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在戀愛中的重要性!

2020-12-22 蘇陌sumomo

「共情能力」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該能力既包括情緒感受能力(與情緒有關),又涉及換位思考能力(與思維有關)!

請試想一個場景:你可愛的寶寶3歲了,他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會是什麼情形?

你把他送到幼兒園,交給老師,在籤到冊上簽名……

教室裡已經有幾個小朋友在哭的稀裡譁啦,你的寶寶本來只是紅了眼圈,結果也開始哇哇大哭……

你一步三回頭的離開幼兒園,拿起手機發了一條朋友圈表達自己的惦念。你的同事你的閨蜜你的好友給你回覆:別擔心~一兩天孩子就適應了~放心交給老師吧~一會就玩起來了……

你心裡好了一點點,可實際上這些話並沒有真正能寬慰你。大道理你都明白,但作為家長,情緒上你沒有辦法做到不牽掛。

手機響起,一位好友跟你說:我家寶寶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我自己都哭的稀裡譁啦的,我開車連上下班的路都開錯了。

好友的短短幾句話,讓你感覺到你是不孤單的。因為有一個人跟你分享了同樣的情緒。因為在情緒上你的朋友默默地和你待在了一起,你的情緒真切的被她「體會」到了。

表面上來,你的朋友似乎並沒有在安慰你,也沒有幫你解決什麼問題。但是一個人若可以感受到你的情感,也把她的情感分享給你,你就會感受到你和她之間產生了「連結」,這種連結就會舒緩你的情緒!

1、體會對方的感受是什麼;

2、以已推人,了解問題實質;

3、將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共情能力強的人,就會自然的做到這些了。當然,凡事皆有度,無度則有毒!共情能力特別強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困擾的,不過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好了,了解了共情能力,下面我就聊重點吧:

感情中的許多問題都歸因於不懂得對方的心,也就是在愛情當中沒辦法理解對方的心情,讓另一半失望又絕望,最後很可能徹底的離開。

沒有共情力的人,往往會讓對方感覺其不會談戀愛。因為不能讀懂對方內心的想法,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想要什麼。比如她工作覺得很累和他吐槽一下,他反倒會給她講道理,那意思就像是在責怪她矯情一樣。想和他慶祝下紀念日,他卻說有這個心意就行了……

男生們可以想一想,簡單的角色調換下,你們心裡會怎麼想?

找對象其實就是找一個能和你演對手戲的人,換句話說就是找一個能和你有共情能力的人。

共情能力其實並不是什麼天賦,而是每個人都有的東西,只看自己怎麼去調動。戀愛中的共情能力雖然不說可以簡單速成,但通過學習戀愛經驗,熟練掌握戀愛中女生的心理,肯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衛.斯杜普在他和妻子共同寫的書《親密關係心理學》中,在情商的基礎上總結了親密關係的SMART法則,教大家如何在愛情中變得更聰明(smart)。

Smart由五個首字母的縮寫組成。

S(self-awareness)代表情緒的自我意識,第一種技能就是識別情緒。

當你意識到自己處於某種情緒的時候,需要把這種情緒描繪出來。最簡單的對應解決方案,是把所有表達情緒的詞語都寫在一張紙上,儘可能多地查到它們、熟悉它們,光是這樣做都能提高表達情緒的能力。

M(managing)代表情緒的自我管控,第二種技能是控制情緒。

當你學會識別情緒,就可以學習管控強烈的情緒了。

A(Accountability)代表責任心,第三種技能是建立責任心。

R(Reading)代表解讀情緒,第四種技能是發展。

不僅要識別對方的情緒,還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感受。

T(Together)代表共同經歷,第五種技能是創建情感舒適區。

因為已經充分了解彼此的情緒,情緒就不會再困擾你們、讓人感到恐懼或者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反而可以在自由表達情緒中感到輕鬆。

