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組逐幀動畫、吉卜力風手繪,玩家和製作人眼中的《月影之塔》

2021-01-08 GameRes遊資網

文/冉燈&mingchaoyan

2月13日,由椰島遊戲發行、冉燈工作室開發的冒險解謎遊戲《月影之塔》在Steam、WeGame平臺開啟發售。遊戲用質樸的手繪畫風構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遊戲世界。

作品發售後的表現如何?

本文整理自知乎用戶冉燈與mingchaoyan關於知乎話題「如何評價遊戲《月影之塔》?」的回答,GameRes授權轉載,將從製作人和玩家兩個角度來解讀《月影之塔》。

冉燈(《月影之塔》製作人):

很高興能將凝結了我們心血的作品帶到各位玩家面前。對於團隊成員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我們來說,這是在經過四年多的開發後交出的一份能夠對得起我們努力的成品。這個作品肯定還是會有各種瑕疵,但希望大家能喜歡這個遊戲,多多給我們反饋,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安利,有你們的分享,才能夠幫助我們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說回遊戲本身,就像宣傳中提到的,遊戲中的一大特色是全手繪美術,由我們團隊的Betty負責製作,整個遊戲一共有12幀每秒的、全長共計23分鐘的全手繪2D過場動畫。

另外,遊戲裡有總計超過200多組各種角色+場景物件+特效的逐幀動畫。小男孩本身就有50組以上單獨的動畫,為了讓角色走路的動畫能與場景互動物件更好的匹配,光不同距離的走路動畫就有8組。這200多組動畫採用了比較花時間的逐幀手繪,雖然成本比較高,但因此也能更好地表現角色動態。另外在圖案、美術動畫的設計方面也根據玩家的反饋調整細節,例如我們根據色盲或者色弱玩家的反饋修改了一個顏色相關的謎題等等,所以希望最終在視覺部分的呈現能讓大家滿意。

遊戲故事方面,我們採用了沒有文字對話的設計,希望這款遊戲能夠打破文化的壁壘,通過畫面講故事、音樂傳遞情感的方式,讓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玩家都可以上手無障礙。在《月影之塔》奇幻的世界裡,我們也希望玩家能和兩位角色:尤裡(小男孩)雷雅(神秘小旅伴)一起,體驗到一個關於勇氣與成長的故事。沒有文字對遊戲設計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努力希望能達成「儘可能地提供玩家充分想像的空間」與「傳遞故事主題關鍵情節」的平衡。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方面我們還有更多學習改進的空間,歡迎大家踴躍討論並指出問題。

在遊戲音樂方面,音樂製作王茜在小電影配樂中採用了比較多管弦樂配器,在關卡的音樂製作中我們會根據每關的難易程度,在不打擾玩家推理的情況下來調整音樂播放機制的複雜性。有一些關卡音樂是完整的歌曲循環播放;而大部分關卡音樂會根據解謎的進程而變化,增加遊戲體驗的豐富度。在音效製作方面也很幸運得到很多專業音效製作團隊的幫助,大家一起努力讓遊戲最終的音頻質量得到了保證。也很高興從大家的測評中看到大家對於遊戲美術和音樂的認可,這讓我們非常感動和欣慰!

遊戲性上,我們希望走出一些解謎遊戲的傳統範式,如道具系統和數學陷阱等,將冒險的挑戰融入到環境互動中。而關卡的設計,主要基於主人公們自身的奇門絕技和塔樓中不同空間的夢幻設定,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步延展出更豐富的玩法。為了控制難易梯度,我們將基礎技巧的訓練安排在結構簡單的舞臺上,同時在有一定流程長度的關卡環境中,增加進度提示,儘量讓難度曲線配合故事的進程。但整個遊戲的策劃時間跨度巨大,部分關卡或多或少會有偏離設計的核心理念,如果對您的遊玩造成了困擾,我們深感抱歉。同時對於那些徵服月影之塔冒險,甚至挖掘出更深層秘密的朋友們,我們送上最真誠的敬意。

遊戲內目前還有可以優化的地方,我們也正在進行bug修復等,希望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體驗!

mingchaoyan(玩家):

