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等級森嚴的扳指,身份的象徵!

2021-01-07 聯拍在線20200521

藝術品全業態交易平臺

龍既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皇家權力,也代表著熱血奔騰的英雄夢想。中華民族視龍紋為文化圖騰逾四千年,從而衍生出眾多玄幻奧妙的哲學思想,對龍圖騰的崇拜之深更是世所罕見的。

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的制約。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古族貴族扳指以玉器材料為首選,非皇室貴族不敢輕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兒以象牙、瓷質為多。這種分別,在當年是判定等級身份的標誌,在如今則是衡量市場價格和收藏價值的尺度。

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麵,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御用扳指

既然等級森嚴,那麼,扳指兒中的極品,自然是皇帝的御用之物。從多爾袞進關到順治皇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御用的扳指兒都是有著嚴格的慣例和規定。清宮造辦處先是依皇帝諭旨讓玉作、牙作等專業機構按照皇帝的意願和喜好做出上用紋樣,再經皇帝本人修改確認後方可製作。

為製造一個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時,連續七次來回傳遞命令以及扳指實物,要求工匠修改。御用扳指兒上面,經常有御題詩、詩意畫和宮廷專用紋飾等帶有濃厚人文氣象的雕刻。這類扳指兒是當時技藝最高工匠的傾心之作,也是當時宮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氣質愛好、文化理想和審美品位的集中表現。不過,這一類的扳指兒兒數量十分有限。

御賜扳指

對於很多各地高級官員、附屬國進貢或宮廷在江南定做的扳指,皇帝往往不是自己戴,而是賞賜給高官、寵臣、皇室宗親,比如乾隆皇帝就會把此類扳指兒賞賜給在平定回部和大小金川等戰役中得勝回朝的將領。

「探花」扳指

除了御用和御賜扳指兒外,扳指兒中的"探花"要數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家宗室為自己定做的,其上往往會刻有宗室本人的私印。親王賞賜家奴、下屬或饋贈親友的扳指兒,也屬此等之列。清代等級極其森嚴,即便是親王也不能逾制,所以也就很少在上面題詩刻畫,其工藝和材質也不敢擅越皇帝的喜好,價值自然也就略遜一籌。接下來,則依次是大將軍王、撫遠大將軍及其同僚下屬諸將軍扳指兒、賀壽用扳指兒、嫁妝扳指兒、紀念或佔卜扳指兒、商用扳指兒。

