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梁懌韜 徐振天 徐煒倫 汪曼
實習生 黃士 吳之行 藍月嵋 黎裕姍
2019年底出現的新冠疫情,波及全球各類生產生活。在有效的防控措施下,我國已進入新冠疫情緩和期。當各行各業努力復工復產時,包括體育比賽在內的大型線下實體活動也需要復工復產。當今年9月廣州市宣布廣州馬拉松正在推進籌辦時,輿論便關注著這場如今被譽為「疫情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全馬賽事」將以什麼方式舉辦。
廣州馬拉松昨天開跑,比賽選手途經廣州獵德大橋 羊城晚報記者 宋金峪 攝
12月13日2020廣州馬拉松的順利完賽,讓這場「兩萬人奔跑一城人熱血」的群眾體育賽事成功延續到第九個年頭。2020廣州馬拉松的辦賽經驗,將為疫情緩和後打算恢復舉辦的各類大型線下賽事乃至其他實體活動,提供參考案例。
不懈的流程,營造安全參賽環境
「今年的賽事組織,和往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12月13日以5小時15分完賽2020廣馬的廣州跑手曦哥,向記者分享了自己今年報名廣馬的經歷。作為一項對身體條件有要求的運動,廣馬往年關注跑手可能存在的心腦血管疾病。但在2020廣馬對跑手的健康承諾書中,則較大篇幅關注跑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否有和新冠病毒相關聯的發熱症狀等。除了要籤署承諾書,跑手們還需自11月30日起每天在廣馬官網申報自己的健康情況,並在領取裝備時提供自12月9日起有效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不僅是跑手,就連參與廣馬報導的媒體記者,各類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也需要通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在線健康申報,證明自己的健康情況。
廣州市氣象局氣象保障組第一次創新性地為賽事直播提供實時氣象數據 徐振天 攝
「最怕的是外出參加了其他城市的馬拉松,因為突發疫情而無法參加廣州馬拉松。」連續多年參加廣州馬拉松的廣州本地跑手陸先生告訴記者,看到廣馬賽會對參賽跑手的防疫要求,原本已經有其他城市全馬參賽資格的他決定放棄很難才中籤的其他城市馬拉松賽,生怕可能的「誤入『紅碼』區」,留在廣州配合廣馬各項健康申報和核酸檢測工作。
今年新增測體溫環節,一臺測溫儀便能驗出體溫是否超標 梁懌韜 攝
「健康申報和核酸檢測雖然繁瑣,但當跑友們都清楚彼此健康沒有新冠病毒,大家會對賽事的組織更放心。」曦哥告訴記者,跑步戴口罩會讓人感到不適,一起奔跑意味著有病毒傳播風險。但如果同場奔跑和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都參與嚴格的健康檢查,則跑友們相互間將相對安心。為參加2020廣馬,曦哥配合賽會安排每天準時上廣馬官網申報健康情況,並按相關指引指定日期指定地點檢測核酸,在籤署健康承諾書後獲得2020廣馬參賽資格。安心守在廣州沒有「全國跑」的陸先生,也獲得了2020廣馬參賽資格。
安全的參賽環境,不僅僅只是申報健康情況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在2020廣馬比賽前一天,天河體育中心以每約1米的間隔,在廣馬起跑區地面貼了2萬個圓點,並在第二天比賽起跑前提示跑手以每人一點的原則站立等候起跑保持社交距離。每位跑手檢錄時,均作體溫檢測。賽會提供臨時隔離區並安排醫療單位提供帶負壓的救護車,以防突發醫療需求出現。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供跑手按實際情況丟棄口罩,又在賽後完賽包中提供一隻口罩並提醒跑手出賽道後即戴上。這些安排,均有助廣州在2020年12月13日這一天,打造一條42.195公裡的「馬拉松安全賽道」。
不變的細心,提升廣州城市形象
新冠疫情,讓踏入第九年的廣馬在賽事組織上略有變化。但歷經九年辦賽經驗的廣馬,依然用不變的細心,既讓跑手順利完賽,也讓廣州城市形象得以提升。
攜帶AED的騎行移動救護員全程為選手保駕護航 黎裕姍 攝