首先給出結論:這個遊戲出乎意料的好。

開始界面

以下內容,有輕微攻略和嚴重劇透。

玩法

解密遊戲玩家的行為幾乎是固定的:觀察——嘗試——分析——再嘗試——過關。所以解謎類遊戲其實是很枯燥無趣的。設計者給你設下一個個坎,你明知道這些坎是人為設置的,為了通關還是在那裡苦苦思索。因此,解密類遊戲的快樂來自於找到規律(解法)後的喜悅,某種意義上來說解密類遊戲的樂趣來自對自己智商的肯定。

「春夏秋冬」關卡

所有的內容都是有意義的,設計者就像是「高考出題者」,題目給出的任何條件,都是要利用的。在「春夏秋冬」關卡中,就有兩個條件。第一,在嘗試中可以發現,如果主角和萌寵處於「非出門季節」會被「石化」,那麼關卡裡面所有有高度差,需要墊腳石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這個操作。第二,室內四幅壁畫按順序很直觀地給出了「傳粉」,「灌溉」,「趕鳥」,「豐收」四個場景。想明白了這兩個要點,一通操作,一氣呵成,舒服~

故事

主角從小被師父帶大,後師父為救主角被暗魘變成一隻小萌獸。主角失憶,從塔底的昏迷中醒來後,為了找回自己丟失的記憶並發掘導致那意外背後的真相,開始冒險之旅。闖關過程中,主角和小萌獸相遇,於是攜手闖關。主角回憶起之前的事情,發現小萌獸就是師父。在最後移動機關石,觸發陣法的過程中,師父(小萌獸)捨身和暗魘同歸於盡。世界恢復了寧靜,主角則接過了師父的衣缽,守護這個世界的平衡。

主角接過師父衣缽

通常由於開發者重點不在劇情上,很多解密類遊戲的劇情都做得非常隱晦,甚至很多遊戲劇情上「開放得」都無法自圓其說。然而《月影之塔》的卻直接利用長達20min的過場動畫配合少許關卡內容,使用倒敘手法,把故事有頭有尾得講清楚了,這一點看著容易,但我覺得難能可貴。

音畫

吉卜力風格的原畫真的非常討喜,尤其是在解密類遊戲中。「線稿」化的UI,簡潔而且能和原畫保持一致風格。看介紹開發者全部用了幀動畫,畫面表現得非常細膩

一秒12幀,一幀三個圖層,總共超過250套角色物件動畫,以及20分鐘的過場動畫!

