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秒售罄」、「一夜漲百萬」、「天價喝茶費」,難以想像,這些曾經在2016、2017年充斥深圳樓市的現象,又在2020年的春季重現。深圳樓市近期熱度飆升,與投資需求入市、市場做多炒作有關。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張曉玲,申楚源,謝麗婷,辛繼召,張敏
編 輯丨李清宇,曾芳,黎雨桐
「8秒售罄」、「一夜漲百萬」、「天價喝茶費」,難以想像,這些曾經在2016、2017年充斥深圳樓市的現象,又在2020年的春季重現。
疫情後深圳樓市的這波爆發,成為3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最熱門的話題。與之對比,全國樓市依然冷清,深圳的情況成為特例。
然而與幾年前的火爆不同的是,深圳樓市這輪熱潮,背後有諸多人為的因素在推動,炒作的氛圍更為濃烈,開發商、中介、各類掮客、投資者、貸款公司等等,都涉身其中。
4月以來,深圳住建局已連發兩文,嚴打市場亂象,尤其是喝茶費這類。此外,政府還準備了更多的調控手段,將視市場情況繼續推出。
4月2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確認,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向深圳市各商業銀行下發通知,緊急自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
該通知要求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情況。
具體是,對於貸前,自查貸前準入情況,對借款人名下經營實體的真實性調查情況,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情況,企業成立時間情況。對於貸款管理情況,重點梳理借款人(含企業或個人)自疫情發生(1月25日)以來新購房產(含住宅和商務公寓等)並以新購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情況,以及計劃申請財政貼息和預計實際貸款利率水平情況。對於貸後管理,自查借款人貸後新增房產的檢測情況。
圖/新華社
房抵經營貸資金,也被稱為「房抵貸」,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產(住房、商住兩用房)作抵押,向銀行申請一次性或循環使用的消費或經營用途的人民幣貸款。
被「刺激」的炒房客:開發商、中介、渠道公司、自媒體共同炒作
深圳的炒房客、中介們都記得,疫情後第一個線下開盤的項目,是位於蛇口太子灣的灣璽項目。
這個項目由央企地產商招商蛇口開發的,備案名稱為雲璽大廈,預售房源為225套。
來自多家中介和代理機構的信息顯示,在3月7日,灣璽第一次開盤,僅放出70套房源,2000萬左右一套的豪宅公寓,號稱開盤即售罄。
由於是疫情後的第一個開盤項目,當時這個消息被廣為宣傳,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經。
緊接著,灣璽又在3月13日推出14套房源,總價4200萬起步,同樣號稱8秒售罄。配合自媒體、中介的宣傳,再次引爆。
4月5日,灣璽第三次放出54套公寓,市場消息顯示當天就賣完了。
與此同時,關於灣璽開發商「捂盤惜售」、「宣傳秒光、售罄」、「收取喝茶費」等質疑也蔓延開來。
同一個項目為何要分三次開盤,而且每次就放出部分房源?深圳業內人士認為,灣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飢餓營銷」,為此,招商蛇口已被政府部門約談了。
4月9日,灣璽的開發商、深圳市大子灣樂灣置業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自己沒有「捂盤惜售」等行為,「秒光、售罄」等消息也不屬實。
樂灣置業即為招商蛇口的子公司。其表示,綜合考慮蓄客情況、營銷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本項目根據產品戶型面積段調整中介公司佣金點數,並於2020年3月7日、3月13日、4月5日三次集中進行中介轉介推介活動,屬正常銷售行為,被外界訛傳為「三次開盤」。
對此,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灣璽138套公寓三次推盤,每次就放十幾套、幾十套,而且為了準備3月7日疫情後的第一次推盤,各方渠道從2019年底就開始蓄客,自媒體大力配合宣傳,把中介渠道用全,渠道費給到了3個點(一套房最低的佣金就是60萬),用足了辦法促銷。
「因為這是頭炮,打不響,後續推盤和整個樓市預期,就完了。」李宇嘉說。
