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90周年論壇 探討後疫情時代劇院發展

2020-12-26 看看新聞Knews

疫情之下,世界各地音樂廳遭遇發展困境。10月29日由上海音樂廳主辦的「歷玖彌新——面向未來,劇場如何再出發?」90周年論壇,在上海音樂廳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全球各大著名音樂機構的掌門人和藝術家,在線上線下同步交流了自己應對挑戰的舉措。

論壇匯集了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日本三得利音樂廳、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陝西大劇院/西安音樂廳、德國漢堡易北音樂廳、法國巴黎愛樂大廳、法國塞納河音樂廳駐廳樂團等全球著名劇院劇團領軍人物,許舒亞、丹尼爾·霍普、羅小慈等音樂家及文化學者等人士齊聚「雲端」,共同探索後疫情時代劇場的發展之路,尋求劇場運營及表演藝術行業的未來。

著名音樂機構德國漢堡易北音樂廳節目總監芭芭拉勒比奇透露,原本9月初他們已經重啟了劇院,但從10月28日晚開始,他們剛恢復了兩個月的線下演出又要暫停了,因為劇院需要再度關閉。疫情期間他們安排了很多線上演出節目之外,還開發了面向懷孕婦女的胎教項目等創新活動,她認為今後的音樂廳不能一直僅僅滿足於過去的一些音樂會形式,要不斷的創新。

日本三得利音樂廳總裁、大提琴演奏家堤剛通過線上連線,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當疫情試圖拉開彼此距離的時候,網際網路的在線表演反而拉近了我們和全世界的距離。疫情期間,三得利音樂廳通過嘗試線上直播音樂會,意識到即使是在音樂廳外,也可以吸引潛在的觀眾踏入我們的音樂廳,這是三得利音樂廳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經歷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次關閉。音樂廳執行長克雷格·哈塞爾在主旨演講中分享到,劇場關閉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啟動了以「音樂家駐家秀」「封閉式音樂會計劃」等,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作為數位化節目新嘗試。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在主旨演講中介紹到,上海音樂廳致力於從單一演出功能舞臺向智慧劇院與共享型藝術空間轉換,在疫情這場危與機中,一直堅守初心,期間在內容創新、藝術價值、社會責任、合作分享等各方都做了很多的新嘗試。通過「雲音樂廳」與觀眾在「雲端」找到連接的新方式;藉助一系列「破圈」創新合作,努力創造新的時代價值。

而如何把創新變成未來可持續的模式,大家都仍然在探索,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識是:劇院與劇院之間,劇院與藝術家之間,未來應該有更多的聯動,相互扶持。

為此,本次論壇期間,上海音樂廳與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英國皇家威爾斯音樂與戲劇學院多拉·斯塔茨克音樂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線上完成籤約儀式。

未來,籤約三方將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為原則,發揮各方優勢,拓寬合作領域,共享有益經驗,積極促進劇場運營、藝術教育、線上線下演出內容、藝術家扶持等緊密合作。目前籤約各方也正與全球其他知名演藝機構包括美國林肯中心、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和法國塞納河音樂廳等探討構建全新的世界劇場聯盟的詳細計劃,在後疫情時代攜手再出發。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編輯:靜靜)