從業以來,我一直做的是商業遊戲,深知一個完整的遊戲所需要美術的工作量,光憑這個數據,我為開發者點讚。

「線稿」UI

和很多解密類小品不同,《月影之塔》用了大量管弦樂做BGM,不得不說管弦樂的感染力非常強,我的情感隨之發展和起伏。

最後爬梯,開發者還嘗試使用「強風」動畫和音效設置卡點,掌握節奏後,竟有一絲愉悅,算是玩法中的一個小插曲。

另外,我發現一個細節,在初期有個關卡牆上的鐘,竟然和現實中的鐘同步,開發者真的有心了。

不足

互動元素偏少,有些關卡設置可以純靠遍歷過關;在春夏秋冬關遇到「主角位置上移的輕微Bug」以及偶現「拖動角色移動Bug」;過場動畫看一遍後應該要有跳過。

以上均屬雞蛋裡面挑骨頭。

相關焦點

  • 椰島全手繪解謎遊戲《月影之塔》今日正式發售
    兩位主角也有著不同的能力和技能,需要玩家通過各自獨特的視角,解放你的奇思妙想!全手繪逐幀動畫帶你領略光影魅力看慣了流水線工業產品,相信你和我一樣,很難不被《月影之塔》獨特的手繪風格吸引。不只是美術風格,遊戲內所有動畫也都以純手繪逐幀繪製這種復古又匠心的方式製作。正如早年的迪士尼動畫,以及之前鼎鼎大名的獨立遊戲《茶杯頭》一樣。
  • 一秒12幀,一幀3圖層,這可能是20年初最走心的國產解謎遊戲
    在今年的IGF中,有這樣一匹名叫《月影之塔》的黑馬殺出重圍,吸引了全世界玩家。這款遊戲雖出自國內團隊之手,卻有著不輸國外優秀獨立遊戲的品質,開發規模雖不大,卻能凝聚每一位玩家的心。全手繪逐幀動畫帶你領略光影魅力《月影之塔》最具魅力的就是它屢獲大獎的美術和音樂!在遊戲正式發售前的第一章免費試玩中,光是打開遊戲時的精細遊戲畫風就已經徵服了我。
  • 《海洋之歌》定檔8.12 逐幀手繪獲五星好評
    原標題:《海洋之歌》定檔8.12 有望再創暑期檔動畫傳奇 這部製作精良,唯美暖心的動畫電影此前已在國內外電影節獲獎無數,豆瓣、時光評分高達8.9分,在權威海外影評網站爛番茄中,影評人給到了99%新鮮度,影迷觀眾91%新鮮度。今日曝光了該片定檔海報和劇照,逐幀手繪的精美畫面,濃鬱的異域風情再次令《海洋之歌》獲贊無數。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夏暑期檔《海洋之歌》有望成為黑馬,續寫《大聖歸來》創造的暑期檔動畫傳奇。
  • 逐幀動畫和關鍵幀動畫有什麼區別聯繫
    一般來說我們常見的動畫都是屬於關鍵幀動畫,而逐幀動畫是一幀一幀畫,從詞語來說意味著全片每一秒都是標準24幀逐幀純手繪的。接下來,藝虎動畫根據多年經驗介紹,逐幀動畫和關鍵幀動畫有什麼區別聯繫。逐幀動畫從製作的技術劃分,則是傳統有紙動畫(賽璐珞)、無紙二維動畫、3D動畫、定格動畫,定格動畫也是屬於逐幀動畫。
  • 「咻動畫」補間動畫與逐幀動畫的區別
    補間動畫與逐幀動畫的區別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動畫是在動畫製作軟體的時間幀上進行製作而成的。而動畫製作方法又有補間與逐幀之分,那麼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在哪呢?補間動畫與逐幀動畫的區別【逐幀動畫】逐幀動畫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進行逐幀繪製的一種動畫製作形式,因此由於逐幀動畫中幀序列的內容各不相同,其不但在製作過程增加了大額工作量負擔,而且輸出的文件也會很大。
  • 不負相遇《永恆之塔》真愛玩家手繪歐比斯天魔大戰
    《永恆之塔》成功登陸騰訊WeGame,遊戲開服在即屆時也將迎來重大版本更新「暴風之地」,歐比斯經典玩法的回歸讓無數玩家充滿了期待,也再度喚醒了廣大玩家沉寂已久的青春記憶。縱觀《永恆之塔》一路走來的歷程,歐比斯空戰和龍界要塞戰無疑最為經典也最受玩家追捧,成千上萬的天魔兩族玩家在廣袤的歐比斯自由翱翔,捕獵、廝殺,密密麻麻的身影和充滿激情的怒吼指揮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位玩家的心中,陪伴他們度過懵懂年少的青春歲月。
  • 等待一年,國產首部戀愛遊戲改編動畫《戀與製作人》終於定檔,它真...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李/周/許/白夫人,您期待已久的《戀與製作人》動畫終於要上啦!」自打前段時間《戀與製作人》動畫宣布定檔今年7月15日在騰訊視頻開播之後,玩家們都高興壞了,紛紛奔走相告!
  • 國產橫版動作《斬妖行》登陸Steam 全部場景手繪製作
    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斬妖人」一路斬妖前行,體味兇殘的妖魔與人類難填的欲壑無盡的糾葛以及一幕幕的眾生百態。Steam商店地址:點擊進入以下為Steam商店介紹原文:故事背景  人間戰火不斷,道德崩壞,世間魑魅魍魎橫行作亂,玩家將在這失序混亂的世界中,成為維護秩序和正義「斬妖人」的一員。
  • 過渡動畫和關鍵幀動畫
