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成河的金川之戰,為何是影響中國百年國運的一戰?

2020-12-11 騰訊網

乾隆對中華民族領土貢獻之二:金川之戰

金川分為大金川和小金川,位於四川的西北部,處在大渡河上遊,轄區內居民以藏民為主,兼有其他少數民族。金川在當時是從四川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這事對於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是萬不能忍受的。當即決定發兵攻打,然而歷史又在此時給乾隆開了個大大的玩笑,滿朝官員同意出兵者寥寥無幾,理由出奇的一致:金川地處四川西北腹地,道路崎嶇難行,山高林密,純屬雞肋。然而乾隆皇帝高瞻遠矚,堅持攻打大金川。

公元1747年,清兵3萬人分兩路進兵大金川,至1749年,大金川投降,金川之戰告一段落。

然而數年之後,即公元1765年前後,金川局勢開始嚴重失控,此時不是大金川攻打小金川了,而是兩個金川開始穿一條褲子,聯合起來攻打周邊的十數個其它土司領地。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獲知匯報以後,沒有過多廢話,就一個字「打」!1766年,乾隆委派總督阿爾泰負責前線戰事,並聯合當地9家土司一起攻打大小金川。由於大金川一帶,氣候惡劣,山勢險峻,經常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供行走,而在險要關隘,懸崖絕壁上,卻密布碉堡,碉樓,石牆內到處設置著槍炮,清軍每進軍一步,都是死傷慘重。最終經過一系列異常艱苦的戰鬥之後,終于于1776年,徹底平定了大小金川,設縣治理,由清政府直接委任官員管理這一地區,廢除了當地流傳數百年的土司世襲制。

從1747年開始攻打大金川,到1776年,最終平定大金川,前後歷時28年,雖然勝利了。然而代價卻極其慘重!此戰,乾隆朝時期的名將幾乎全部參戰,在不到500裡的金川地帶,先後出動共計10萬大軍,後勤投入將近60萬人,耗費白銀7000萬兩,陣亡將士20多萬人,中高級軍事將領直接戰死150多人,因此戰不利受牽連,先後被處斬的一品大員多達4人。此戰之後,清朝元氣大傷,後世很多學者專家經常以此戰抨擊乾隆,認為金川之戰是愚蠢之戰,空耗國力,乾隆為了面子,而傷了裡子。

然而,金川之戰我認為不但不是愚蠢之戰,反而是英明之戰。這一戰徹底滅殺了西南川藏以後動蕩的種子,為後來的統治者能夠順利管轄川藏奠定了百年大計。更毫不誇張的說,在中日戰爭期間,若無穩定的西南川藏一帶,為國民政府保留了反攻日本的工業基礎,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員兵器支持,中日戰爭會更加艱難。

為什麼金川一個彈丸之地,勝利的意義會如此重大呢?想必很多讀者都會有此疑問,且聽我分析之:

上面說到,金川地處咽喉要衝,在當時是由四川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且當地都是少數民族雜居,漢民幾乎等於零。而世襲制的大土司制在當地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又遠離中央京畿,真可謂天高皇帝遠,我的地盤我做主。這種思想在世襲的土司心裡根深蒂固,如果任由大小金川聯合併吞併周邊的小吐司地盤,一定會在當地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少數民族政權。

如果他們再和西藏獨立勢力勾結,連為一體,加上川藏當時的交通極為不便,這時可以想像,這樣一個獨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雄踞西南,他們再聯絡雲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勢力,後果不敢設想。更主要的是清朝後來的繼任者們都是資質平平,各國列強已經紛紛開始介入中國內政,清政府此時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又那有餘力去解決偏僻的川藏事務呢?

結果很可能是,這一新興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列強的扶持幹預下,最終獨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權。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卻是一意孤行堅持28年的攻打,最終掐滅了這團可能禍害中國的一把邪火,沒有使金川土司變成為金川國家!

