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在崗:你不能回家,我們就來南京陪你過年

2020-12-23 環京津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孫逸飛 記者 李娜)1月24日是大年三十,中午,在312國道南京繞越高速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裡,一頓簡單又溫馨的團圓飯正火熱進行。二十多位留守建設者和他們的家屬共同舉杯,祝願新春萬事如意。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當天在交通系統的各個崗位上,都有著同樣的堅守。

△工地上的團圓飯

懷孕妻子帶娃從安徽趕來過年

「你們東西都收拾好了嗎?」上午10點多,忙完了工地的工作,許林華掏出手機和妻子女兒打起了視頻電話。許林華在312國道南京繞越高速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項目部從事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檢測,這個實驗有嚴格的要求,試件28天到期後,必須進行檢測,提前或者晚個一天都不行。由於其他同事都遠在四川等地,老家安徽的許林華主動留了下來,確保明年工人回來後,可以立即動工。

「你不能回家,我們就去南京陪你過年。」許林華說,家人聽說他不能回家,都表示理解。將近臨盆的妻子主動提出,要帶兩歲的女兒來南京一起過年,好在安徽離南京並不遠,開車很快就到了。

在工地上,和許林華同樣情況,家人來南京陪著過年的還有五六個家庭。工程部長凌偉高速現代快報記者,雖說工地春節期間停工,項目部實驗檢測、器械維護以及工地安全都不能斷,整個項目部大約有二十多人春節期間都需要留守在工地。「早在半個多月前, 項目部就統計了,有些留守工人家屬願意過來的,我們項目部安排專車或者報銷路費,把家屬一起接過來,工地也為他們準備了單獨的宿舍等生活便利條件。」

據介紹,項目部在過好新年的同時,也不忘做好防疫工作,目前工地已經排查了在南京過年的家屬所屬地區,同時工地關鍵地區每天安排了噴灑消毒藥水,保證建設者們的健康。

父母從吉林飛過來陪他過年

「媽,今年過節我不回家了。」節假日期間,也是共享單車運維能力接受考驗的時期。劉佳偉是南京哈囉單車的一名運維人員,今年春節,入職才半年的他,將帶領運維團隊保障南京主城玄武、秦淮兩大區的用車秩序,成為團隊的堅守者之一。

△劉佳偉在整理單車

「我家是東北吉林的,當初來南京,就發現兩個城市太不一樣了!」起初,劉佳偉有些不適應,「在老家我們都啃大豬蹄子,南京人都吃鹽水鴨。」不過這種狀態沒持續多久,熱情的南京人徹底徵服了這個東北小夥兒。

「我覺得南京人和東北人挺像的,都熱情好客,愛嘮嗑,還熱心腸。」劉佳偉告訴記者,搬進小區不到一周,附近哪家的豬蹄最軟爛,哪家的白菜最新鮮,他就摸了個門清兒。而自從鄰居們知道自己在哈囉出行工作後,每天回家,總有鄰居驕傲地跟他說,自己又勸阻了一例單車破壞,又把一輛單車推到了路邊。

今年,是劉佳偉離開家鄉的第一個春節,為了一家團圓,大年三十當天,佳偉的父母特地從吉林飛到了南京。「我們老家過年可熱鬧了,晚上6、7點開始包餃子,十點鐘才開始吃年夜飯。一個鎮子的親戚十幾口人吧聚在一起守歲。今年父母來南京,三個人肯定沒有在家鄉熱鬧。父母也多少會有些不習慣。不過我媽說了,只要一家團圓,在哪兒都是家。」

