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世界各地音樂廳遭遇發展困境。10月29日由上海音樂廳主辦的「歷玖彌新——面向未來,劇場如何再出發?」90周年論壇,在上海音樂廳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全球各大著名音樂機構的掌門人和藝術家,在線上線下同步交流了自己應對挑戰的舉措。
論壇匯集了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日本三得利音樂廳、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陝西大劇院/西安音樂廳、德國漢堡易北音樂廳、法國巴黎愛樂大廳、法國塞納河音樂廳駐廳樂團等全球著名劇院劇團領軍人物,許舒亞、丹尼爾·霍普、羅小慈等音樂家及文化學者等人士齊聚「雲端」,共同探索後疫情時代劇場的發展之路,尋求劇場運營及表演藝術行業的未來。
著名音樂機構德國漢堡易北音樂廳節目總監芭芭拉勒比奇透露,原本9月初他們已經重啟了劇院,但從10月28日晚開始,他們剛恢復了兩個月的線下演出又要暫停了,因為劇院需要再度關閉。疫情期間他們安排了很多線上演出節目之外,還開發了面向懷孕婦女的胎教項目等創新活動,她認為今後的音樂廳不能一直僅僅滿足於過去的一些音樂會形式,要不斷的創新。
日本三得利音樂廳總裁、大提琴演奏家堤剛通過線上連線,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當疫情試圖拉開彼此距離的時候,網際網路的在線表演反而拉近了我們和全世界的距離。疫情期間,三得利音樂廳通過嘗試線上直播音樂會,意識到即使是在音樂廳外,也可以吸引潛在的觀眾踏入我們的音樂廳,這是三得利音樂廳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經歷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次關閉。音樂廳執行長克雷格·哈塞爾在主旨演講中分享到,劇場關閉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啟動了以「音樂家駐家秀」「封閉式音樂會計劃」等,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作為數位化節目新嘗試。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在主旨演講中介紹到,上海音樂廳致力於從單一演出功能舞臺向智慧劇院與共享型藝術空間轉換,在疫情這場危與機中,一直堅守初心,期間在內容創新、藝術價值、社會責任、合作分享等各方都做了很多的新嘗試。通過「雲音樂廳」與觀眾在「雲端」找到連接的新方式;藉助一系列「破圈」創新合作,努力創造新的時代價值。
而如何把創新變成未來可持續的模式,大家都仍然在探索,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識是:劇院與劇院之間,劇院與藝術家之間,未來應該有更多的聯動,相互扶持。
為此,本次論壇期間,上海音樂廳與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英國皇家威爾斯音樂與戲劇學院多拉·斯塔茨克音樂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線上完成籤約儀式。
未來,籤約三方將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為原則,發揮各方優勢,拓寬合作領域,共享有益經驗,積極促進劇場運營、藝術教育、線上線下演出內容、藝術家扶持等緊密合作。目前籤約各方也正與全球其他知名演藝機構包括美國林肯中心、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和法國塞納河音樂廳等探討構建全新的世界劇場聯盟的詳細計劃,在後疫情時代攜手再出發。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編輯: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