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上千家企業6萬多人復工復產

2020-12-14 紅網

紅網時刻3月13日訊(寧鄉站記者 小範婷 周偉)陽春三月,西線工業走廊春潮湧動、激情飛揚、戰鼓聲聲,寧鄉市「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大競賽活動全面拉開戰幕,掀起寧鄉產業項目建設、寧鄉工業發展的新一輪高潮。

車間廠區機器轟鳴,產銷兩旺逆勢飄紅;工地一線黃泥破土,項目建設持續升溫……奮鬥新時代,奮力再出發!一幅幅熱火朝天的復工復產畫面背後,彰顯著寧鄉各大企業奮發趕超的決心,彰顯著寧鄉工業向著高質量發展篤定前行的信心。

數據更具說服力,截至3月10日,全市已復工企業1035家,其中已復工規上企業603家,復工率為96%,產能恢復率為93%。總復工人數60776人,人員到崗率為94.4%。

逆勢突圍

只爭朝夕按下發展「快進鍵」

工人們戴著口罩在各自工位上有序忙碌,生產線上一件件產品流水般湧來……昨日,記者走進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偉新能源)車間,看到的是一派馬力全開的忙碌景象。

數據顯示,中偉新能源今年1、2月份前驅體產量達4000噸、銷售4500噸、產值6億元、出口產值超5000萬美元,相比2019年1、2月分別增長45%和39%。

三一重起車間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寧鄉站記者 周娉 攝

「3月份來勢更好,預計產量超3000噸,全年的產量和產值有望實現100%增長。今年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指標一定能按期完成!」中偉新能源總經理劉興國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疫情之下,中偉新能源逆流而上,產能不僅沒有下降,反而較同期實現大幅度增長。

劉興國介紹,如果把一塊鋰電池比作「人體」,中偉新能源生產的正極前驅體材料相當於「細胞」,是一種非常核心的基礎材料。可以說,領先的技術為公司逆勢上揚增添了硬氣和底氣。「公司是許多國際高端客戶的唯一供應商,所以不管是否有疫情影響,都有足夠的底氣。」劉興國說。

距中偉新能源幾公裡外的三一起重機寧鄉產業園區(以下簡稱「三一重起」)內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走進該公司小噸位總裝線車間,只見「全副武裝」的工人正全神貫注操作著機械,各類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

「今年開年雖然遭到短暫的考驗,但是我們將克服萬難,力爭今年實現目標銷售額150億元。」三一重起常務副總經理劉劍告訴記者,該公司通過科學有序復工復產,能最大限度減低損失,把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爭。

挑戰和機遇並存,危機中蘊含著商機。在這場疫情「大考」面前,企業如何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拼的是發現機遇的眼光,比的是抓住機遇的能力。當前,寧鄉市各大企業在各部門、園區積極護航下,積極培養自身硬實力,通過謀變創新、奮發有為,按下了發展「快進鍵」。

全鏈復工

協同發展迸發產業「新活力」

一臺臺標有「Gree」的黃色機器人,正揮舞著機械手臂,「一絲不苟」忙碌工作,轉向時發出的清脆「咔嚓」聲,成為車間裡繁忙生產的伴奏音符。日前,記者經過嚴格的體溫測量和消毒程序,走進寧鄉經開區長沙格力暖通公司(以下簡稱「長沙格力」)鈑金車間,看到這座代表行業智能化水準的現代化工廠,正開足馬力抓緊生產。

作為寧鄉市智能家電製造產業鏈鏈上龍頭企業,長沙格力僅在寧鄉經開區就有40多家配套供應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眾多配套企業的生產計劃,導致一大批訂單延期。在長沙格力的帶動下,寧鄉市智能家電製造產業鏈鏈上企業紛紛創造條件、克服困難,爭分奪秒「抓生產」,開足馬力「保訂單」。