相關焦點

  • 【春節我在崗】春節不打烊,我們一直在這裡
    【春節我在崗】春節不打烊,我們一直在這裡 2020-01-27 14: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別樣的春節 一樣的守護 |春節我在崗
    編者按:春節期間,許許多多一線公安民輔警放棄休息時間、團圓機會,堅守在崗位上,為保障人民群眾過上一個安樂祥和的節日、為守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默默奉獻。即日起,長沙警事新媒體推出「春節我在崗」系列報導,為您講述長沙公安民輔警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故事。隨著春節假期的到來,許多鄉村也隨之熱鬧了起來。
  • 今年春節,你回家過年嗎?
    今年,#你買到火車票了嗎#的話題沒有像往年一樣,衝上微博熱搜。春運的部分熱門線路仍有餘票。是否返鄉過年,如何過年,可能在很多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已有29個省區市倡議就地過年2020年12月30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媽,過年了你就別讓我姐住酒店了」「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作者:左耳↗↗↗↗曰:願你我瀟灑坦蕩,感情純良說到過年,那可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最重要的節日了,不過在過年的時候,也有很多的風俗習慣,特別是在農村,風俗相當多。跟豔豔結婚之後,他有很多次都想著可以陪豔豔回娘家過年,擔心豔豔會想家。豔豔給他的回答就是,「還是在你們家過吧,我們那邊有習俗,結了婚的女人就不能回娘家過年了,不然對我弟不好」。這個習俗張偉是知道的,只不過他也並沒有當回事,覺得這就是老風俗了,可以不遵循。
  • 「新春曬警營」這個春節,我們的民警想對家人說……
    休班在家也是捧著手機,女兒常提要求「媽媽你能不能放下手機陪我玩一會」,我總是說「等會等會、等媽媽下完這個通知、等媽媽寫完這個信息」。過年了,我想對他們說:雖然我是一名內勤民警,每天都沉浸在繁瑣細碎裡,不出警不辦案,但我得為出警辦案的他們做好服務做好保障,我是上傳下達的樞紐,我不能讓任何一項工作因為我而卡住不前。
  • 當你春節悄悄回家時,家人都是什麼神反應?
    你悄悄回家為家人製造的驚喜,是媽媽給的大大的擁抱,是爸爸羞澀的不敢表達的想念。而這些,都源於家人對你的愛!在這溫情的擁抱裡,一整年承受的風風雨雨都將煙消雲散。就像一位網友說:「自己永遠也忘不了那天,爸媽明明一把年紀了,卻因為自己像個小孩子一樣。」春節裡最深沉的呼喚是回家,過年最宏大的交響是團圓。
  • 春節在崗7日可領17日加班費!關於「加班費」,你公司有嗎?
    近日,一則「北京春節在崗7日可領17日加班費」的消息,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受新冠疫情影響,絕大多數省份發出原地過春節的倡議,既然回不了老家過春節,那麼,我們上班族該是居家休息還是加班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加班費的相關話題。
  • 「過年了,我在等你回家吃飯」
    隨著春節越來越近,2020年春運已經拉開了帷幕。大家都在買回家的票,我也不例外,分享了一個助力搶票的活動請朋友幫忙,順便問了一下他回去的票買了沒,他搖了搖頭說:" 我今年不想回家過年。"我問他們,那你們想家嗎?他們給我的回答都是同一句話:當然想啊。看著這些平時口口聲聲說不戀家的他們,像孩子一樣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想家了,突然覺得好感動。小時候,過年的意義是穿新衣、放鞭炮,而長大以後,過年成了我們唯一一個可以明目張胆想家的節日。
  • 「留深過年」標語火了!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思鄉情切,人之常情深圳是中國最大的移民之城,「回家過年」是大部分深漂們一年中最大的奔頭。「元旦跟媽媽視頻,她說我胖了,已經快認不出我了。」同事吐槽著媽媽的吐槽,卻不敢向家裡人透露今年可能回不了家過年的消息。她不知道如何定義「非必要」,回家探親到底是必要還是非必要呢?
  • 春節將至,寧願放棄年終獎,也要提前辭職回家過年,老闆哭慘了
    到底都有哪些原因讓大家連年終獎都不要都得回家呢?大家不妨看看這些網友對於年終獎的見解。車票說起在外打工,臨近春節回家過年最讓人頭疼的就應該是車票搶不到的問題了。臨近春節,我們這些在外的遊子努力工作了一整年,終於可以歡歡喜喜地回家過年了,但是一想到極其難搶的火車票,不禁又有些犯難,歸鄉心切。
  • 2021年,疫情又來了,但我們也可以回家過年!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新年長假後,打工仔們重返工作崗位,繼續努力賺錢!春節臨近,兩手空空總讓人覺得有些尷尬,給父母、長輩買點禮物,拿點零花錢是「必不可少」的。
  • 春節放假通知來了!帶著滿滿誠意留你「就地過年」!
