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台州藍?今天的大陳島有多美?權威解答來了

2020-12-14 瀟湘晨報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有請發言人》推出特別節目「高水平小康 高品質生活」,本期聚焦台州。

本期節目請來了台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永波,和大家聊聊關於台州特色全面小康路子的那些事兒~

蔡永波就媒體記者、場外觀眾等關心的問題,為大家一一解答。

民營經濟在台州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台州通過培育頂天立地的大企業、鋪天蓋地的中小微企業,通過鼓勵「兩創」、股改上市、營商環境優化等一系列舉措,走出了一條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帶動了全民創業、充分就業和群眾增收,夯實了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設的物質基礎。

目前,台州99.5%的企業是民營企業,它們創造了92%的稅收和77.5%的地區生產總值。全市共有市場主體68.9萬個,平均每9個台州人當中就有1位老闆。今年在疫情衝擊之下,全市的登記失業率依然保持在1.7%以下,主要的經濟指標增幅在全省排名逐月上升。

台州多次被評為「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民生領域,台州老百姓都有哪些獲得感?

近年來,台州每年安排70%以上的財政支出投入到民生領域,各項民生事業進步明顯。

教育醫療方面,引進了鎮海中學台州分校、華師大附中、北師大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的教育資源,先後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浙一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開展合作辦醫,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上好的學校、入好的醫院。

台州的交通從落後中崛起,內外暢聯、海陸空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成型,金臺鐵路、杭紹臺高速有望年底通車,杭紹臺高鐵也將在明年建成,台州即將納入省城及周邊城市一小時交通圈。

「墾荒精神立心」在台州都有怎樣的呈現?

大陳島墾荒精神是台州的城市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紅色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大黨員幹部爭做「新時代墾荒人」,全市上下形成了「燈火通明、挑燈夜戰、夙興夜寐、聞雞起舞」的工作新常態;

廣大台州商人把墾荒精神轉換為扛得起大旗、經得起大浪、擔得起大義、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五大精神」;

廣大市民的文明素養日益形成,爭做「最美台州人」蔚然成風,台州也成為了全國文明城市。

在去年防禦「利奇馬」颱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當中,台州幹部群眾眾志成城, 「逆行」而上,成為大風大浪中最美麗、最令人動容的風景。

有哪些好的台州製造值得推薦?

台州目前有21個百億規模的產業集群、68個國家級的產業基地,還有299個產品的國際國內佔有率排名第一。

有句話這麼說:台州的製造,天上飛的,海裡遊的,地上跑的,家裡用的,台州都能生產。比如說兼併沃爾沃、持股戴姆勒的吉利汽車,就是在台州起步的。汽車、醫藥、工業用的縫紉機、無人機,以及家用電器等各類知名的製造,在台州基礎比較紮實,種類覆蓋比較多。

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台州藍」。台州的空氣品質,在全國能夠排到第幾位?

空氣品質在省內排進前3,在全國的重點城市能夠排進前10。藍天白雲是常態,「台州藍」是常態。

這些年大陳島發生了哪些變化?

1956年,467名團員青年響應團中央號召,到大陳島墾荒,把荒蕪的小島,變成了青春奉獻的熱土,從此就誕生了「不老」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台州人民把大陳島墾荒精神作為精神的標杆。

大陳島的今天,喻之為「東海明珠」。跟2006年相比,現在大陳島的海上裡程數比以前縮短了一半。上島的遊客人數,從不到5萬,增加到去年的15.3萬。大陳島的漁業經濟總量7.4億,比2006年翻了3.3倍。目前大陳島的財政收入2174萬元,比2006年翻升了9.3倍。

大陳島的居民收入達到49394元,比2006年提高了9.6倍,超過全省收入的平均數。

聽說大陳島的民宿最近很火,想問一下什麼季節去比較合適?

現在的大陳島作為省級旅遊度假區,一年四季都很美,最美的還是6到8月份:仲夏夜、藍眼淚、螢光海,還有漁民民宿,面朝大海,設施舒適,風味獨具,可以感受什麼叫詩和遠方。

在融入長三角,尤其是接軌上海的過程當中,台州下一步還有哪些大動作?

要產業共建,台州的民營經濟加製造業,加上上海獨有的一些優勢:研發、渠道、人才和金融,可以形成一種資源契合的化學反應。

創新協同,台州可能更多的是製造業、原材料,上海可能是研發,還有國際資源的整合。

服務同頻,營商環境要儘可能的同質。台州跟上海進行了很好的對接,來進一步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通過跟上海建立跨省的「一網通辦」,推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給企業和市場主體,提供更好的市場服務。

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描繪一下未來的台州,會是什麼樣的?

