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何不帶吳鉤

2021-03-01 國士無雙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首《南園十三首之五》,是唐代詩人李賀的著名詩篇,通過吳鉤引入詩人熱血男兒的豪情,表達了「家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

提及「吳鉤」的古代詩詞多不勝數,辛棄疾有「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李白有「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1、南園: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疇平地。楊其群《李賀詠昌谷諸詩中專名考》謂:「原」與「園」二字義可相通,凡李賀宅南「可種穀給食」的大片平地,均可稱為「南原」,亦稱「南園」。

2、這是組詩中的第五首。吳鉤:一種頭部呈彎鉤狀的佩刀。

3、五十州:指當時被藩鎮所佔領割據的山東及河南、河北五十餘州郡。

4、暫上:一上,試上。凌煙閣: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閣。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為表彰太原首義和秦府功臣,命閻立本繪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畫像於凌煙閣。

5、若個:哪個。萬戶侯:受封食邑達一萬戶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祿。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還不帶上那武器,去收取被藩鎮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

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有哪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麼豪邁!「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力,它不只構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鬱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於無奈。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願。然而「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山的大業,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鬱。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託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寫出反襯的筆法,又寫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迴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在詩歌的節奏裡,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

「吳鉤」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東西?為什麼後來就沒了呢?

現代人通過臆想複製的「吳鉤」

圖片來源網絡

首先,吳鉤是兵器這一點基本沒有什麼爭議,重要的是它長什麼樣子。目前有彎刀說、鉤子說、寶劍說三種。

紅漆鬼頭刀 清光緒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多數的古代冷兵器研究者都認為古人說的「鉤」其實是一種彎刀。所謂「吳鉤」,就是指刀刃為曲線形的吳國刀。這種刀型最早出現在青銅時代,並在唐代時達到鼎盛。

關於吳鉤的較為可信的記載,首推北宋「文化大咖」沈括的《夢溪筆談》:「吳鉤,刀名也,刃彎。」可見,吳鉤是一種彎刃的刀,因此吳鉤在詩歌中,象徵著勵志報國和馳騁沙場,而要揭開吳鉤的真實面目,可能還要從秦始皇陵說起。

秦始皇陵出土的武器

圖片來源網絡

秦始皇陵中有兵馬俑大家都知道,都說這是秦俑藝術的大成。但是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陶俑,陵中其實還出土過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武器。

秦始皇陵出土的武器

圖片來源網絡

1974年,考古學家開始陸續對秦始皇陵進行發掘,兵馬俑坑中出土了戰車和數量繁多、種類繁雜的兵器。劍,戟,鈹,戈,矛,殳,弩等一應俱全,除了這些常見的兵器之外,還有一種造型奇特的彎刀,有人將它和吳鉤關聯起來,給它起名「秦鉤」。

「秦鉤」

經過測量,它長約71釐米,柄窄刃寬,在2.2-3.3釐米左右,重量適中,所以握持起來的手感,和劍差不多。

吳鉤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地(今蘇州一帶)。當年吳王闔閭舉兵滅楚的時候,吳鉤作為吳國士兵的主要武器,立下了汗馬功勞,敵人對裝備精良的吳國也聞風喪膽。

好用的武器對於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難想像,秦國不久就派出了「科技間諜」,將這種兵器的製造技術偷學過來,並投入戰爭。

與劍比起來,吳鉤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勾殺」,即用內刃,繞過敵人左手持握的盾牌,進而勾住敵人的要害部位,對其造成殺傷。而後在戰爭中,秦人又發明出了一些其他用法:比如從側面勾殺隱蔽物後面的敵人,在攻城的時候,也可以立在雲梯上,勾殺躲在城堞後的敵人,可謂無不用其極。

然而隨著冶煉技術的迅速發展,戰爭的殘酷程度也逐漸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很快就發現吳鉤在戰場上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長度不足。

用刀的和用槍的,哪邊虧?