中介、渠道公司、自媒體是開發商的重要幫手。他們在朋友圈及網站同步銷售數據,大量發布、積極散播售罄的信息,將市場氛圍炒作起來。
這樣一波操作後,在「豪宅灣璽三次開盤三次售罄」的消息刺激下,深圳樓市投資炒作的熱情、投資性需求被徹底激活了。
「買灣璽的基本都是投資的,畢竟幾千萬的資產肯定不是第一次買房了,疫情後,許多人擔心貨幣貶值,就想入手房地產資產,而灣璽是公寓,購房資格等方面操作起來更容易,」深圳一位資深投資者說。
在他發起的微信群中,許多人都在討論近期的幾個熱點項目,包括價格、成交、貸款等等方面。而在深圳,類似這種投資客微信群還有好多個。
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調研顯示,3月份入市的需求中,投資性購房比例已佔到了38%,逼近2016、2017年牛市高峰期的40-45%。而在市場熱度飆升後,這個比例,在4月份可能更高。
圖/圖蟲
暗自流通的「百萬喝茶費」
經過開發商、中介、渠道們的層層鋪墊,深圳樓市的投資需求被激發出來,投資客紛紛入市的同時,「喝茶費」也重出江湖。
所謂喝茶費,即購房人通過中間人,付一筆錢給開發商,以此來獲得想要房源的一筆費用。一般是在樓市火爆或房源搶手時才會出現。
購房者陶宇(化名)最近就有了這樣的遭遇。據他稱,年前曾看中寶安區一個項目的房源,戶型什麼的都滿意,當時找銷售預留了,後來趕上疫情沒有來得及付定金,結果這幾天開發商突然表示,如果再買要多交100多萬的費用,讓他心裡很不舒服。
要收「喝茶費」的項目還有不少。近日,「家在深圳」的業主論壇上,深圳寶安區海納公館的「喝茶費」價目表曝光。一套116平方米4房戶型的房源,總價1120萬,喝茶費100萬;89平方米3房戶型的房源,總價816萬,喝茶費85萬。
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走訪了深圳寶安區多家中介。其中一名中介表示,海納公館、潤恆都市名薈等項目都可通過交一筆錢選房,但是目前查得很嚴,等月底有消息後,會介紹一個「關係人」見面談。
據中介介紹,具體操作流程是,雙方見面後,購房者與「關係人」會籤署一份協議,然後去銀行聯名開戶,做一個資金帳戶監管,將「喝茶費」凍結在裡面。
如果後期購房成功,網籤備案合同以後,雙方共同去銀行,同時在場的情況下錢就可以轉到「關係人」帳戶,「關係人」不能單方取錢;而後續要是出現糾紛,或者沒買到房,則根據協議退錢,銀行的資金會自動解凍,退回原帳戶。
對於「購房人買到房後悔了不想給錢怎麼辦」,中介說,買房人想賴這個錢的情況,沒有遇到過,「說實在的,別人既然敢做這種生意,那肯定有把握能讓你給錢,肯定有這種門路」。
他表示,之前有成交過、操作過的,是前海的頤灣府。但是像華潤、招商這種央企操作不了,華潤城1234期,這種只能靠運氣自己去買了;華潤深圳灣悅府,以前也有操作的,但是那個代價太大了,一套363的戶型,差不多得給一千萬的好處費,那個代價太大了就沒必要了。
此外,萬科的項目也操作不了。不過萬科近幾年在深圳也很少有新房供應。
圖/視覺中國
什麼樣的人充當著中間人、「關係人」?該中介透露,「深圳專門有一批跟開發商老闆有關係的人,靠這種關係賺錢,主要是他們在操作」,在目前的嚴查下,開發商和中介一般不會直接插手。
另據深圳資深業內人士透露,其中,「喝茶費」主要的資金流動涉及買房人(或投資客)、外場中介、駐場中介、開發商內部人員、掮客等多方人員。
其表示,主要中間人一般有兩到三個,即投資客與中介聯繫後,「喝茶費」通過外場中介轉給駐場中介,再轉至開發商內部負責人手裡;但一些小型開發商也有可能只有一個,錢直接由中介轉給開發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關係戶、掮客,那些與開發商或政府部門有關係的人,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充當中間人。
當記者進一步追問具體協議內容時,上述中介則表示暫時不清楚,要到月底有消息後才知道,只是再三強調有保障。
中介坦言,對於深圳搶手的樓盤,年前就已經存在喝茶費這種情況了,「畢竟新房限價,即使加了『喝茶費』,還是比周邊二手房便宜不少,不這樣的話說白了買不到房子。」
他透露,「喝茶費」突然被爆料,是因為之前購房者與「關係人」沒談妥。
「中間人剛開始是要80-100萬,購房人就給了50-60萬,那別人就給他拿的低樓層,3樓4樓,然後他就不滿意,就這種事情起了糾紛,捅出去了。」
中介表示,深圳「喝茶費」的現象很普遍,尤其像寶安區等地段比較好的樓盤,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問題。「你只看到被爆料那幾個,是因為新盤就那幾個,寶安區的新盤大多都是一樣的,現在都是這種操作。」
另一邊,中介還推薦了同為寶安區的盛意家園,據悉該項目將在月底開盤。「盛意家園買不買得到也很難說,但估計流程都差不多。」
圖/21世紀經濟報導 甘俊 攝
深圳嚴打:對收取「喝茶費」等深入調查,嚴肅處理!