    春節放假通知來了!帶著滿滿誠意留你「就地過年」!網友們也展開了討論反對的贊成的提建議的全來了網友熱議:回家過年還是原地不動?提出質疑的網友普遍認為團圓才是過年主題辛苦一整年不想一個人在大年三十吃泡麵啥都不能阻擋回家的腳步
  • 春節符號——回家過年
    吃過晚飯,七歲的女兒突然問到:「媽媽,什麼是春節符號?」 我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到:「中國結、春聯、年夜飯、壓歲錢……,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春節符號。」 開心是孩子的春節符號。回家是在外遊子的春節符號。在外漂泊的日子,有成功,有失敗;有歡樂,有辛酸。但不管怎樣,家,才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家的味道,在那裝滿辛酸的行囊裡;在那還鄉千裡路上的鄉愁裡。在老家,有父母的叮嚀,有愛人的牽掛,有孩子的思念。距離不是困難,天涯近在咫尺;環境不是障礙,風箱雨雪、堵車也阻擋不了回家過年的腳步。回家團聚是他們最迫切的願望。
  • IN視頻·瞰鹽田⑤|今年春節回老家嗎?多數鹽田人響應號召留深過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鄧雪婷 李小輝)春節能否回家過年?臨近春節,國內疫情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現象,能否「回家過年」,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近日,記者隨機街採鹽田轄區市民發現,雖然他們從事不同的職業,來自不同的家鄉,但大多數鹽田人積極響應「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紛紛表示留深過節,在本地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 「歡樂春節—祖國陪你過年」演出走進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
    新華網芝加哥2月28日電(記者汪平)當地時間25日,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舉辦的2018年「歡樂春節—祖國陪你過年」廣東省藝術團第二場演出在科羅拉多州科林斯堡市的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舉行。  25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科林斯堡市,廣東省藝術團的演員在2018年「歡樂春節--祖國陪你過年」活動中表演舞蹈。
  • 春節在即:面對疫情和回家過年,該怎麼選
    「不管怎樣,春節總是我們華人很期待的。今年因為疫情,我可能又沒法回家了,家人都很體諒我。」臨近年關,在內蒙古生活工作的臺胞林雨傑想到數千公裡之外的家人有些感慨。「我懷念小時候家鄉跨年時的煙火。如今我希望生活能早日恢復正常。」日前,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看哭了)
    來源:工人日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是一種愛的期盼。新年總是寄託了我們太多感情和期盼。家,一個極具魔力的詞,吸引著中國人每年春節長途跋涉。01每到快要過年的時候,經常被人問:過年去哪兒?可最近很多人問的是:會不會回老家過年?
  • 過年不回家 處處是溫暖
    / 感動/ 舍友邀我回家過年    1月15日,記者來到山東科技大學,提起這個特殊的寒假,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馬雪松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疫情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回家,舍友得知我的情況後,盛情邀請我到她家過年,臨走時還發來家裡的詳細位置,並給我留出房間。 」馬雪松是安全工程專業的三年級研究生,按照原來計劃,她提前訂了1月20日的車票,正常情況下可以順利回家。
  • 「今年春節,我們留在合肥過年」
    「95後」第一次獨在異鄉過春節中建二局中信銀行(合肥)金融後臺服務中心項目的技術部主管朱鑫澤是一名95後,老家遠在吉林四平,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他和家人商量,2021年的春節就留在合肥過。朱鑫澤是家中的獨生子,不回家過年,父母難免有些失落,但他告訴記者,「我媽也說了,健康最重要啊。過年嘛,等疫情過去了咱們一家人再好好團圓。」
  • 突然回家,親人的表情看哭無數人:再忙,也要回家過年
    「奶奶,我回來了」「你怎麼回來了我以為你今年不回來了」「老闆,來碗面」「兒子,你怎麼回來了」我跌跌撞撞奔向你,「媽,你慢點」讓很多人,笑著笑著就哭了。更有很多網友留言,我想家了,想家裡的爸媽了。看著視頻中親人喜悅的樣子,不禁讓人感慨:過年,再忙也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