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七歲的女兒突然問到:「媽媽,什麼是春節符號?」 我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到:「中國結、春聯、年夜飯、壓歲錢……,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春節符號。」
開心是孩子的春節符號。堆著可愛的雪人;吃著美味的零食;穿著嶄新的衣服;拿著厚厚的壓歲錢;在人群中奔跑、歡呼,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拜年啦!新年好!」是此刻他們最想表達的語言。
回家是在外遊子的春節符號。在外漂泊的日子,有成功,有失敗;有歡樂,有辛酸。但不管怎樣,家,才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家的味道,在那裝滿辛酸的行囊裡;在那還鄉千裡路上的鄉愁裡。在老家,有父母的叮嚀,有愛人的牽掛,有孩子的思念。距離不是困難,天涯近在咫尺;環境不是障礙,風箱雨雪、堵車也阻擋不了回家過年的腳步。回家團聚是他們最迫切的願望。
團圓是老人的春節符號。不管孩子平常有多忙,離家有多遠。到了春節,他們一定會趕回家過年。在寒風中,老人會亮著燈踮起腳尖守在家門口等待遊子的歸來。年三十晚上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上一頓團圓飯;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圍著電視看春晚。兒孫滿堂是老人最大的心願。
女兒邊聽邊點頭,似乎明白了。又接著問:「媽媽,那你們天天在稅務局上班,你們的春節符號是什麼呀?」我毫不猶豫地答道:「為民服務!通過推出多種便民辦稅措施來縮短辦稅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最大限度地滿足納稅人需求,減輕納稅人辦稅壓力,讓納稅人開開心心回家過年。」
生活在繼續,步履不停歇。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正是這小家、大家的各種春節符號奏響了我們中華民族和諧奮進的春節交響曲!(劉利飛)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