針對市場近期的亂象,深圳寶安區住建局發文顯示,涉及「喝茶費」的樓盤包括新錦安海納公館、雲璽錦庭、潤恆都市名薈等。
4月10日,海納公館公告,表示不存在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情況,且項目所有住宅產品已全部售罄。
不過,記者從寶安區中介處了解到,目前雲璽錦庭已經沒有房源了,但明確表示海納公館和潤恆都市茗薈還是有的,只是目前還不能買,「最近這一片正在嚴查,差不多到月底的時候可以有消息。」
深圳的「喝茶費」由來已久。
對買房人而言,遇到被收「喝茶費」的時候很不爽。對於投資客而言,有時候他們寧願支付這筆費用,以換取套利空間。
一名在深圳買房十多年的資深投資者表示,她見過幾萬、幾十萬的喝茶費,也見過600萬的。甚至有時候是買房人主動要交的。「截至目前,以前那些交過喝茶費的人,都是賺了的」。她說。
有業內人士指出,「喝茶費」多少,取決於房子本身價值和市場價值的價差,其本質就是低於市場價導致供小於求。
當前市場上,「喝茶費」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限價導致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即便多交了一筆錢,也能馬上賺到差價,有套利空間。
據諸葛找房研究中心數據,寶安中心區的二手房每平米基本都在10萬以上。
相比之下,涉嫌收取「喝茶費」的深圳寶安區海納公館,戶型在76-118㎡的房源,單價區間在7.4-10.8萬/平方米,總價區間在562-1274萬/套,平均備案價89976元/平方米。
李宇嘉認為,喝茶費主要是由於開發商或者中介機構,認為項目價格遭遇政府限價低估,便內部拿下房源再按市場價進行出售。「很多這種行為實際上都是開發商自己主導的。」
更多是開發商為繞過政府限價做出的舉動,基本最終都會流到開發商手中。
李宇嘉認為,喝茶費使限價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靈,人為抬高了購房成本,助長市場炒作情緒,不利於房價穩定,也與「房住不炒」主基調相背。
4月18日,深圳住建局發文表示,對部分市民反映個別樓盤「收取喝茶費」、「捂盤惜售」、「惡意加價」等問題,已會同各區和相關部門深入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對惡意炒作房價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未來三個月,住建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對於以下行為進行整頓:二手房掛牌價格明顯高於市場真實成交價,機構及個人惡意炒作房價,部分自媒體發布擾亂市場秩序不實言論,評估機構高評高貸,以及「黑中介」違規經營。
南財快評:嚴查「房抵貸」 謹防樓市違規「加槓桿」
近期,深圳樓市迅速升溫,一些炒作現象也重出江湖,其中便包括對「房抵貸」的使用。
深圳受益於各項區域發展利好,房地產需求向來旺盛。但受制於地理條件,城市外擴空間不足,市場供應又相對有限。
因此,深圳樓市有其獨特性,主要表現為房價上漲動力充足,且在政策利好集中釋放時,市場容易滋生出炒作之風。除「房抵貸」外,近期深圳部分項目「日漲數十萬」,還曝出天價「喝茶費」等炒作現象,對全國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心理衝擊。
在這種背景下,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嚴查「房抵貸」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做法,無疑符合樓市調控中「去槓桿」的基本基調。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38城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比2月增加了17個。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31個)、三線城市(35個)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0.2%、0.3%、0.2%,均比2月有所擴大。
對於從疫情中逐漸復甦、部分區域已出現過熱現象的全國樓市來說,嚴查類似房抵貸等「加槓桿」的行為也頗有必要。
一方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疫情期間積壓的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容易引發市場反彈。對金融槓桿實施嚴格管控,無疑有助於遏制樓市「虛火」。
另一方面,避免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樓市,引導其進入其他實體經濟領域,對於在疫情中受到重大影響的實體經濟來說,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始於2017年的本輪樓市調控,至今已持續三年時間,成果也頗為顯著。在近期市場反彈跡象隱現的背景下,恪守「去槓桿」的基本思路,使「房住不炒」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仍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