在長沙光緯金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械轟鳴,戴著口罩的工人正加班加點為長沙格力趕製一批訂單。「有園區的幫扶,有龍頭企業的帶動,我們配套企業的信心更足了。」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周克清告訴記者,在寧鄉經開區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企業目前基本實現全員復工,今年的目標產值是1億元。

這一邊,智能家電製造產業鏈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另一頭,儲能材料製造產業鏈、食品加工製造產業鏈等也開啟了全鏈復工模式。日前,隨著寧鄉高新區華興新能源等企業的正式復工,寧鄉市19家儲能材料產業鏈鏈上企業實現全鏈條100%復工復產。至目前,寧鄉市100餘家食品加工產業鏈鏈上企業全鏈復工,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全力作戰、挺身而上,積極履行企業保供穩價責任,確保市民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復工復產。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至目前,寧鄉市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製造、儲能材料製造、智能家電製造、裝備製造、新材料製造、孕嬰童及時尚鞋服製造等6大新興優勢產業鏈均已實現全鏈復工,龍頭企業風生水起,配套企業百花齊放,優質項目紛至沓來,各產業鏈發展勢頭強勁。

大幹快上

緊盯目標吹響競賽「衝鋒號」

東風吹來春滿園,戰鼓擂起歌奮進。3月10日,寧鄉市「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大競賽活動衝鋒號吹響,政企攜手「提振信心」「提速項目」「提效產業」「提質城市」,攜手邁開高質量發展大步伐。

吹響大幹快上衝鋒號,發出百日會戰動員令。「增強『搶』的緊迫感,提高『抓』的時效性,堅決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奪回來,通過實幹苦幹一百天,確保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實現『雙過半』。」會上,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周輝發出鏗鏘號令。

為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全市企業復工復產,有效幫助企業抗疫情、保運行,早在2月6日,寧鄉市就印發了《關於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八條措施》的通知(寧政發〔2020〕2號)。八條「硬核」舉措乾貨滿滿,從疫情防控、交通物流、水電氣費、招工穩崗、稅收「減免緩」、社保「減免緩」、金融信貸等方面助力,確保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

復工復產的關鍵因素在於人,讓老員工及時返崗、讓新員工接踵入職成了當務之急。當前,寧鄉市在積極動員復工復產企業老員工返崗,引導外地就業返鄉人員就地就近就業同時,著力推進2020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線上招聘和「百企千崗進高校」線上校園招聘等系列活動。

至3月10日,224家企業通過網上和線下招聘,與6080人達成就業意向,新員工實際到崗1815人。同時,成功發放2020年首批穩崗返還資金88萬元,惠及全市72家企業。

找出企業防疫「漏洞」,督促企業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化身防疫「監督員」;協調解決企業在復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當好貼心「服務員」……為助力企業發展防疫「兩不誤」,目前,寧鄉市485名駐企防疫聯絡員已分別奔赴全市園區、鄉鎮(街道)各企業,對復工復產企業提供「一對一」疫情防控指導服務,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

