅定地表達了中國足協堅決落實各項治理措施的決心。無論新規落地「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在國內職業足壇全面打擊「金元足球」,去泡沫以拒絕虛假繁榮的問題上,中國足協與各俱樂部已形成最大公約數。
  • 中超召開聯賽會議,腰斬限薪令+中性化改名,金元足球正走向消亡
    2021賽季起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俱樂部一旦單季支出總額超標,將面臨最多「扣除24個聯賽積分」的重罰,而一旦有俱樂部違規發放球員薪酬,將被取消成績,並直接被處以降級處罰。球員若未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情況,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重罰。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中國足協在11日24號召開的「蘇州會議」上就中超限薪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政策: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和外援總工資,不超過7500萬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
  • 強硬執行限薪政策,中國足球就能覺醒?
    強硬執行限薪政策,中國足球就能覺醒? 前兩日,足協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