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客懵了!救企業的錢被用於深圳炒房? 央行緊急通知:查

2020-12-14 騰訊網

「8秒售罄」、「一夜漲百萬」、「天價喝茶費」,難以想像,這些曾經在2016、2017年充斥深圳樓市的現象,又在2020年的春季重現。深圳樓市近期熱度飆升,與投資需求入市、市場做多炒作有關。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張曉玲,申楚源,謝麗婷,辛繼召,張敏

編 輯丨李清宇,曾芳,黎雨桐

「8秒售罄」、「一夜漲百萬」、「天價喝茶費」,難以想像,這些曾經在2016、2017年充斥深圳樓市的現象,又在2020年的春季重現。

疫情後深圳樓市的這波爆發,成為3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最熱門的話題。與之對比,全國樓市依然冷清,深圳的情況成為特例。

然而與幾年前的火爆不同的是,深圳樓市這輪熱潮,背後有諸多人為的因素在推動,炒作的氛圍更為濃烈,開發商、中介、各類掮客、投資者、貸款公司等等,都涉身其中。

4月以來,深圳住建局已連發兩文,嚴打市場亂象,尤其是喝茶費這類。此外,政府還準備了更多的調控手段,將視市場情況繼續推出。

4月2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確認,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向深圳市各商業銀行下發通知,緊急自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

該通知要求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情況。

具體是,對於貸前,自查貸前準入情況,對借款人名下經營實體的真實性調查情況,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情況,企業成立時間情況。對於貸款管理情況,重點梳理借款人(含企業或個人)自疫情發生(1月25日)以來新購房產(含住宅和商務公寓等)並以新購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情況,以及計劃申請財政貼息和預計實際貸款利率水平情況。對於貸後管理,自查借款人貸後新增房產的檢測情況。

圖/新華社

房抵經營貸資金,也被稱為「房抵貸」,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產(住房、商住兩用房)作抵押,向銀行申請一次性或循環使用的消費或經營用途的人民幣貸款。

被「刺激」的炒房客:開發商、中介、渠道公司、自媒體共同炒作

深圳的炒房客、中介們都記得,疫情後第一個線下開盤的項目,是位於蛇口太子灣的灣璽項目。

這個項目由央企地產商招商蛇口開發的,備案名稱為雲璽大廈,預售房源為225套。

來自多家中介和代理機構的信息顯示,在3月7日,灣璽第一次開盤,僅放出70套房源,2000萬左右一套的豪宅公寓,號稱開盤即售罄。

由於是疫情後的第一個開盤項目,當時這個消息被廣為宣傳,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經。

緊接著,灣璽又在3月13日推出14套房源,總價4200萬起步,同樣號稱8秒售罄。配合自媒體、中介的宣傳,再次引爆。

4月5日,灣璽第三次放出54套公寓,市場消息顯示當天就賣完了。

與此同時,關於灣璽開發商「捂盤惜售」、「宣傳秒光、售罄」、「收取喝茶費」等質疑也蔓延開來。

同一個項目為何要分三次開盤,而且每次就放出部分房源?深圳業內人士認為,灣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飢餓營銷」,為此,招商蛇口已被政府部門約談了。

4月9日,灣璽的開發商、深圳市大子灣樂灣置業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自己沒有「捂盤惜售」等行為,「秒光、售罄」等消息也不屬實。

樂灣置業即為招商蛇口的子公司。其表示,綜合考慮蓄客情況、營銷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本項目根據產品戶型面積段調整中介公司佣金點數,並於2020年3月7日、3月13日、4月5日三次集中進行中介轉介推介活動,屬正常銷售行為,被外界訛傳為「三次開盤」。

對此,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灣璽138套公寓三次推盤,每次就放十幾套、幾十套,而且為了準備3月7日疫情後的第一次推盤,各方渠道從2019年底就開始蓄客,自媒體大力配合宣傳,把中介渠道用全,渠道費給到了3個點(一套房最低的佣金就是60萬),用足了辦法促銷。