一系列暖心的惠企政策,一條條貼心的服務舉措讓企業如沐春風,發展信心得到進一步提振。至3月10日,寧鄉市已復工規上企業603家,復工率為96%。

相關焦點

  • 寧鄉市掀起百天「雙過半」大競賽熱潮 上千家企業6萬多人復工復產
    數據顯示,中偉新能源今年1、2月份前驅體產量達4000噸、銷售4500噸、產值6億元、出口產值超5000萬美元,相比2019年1、2月分別增長45%和39%。「3月份來勢更好,預計產量超3000噸,全年的產量和產值有望實現100%增長。今年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指標一定能按期完成!」
  • 寧鄉經開區15個企業防疫指導組指導落實防疫工作 為企業送上「復工...
    寧鄉經開區15個企業防疫指導組指導落實防疫工作為企業送上「復工禮包」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4日訊(通訊員 劉暢)當前,寧鄉市各園區疫情防控已由春節休假轉入節後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的新階段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至2月11日17時,寧鄉經開區已復工復產規上企業115家。2月12日,筆者在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寧鄉經開區企業防疫指導組第一組正在對該企業防疫工作進行明察暗訪。「對於來面試的員工,你們可能對他背景不了解,一定要嚴格問清楚。」
  • 跋山涉水去家訪 寧鄉十中百名老師訪千家
    「要把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帶下去,將家長對教學的意見收上來,認真聆聽家長心聲,著力解決教學中的各種問題……」12月8日7時許,寧鄉市第十高級中學操場上,110多名老師列著整齊的隊伍,校長崔海坤作家訪前動員。當天,該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正式啟動。
  • 黃埔超九成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涉及生活物資保障、防疫物資生產的外資企業提前復工復產,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調配全球資源擴大海外物資進口,廣大外商投資企業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6日,廣州市外資企業累計捐贈現金2.02億元、口罩218萬個、防護手套9萬雙、防護服4500件。  據介紹,目前廣州市外資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
  • 寧鄉吹響百天「雙過半」大競賽「衝鋒號」
    數據顯示,中偉新能源今年1、2月份前驅體產量達4000噸、銷售4500噸、產值6億元、出口產值超5000萬美元,相比2019年1、2月分別增長45%和39%。「3月份來勢更好,預計產量超3000噸,全年的產量和產值有望達到100%增長。今年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指標一定能按期完成!」
  • 年中盤點|寧鄉經開區上半年成績單來了!
    2020,頂著世界後經濟危機的疾風,迎戰突然而至的疫魔,寧鄉經開區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了最低點,將經濟發展推上了最高點,康師傅飲品、百川超硬、楚天華興等8個項目竣工投產,欣旺達電子、臺灣進聯電子、小洋人二期等16個項目籤約落戶,交上了一張穩健發展的半年度發展成績單。1-6月規工總產值同比增長5.5%,規工增加值同比增長3.9%,工商稅收同比增長3.7%。
  • 寧鄉:吹響百天「雙過半」大競賽「衝鋒號」
    總復工人數60776人,人員到崗率為94.4%。數據顯示,中偉新能源今年1、2月份前驅體產量達4000噸、銷售4500噸、產值6億元、出口產值超5000萬美元,相比2019年1、2月分別增長45%和39%。「3月份來勢更好,預計產量超3000噸,全年的產量和產值有望達到100%增長。今年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指標一定能按期完成!」
  • 面對面說困難,心貼心解難題——寧鄉經開區幫促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寧鄉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毅,寧鄉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輝,寧鄉市人社局、交運局和園區相關部門及職業學校負責人參加座談。「我們的品質檢測分析崗位對專業要求很高,目前來看是招聘中最難解決的,希望以組團的形式,到相對人才比較密集的地方,定向招聘比較好。」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和大家分享了沿海地區招聘人才的一些做法。
  • 重慶規上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重慶規上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至3月1日,6435家企業開工率達98.8%2月18日,復產的長安汽車渝北工廠新下線了一批汽車。有別於以往的汽車生產方式,在長安汽車生產車間裡,只有零散的工人在各處對機器進行操作巡檢,「打主力」的是生產流水線上的700多臺工業機器人。
  • 寧鄉16個品牌企業在農博會與您相約!
    ,吸引了含中部六省在內的20餘個省、市、自治區參展,4000餘家企業參展,參展種類達2.8萬餘種。鮮奶、乳製品、剁辣椒系列產品、關山蘆筍、紅心蜜柚、掛麵、非遺美食、休閒食品、土花豬臘肉,水庫刁子魚,罈子菜、茶油醬醃菜系列產品、烤脖、烤翅等系列休閒食品、罈子菜、金健品牌速凍食品和衝泡拌飯系列產品讓人垂涎三尺。
  • 廣安多環節發力 助企業復工復產
