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廈門的文化類頭部自媒體平臺十點讀書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海峽廳舉辦了預見2021吳曉波年終秀暨第二屆十點知識生活節「勇敢者,見視界」視頻號創作者峰會。活動吸引將近1500名普通創作者、自媒體從業者以及有志於投身短視頻行業的觀眾。
在峰會中,廈門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廈門自媒體創新創業發展論壇」、「全國頭部自媒體發展及廈門的啟示」兩個圓桌論壇,共同探討廈門自媒體如何利用視頻號尋找在不確定中的轉機,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峰會開場,市委網信辦主任盧秀萍對自媒體提出「做好三個角色」的要求:
一要做網絡正能量的自覺傳播者。
自媒體作為網絡信息內容主要生產者,肩負著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責任。要多創作有溫度、聚共識、揚正氣的優秀網絡作品。
二要做網絡誠信的積極踐行者。
網際網路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網絡誠信需要每個人的努力。自媒體要守信互信,共建共信,讓誠信成為清朗網絡空間的最美底色。
三要做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勇敢探索者。
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自媒體要會用、能用、善用新技術、新手段,讓網絡作品滿足分眾化、個性化、差異化受眾的需求。
針對視頻號對廈門自媒體發展的機遇是什麼?從12億微信池中長出來的視頻號到底有哪些新機會?十點讀書短視頻與直播業務負責人張銘泉在第一輪圓桌論壇中,代表廈門自媒體提問。
廈門自媒體協會副會長單位代表、頭部MCN奇蹟山聯合創始人黃冠森、嘉賓大學創始人、商界"首席提問官"吳婷、高樟資本創始人範衛鋒、全能爸爸創始人楊樾,分別從企業從業者、投資人、內容連續創業者的角度,闡釋了三年左右紅利期的視頻號,對於創作者和創業者來講,沒有幾個三年可以浪費的。
而很多很好的內容依然會在有限注意力以及無限內容增長的前提下被做到內容休克,導致好內容傳播不出去,所以除了專注好的內容打造,還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好內容出圈。
吳婷老師特別提到,這個社會屬於樂觀主義、專業主義和長線主義者的,如果你不專業就想獲得隨隨便便的成功是絕對不可能的,要迅速地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主義者。
第二輪圓桌論壇,由溝通導師席越主持,召集了全國頭部自媒體代表,探討"跑在前面的創作者,都做對了什麼?"。
頭部情感博主韓韓說,做好視頻號首先要規劃內容,做到"短、實、恆",而實就是真實以及實質性,找到共同的焦慮點。通過自我的表達,用我真實的狀態進行分享,傳遞一個觀點,希望更多的粉絲看到會開心。耶魯學姐薛笑則說,要做到表達方式以及信息抓取能力的提升。
而選擇自己的創始人Kyle說,只要在網際網路上做商業,無非就是解決一句話,如何更低成本獲取流量以及更高變現流量。垂類更IP的,從公域到私域的引流,再到公域的轉化,結合視頻號的直播,是完整的商業閉環,對商業內容機構來說,找到一個完整的閉環,是值得我們all in的。而CEO的演講教練賀嘉也分享了兩個重要的習慣,一是拆解,二是復盤。而關注傳播背後的情緒,也是創作者不能忽略的。
2020是十點讀書成立的第八個年頭,從線上小小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到如今擁有超過7000萬用戶,從廈門到北京,並在2021即將迎來了武漢、長沙的第三、四家線下實體書店。
知識生活節的發起人、十點讀書創始人兼CEO林少在知識生活節的演講中,形容這一年是"最困難的一年",好像每一年都在重新創業。
而在視頻號這個星辰大海中,十點要如何駛向遠方?
他說,船,是視頻號的帳號及內容,優質的內容可以幫船走得更遠;船長,就是在座各位創作者、擁有者、帳號創業者,你需要明確你的定位跟方向;碼頭,是供應鏈,負責船隻的修繕。
這三者兼具,視頻號的創作者就可以在這個大海中乘風破浪,直掛雲帆。
過去十點是做公眾號的,未來我們希望可以把我們這八年積累起來的能力,為這個行業更多的創作者提供我們的供應鏈能力。
2021年,十點讀書會賦能更多的視頻號創作者、更多的船長,在視頻號中像十點讀書一樣點亮閱讀,辦峰會、辦線訓練營、鼓勵創作者開線上小書店、尋找10000名視頻號讀書主播,給創作者提供更多優質內容的分享,打造視頻號創作者在十點的圈層。
如同林少所說, 2021,十點讀書和創作者們一起看見視頻號的大勢席捲而來,看見浪潮澎湃的星辰大海,看見星星之火匯聚成星光璀璨,看見視頻號"領讀人"大放異彩,看見光芒源自堅持熱愛,看見所有值得期許的未來。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目之所及,滿是徵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