目前確定的目標,就是要使台州民營經濟的活力和靈性充分釋放,工業4.0先進位造體系打造更加健全,綠色生活成為時尚,生態文明更加健全,城市治理更加精細,城鄉發展更加和諧,交通更加便捷,成為使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的一個名副其實的「最具幸福感城市」。

【來源:浙江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天,「慶達8」首航!到大陳島只要70分鐘
    今天(5月31日)上午8時整,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聲,「慶達8」載著100名乘客開啟了首航之旅。從台州海上客運中心出發,前往素有「東海明珠」之稱的大陳島。「慶達8」投運後,將為椒江蓬勃發展的陸島交通再添「生力軍」。
  • 台州:大陳島上一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
    原標題:上海台州攜手「捕捉」颱風立於山巔,眺望東海,12月3日上午,在東海之濱的大陳島上,一個專門「捕捉」颱風的氣象基地——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大陳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並投入運行,標誌著大陳已成為我國華東區域颱風探測研究又一重要平臺,填補了東海颱風海洋探測的部分空白。
  • 椒江:夜幕下的大陳島 夜亮了 人滿了
    浙江在線-椒江新聞網08月28日訊(記者 欒旖旎/文 欒旖旎 丁玲/圖)夜,是什麼?  有人說是漆黑、寧靜、孤寂。而在大陳島的夜晚,則是明亮、繁華、熱鬧。  近來,「夜經濟」受到推崇,城市消費已經從過去對空間的延展,變化為對時間的延展。
  • 回顧︱第四屆大陳島墾荒精神理論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李躍旗說,台州是一座有精神的城市。64年前,467名青年響應「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號召,用青春和熱血紮根海島、墾荒耕耘,鑄就了「不老」的大陳島墾荒精神。9時28分光明日報社總編輯張政致辭。朱國賢談了三點體會——一、讀懂讀透大陳島墾荒精神,使其彰顯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任何一種精神的產生,總是有它自身的客觀和主觀因素,也有其內在的生成邏輯。大陳島墾荒精神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伴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積澱和升華,是浙江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台州有哪些紅色基地?這位台州青年帶你「雲遊」
    浙江台州是隊員王宇弘的家鄉,有一江山島戰役紀念館、大陳島墾荒基地、海空雄鷹團史館、陳安寶烈士墓園、郭鳳韶烈士紀念館等紅色基地。接下來,她將通過視頻形式向大家簡單介紹三處,帶著大家「雲遊覽」。「今天是明天的歷史,紅色革命是一段值得記住的過去。老將軍們的墨寶,是一種紅色信仰的傳承,既是對抗戰勝利的紀念,也警醒年輕一代在和平年代勿忘歷史。」館長王金育在一篇報導中說道。
  • 浙江大陳島:467名青年鑄就了「不老」的墾荒精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6月12日,浙江省台州市大陳島墾荒隊員代表王宗楣、張其元、金可人等,時隔60餘年在杭州再相見。他們3名代表是來杭州參加浙江省委宣傳部、台州市委和台州市政府主辦的第四屆大陳島墾荒精神理論研究會。中宣部理論局、光明日報社,以及浙江省、台州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這次研討會。
  • 台州有一座傳奇島嶼,戰略位置特別重要,被稱為「東海明珠」
    台州,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是長三角地區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浙江省的一座新興旅遊城市,隨著台州知名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台州旅遊。最近,我就和朋友一起來到了台州旅遊,其中有一座「傳奇」島嶼給我們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浙江大陳島的歷史波瀾壯闊,1955年大陳島人全部被運走,到底為何
    提起台州大陳島和一江山島,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並不陌生,關於它們的故事從小到大不知道聆聽過多少回,可是直到步入知天命的年紀才有機會去看看它們,這一次蜀黍終於在一個冬雨綿綿的日子裡踏上了大陳島的土地。大陳島分為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從台州椒江碼頭坐船一個半小時,便抵達了下大陳島。
  • 海外僑團僑領重走浙江大陳島墾荒路:傳承精神 激勵事業
    6月16日電 題:海外僑團僑領重走浙江大陳島墾荒路:傳承精神 激勵事業  作者 範宇斌  「重走墾荒路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墾荒隊員的無私奉獻和艱苦拼搏精神,這種墾荒精神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16日,俄羅斯台州同鄉會(商會)會長顏玲富日前參與由浙江省台州市僑聯組織的海外僑團僑領「重走墾荒路」主題活動後感慨道,「在這座有歷史意義的島上,我們到處可以看到碉堡、坑道及留作紀念的彈藥箱,深感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做和平的支持者和維護者。」  大陳島是浙江台州灣一顆有著紅色記憶的「東海明珠」。
