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採取逆周期財政政策 留實力應對不時之需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月10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日發表網誌,分享過去一段時間收集到的關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諮詢意見,並表示新一份預算案仍會採取逆周期財政政策,面對不明朗的內外環境,留有實力,應對不時之需。

陳茂波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4日發表。不少市民最關注的是預算案將有何具體的紓困措施。有市民希望政府再向合資格的市民派發現金,也有些認為應派消費券振興經濟,但也有市民指出政府今年赤字龐大,且未來連續幾年的預算可能都見紅,政府應該開始逐步縮減過去的一些「派糖」措施,又或來增加收入來源。

陳茂波表示,近幾年政府的經常開支持續迅速增加,以2020/21年度的經常開支預算4800多億元(港幣,下同)為例,較三年前(即2017/18年度)增加了超過三分一;疫情令今年預算赤字破紀錄,急升至3000億元水平,財政儲備在一年間減少近三成,降至8000多億元。此外,今年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需要預留資源以應付已知和未知的情況。此外,外圍政經局勢亦是複雜多變,中美之間的矛盾除了對投資和金融市場構成風險,亦對香港造成一些影響。

儘管如此,本港正值經濟下行周期,在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仍會採取逆周期財政政策,透過維持甚至增加尤其是投資方面的公共開支,冀能緩和經濟下行對社會民生造成的衝擊,並為疫後重振經濟做好部署,香港必須綜合平衡考慮,並留有實力,以應對不時之需。

此外,也有一些建議涉及重大議題,例如通過大型的稅制改革以處理貧富懸殊等問題難以透過一兩份預算案處理。陳茂波指出,作出稅制調整時,須同時考慮近年國際稅務環境的轉變,以兼顧香港的競爭力和經濟發展的方向。(完)