相關焦點

  • 清代身份的象徵,翡翠扳指!
    就在安陽殷墟所出土的一些物品裡面,就有一雙玉扳指,直徑只有24毫米,高度也只有38毫米,厚度僅有0.4毫米,但是這一件扳指的出土也就表明在殷墟時期就已經有扳指的出現。直到滿族入關之前,女真族已經滿州軍民他們也用扳指,大多數是用鹿骨做的。一直到他們建立清朝,在涉獵的時候,扳指依舊是必須要佩戴的。
  • 清代帝王為何偏愛玉扳指,扳指價值真的很不菲
    滿族人他們精通於騎射,扳指最早的時候就是戴在手上防止拉弓射箭的時候拉傷手指。而到了後來他們成功建立了清朝,扳指就成為了一種地位的象徵。到了後來,皇帝也會把它給獎賞給有功的大臣們。經常武將所帶的都是比較素的,文臣由於他們都比較精緻所以一般也是帶的比較精美的一類。一、扳指佩戴的意義。
  • 扳指漫談
    作為從半奴隸制部落起家建立的王朝,有清一代,等級制度極其森嚴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制約。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滿族貴族扳指兒以翡翠材料製作者為首選,其色澤澄渾不一,而且花飾斑紋各異,比率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皇室貴胄不敢輕易佩戴。
  • 消失的首飾——扳指
    扳指其實早就有只不過到了滿清才被大家所熟知。明代將領戚繼光,曾經明確以「機」作為扳指的稱呼。因為扳指的效用,與古代弩機的作用是相似的。二者都是扣弦,積蓄弓體的力量,而後解脫弓(弩)弦,發射箭枝。
  • 扳指的來龍去脈
    清代玉扳指  至於戒指,又名「約指」,俗稱「鎦子」。清代,旗人男女皆喜戴上此物。清代虯角扳指  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的制約。清代碧玉扳指  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麵,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 扳指另一個功能是闢邪
    可見用玉所製作的扳指,主要並不是作為戰陣騎射所用,而是彰顯功勳和獎賞的榮耀。春秋戰國時期的玉韘在我們看見的許多影視劇中,清朝八旗子弟爭相以貴重材質製作扳指,當著護身法器,相互攀比炫耀。似乎扳指成為他們身份的一個象徵,最終,形成了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風雅的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風氣。
  • 玉扳指——來龍去脈
    清代玉扳指至於戒指,又名「約指」,俗稱「鎦子」。清代,旗人男女皆喜戴上此物。清代虯角扳指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的制約。清代碧玉扳指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麵,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 詳細解析扳指(多圖)
    清代虯角扳指    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的制約。這種種分別,在當年是判定等級身份的標誌,在如今則是衡量市場價格和收藏價值的尺度。    清代碧玉扳指    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麵,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 消逝的扳指 丨 瞧瞧"八旗子弟"如何炫富?
    扳指其實早就有只不過到了清代才被大家所熟知。滿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頭做的,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時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傷手指,到後來不打仗了,漸漸有了玉石和金銀等貴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徵權勢地位,也體現滿洲貴族尚武精神,到了後期純為裝飾。皇帝有時候賞賜有軍功的武將也會賞扳指,純粹的文臣是不帶的 。
  • 扳指,為什麼男人都喜愛
    《今相玉》第2363期扳指,它的前身叫做韘(音射
  • 翡翠扳指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你知道它的寓意嗎?
    在翡翠飾品中有一類叫翡翠扳指,而扳指又稱班指或者梆指,扳指和普通戒指相似,但是它比普通的戒指要厚實,戒面寬很多,它的前身是騎射之具,是一種因為實用而製作而成,由皮套衍生而來,原本是一種滿族男子射箭時戴在右手拇指上,用於保護拇指不被弓箭勒傷的工具,人們卻特別的鐘愛翡翠扳指,不僅因為翡翠難得,更因翡翠是美的化身
  • 和田玉玉扳指賞析
    和田玉手飾在國內比較流行,中國人從古代已經配戴和田玉手飾,尤其是在清代時期,無論從皇室貴族到王公大臣,還是從風流雅士到商賈走卒,只要是有條件的,都喜歡佩戴和田玉手飾,古人經常以玉比君子,因為玉是高尚和名貴的,是身份的象徵。和田玉扳指的款式主要分為兩類,素扳指和雕件扳指。
  • 和田玉扳指:低調奢華有內涵
    扳指,可以說是冠於指上的戎馬,歲月老去,只剩下柔情風華。愛看清宮劇或者對民國收藏有所了解的朋友,對扳指應有所了解。事實上,清代是扳指發展的巔峰時期。清代的又名「板指」、「班指」 或「梆指」,幾乎是八旗子弟、王室貴胄人家必不可少的裝飾物。
  • 小眼兒說和田玉|扳指的來歷
    和田玉扳指的前世今生:扳指以前竟是做這個的?玉扳指又叫玉韘(音同射),《說文·韋部》:「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後來引申為能夠決斷事務,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徵。
  • 扳指
    明確闡述了扳指的功能以及用法。現發現的最早具有扳指功能和外形的用品出土於婦好墓。扳指是一種射箭工具,戴於拇指,正下方有一個槽,用來扣住弓弦以便拉箭,作用是防止放箭時,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因功能類似扳機,故又稱為「機」。扳指還被稱為「韘」。
  • 玉扳指的戴法及意義
    在春秋戰國時期,玉扳指就流行於貴族,成為尊貴身份的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玉扳指成為一種飾品。那麼扳指的戴法及意義有哪些?
  • 玉扳指的前世今生
    玉扳指又叫玉韘(音同射),《說文·韋部》:「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後來引申為能夠決斷事務,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徵。
  • 乾隆玉扳指被一醫生戴在手上,專家勸其上交,此人亮出身份拒絕
    乾隆愛寫詩,也愛玉扳指,他光寫玉扳指的詩就有50首。在皇帝的引領下,清朝的皇室、貴胄都以戴玉扳指為榮,可以說玉扳指已經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那麼玉扳指究竟是什麼東東?又為何戴在大拇指上?滿人自古喜歡騎射,在拉弓射箭時,大拇指上都會戴一個「扳機」,用來鉤弦,這種工具又被叫作扳指。清軍入關前,扳指多以鹿骨為材料,以帶眼的鹿骨最為尊貴,待滿族坐穩江山後,雖然不再在馬背上徵戰,但這種民族精神值得傳承,所以玉扳指被皇室作為一種不忘祖訓的象徵戴在手上,久而久之不論是在裝飾性上還是做工上,都愈發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