「因為這是頭炮,打不響,後續推盤和整個樓市預期,就完了。」李宇嘉說。

中介、渠道公司、自媒體是開發商的重要幫手。他們在朋友圈及網站同步銷售數據,大量發布、積極散播售罄的信息,將市場氛圍炒作起來。

這樣一波操作後,在「豪宅灣璽三次開盤三次售罄」的消息刺激下,深圳樓市投資炒作的熱情、投資性需求被徹底激活了。

「買灣璽的基本都是投資的,畢竟幾千萬的資產肯定不是第一次買房了,疫情後,許多人擔心貨幣貶值,就想入手房地產資產,而灣璽是公寓,購房資格等方面操作起來更容易,」深圳一位資深投資者說。

在他發起的微信群中,許多人都在討論近期的幾個熱點項目,包括價格、成交、貸款等等方面。而在深圳,類似這種投資客微信群還有好多個。

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調研顯示,3月份入市的需求中,投資性購房比例已佔到了38%,逼近2016、2017年牛市高峰期的40-45%。而在市場熱度飆升後,這個比例,在4月份可能更高。

圖/圖蟲

暗自流通的「百萬喝茶費」

經過開發商、中介、渠道們的層層鋪墊,深圳樓市的投資需求被激發出來,投資客紛紛入市的同時,「喝茶費」也重出江湖。

所謂喝茶費,即購房人通過中間人,付一筆錢給開發商,以此來獲得想要房源的一筆費用。一般是在樓市火爆或房源搶手時才會出現。

購房者陶宇(化名)最近就有了這樣的遭遇。據他稱,年前曾看中寶安區一個項目的房源,戶型什麼的都滿意,當時找銷售預留了,後來趕上疫情沒有來得及付定金,結果這幾天開發商突然表示,如果再買要多交100多萬的費用,讓他心裡很不舒服。

要收「喝茶費」的項目還有不少。近日,「家在深圳」的業主論壇上,深圳寶安區海納公館的「喝茶費」價目表曝光。一套116平方米4房戶型的房源,總價1120萬,喝茶費100萬;89平方米3房戶型的房源,總價816萬,喝茶費85萬。

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走訪了深圳寶安區多家中介。其中一名中介表示,海納公館、潤恆都市名薈等項目都可通過交一筆錢選房,但是目前查得很嚴,等月底有消息後,會介紹一個「關係人」見面談。

據中介介紹,具體操作流程是,雙方見面後,購房者與「關係人」會籤署一份協議,然後去銀行聯名開戶,做一個資金帳戶監管,將「喝茶費」凍結在裡面。

如果後期購房成功,網籤備案合同以後,雙方共同去銀行,同時在場的情況下錢就可以轉到「關係人」帳戶,「關係人」不能單方取錢;而後續要是出現糾紛,或者沒買到房,則根據協議退錢,銀行的資金會自動解凍,退回原帳戶。

對於「購房人買到房後悔了不想給錢怎麼辦」,中介說,買房人想賴這個錢的情況,沒有遇到過,「說實在的,別人既然敢做這種生意,那肯定有把握能讓你給錢,肯定有這種門路」。

他表示,之前有成交過、操作過的,是前海的頤灣府。但是像華潤、招商這種央企操作不了,華潤城1234期,這種只能靠運氣自己去買了;華潤深圳灣悅府,以前也有操作的,但是那個代價太大了,一套363的戶型,差不多得給一千萬的好處費,那個代價太大了就沒必要了。

此外,萬科的項目也操作不了。不過萬科近幾年在深圳也很少有新房供應。

圖/視覺中國

什麼樣的人充當著中間人、「關係人」?該中介透露,「深圳專門有一批跟開發商老闆有關係的人,靠這種關係賺錢,主要是他們在操作」,在目前的嚴查下,開發商和中介一般不會直接插手。

