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英國脫歐後,義大利會是下一個嗎?4日義大利進行的一場公投讓歐洲屏住呼吸。雖然這場公投的內容是修憲,無關脫歐,但在輿論看來,經過一系列連鎖反應,兩者之間完全有畫上等號的可能。被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嚇怕了的西方輿論提心弔膽:誰能保證今年不會有第三隻黑天鵝展開翅膀?
當地時間12月4日義大利舉行公投,根據出口民調顯示的公投結果,民眾否定了修憲提案。義大利總理倫齊宣布辭職。
「我的總理生涯止步於此,」倫齊在宣布辭職的電視演說中對全國表示。稍早公投結果顯示,「贊成」陣營在公投中輸掉多達20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2016年12月5日,義大利總理倫齊宣布將辭職
義大利公投的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會讓義大利總理賭上政治生涯?
意獨特政治制度導致政府頻繁倒臺
二戰至今,義大利已經更換了60多屆政府,平均每屆政府在任時間只有1年零1個月。頻繁更換的政府導致政令朝令夕改,社會無所適從。
義大利議會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首先,議會可以通過不信任投票隨時解散政府,同時因為憲法規定的選舉制度問題,造成議會中小黨派林立,每屆政府的政黨都很難單獨組閣。其次,參議院和眾議院權力相等,每份法案在成為法律前,必須由兩院同時通過。這種兩院制設計,可能會讓待通過的法案在這兩者之間推來推去數十年,整個政治體系的效率被大大地犧牲了。
改革頻遭掣肘 倫齊放手一搏
現有政治制度,讓義大利總理倫齊的諸多社會經濟改革方案無法真正落實。因此,於危機中上臺的總理倫齊,提出了包括憲法改革方案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方案。(點擊了解方案詳情)然而,由工會和其他既得利益集團把持的參議院令倫齊的改革遭遇多方掣肘。最初,倫齊並不想讓憲法改革方案通過公投來冒險,而是尋求在議會表決通過,但未能得到三分之二議會投票的支持。於是根據憲法,只能就憲法改革舉行公投。倫齊也多次表示,如果公投被否他將辭職。
公投為什麼會失敗?
經濟難有起色被認為是倫齊不能獲得足夠支持的原因之一。卡達半島電視臺4日稱,公投不僅是投票本身,自從倫齊表示公投不過就辭職後,所有反對派都站到一起反對他,甚至他所在黨派的部分人士也站到對立面。倫齊曾被寄予厚望,兩年前,他誓言要做「解放者」,將這個國家從政治牢籠中救出。如今,大多數支持者感到承諾和現實差異巨大。倫齊表示,如果公投未通過,義大利不會再改變。
民粹主義陰雲籠罩西方政治
如果義大利總理倫齊因公投失敗下臺,義大利民粹勢力五星運動黨將在政治上獲利。這一政黨由喜劇明星貝佩·格裡洛領導,反歐洲一體化、反移民,在2013年議會選舉中異軍突起,已成為義大利最大的反對黨。除了擔心出現五星運動黨上臺的極端情況外,歐洲輿論更擔心公投失敗可能產生的連帶效應。在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之後,義大利公投被不少歐美媒體視為反建制派和建制派之間的「第三場對決」。
巧合的是,在義大利公投當天,中歐國家奧地利也舉行總統選舉。雖然奧地利自由黨候選人霍費爾最終承認敗選,但他險些成為歐洲第一個來自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總統。而在此之前,英國脫歐、美國川普當選,則被認為是民粹主義的兩大勝利。
△奧地利自由黨 總統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
為何民粹主義在歐美大行其道?
究其根源,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分化加劇是主要因素。歐美政治草根階層普遍對現狀不滿,感到被現有制度拋棄,對移民湧入感到恐懼,對精英階層感到憤怒。近年來,歐洲接連遭受金融危機、債務危機與難民危機三重打擊。在歐洲各地,各種民粹主義和「疑歐」勢力獲得廣泛支持,傳統的政治黨派開始失去吸引力,目前法國國民陣線、英國獨立黨、奧地利自由黨、希臘金色黎明黨等右派民粹主義政黨都進入國家議會,匈牙利、波蘭等國的執政黨也有右翼民粹主義色彩。
歐洲政治版圖或將發生巨變
在這種形勢下,此次義大利公投和奧地利總統重選成為了觀察歐洲政治走向的重要節點,其結果具有強烈的示範和象徵意義。2017年,歐洲國家還將先後迎來多場重要選舉,包括法國總統選舉、荷蘭大選、德國大選等,如果這些國家的民粹主義政黨得勢或上臺,歐洲政治版圖將發生巨變。
意公投為全球市場帶來不確定因素
本次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也被普遍認為是國際金融市場面臨的又一起黑天鵝事件,甚至不排除引發新一輪歐元區危機。許多投資者擔心,如果公投之後義大利政局動蕩或者過渡政府受困於政治鬥爭,義大利經濟尤其是銀行業勢必受到衝擊。一旦出現銀行業危機,將會迅速對歐元區其他國家銀行造成連鎖影響。
另外,據市場人士估計,目前義大利國債市場規模大約為2.5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而此次義大利憲法公投使得義大利未來經濟走向陷入更多的不確定性。義大利國債未來走勢如何,對全球經濟又將產生何種影響,也是本次公投帶來的一大懸念。
監製/楊繼紅 主編/張天宇
編輯/紀之文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