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第一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捉弄對方,被捉弄的人往往最後才知道,自己被別人捉弄了,這一天也被形象地稱為愚人節,那麼你知道愚人節的來歷嗎?
讓我們邊學單詞,邊在本文最後的Tips小貼士裡了解一下關於愚人節來歷的小故事吧!
寶寶讀對了沒?
爸爸、媽媽們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鼓勵哦!
接下來,學習一個例句吧…
最後,還有可愛的小貼士要講給寶寶們聽哦~
Tips小貼士文字版:
你知道愚人節的來歷嗎?
每年四月一日的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或 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是西方流行的民間節日,但愚人節並沒有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
愚人節普遍認為起源於法國。法國在1564年首先採用新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
以每年一月一日作為新年的第一天,改變了舊紀年法,以四月一日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但在推行這個新紀年法過程中,一些守舊的人並不買帳,仍然沿用舊的紀年法。
這些守舊的人依舊在四月一日這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而主張新紀年法的人對這些守舊的人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這天給頑固守舊的人贈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為「四月傻瓜(April Fool)」。
而後,這些人在四月一日這天互相愚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行為成了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在十八世紀愚人節流傳到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