另據深圳資深業內人士透露,其中,「喝茶費」主要的資金流動涉及買房人(或投資客)、外場中介、駐場中介、開發商內部人員、掮客等多方人員。

其表示,主要中間人一般有兩到三個,即投資客與中介聯繫後,「喝茶費」通過外場中介轉給駐場中介,再轉至開發商內部負責人手裡;但一些小型開發商也有可能只有一個,錢直接由中介轉給開發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關係戶、掮客,那些與開發商或政府部門有關係的人,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充當中間人。

當記者進一步追問具體協議內容時,上述中介則表示暫時不清楚,要到月底有消息後才知道,只是再三強調有保障。

中介坦言,對於深圳搶手的樓盤,年前就已經存在喝茶費這種情況了,「畢竟新房限價,即使加了『喝茶費』,還是比周邊二手房便宜不少,不這樣的話說白了買不到房子。」

他透露,「喝茶費」突然被爆料,是因為之前購房者與「關係人」沒談妥。

「中間人剛開始是要80-100萬,購房人就給了50-60萬,那別人就給他拿的低樓層,3樓4樓,然後他就不滿意,就這種事情起了糾紛,捅出去了。」

中介表示,深圳「喝茶費」的現象很普遍,尤其像寶安區等地段比較好的樓盤,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問題。「你只看到被爆料那幾個,是因為新盤就那幾個,寶安區的新盤大多都是一樣的,現在都是這種操作。」

另一邊,中介還推薦了同為寶安區的盛意家園,據悉該項目將在月底開盤。「盛意家園買不買得到也很難說,但估計流程都差不多。」

圖/21世紀經濟報導 甘俊 攝

深圳嚴打:對收取「喝茶費」等深入調查,嚴肅處理!

針對市場近期的亂象,深圳寶安區住建局發文顯示,涉及「喝茶費」的樓盤包括新錦安海納公館、雲璽錦庭、潤恆都市名薈等。

4月10日,海納公館公告,表示不存在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情況,且項目所有住宅產品已全部售罄。

不過,記者從寶安區中介處了解到,目前雲璽錦庭已經沒有房源了,但明確表示海納公館和潤恆都市茗薈還是有的,只是目前還不能買,「最近這一片正在嚴查,差不多到月底的時候可以有消息。」

深圳的「喝茶費」由來已久。

對買房人而言,遇到被收「喝茶費」的時候很不爽。對於投資客而言,有時候他們寧願支付這筆費用,以換取套利空間。

一名在深圳買房十多年的資深投資者表示,她見過幾萬、幾十萬的喝茶費,也見過600萬的。甚至有時候是買房人主動要交的。「截至目前,以前那些交過喝茶費的人,都是賺了的」。她說。

有業內人士指出,「喝茶費」多少,取決於房子本身價值和市場價值的價差,其本質就是低於市場價導致供小於求。

當前市場上,「喝茶費」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限價導致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即便多交了一筆錢,也能馬上賺到差價,有套利空間。

據諸葛找房研究中心數據,寶安中心區的二手房每平米基本都在10萬以上。

相比之下,涉嫌收取「喝茶費」的深圳寶安區海納公館,戶型在76-118㎡的房源,單價區間在7.4-10.8萬/平方米,總價區間在562-1274萬/套,平均備案價89976元/平方米。

李宇嘉認為,喝茶費主要是由於開發商或者中介機構,認為項目價格遭遇政府限價低估,便內部拿下房源再按市場價進行出售。「很多這種行為實際上都是開發商自己主導的。」

更多是開發商為繞過政府限價做出的舉動,基本最終都會流到開發商手中。

李宇嘉認為,喝茶費使限價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靈,人為抬高了購房成本,助長市場炒作情緒,不利於房價穩定,也與「房住不炒」主基調相背。

4月18日,深圳住建局發文表示,對部分市民反映個別樓盤「收取喝茶費」、「捂盤惜售」、「惡意加價」等問題,已會同各區和相關部門深入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對惡意炒作房價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未來三個月,住建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對於以下行為進行整頓:二手房掛牌價格明顯高於市場真實成交價,機構及個人惡意炒作房價,部分自媒體發布擾亂市場秩序不實言論,評估機構高評高貸,以及「黑中介」違規經營。