沿途的噴淋設施為跑手們來了一場「及時雨」黎裕姍 攝
記者12月13日採訪時發現,不少賽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比跑手起得更早。凌晨5時許,記者已在臨江大道、花城廣場等地看到志願者忙碌的身影。細問之下,不少志願者會告訴記者他們凌晨3到4點已起床並趕赴工作崗位。雖然集「苦累困」一身,但志願者們並沒有太多抱怨,相反還將志願服務廣馬當成人生履歷重要組成部分。
凌晨5點半已在臨江大道提供志願服務的華南農業大學大三學生董同學告訴記者,他已連續為廣馬志願服務三年,希望明年大學畢業之前還能服務到第四年。多名在大元帥府提供志願服務的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生告訴記者,他們也是大三學生,也希望為廣馬志願服務的經歷,能夠寫進自己大四履歷中。
「不是我原本要做的事,但我覺得我應該去做。」「我們有打掃這種場地的經驗,不會讓這種現象維持太久。」在天河體育中心起步區和海珠區濱江西路,馬拉松比賽進行期間均出現跑手因拋棄口罩或拋棄補給品而產生的「馬拉松垃圾」問題。原本只在賽道外圍引導跑手進入賽道的華南理工大學大二學生志願者艾同學,戴上膠手套幫丟棄口罩的跑手收拾口罩垃圾,在濱江西路工作的環衛工人則見縫插針打掃滿地的一次性紙杯和海綿。當11時55分濱江西路「關門」後,環衛灑水車出動將垃圾「推」向馬路兩邊,環衛工人迅速打掃。乾淨整潔的馬路,在廣馬比賽結束後重新開放給廣大市民使用。
「我們希望大家都健康,都用不上,一旦用上了可以迅速化解危機。」12月13日廣馬比賽期間,記者看到很多AED(自動體外除顫儀)被放置在賽道固定醫療點和騎車流動醫護人員處。這一「救命神器」,讓廣馬賽道不僅「防新冠疫情」,還防因馬拉松意外產生的突發心血管疾病。上述細節,均有助廣州在12月13日這一天,打造一條42.195公裡的乾淨整潔平安有序賽道。
不歇的大賽,展示勇氣與擔當
「能夠在疫情緩和時辦賽,說明廣州各職能部門有魄力。」擔任2020廣州馬拉松「關門兔」的跑手孟慶鑫告訴記者,疫情是可怕的,但不代表沒有辦法對抗。能夠在全球疫情仍在發展,國內疫情趨向緩和時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說明賽事是獲得廣州市民支持的,這一支持也讓廣州各職能部門有魄力有決心辦好廣馬。通過舉辦馬拉松比賽,廣州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有能力在當前辦好體育大賽。跑手在賽場上拼搏爭先,觀眾們在賽道兩旁激情助威,和今年廣馬其中一家贊助商打出的「寸步不讓」口號十分吻合。
「通過廣馬,廣州聚焦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眼光,也給『來廣州幹什麼』有了重新定義。」跑完全程馬拉松的正佳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告訴記者,廣馬的跑手來自全國各地,在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之餘,跑手沿途看到廣州各個景點,享受賽會工作人員提供的專業服務。從旅遊角度出發,遊客來廣州不僅逛景點逛博物館享受各類休閒服務,還可以參加比賽。辦一次比賽,特別提振廣州市民和企業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全球體育賽事按下暫停鍵。隨著我們國家對疫情的有效控制,目前國內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秩序。」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馬拉松賽宣傳大使鍾南山表示,廣州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周密安排科學施策,透過這場疫情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全馬賽事,表達運動抗疫的決心和信心,展示這座城市的勇氣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