相關焦點

  • 共情能力高的孩子表現
    共情能力也構成人情商的一部分,對人際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如果一個孩子的共情能力不足,不僅會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還會對孩子成年後的人際關係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那麼,共情能力高的孩子表現有哪些呢?
  • 共情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中國人與人交往中注重人情事理、將心比心和推己及人,從而培養出善於設身處地考慮他人感受,同時儘可能以和為貴的民族基因。心理學中與惻隱之心相似的一個術語是共情(empathy)也有人譯作:同理心和神入。共情,是指有意識地進行換位思考來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感受的過程。被認為是一種認知能力而不是一種情緒體驗,也被看作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我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就遇到了這方面的困擾,在戀愛中,她不太能察覺到男朋友的情緒變化,有時候讓對方不開心了,她卻總莫名其妙想不通原因。當男朋友的事業因為疫情影響面臨危機,終日情緒低沉,她能理解對方產生的焦慮情緒,但是卻不太能體會到那種感受。
  • 『景紅說職場』每日分享-如何提升共情能力
    ■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前幾天,我和團隊溝通明年的團隊人員設置,有經理苦惱說有些顧問宜人性較差,缺乏同理心,沒有共情能力。在職場上,共情能力強的人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時往往理解力會更強,也意味著較少偏見、較多慈善行為,能夠推己及人。
  • 共情能力太高,該怎麼辦?
    在心理學,這稱之為共情。有的人,因為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所以,他們需要學會共情。而我,共情能力太高了,直接導致我的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共情能力太高的人,常常把別人放在第一位,自己的感受會顯得沒那麼重要。他們常常會失去自我。共情能力太高的人,看一部電影,只要有一點悲傷的情感在裡面,他們都會心裡很難過。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可謂之「仁」。
  • 共情能力測試,共情商數測評:你的同理心有多強?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希望和他人愉快地相處,但是我們常常猜不透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對方像擺在我們面前的黑匣子,這使我們總滿足不到對方的需求和興趣點,最後只能陷入雞同鴨講的尬聊。心理學家們提出這是共情能力的問題。
  • 人類的共情能力有什麼用?
    這些事情跟我們好像沒什麼聯繫,可我們就是會在意,還會不由自主想像別人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並產生相應的情緒,有時候還會採取一些行動,這就叫共情。共情屬於無意識的同步效應,這對於無法用語言溝通的動物來說,非常有助於整個群體的協調運作,共情的生物學基礎早在一億年前就已經具備了,又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成為今天的樣子,很多動物都具有共情能力。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你需要「共情能力」
    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共情」這個詞,通常來理解,共情是一種情緒管理能力,是現實社交中或多或少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一種情緒工具。共情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往小了說,共情能力決定著你是不是一個會聊天的人。
  • 消費者應該有共情能力嗎?
    除了用戶粘性這些肉眼可見的量化數據之外,品牌溢價、領域話語權、產生生態這些幫助品牌晉升為名牌才能獲得的「特殊能力」,每一個都需要建立在消費者充足認同感的基礎上。可「共情」的作用對於消費者就另當別論了。在通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共情能力」往往代表著高情商,代表著能夠感同身受並通過「感同身受」獲得正向的社交反饋——但考慮到人類的局限性,即人類的大腦無法想像其所未見,尤其是在社交網絡時代帶來的「信息繭房」效應普遍化的大趨勢下,兌現「共情能力」其實有著非常直觀的前置條件:對方與自身擁有相近的社會地位、相近的社會資源。
  • 共情能力強的人沒有一個活得快樂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
  • 生活中共情能力強是好還是壞?你有共情能力嗎?
    共情能力,這個詞越來越流行。共情能力,指的是設身處地為感受他人的處境,從而理解他人感受或者情緒的一種能力。看到很多有共情能力的培養、共情能力的訓練,共情能力屬於一種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社交能力。所以共情能力強越來越重要。
  • 做好群眾工作要提高共情能力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共情能力,是指一個人判斷、分析和理解對方情緒、情感的能力,也可簡單理解為「與他人共通情緒、情感的能力」。一般而言,具有較高共情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敏銳發現他人的情緒狀態及情感變化,更容易理解和包容他人,進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給予支持,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化解尷尬。
  • 孩子共情能力不好?試試這樣做!
    >孩子共情能力不好?試試這樣做!1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這樣的場景可能經常發生在父母與孩子之間:你跟他說東,他理解成西;你說不可以老是去逗小狗,他偏要拿著逗貓棒逗個不停……共情能力不夠在孩子身上的表現大概是
  • 共情能力很強,人緣很好的三大星座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有些人共情能力很弱,總是很難懂得別人的感受,所以總是沒辦法及時察覺別人的情緒變化。但是有的人共情能力很強,總是能及時體會別人的感覺,所以人緣總是很好。
  • 大學生,學會擁有共情能力,你的人際關係能更上一層樓
    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聊一聊共情能力這個話題。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一直以來可能因為身邊人共情的能力都很強,或者與我交往的朋友共情能力都很強,所以我默認共情能力很普遍地被每一個人擁有。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在宿舍和各種組織遇到了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之後,才發現有很多人是缺乏或者缺少共情能力的。
  • 智慧家教策略—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增強親子關係的利器!
    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智慧家教策略」的教育觀點認為,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增強親子關係的利器。至於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其實很簡單。就是科學培養孩子的自我修養與其人際溝通能力。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關愛和體諒他人,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並且有著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而共情力則是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
  • 孩子人緣差,對別人態度冷漠,可能是缺少「共情能力」
    其實劉先生女兒之所以會這樣,並不是因為不孝順,而是缺少「共情能力」,家長在以後的生活當中,要注重對孩子共情能力的培養。二、什麼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也被稱作「移情能力」,是指一個人可以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可以感受到他人情感的能力。
  • |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Melchers及其同事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一個人情緒共情能力(affective empathy)高低的變量中有52-57%都可以被遺傳基因解釋。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那些情緒共情能力格外強的人大腦的腦島附近相較常人有更多的灰質(Tomoda et al., 2012)。也就是說,異常敏感和過度共情可能是天生的。
  • 雙魚、巨蟹共情能力強,生活中的壓力就能嗷嗷大哭,淚點太低
    雙魚、巨蟹共情能力強,生活中的壓力就能嗷嗷大哭,淚點太低長大了,淚點也變得更低了,動不動就會因為某個畫面被戳中淚點。你是不是也會這樣?生活中有很多淚點低的人,他們心思敏感、共情能力強,看到電視裡的好哭的畫面,能瞬間戳中淚點,面對生活的壓力時也能瞬間淚崩。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動不動用眼淚說話的星座。一、射手射手座笑點低、也淚點低的星座。他們能因為一個笑話笑半天,同時也容易因為一個讓人感動的畫面而瞬間戳爆淚點。
  • 《愛的五種能力》:學會共情,讓你領略人生中絢爛繽紛的美麗風景
    愛的五種能力「共情」也稱為神入、》一書中結合男女婚姻的事例對 「共情」進行了詳情的解說。書中告訴我們學會「共情」在人與人相處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共情的妙用無窮,無論是愛情、職場還是友情,都有它的身影。想在愛情中收穫這種融洽的幸福,更是離不開共情。愛情中懂得共情,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能夠拉近彼此內心的距離,再堅強的人也都會渴望有一個能夠理解自己的愛人陪伴著自己,給予自己理解和支持,有一個堅實的肩膀讓自己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