    廣安企業復工復產進行得如何?有哪些困難?如何應對?記者以廣安前鋒區為樣本進行了探訪。發放補助 解決企業招工難廣安吉中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座套,為吉利、長城、長安等汽車企業配套。今年春節後復工,該公司訂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
  • 河東區多措並舉推進復工復產招商引資 525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天津北方網訊:「河東區多措並舉推進復工復產和招商引資,截至目前,全區525家規模以上企業已經全部復工,七大商業綜合體全部復工。」據介紹,河東通過實施「一二三四五」工作舉措有力推動了復工復產,主要包括:組建「一支隊伍」,根據6個服務體系成立了268個服務小組,做到行業專業結合、企業全覆蓋;實施好「兩版方案」,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先後制定兩版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實施方案;防範「三種風險」,通過「管住人、管住異常」嚴防輸入性風險、「管住空間、管住行為」嚴防聚集性風險、「管住門、管住安全」嚴防流動性風險
  • 「線上+線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7月,萬亞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獲得惠州農行150萬元線下貸款支持。而在去年4月,該公司已從惠州農行獲得100萬元線上信用貸款。該公司總經理李振說,今年疫情期間,公司正在投入一個新項目。所以,這筆貸款不僅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還加快了公司業務拓展的步伐。
  • 「各地復工復產調研行」哈爾濱市平房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7.6%...
    全區現有規上企業211家,除了受施工季節性影響的市政工程和建築工地配套類企業外,其餘206家企業已經完全復工生產,復工率達到97.6%,實現了應開盡開。當地企業復產情況如何?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哪些幫助?作為低風險地區的哈爾濱市平房區是如何實現應開盡開的?中辦國辦復工復產調研黑龍江組深入一線開展調研。16日晚上7點多,華燈初上,夜幕下的哈爾濱市十分安靜。
  • 堅持兩個並重,崑山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吳新明赴華辰精密裝備(崑山)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檢查企業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情況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需要廣大企業加以支撐。崑山現有製造業納稅企業近3.2萬家,目前正全力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在指導企業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時,做到各類企業「應復盡復」。
  • 我縣多家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洋榮服飾復工復產:黃德鎮: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多措並舉築起戰「疫」堅強後盾為了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我縣積極貫徹落實省市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的要求,細化措施。我現在是位於黃德鎮的金田液力傳動有限公司,這家企業今天是開工的第二天,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寧鄉217個續建項目全面復工,最新情況在這裡→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積極推進在建項目。2月4日,市委書記周輝在2020年第5次市委常委會會議上要求統籌做好防疫和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儘快恢復城市功能運行,加快推進新開工項目,紮實推進在建項目。
  • 【四城同創】寧鄉:在綠色發展之路上昂首闊步
    著力建設生態工業園「寧鄉經開區以建設『森林裡的工業新城,創業者的幸福家園』為發展願景,心無旁騖打造『綠色園區』這一品牌,狠抓綠色製造,大力引導園區企業開展綠色生產。」寧鄉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寧鄉經開區堅持以企業為主導推動園區綠色製造發展,加快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智能裝備製造業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綠色產業體系,打造了一批代表性的綠色產業、企業和產品。
  • 企業做好承諾即可復工復產
    「工業引擎」陸續開動6萬平方米的超大防靜電車間內,機械臂、「太空艙」、真空管等數百臺機器排列整齊,上千臺微型無人周轉車穿梭其中,精準運輸物料,「保護」著光元器件在全自動生產流水線上川流不息。走進偉創力珠海工業園,繁忙的生產一線展現出了澎湃活力。
  • 山西綜改區:九成規上企業復工復產
    作為我省深化轉型綜改的主戰場、主引擎,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目前區內90%以上規上企業正逐步恢復生產。2月18日上午,在山西汽運集團陽泉公司,富士康的37名員工經過體檢、登記、登上返崗復工的大巴車。籤到桌上的一個二維碼和一個簡訊,可以準確識別員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