    >簡寫:transition:all/具體屬性值 運動時間s/ms 延遲時間s/ms 動畫類型最簡寫:transition:運動時間s/ms案例:懸停div,讓p標籤沿著x方向發生位移二、CSS3 幀動畫
  • 百人完成首部手繪動畫電影 探尋梵谷死亡之謎
    原標題:全球首部手繪動畫電影與梵谷有關該項目將文森特·梵谷的作品製作成動畫,是全世界第一部完全手繪的故事片。如今,伴隨著線上眾籌的巨大成功,以及製作工作的順利開展,breakthru studio的電影製作人們公布了《Loving Vincent》的預告片,讓人們能夠提前感受《Loving Vincent》即將給人們帶來的奇妙動畫之旅。
  • 系列探討之國產動畫的鼎盛時期
    每當有新國漫上院線,都會迎來一批國漫之光的浪潮。從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線後,之後的《大魚海棠》、《大護法》、《風語咒》、《羅小黑戰記:不再流浪》、《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優秀國漫電影紛紛營造出萬人空巷的場面,國漫崛起一說便開始盛行於各大網絡埠。
  • 採訪《風來的希煉 命運之塔與命運之骰》製作人與中文化總監
    Spike Chunsoft於12月3日在Steam和Switch平臺推出了迷宮探險型RPG《千變的迷宮 風來的希煉 命運之塔與命運之骰》中文版。本作最初於2010年在NDS平臺推出,本次是以2015年在PS Vita上推出的版本為基礎,追加了新功能和原創迷宮的系列最新作。
  • 片單|CG動畫時代,這些作品卻印證著手繪不死
    1995年,完全由電腦製作的《玩具總動員》橫空出世,全球吸金3.6億美元的同時,也為動畫電影開創出全新版圖。此後的二十多年間,CG動畫逐漸成為主流,而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手繪動畫反而漸漸被邊緣化。2013年春,龍頭老大迪士尼解散了賴以發家的手繪動畫部,以此表明了自身對手繪動畫前景的態度。
  • 簡單談動畫製作 2D動畫只服《魔道祖師》
    看了這麼多動畫,大家知道2D和3D 動畫的區別嗎?今天我們就2D和3D動畫簡單說一說。2D動畫就是平面動畫,是動畫畫師進行單張手繪的成果,一般來講,一秒鐘的動畫需要24幀,每一幀就是一張畫,2D動畫使用逐幀動畫的傳統方法,簡單來說,就像Flash動畫的創作一般,2D動畫的光影和立體感都是人工描繪所模擬出來的。2D動畫的製作更繁瑣,從人物的造型設定、畫腳本分鏡,到畫概念場景,再到原畫中間畫,因此,對畫師的專業水準要求較高。
  • 《戀與製作人》動畫騰訊首周超千萬播放 全球多平臺頗受歡迎
    《戀與製作人》動畫騰訊首周超千萬播放 全球多平臺頗受歡迎 新聞 官方 ▪
  • 交互動畫短片遊戲 《塵歸塵》預計2020年夏天上線
    獨立遊戲發行商 indienova 宣布,由南美獨立遊戲團隊 LEAP Game Studios 聯合藝術工作室 Hermanos Magia 開發的交互動畫短片 《塵歸塵》(英文名:Arrog)計劃在2020年夏天上線 Steam 和 Nintendo Switch 平臺,並由 indienova
  • 一大波遊戲改編動畫來了:《戀與製作人》熱播《大話之少年遊》將播
    除《戀與製作人》之外,正在熱播的遊戲IP改編動畫還有《沒出息的陰陽師一家2》和《百鬼幼兒園3》,再加上即將播出的《大話之少年遊》,遊戲IP改編動畫在動畫市場中似乎越來越多見了。三文娛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由遊戲IP改編而來的國產動畫有如下35部。
  • 為什麼動畫製作要精確到「幀」?這裡面可有學問了
    「幀」的概念「幀」其實不是一個時間單位,它和「秒」性質不同,「幀」代表的是單位時間內的一張畫面。在動畫和影視作品裡,一秒裡有多少畫面,就被稱作有多少「幀」。「幀」和作畫數的區別幀數就是畫面的數量,但是動畫的作畫數量和幀數沒有絕對的關係。
  • 原神無敵幀是什麼意思?無敵幀觸發教程[多圖]
    原神無敵幀是什麼東西?無敵幀真的有效果嗎?好多小夥伴在遊戲中發現有些玩家的操作非常溜,能夠抵擋住對手的攻擊。但是自己操作的時候確實被打出了翔。但是看操作也差不多,到底你們的操作有那些差別呢?答案就在下面喲!
  • 從5米厚的黑白漫畫稿到24集動畫,國產漫畫的十年逐夢路
    它伴隨著日本動畫《聖鬥士星矢》在國內大部份電視臺播放的熱潮,集合多種日本漫畫的最新連載,引起國內狂熱的漫畫迷追捧,曾經每期半月刊最高峰銷量達80多萬冊。轉變:直面動畫化的時代大浪但逐夢之途往往不會一帆風順。L大第一次站在童年痴迷的日本漫畫出版社中,與哆啦A夢創作者等會面時,原以為是多年漫畫之夢的實現。但元氣滿滿的起航,卻意外招致遺憾。隨著日本海嘯與核電站事件,L大與日本出版社的合作不得不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