南財快評:嚴查「房抵貸」 謹防樓市違規「加槓桿」

近期,深圳樓市迅速升溫,一些炒作現象也重出江湖,其中便包括對「房抵貸」的使用。

深圳受益於各項區域發展利好,房地產需求向來旺盛。但受制於地理條件,城市外擴空間不足,市場供應又相對有限。

因此,深圳樓市有其獨特性,主要表現為房價上漲動力充足,且在政策利好集中釋放時,市場容易滋生出炒作之風。除「房抵貸」外,近期深圳部分項目「日漲數十萬」,還曝出天價「喝茶費」等炒作現象,對全國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心理衝擊。

在這種背景下,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嚴查「房抵貸」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做法,無疑符合樓市調控中「去槓桿」的基本基調。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38城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比2月增加了17個。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31個)、三線城市(35個)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0.2%、0.3%、0.2%,均比2月有所擴大。

對於從疫情中逐漸復甦、部分區域已出現過熱現象的全國樓市來說,嚴查類似房抵貸等「加槓桿」的行為也頗有必要。

一方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疫情期間積壓的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容易引發市場反彈。對金融槓桿實施嚴格管控,無疑有助於遏制樓市「虛火」。

另一方面,避免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樓市,引導其進入其他實體經濟領域,對於在疫情中受到重大影響的實體經濟來說,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始於2017年的本輪樓市調控,至今已持續三年時間,成果也頗為顯著。在近期市場反彈跡象隱現的背景下,恪守「去槓桿」的基本思路,使「房住不炒」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仍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焦點