相關焦點

  • 香港2020年度財政赤字為歷來規模最大
    新華財經香港12月6日電(記者李濱彬)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日表示,香港本財政年度有超過3000億港元的赤字,是香港歷來赤字規模最大的一年。香港應努力推動經濟發展、尋求新增長點來創造收入。陳茂波在當日發表的網誌中表示,出現財政赤字的原因在於,自2019年中經濟開始下行、暴力衝擊對社會民生帶來破壞以及年初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壓力,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推出逾1200億港元紓緩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是一次性開支,不會對特區政府構成長遠財政承擔。
  • 深度丨2021年度財政政策展望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為更好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財政政策方面,先後宣布減稅降費、擴大預算赤字、發行抗疫國債、增發專項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託底經濟,全力做好「六穩」「六保」。
  • 香港財政司司長:穩定未來發展信心 需有效抗疫和維持公共財政穩健
    來源:央視原標題:香港財政司司長:穩定未來發展信心 需有效抗疫也需維持公共財政穩健12月13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題為《難耐的抗疫路》的文章。陳茂波在文章中寫到,展望2021年,將會繼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除了本地和全球疫情發展仍存有很大變數外,還有中美關係發展,以至地緣政治等影響。為了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我們在編制來年的財政預算案時更須為公共資源的運用釐訂留有彈性。
  • 陳茂波:管控好疫情才是恢復香港經濟民生的長久之計
    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3日在網誌中表示,特區政府資源有限,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行業提供支援只是杯水車薪,管控好疫情才是讓百業恢復正常運營、讓市民恢復日常生活的長久之計。
  • 每周市場洞察:中國兩會順利落幕,儲備政策以備不時之需
    A股■中國兩會順利落幕,儲備政策以備不時之需:備受矚目的兩會本周順利落幕,總理在2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年確定了保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等「六保」的目標任務,實際上是讓人民群眾對經濟增長有更直接的感受;此外,我們還留有政策空間
  • 南方基金史博:逆周期調節政策是「兩會」重要看點,對資本市場影響深
    我們知道A股現在又進入了「兩會」時間,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兩會」政策?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之處?史博:今年「兩會」,市場最關注的政策是逆周期的需求調節。在當前疫情情況之下,全球需求都不太振奮,這種時候特別需要我們有相應的政策來提振需求,逆周期需求調節有兩方面政策,一方面是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整體基調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會有一定的靈活度。另一方面是財政政策,對於財政政策來講,我們的期望值更高一些,因為對於短期需求的刺激,財政政策會更有效。
  •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Johan Swinnen:採取有力措施應對全球貧困...
    6月3日,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發布《2020全球糧食政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文版。《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快速擴散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應對措施不禁令人擔憂食物不安全、營養不良和貧困問題的加劇。
  • 陳茂波料港明年《財政預算案》仍出現赤字
    觀點地產網訊:12月21日,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自去年年中至今,香港先後受社會事件和疫情連環打擊,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整體經濟、各行各業和市民大眾均承受沉重壓力,而短期展望仍然是充滿挑戰。
  • 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20BP 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
    來源:第一財經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20BP 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段思宇[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利率調降或將開啟新一輪貨幣寬鬆。馬駿就強調稱,中國還有充足的貨幣政策空間和貨幣政策工具。不少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利率下調意味著在當前時點,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並且在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背景下,貨幣政策也將迎來新一輪寬鬆加碼,總量型的貨幣政策,包括降準、存款基準利率調整、降息等仍然有空間。
  • 央行:今年以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十分顯著
    答:今年以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十分顯著。4月末,M2同比增長11.1%,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個和2.6個百分點,增速上升較多,貨幣派生能力較強,貨幣乘數處於6.72的高水平;M1平穩增長5.5%,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6個百分點;4月末超儲率為1.9%,比上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
  • 劉尚希:財政政策要以「人」為核心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劉尚希:財政政策要以「人」為核心經濟觀察網 曹妍/文 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衝擊、逆全球化浪潮等壓力之下,中國率先實現了經濟復甦,重構著世界產業鏈格局。在此過程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組合推進,對國內經濟恢復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2月18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共同舉辦的宏觀經濟論壇暨創新峰會在海南三亞舉行,在嘉賓演講環節中,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分享了關於「構建『確定性』財政政策」的思考,並提出以「人」為核心的發展邏輯。
  • 經濟周期視角下的中國財政支出乘數研究
    克服已有模型局限,將經濟周期特徵納入中國財政支出乘數問題研究框架,系統測算中國財政支出乘數,並著重定量考察財政支出乘數與經濟周期的關係,研究發現:中國財政支出乘數高於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但與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財政支出乘數具有比較明顯的逆周期特徵,經濟低迷時期財政支出乘數是經濟繁榮期的2.3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財政支出乘數顯著高於其他時期。
  • 張明: 財政政策唱主角, 今年刺激或新增5萬億資金 |首席對策
    有關於中國是否應該跟隨發達國家一起實施宏觀強刺激政策,一直是業內人士討論的焦點。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確會遭遇巨大的困難,中國也確實應該有相對較大力度的逆周期調節政策,但方向和度的把握,此時此刻顯得至關重要。畢竟我們已經經歷了一輪痛苦的去槓桿過程,正在朝向更深層次的調結構推進,而大力度刺激政策的試錯成本也將越來越高。
  • 經濟回歸潛在水平,政策轉向跨周期調節——2021年度宏觀經濟形勢與...
    但預計疫情陰影對海外經濟的負面拖累不會迅速消退,同時國內逆周期政策均將謝幕,地產及基建投資增速整體弱於今年,PPI走勢難以持續過熱。(六)金融運行保持穩健,利率先升後降1.二、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展望世界格局的重大調整對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提出新的要求,過去以總需求為著力點的逆周期調控思路受到長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長的挑戰,兼顧短期波動與長期發展,以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長期性問題為目標的跨周期調控成為新時期的施政框架。
  • 陳茂波: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努力培育人才推進創科發展
    新華社香港12月23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3日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努力培育和匯聚人才,壯大香港的創科人才庫,讓創科發展更蓬勃。陳茂波23日在「創新科技嘉年華2020」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固有的營商和生活模式。
  • 經濟戰「疫」丨何德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應更加「精準」
    現在看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和衝擊還將持續暴露,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尤其是要「精準」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的作用,多措並舉全力應對未來經濟下滑的風險。何德旭認為,當前形勢下,要提高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貨幣政策方面,還應繼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用好專項再貸款額度,定向支持相關企業復工復產。
  • (港澳臺)陳茂波: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努力培育人才推進創科發展
    新華社香港12月23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3日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努力培育和匯聚人才,壯大香港的創科人才庫,讓創科發展更蓬勃。 陳茂波23日在「創新科技嘉年華2020」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固有的營商和生活模式。
  • 王澤彩: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財政政策的比較選擇
    王澤彩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財政政策的比較選擇》。以下內容節選自直播實錄:本文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1、全球經濟早已步入衰退的波動周期2、影響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財政政策績效的癥結分析3、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財政政策的總體設計
  •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
    精準科學施策、不急轉彎,保持一定減稅降費力度記者: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劉昆:「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一方面,要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 中金:海外歷次危機的政策應對和高頻數據反轉信號
    危機之初,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以降息應對,但快速降息難以獨立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危機的逐漸緩解依賴於幾個重磅的標誌性政策,包括:美聯儲降息至零利率並啟動QE;美聯儲出臺多種非常規工具,直接參與市場交易,保護市場流動性;美國政府開始接管問題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成為市場共識;全球主要經濟體尋求合作,共同採取逆周期調控政策促進全球需求進口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