所以,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乾隆皇帝是不是特別的牛逼,堪稱中國的大功臣呢!是不是堪稱千古明君呢?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古東女國 | 女王的金川,金川的女王(下)
    ,以金川為中心的東女國,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成為中原文化和藏羌文化的交流之地,形成了獨特的東女文化,時至今日,還在影響著金川百姓的方方面面,那麼東女國的特點都體現在哪些地方呢?,但從保留至今的「中國碉王」的身上,依稀可見當年當年東女國王宮的巍峨。
  • 乾隆時期大小金川之亂,為何花費7000萬兩白銀,用了七年才平定?
    乾隆帝以雲貴總督張廣泗徵苗有功,乃調督四川,率兵進屯澤旺所居之諾官寨(即今四川省懋功縣城 ),用澤旺之弟良爾吉為嚮導,銳意進討之。二、為何大小金川難以平定?清徵大小金川起因於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助女欺凌其婿小金川土司澤旺,其間夾雜有漢人甚多,其顯著者有張廣泗信任之王秋。
  • 你知道歷史上那些著名國運之戰嗎?
    你知道歷史上那些著名國運之戰嗎?在以前的時代,新時代更新舊時代往往需要一場戰爭,有的影響力很大,有的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影響力巨大的戰爭吧!長平之戰參戰方:秦國 趙國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
  • 日本對東京奧運會的「國運之憂」
    《日經新聞》、《朝日新聞》等日媒近日也紛紛給橋本聖子冠上了「神賜的奧運之子」的名號,傳遞出對奧運會將在神明保佑下成功舉辦的信念。而要探尋日本高官為何對奧運如此執著,以及奧運與國運纏繞相生的觀點為何形成,就要回顧奧運在日本歷史中扮演的角色。
  • 為什麼中國曆朝建國每逢七八十年,就有一場國運相關的挑戰?
    中國歷史中有個神奇現象,每個朝代建國七八十年左右,就會面臨一場國運天花板的挑戰。贏了就有幾百年盛世,輸了則暮氣沉沉。第一個朝代的秦國,作為一個短命王朝,還沒迎來自己的挑戰環節,就倒在了項羽的戟下。這屬於王朝國運太衰,基本就是打醬油的角色。但是秦朝的開創性舉措,還是很具有歷史意義的。無論如何,完成了一統。
  • 金川御碑,記錄著乾隆的十全武功
    如果不是還保存有這麼一塊完好的石碑,很多遊客是不會知道200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多麼慘烈的一場戰爭的,那時的金川應該是血雨腥風、屍橫遍野,慘不忍睹的。       交戰的雙方是乾隆皇帝的清王朝和大、小金川的土司部族,這場戰爭到底有多慘烈,影響有多深遠,乾隆皇帝有多重視……這塊石碑無聲地述說著。
  • 胡虜無百年國運,為何滿清卻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答案你想不到!
    所謂胡虜無百年國運,實際上指的就是草原遊牧政權往往難以維持超過百年的時間。這一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空前強大的蒙古帝國國祚只有53年,元帝國稍長也只是到了97年……但是這裡卻有一個極為特殊的例外,那就是滿清一統華夏之後,大清朝前後一共持續了近三百年。
  • 中國現代國運昌隆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兩位國學大師,錢穆和南懷瑾用不同的方式推算了國運,錢穆是儒家的大師,用的是火珠林法,南懷瑾則是用易經理論結合《推背圖》上的預言,雖然方式不同,但結果類似: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將迎來100年左右的上升大運,這期間將重返中國古代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
  • 建國72年,美國在中國周邊打了3場戰爭,帶來中國國運3次上升
    中國與美國,隔著太平洋相望, 一個是屹立千年的東方大國,一個是崛起百年的西方大國。縱觀共和國建國這72年間,中國兩國雖然沒有在各自本土上直接對抗,但是相互之間的較量從未停止過,這72年間,美國這個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帝國在中國周邊一共發動了3次大規模戰爭,而這3次的戰爭也恰好給中國帶來了3次國運上的提升!具體又是哪3次戰爭呢?
  •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危害有多大?輸的不是戰爭而是近百年的國運
    銘記歷史,我們才能仰望未來,近代我國中日甲午海戰的這段歷史,始終是揮之不去的一段歷史印記,在這場影響深遠、不該輸的戰爭中,我國最終輸掉了這場戰爭,而此戰的失敗,對於我國來說不僅僅是輸掉了一場簡單的海戰,而是輸掉了一場近百年的國運,此戰過後日本則跨入現代列強之列,我國則淪為列強的殖民掠奪得
