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越來越近,2020年春運已經拉開了帷幕。
大家都在買回家的票,我也不例外,分享了一個助力搶票的活動請朋友幫忙,順便問了一下他回去的票買了沒,他搖了搖頭說:" 我今年不想回家過年。"
後來,又問了一下身邊其他的朋友,發現竟然有好幾個都不回家過年。
有人說因為回去的票太難買了,初二才能趕回去跟家人補團圓飯;有人說今年工作不順利,想趁年假有三薪多賺點錢給爸媽和孩子買些禮物寄回去;也有人說,以往每年都要因為結婚的事跟爸媽鬧得不愉快,今年真的不想因為這些事惹他們不開心了。
我問他們,那你們想家嗎?他們給我的回答都是同一句話:當然想啊。
看著這些平時口口聲聲說不戀家的他們,像孩子一樣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想家了,突然覺得好感動。
小時候,過年的意義是穿新衣、放鞭炮,而長大以後,過年成了我們唯一一個可以明目張胆想家的節日。
因為一些原因從上一家公司裸辭,那時候我覺得壓力特別大,很想回家,但我不敢。
因為害怕突然回家會被爸媽問個不停,害怕自己忍不住在他們面前哭出來,也害怕他們對我說那句 " 要是太辛苦,就回家吧。"
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堅強,如果他們這麼說,我也許真的會放棄,所以只能假裝什麼都沒發生,讓他們覺得我過得還不錯。
過去的這一年很多人都過得可能不是太順利,有的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重新變回陌生人,有的人經歷了親人離去的痛苦,有的人被工作壓得一夜夜失眠。
我們都想回家,想回到爸媽身邊,做回那個什麼都不用擔心的孩子。
「為什麼中國人總要不遠萬裡回家過年?」
知乎上有個匿名回答很簡單,只一句話,卻觸動了我的心:
因為那是我的「家」啊,別的地方只能叫做「住的地方」。
年底回家,就如倦鳥歸巢。
大城市看似繁華,卻實則冷清。
常常做一頓飯吃兩三天,生病了一個人去醫院。買衣服也沒人把關,只有店員違心地說,這件合適,那件也好看。
……
不管離家多遠,不管工作順利與否,不管是已經找到了靈魂伴侶還是依舊單身,不管這一年你過得好還是不太如意,都回家吧。
雖然路途遙遠,旅途艱辛,但是當你推開家門的時候,那是只有爸媽才能做出的熟悉味道,那是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親切關懷。
沒有拘束,沒有偽裝,沒有小心翼翼,你可以暫時放下所有的壓力和委屈。
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
其實幸福是什麼?無非是父母健在,一家人團團圓圓。
世界上再美的風景,也不及回家的路兩旁。
再遙遠的距離,也阻擋不了回家的願望。
有人說,我們風塵僕僕,只因相見就在眼前。
別讓父母親人的等待落空,走得再遠,也別忘了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