相關焦點

  • 上海音樂廳90周年論壇:面向未來,劇場如何再出發?
    上海音樂廳90周年論壇:面向未來,劇場如何再出發?10月29日,由上海音樂廳主辦的「歷玖彌新——面向未來,劇場如何再出發?」90周年論壇將在上海音樂廳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 分別一年半後,上海音樂廳9月歸來,《武漢十二鑼》線下舞臺...
    摘要:開啟「歷玖彌新——90周年系列演出amp;活動」在經歷了為期1年半的修繕後,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正式對公眾開放。上海音樂廳自2019年3月起開始了平移15年來首次大規模修繕。
  • 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 開啟「歷玖彌新——90周年系列演出...
    8月20日電(周卓傲)在經歷了為期1年半的修繕後,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正式對公眾開放。今年恰逢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9月-12月,為期四個月的「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將與廣大市民見面,54場音樂會及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活動,讓觀眾們全方位感受音樂廳的千姿百態和無限活力。上海音樂廳全新版官網也已上線啟用,演出將於近期開票,觀眾可至新官網探索更多有趣好玩的內容。
  • 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9月6日重新開業
    在經歷了為期1年半的修繕後,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正式對公眾開放。上海音樂廳自2019年3月起開始了平移15年來首次大規模修繕。
  • 修繕一年半,90歲上海音樂廳9月帶著54場音樂會回來了!
    9月6日,上海音樂廳將帶著全新的面貌、全新的音樂季,華麗復出,重新開業。上海音樂廳今年90歲了,9月-12月,為期四個月的「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整裝待發:54場音樂會,有古典大咖,也有流量擔當;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一系列活動,昭示著一個千姿百態、無限活力的音樂廳。
  • 歷「玖」彌新,90歲上海音樂廳「破圈」歸來
    ■本報記者 姜方歷經一年半的修繕後,今年90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回歸公眾視野。下月起至年底,「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將以54場音樂會及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活動,讓市民遊客全方位感受這座上海文化地標的活力。根據防控要求,嚴格控制50%上座率的前提下,上海音樂廳精心設計了重開後的系列演出活動節目單。
  • 【圓夢計劃】長沙音樂廳×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寒冬福利...
    大學生藝術圓夢計劃 「大學生藝術圓夢計劃」是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長沙音樂廳聯合湖南高校針對高校學生專門推出的,由大劇院、音樂廳自行發起、自行補貼的一項長期的公益活動。Hello~各位同學們,世界很大,幸福很小,疫情過後,如期而至的不僅有健康歸來的你,還有梅溪湖大劇院和長沙音樂廳充滿熱情和感動的演出❤本次「大學生藝術圓夢計劃」包括哪些演出呢?讓我們一起先來看看吧!
  • 掌聲獻給90歲上海音樂廳「歸來」
    昨晚,燈光璀璨的上海音樂廳分外美麗——「歸來」譚盾攜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音樂會在此上演。這是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的開幕音樂會,也是上海音樂廳修繕重啟後的第一場音樂會。譚盾在經過測試後也宣稱過「本場音樂會將不用任何麥克風」。昨晚演出一開始,經由音樂廳演出大廳的自然聲效環境,透亮、清晰的音樂聲傾瀉而出,縈繞於演出大廳的每個角落,讓現場樂迷驚喜不已。整場音樂會也不乏西方經典音樂作品的演繹和改編,斯美塔那《沃爾塔瓦河》、鮑羅丁《韃靼之舞》的音樂都涵蓋著同一種情愫,那就是「思念」。
  • 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在成都開幕 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教育發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1月14日上午,「教育之光,點亮未來」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在成都開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名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就後疫情時代的教育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 9月6日,上海音樂廳修繕歸來,更多了這些「打開方式」!
    2019年3月,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開啟平移15年來的首次大規模修繕。 暫別觀眾一年半後,這座「90歲」的申城地標建築在克服了新冠疫情給修繕工作帶來的諸多困難後,終於得以重新綻放,將於9月6日正式迎客。
  • 上海中小健身品牌論壇舉行 共探後疫情時代發展
    網易體育9月16日報導:近日,備受行業關注的「2020上海中小健身品牌聯合論壇」在鄒市明搏擊健身中心舉行,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行業未來的發展。
  •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七寶再開講 研討後疫情時代「雲文化...
    圖為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現場。新華網發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分論壇——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舉行。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已於今年12月8日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
  • 後疫情時代上海品牌彰顯本土力量 上海大劇院2021新年音樂會打造...
    12月21日下午,「別克大師系列」上海大劇院2021新年音樂會媒體見面會在大劇院貴賓廳舉行。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上海歌劇院院長、指揮家、鋼琴家許忠,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副總監劉展術,上海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韓蓬、女高音歌唱家宋倩和男高音歌唱家於浩磊共同出席此次活動。
  • 上海音樂廳9月6日回歸:文保區修舊如舊重現1930年原觀
    歷經了為期一年半的封閉式修繕後,有九十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正式對公眾開放。其間,為了進一步助力上海演出市場的復演工作,進一步豐富都市人們的文化生活,音樂廳人克服了新冠疫情給修繕工作帶來的諸多困難,終於得以在9月6日重新對外開放。上海音樂廳由「文保區域」和「非文保區域」兩部分組成。文保區域「修舊如舊」,包括重新繪製16根羅馬柱、恢復海上藍雕花穹頂、東廳水磨石地面還原成1930年原跡等;非文保區域則重新裝飾裝修,小廳改造後可增加100多場演出。
  • 企業開講|後疫情時代劇院的危與機
    在劇院管理和演出院線運營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劇院行業遭受重創,但是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劇院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使命並沒有改變。國慶期間,國內演出市場出現難得的火熱景象,令人振奮,但困境仍然存在。面對挑戰,劇院必須為時代發聲,積極創新求變。只有抓住後疫情時代的新機遇,主動注入新動能,才能為劇院帶來全新的生機,推動高質量發展。
  • 今晚,上海芭蕾舞團在上海音樂廳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跳起了芭蕾
    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國內首臺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上海音樂廳首演揭開面紗。結束後,觀眾又被帶到容納有1185把海上藍座椅的大廳,然後是二樓吧檯附近的走廊…… 在音樂廳的北廳、南廳、舞臺和走廊等不同空間裡,在上海音樂廳的海派與古典融合的建築空間內,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帶給現場觀眾除了「移步換景」式的沉浸之美外,還有建築、芭蕾、音樂與新媒體的多維藝術碰撞。
  • 後疫情時代全球商圈創新發展
    本報訊 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和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福布斯中國、上海市靜安區商業聯合會和上海九百(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商圈創新發展」 2020福布斯·靜安南京西路論壇11月27日在滬舉行。
  • 後疫情時代中餐發展高峰論壇在穗舉行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郭軍)「中國國內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經濟正進入疫情後的復甦期。餐飲消費將迎來反彈性增長,最終將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卡夫亨氏亞洲區主席兼中國董事總經理羅志澄9日在廣州表示,該公司始終致力於發展中國市場,對中國未來的市場潛力充滿信心。
  • 觀眾與舞者「形影相隨」,穿梭於上海音樂廳
    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幟、一座90歲的文化地標,滬上兩大文藝機構攜手落下「沉浸」式芭蕾的第一子。 「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12月16日晚在音樂廳舉行首演。「在光影和樂韻裡,劇院與舞團完美相融,這是上海滋養出的獨特藝術,有著海派文化的迷人魅力。」
  • 融入在足尖讓人「難說再見」 海派芭蕾沉浸於90後音樂廳
    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在上海音樂廳演出 記者 王凱攝  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幟、一座90歲的文化地標,它們共同孕育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會帶來怎樣的藝術碰撞?  「藝樹計劃」傾力呈現,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旗下上海芭蕾舞團、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修繕一新的上海音樂廳首演,帶來新媒體藝術和舞蹈的多維藝術碰撞,讓看過人都說:「想一看再看,難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