  • 清朝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亂:雙方在碉樓展開攻防戰
    因此,在生活習俗等各方面受羌族文化的影響比較突出。現在,居住在川西北的大、小金川的嘉絨藏族的房屋建築形式與羌族的碉樓相同。這種碉樓建築文化一直影響到藏東、藏南地區。    一個民族不論其最初的居住形式如何,其先民們從事構築營造活動的目的總是為了抵禦自然和外族的侵害,希望得到一個穩定的,能保護自己的居所,求得生存休憩的空間。
  • 藏地尋花,一起金川三月看梨花,遇見中國最美春天
    金川,被譽為四川阿壩州的小江南,雖然她地處高原 卻物產豐富。「塞上江南」、「嘉絨故土」、「中國雪梨之鄉」、「東女國」都是用來形容金川的美譽。有極具魅力的民族風情和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築,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這裡的民風和那漫山遍野的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未到金川,也許你根本無法理解這一句詩真正的意境。
  • 己巳之變:一場後金與明朝的國運之戰,崇禎卻親手將它葬送
    明崇禎二年(1629年),發生了一件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事,這就是己巳之變,當然它還有一個更加直白的稱呼:後金攻明京畿之戰。在這一年初冬,後金大軍繞道蒙古攻入塞內,兵鋒直指京城。這是後金第一次攻入塞內,也是明朝徹底衰亡的開始。
  • 北宋國運一戰,卻毀在第一良將之手,從此再難收回燕雲十六州!
    七年後的雍熙三年,在接連解決了武功郡王趙德昭(宋太祖長子,自殺)、魏王趙廷美(太祖、太宗親弟,自殺)後,北宋朝廷已再無其他可以影響太宗系皇位的宗親。解決了內部問題,恰逢遼國新君登基,蕭太后攝政,宋太宗再次燃起了收復燕雲的念頭。早在雍熙元年,知雄州賀令圖上表說:「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釁,以取幽薊。」
  • 光武帝劉秀的封神之戰昆陽之戰,「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 【木西作品】‖我是金川的
    只有7萬多人卻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因為金川人都喜歡做生意各行各業都有金川兒女的身影金川在歷史上有大篇幅的記載這是源於和清朝的皇帝有關被稱為乾隆王打金川一個邊遠的蠻夷之地為何被皇帝青睞這裡面有許多傳說在如今的安寧鄉廣法寺有一個碑叫做御碑
  • 國運之戰:任正非、張一鳴心有戚戚焉
    「戰」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國家間圍繞著技術(專利)展開的一系列明爭暗鬥,所產生的國際格局影響,不遜色於任何一場規模性熱戰。 回溯近代史上大國間的專利之戰,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勾勒出其國運的變遷。
  • 「一戰」結束百年 | 被忽視的14萬華工,和並非配角的中國
    在戰後圍繞世界秩序新安排爆發的法律戰、輿論戰中,公開外交、大眾外交的理念和國際協調機制獲得了世人的普遍接受,成為今天國際關係中的一般常態。意識流文學、達達主義和包浩斯建築風格,則是大戰在藝術領域的投射。以此觀之,「一戰」催生的不僅是有形的新國界,還有無形的新思想和新規則。
  • 62年的戰爭,對印度影響有多大呢?
    【歷史】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戰者,國之大事也」,意思是戰爭,那是一個國家最大的事情,因為戰爭都是「存亡之地,死生之地」,所以稍有不慎,那是會影響國家命運,整個民族未來的。所以中國古代強調,不要輕易戰爭,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對待戰爭要慎之又慎啊。這句話到現在更是如此,很多國家的命運,很多時候都是一場戰爭決定的。
  • 歷史證明,開啟中國國運的,正是這一年!
    對中華民族影響最為深遠的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那一年,就是庚子鼠年。這一年,開創了中國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這一年之前,中國是中華帝國,泱泱中華,俯視天下。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打敗了,一些中國人的自信被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