  • 深圳驚現「騙貸炒房」!央行緊急下令:嚴查經營貸購房
    隨後,深圳寶安區住建局表示,將堅決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價外費用違法行為。騙貸炒房?「薅政府羊毛」推漲深圳樓市深圳樓市,正在經歷著一波眨眼之間就是幾十萬漲幅的心驚肉跳行情。
  • 央行出手!徹查深圳房抵貸炒房!廣州銀行也開始回應了…
    深圳,再一次成為了焦點!昨天(4月20日)下午,一則有關「央行下令要求深圳各大銀行自查今年以來發放的房抵經營貸」的消息在網上炸開了鍋。通知提出,要求深圳各大銀行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情況。
  • 炒房客顫抖,深圳嚴查經營貸違規進入樓市,嚴重的可能要坐牢
    最近一段時間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央行通過降息、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大量的資金,緩解了市場資金的壓力,央行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在市場資金變得更加寬裕之後,銀行錢變得更多了,所以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會跟著下降,銀行的貸款審批也更加容易。
  • 深圳樓市「開掛」 房抵經營貸變炒房遊戲
    4月20日,一條君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向深圳市各商業銀行下發通知,緊急自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該通知要求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情況。該通知下發前,深圳購房者正處於熱情高漲的狀態中。
  • 推高中國房價的「幕後黑手」被扒,比炒房客還要可惡,令人生厭!
    馬光遠指出,中國的房價不是由炒房客,中介和開發商來炒出來的,因為中國沒有所謂的「炒房團夥」這個物種。 在過去,房子不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也是一個賺取暴利的工具。在高房價問題上,房地產市場的每一個參與者都願意把責任推到炒房客身上。中國不僅有炒房客,實際上也有大型炒房團夥。而我們身邊的炒房客實際上只是炒房團夥的成員。
  • 深圳要徵房地產稅?業主群炸鍋炒房客無眠,回應來了
    近日,一張截圖傳遍了深圳地產圈,不少開發商看後表示若真如此,住宅就要涼涼了,而手上擁有多套房的投資客,心裡不免驚了好幾把。該消息稱,深圳將自明年1月1日起試點徵收房地產稅,徵收對象為深圳市、深汕合作區區域內的商品住房。
  • 戴口罩炒房,深圳下重手!200套豪宅被鎖定,房價不能漲!
    疫情衝擊下的深圳工業數據顯然一片悲觀。無相財經綜合最近,深圳豪宅屢上熱搜。人們很奇怪,大家都在節衣縮食,為什麼炒房客們都瘋狂湧入深圳樓市。千萬豪宅被秒光的新聞不斷刷屏。年初,深圳分別發布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房地產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和《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城市更新等相關工作的通知》。這被一些人解讀為:深圳放寬了對樓市的調控。但張學凡表示,這是錯誤的理解。
  • 炒房客殺入杭州?杭城中介圈炸鍋:「萬人搖」紅盤二手房,5天連賣5套!
    「深圳炒房團來了!」近日,不少人驚呼杭州樓市湧現了深圳炒房客的身影。更有市場傳言,未來科技城某新交付樓盤出現了大量的深圳買家。 深圳炒房客真的已經殺入杭州?有中介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確有來自深圳的購房者現身杭州樓市,但遠未形成規模。
  • 炒房客兔死狐悲
    炒房客兔死狐悲據調查統計,現在全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在96%,現在城鎮居民剛需購房者已經不是很多。現在房子其實主要就是賣給城市外來人口,或者是炒房客這樣的人。還有一部分人就是準備購買改善住房,換一套房子的人。但是購買改善住房的人還是少數,現在部分人因為房貸壓力太多沉重,想要換房未免太過於奢侈。
  • 「炒房產業鏈」犧牲品 深圳炒家8個月虧68萬終脫手
    正是深圳房地產市場的狂熱,催生了「代持炒房」「眾籌打新」之類的「炒房產業鏈」,而「7蟹姐姐」在其中不但沒有獲利,反而資金鍊斷裂,成了「炒房產業鏈」下的受害者。今年4月,魏靜在沒有購房名額和足夠首付資金的情況下,在微博大V「深房理」的「指導」下通過「假結婚」以及層層貸款等手段獲得深圳的購房名額及購房首付,成功以728萬元購入深圳市南山區一套建築面積為49.36平方米,使用年限為70年的商品住宅。但之後因為深圳企業貸的收緊,魏靜無法支付高額墊資產生的利息,資金鍊斷裂,房產被深圳市羅湖法院查封。