  • 1.8萬人全部被運往臺灣,國民黨留下無數地雷,大陳島如今怎樣
    提起台州大陳島和一江山島,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並不陌生,關於它們的故事從小到大不知道聆聽過多少回,可是直到步入知天命的年紀才有機會去看看它們,這一次蜀黍終於在一個冬雨綿綿的日子裡踏上了大陳島的土地  大陳島分為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從台州椒江碼頭坐船一個半小時,便抵達了下大陳島。那天蜀黍一下船便望見了戚繼光的大型雕像,這才想起來,小時候聽到的有關戚繼光抗擊倭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 浙江台州距陸地29海裡小島,坐船需2小時,遊客:雖遠卻值得來
    但是到達大陳島不容易, 淡季一天只往返一艘船, 第一季會增加班次, 從台州大約29海裡,看到天氣趨向潮水,最早可能需要約2小時,最晚可能需要3小時, 颱風日可能休息。大陳島其實由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組成,但旅行多去下大陳島, 現在常駐人口不到500戶,大多是養老院,島上平時主要以漁業為主,每年夏天是旅行的季節,旅行高峰期一天去島上的人數是2000多人。
  • 大陳島的39個瞬間,很美!很美!
    近日台州市攝影家協會航拍俱樂部的20多位攝影家各顯神通在大陳島開展了一次集中採風活動暨攝影大賽來看看都有哪些攝影大咖的作品吧▼《東海的早晨》楊少白《迷人的漁家女巖下的早晨嶽國明《甲午的夜空》嶽國明《烏沙頭棧道》張福華《大陳晨曲》張福華《巨浪碑》張四明《馬道頭森林公園》張四明《甲午巖索橋》章丹紅《大美漁村》章丹紅《大小浦村蝦幹飄香》章丹書《詩畫下大陳》章丹書陶然車邦國藍天、碧海、星空、霓虹大陳島的美
  • 百餘名臺胞臺屬聚浙江台州:根連心連 兩岸相連
    浙江台州下大陳島風光 範宇斌 攝   中新網台州12月1日電(記者 範宇斌)「兩岸一家親,大陳人更是根脈相連、相親相愛。」12月1日,2020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期間,踏上母親的故鄉浙江台州大陳島,大陳籍臺胞邵介鈺如是感慨。
  • 《台州日報》頭版頭條:讓「國魚」遊入尋常百姓家
    市場方面,6月中旬,阿里巴巴與椒江區政府籤約,將投資1000萬元推廣大陳島黃魚品牌,大陳黃魚要當網紅了。相對於動輒幾個億的大陳島養殖企業來說,1000萬元不算多,但其背景是國家農業部委託阿里巴巴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浙江只有兩個地方的農產品獲批。線下,上海麥德龍總部,每天以巨量進貨來滿足其全國連鎖店。
  • 5問5答,讓我們把鏡頭對準台州
    大陳島是習總書記始終牽掛的地方,曾經「一次登島兩次回信」。2006年8月29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專程到大陳島考察,看望島上老墾荒隊員,高度讚揚了大陳島墾荒精神,並作出「大陳島開發建設大有可為」的重要指示。2010年和2016年,習總書記又先後兩次給大陳島老墾荒隊員及其後代回信,勉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加快建設「小康的大陳、現代化的大陳 」。
  • 看「十三五」|大陳島,向海上大花園闊步前行
    沈海松 攝探索漁旅融合新路子產業經濟平穩增長關鍵詞:大陳黃魚「正是因為有了大陳島,才有大陳黃魚啊!」近日,隨著大陳黃魚迎來豐收季,台州廣源漁業有限公司銅圍網大黃魚養殖基地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駐足觀看。許多來自上海、山東、新疆等地的遊客紛紛表示,來大陳島玩,黃魚是必不可少的伴手禮。
  • 椒江碼頭「迎新」,「慶達8」入列,讓你70分鐘遇見大陳島
    客座198個速度29節今天上午11時30分客船「慶達8」正式抵達椒江,停泊在台州海上客運中心碼頭高顏值客船可不是「徒有其表」,其內在也是相當精緻。全船WiFi覆蓋,方便旅客在海上旅行時能夠盡情地上網「衝浪」。同時座位下方還配備USB接口,可解充電燃眉之急。
  • 大陳島旅遊音樂節開幕
    昨晚,華燈初上,漁光點點的大陳島一改平日的慵懶浪漫,綻放出元氣活力的一面。這是台州第一個海島上的旅遊音樂節,文旅融合在注重文化傳承的同時,也注入了新的內涵與動力,打造嶄新的音樂旅遊名片。晚上6點,夜幕剛降下,一輪明月高懸星空,專業的音樂節舞臺已經準備就緒。獨立音樂人、樂隊蠢蠢欲動,準備給大陳島的島民和遊客,帶去直擊靈魂的作品。
  • 在浙江台州吃海鮮,當地人認為這種紅色的螃蟹比大閘蟹好吃,真的嗎?
    此行我來到浙江台州椒江區,登上了大陳島,在這裡真正品嘗到了又好吃又便宜的海鮮大餐,眼前這一大盤鮮活的鷹抓蝦才60塊錢,連本地人都說便宜。 大陳島歷史悠久,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非常的豐富。大陳島同時也是國家一級漁港,浙江省三大漁場之一,每天有大量的海產在這裡上岸,所以來這吃海鮮絕對是最新鮮、最實惠的。
  • 來台州看看,一系列組合拳打造出魅力藍灣
    走進浙江省台州臨海市白沙灣,頭頂是藍天白雲,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碧海。沿著蜿蜒曲折的海邊棧道步行,高低錯落的喬灌木和色彩斑斕的景觀植被鋪展蔓延,包裹著整個海灣。白沙灣的美麗蝶變得益於台州市不斷推進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