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騎兵的大量引入,長柄武器成為了戰爭的新寵兒——由於保持距離就能對敵人進行有效殺傷,極大增加了士兵的生存率,統治者很快發現,哪邊配置長柄武器的士兵多、戰車多、騎兵多,哪邊就有更高的勝率。

兵馬俑中的戰車

圖片來源網絡

相比之下,吳鉤卻只適合近距離作戰,或者是在一小隊人馬奇襲的時候用,所以,吳鉤在戰爭中逐漸處於劣勢,打造的數量也開始變少,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造成了今天僅剩「秦鉤」可供參考的局面。

雖然吳鉤在戰爭史中屬於曇花一現,但「吳鉤精神」卻永遠存在於每個華夏男兒的心中,萬千豪情也抵不過李賀的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相關焦點

  • 男兒何不帶吳鉤,吳鉤到底是什麼?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名篇。這裡的「吳鉤」,是指一種兵器。詩人通過吳鉤這種兵器來抒發熱血男兒的豪情,表達了「家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那麼詩中的吳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起源:吳鉤出吳地吳鉤之所以叫吳鉤,就是因為出產於吳地。
  • 男兒何不帶吳鉤!湘陰出臺厲兵措施
    男兒何不帶吳鉤!湘陰出臺厲兵措施戰「疫」10條為一線黨員幹部鼓勁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易和平 梁軍)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今天,湘陰縣委印發通知,出臺10條激勵措施,進一步激勵全縣黨員幹部和醫護人員在戰「疫」一線積極擔當、奮發作為。
  • 男兒何不帶吳鉤——先等等,這「吳鉤」到底是個啥?
    男兒何不帶吳鉤
  • 李賀7大千古名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一句出自《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這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 丨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丨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原標題:原創丨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人生就是一場挑戰
  • 《八佰》:亂世男兒皆英雄,垂髫少年真丈夫!男兒何不帶吳鉤?
    我印象中,電影裡最慘烈的場景,莫過於戰士抱著炸彈從樓下跳下去,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場景,說實話,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害怕,但是我們的英雄,我們的戰士,我們的新中國的先烈們,卻帶著滿足的笑容,和灑脫的話語,從容的赴死,這是何等的氣魄,亂世男兒皆英雄,垂髫少年真丈夫!
  • 詩鬼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奈何書生難封侯
    男兒何不帶吳鉤?是他發出最沉重的嘆息。藩鎮割據是大唐致命的弱點李賀18歲那年,第一次發出了他的怒吼。唐德宗以後,藩鎮割據,安西都護四鎮危在旦夕,大唐的光環之下開始籠罩著一股烏雲。
  • 古典詩詞裡的英雄情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南園》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吳鉤,去收取那被藩鎮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 閒話詩詞意象:吳鉤
  • 詩鬼李賀看似體弱多病,但這組詩卻充滿了大唐男兒的英雄之氣
    我們知道,李賀是一位天生體弱之人,但是從他的骨子裡,卻有著盛唐文人的氣質,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李賀心中的豪情和信念。難怪連毛主席都對他的詩作愛不釋手,並經常引用他的詩詞。今天,我們截取《南園十三首》中的部分詩作,走進李賀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的慷慨悲歌。
  • 冷兵器鑑別,詩篇中的「吳鉤」到底長啥樣?
    自古以來,不少文人的詩篇中都出現了「吳鉤」這個意向,吳鉤代表的,不僅僅是古代的戰爭兵器,更代表的是軍隊、戰士、沙場這些有著濃厚的戰爭色彩的場景。比如說,李賀就有過這樣的詩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代表的,其實有一種渴望建功立業的情懷。那,「吳鉤」到底長啥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男兒何不帶吳鉤?年羹堯:我帶!人生自古誰無死?雍正:你死!
    作者:老談「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中之鬼李賀曾有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 男兒本自重橫行!曾國藩:人以懦弱無剛為大恥
    如果你看到這句話也是如此,那證明你是個有血有肉的血性真男兒。而唐朝也不差,那是一個詩仙都喜歡佩劍遊走天下的年代,你看李白這首詩: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一個字,霸氣(故意的)。
  • 男兒何不帶吳鉤?年羹堯說:「我帶」;人生自古誰無死?雍正說:「你死...
    作者:老談,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若個書生萬戶侯」 詩中之鬼李賀曾有詩云: 男兒何不帶吳鉤
  • 男兒當兵夢依舊
    但是我的軍旅我的夢,並沒有終止,反因為眷戀而更加深刻,總是在夢中常常浮現,我穿上了國防綠,走進了部隊,成為一名軍人,在軍營裡執勤放哨,在訓練場上苦練本領,在邊防線上守衛國土……夢醒時分,吟出我的豪情壯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愛軍習武,保家衛國,我將懷夢前行,男兒當兵夢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