  • 深圳二手房變局:調控下成交低迷 炒房鏈條被切斷
    借著去年底的豪宅稅取消,不少小區業主聯合炒作控盤漲價,以獲得更多利潤,今年上半年深圳曾上演一波魔幻上漲行情。但現在,隨著限購升級和監督管控二手房的聯動調控,切斷了深圳炒房的鏈條,新房到二手房的價格傳導失效,二手房流通性變差,市場炒作的氛圍降溫了。二手房市場速凍「7·15」新政後,深圳樓市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二手房成交量「斷崖」式下跌。
  • 輿論壓力下,深圳開始調查「代持炒房」,亡羊補牢是否為時晚矣?
    近日,在眾多媒體的持續關注和發酵之下,深圳「打新熱」的遮羞布終於被扯下,遮羞布下面露出的一個「代持炒房」的產業。深圳新房價格與二手房價格倒掛是造就其「打新熱潮」的根本原因。說實在的,如果深圳自己在輿論關注打新熱之前不知道有代持炒房者這件事應該是說不過去的。只不過是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深圳才「迫於壓力」關注此事,並展開了調查。如此亡羊補牢,是否為時晚矣?其實代持炒房一事不好管,因為隱蔽性很高。但凡選擇代持的人都是有購房資格並且搖到號的人,單從購房這一層面來說沒有任何問題。
  • 一條完整的深圳炒房「忽悠鏈」是如何形成的?
    今年3月,魏靜定下了深圳前海時代的房子,但一個月後,深圳經營貸政策突然收緊,加槓桿買房的魏靜資金鍊斷裂,剛入手的價值728萬元房產被法院查封;楊喬雖然及時醒悟並中止買房,但也損失了上萬元。在《每日經濟新聞》的第一篇報導《深圳「炒房」扒皮鏈調查:大V洗腦,交錢入會,層層盤剝,錢房兩空!》
  • 社科院尹中立:遏制炒房行為可以從完善住房制度入手
    原標題:遏制炒房行為 可以從完善住房制度入手尹中立(榮盛發展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房地產金融中心主任)近日,「炒房」一詞又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深圳某樓盤開盤價格比周邊樓盤低20%左右,引發了上萬人搶購,還出現了所謂「代持」「眾籌打新」的行為。
  • 瘋狂「炒房產業鏈」犧牲品,深圳「7蟹姐姐」虧68萬曆時8個月終脫手...
    正是深圳房地產市場的狂熱,催生了「代持炒房」「眾籌打新」之類的「炒房產業鏈」,而「7蟹姐姐」在其中不但沒有獲利,反而資金鍊斷裂,成了「炒房產業鏈」下的受害者。今年4月,魏靜在沒有購房名額和足夠首付資金的情況下,在微博大V「深房理」的「指導」下通過「假結婚」以及層層貸款等手段獲得深圳的購房名額及購房首付,成功以728萬元購入深圳市南山區一套建築面積為49.36平方米,使用年限為70年的商品住宅。但之後因為深圳企業貸的收緊,魏靜無法支付高額墊資產生的利息,資金鍊斷裂,房產被深圳市羅湖法院查封。
  • 網友建議出臺政策抑制炒房客炒房 合肥房產局回復
    目前樓市過火的原因: 1、由於疫情的原因,國家為了扶持小微企業,提供免息或低息貸款,但是炒房客藉此利用關係進行經營貸和抵押貸,銀行將原本流入企業的資金流入到房地產行業,促進樓市火爆。希望相關監管部門嚴格監管銀行,讓真正的資金流入企業,促進科技的發展,促進合肥的發展。 2、合肥的限購政策,希望監管部門嚴厲審核,不能讓炒房客乘虛而入。
  • 代持炒房的「雷」何時被引爆?深圳住建局:正研究綜合調控政策
    近期,「眾籌打新」、「代持炒房」等戲碼接連在深圳樓市出現,演繹著樓市投機的造富與冒險。終於,當地部門和企業在30日不謀而合地共同發聲了。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表示,深圳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
  • 深圳樓市「虛火」有多旺:炒房狂加槓桿,虧損百萬岀局
    炒房「黑嘴」並不鮮見,記者曾以購房者身份嘗試加入類似的投資群,發現所謂的「買房致富」大致分為幾個步驟:跟投資客說房價會暴漲,然後收取會員費,通過中介向購房會員放高利貸......此外,抵押、中介墊資、付全款借殼辦理經營貸、還墊資、再拿新房本抵押等步驟儼然成為一條炒房產業鏈。
  • 深圳客跑廣州增城買房,跌價170萬!珠海炒房跌價3000/平,都是淚
    炒房客在嘗到深圳炒房的甜頭後,開始把目光投向深圳周邊。但是坑太多了,有的人少賺,有的人被深深套牢,有的人更是虧損170萬!下面就看看幾個失敗的案例,給大家警示!案例一:深圳炒房客跑廣州增城買房,450萬變成280萬,兩年跌價170網友爆料,他朋友在深圳有多套房,2018年看廣州增城漲勢迅猛,又有地鐵開通的利好,就花450萬買了新塘萬達旁邊某個樓盤128平房子,帶精裝修!
  • 高層敲打巨頭,警示炒房客:對抗大勢,早晚死得很難看
    炒房,同樣是加劇社會貧富分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甚至更嚴重。資金瘋狂湧入樓市,房價越漲越高,大家沒錢消費,國內大循環就成了無本之木。這次高層巨頭的敲打,其實也是在警示炒房客(偽剛需):對抗大勢,早晚要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