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每一個,過年不回家的你!

2021-02-18 南都周刊
成功通過了2020年大考的我們,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春節,這也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最重要的節日。然而,在「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下,有千千萬萬的人選擇留下。有人又要開始雲團聚,有人學會了做整桌年夜飯,也有人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別的春節記憶。一張被取消的車票、一張手寫菜單、一雙被雪溼透的靴子、一段和親人打個電視的雲拜年……「三觀相似,五官標緻。」此前朋友問巖泉想找個什麼樣的女生時,他半開玩笑地這麼回答。第一次見到九畹時,他知道他找到了。而九畹比較慢熱。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摩羯座,她習慣用一副冰冷的外殼保護自己,所以並沒有對巖泉一見鍾情。直到有一次,兩人約在一個轟趴館做飯。巖泉用自帶的琺瑯鍋煲了一鍋靚湯,九畹喝了後讚不絕口。「作為一個吃貨,無法抗拒美食的誘惑。食物與舌尖觸碰,激發味蕾的驚豔瞬間,滿滿的幸福感讓人痴醉。」相熟之後,巖泉發現九畹冰冷的外表下,原來是一個愛說、愛笑、熱情的北方姑娘。兩人一個來自四川、一個來自內蒙古,口味卻幾乎一模一樣,都深愛著粵菜的鮮美。更神奇的是,兩家至少有三個直系親屬的生日是同一天,「仿佛命中注定一般。」 九畹說。巖泉平時喜歡研究美食,興致來了一個人也會做一大桌子菜,是朋友圈裡出了名的大廚。即使這樣,每次過年回家,他也只有給姐夫打下手的份兒:「貌似四川男生都挺會做飯的,每次過年,家裡廚房的男人是最多的。」今年春節,他們原本打算回九畹老家烏蘭浩特,但冬季東北疫情的反覆,打消了他們的念頭。冰箱裡如今塞滿了兩邊父母寄來的年貨:內蒙的羊肉牛肉,四川的臘肉香腸,還有新鮮的土雞土鴨。過年前的一個周日,他們用這些飽含父母愛意的食材,在父母的遠程指導下,一起做了一桌團圓飯,連青菜都是巖泉前一周回四川老家摘的。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對家鄉食物的想念,代表著離家在外遊子對故鄉的牽掛。在巖泉看來,表達思念的最好方式,就是用心把食材變為美食,與最愛的人一起吃掉它。

出門買年貨回來時,兩人在小區門口看到了一個寫春聯的攤位。他們沒有在給定的春聯大全裡選出一對,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擬了一對。在小兩口看來:「兩個人過年,也要有儀式感。」

「小學說離開市區的必須報備,可能還會影響開學,還是不考慮回家了。」我們和父母在視頻兩邊同時沉默了。媽媽躲到屏幕外擦了擦眼睛,爸爸半晌沒說話,末了說了句:「我們都挺好的,別擔心。你們自己要注意安全,顧全大局。」這是今年春節前的一次對話。從此,和老家的通話從以前的一個月一兩次,變成了每周好幾回。爸媽輪番盤問:年貨備好了沒?大掃除了嗎?年夜飯怎麼做?小寶的紅包要記得準備啊……老媽有時也發發牢騷:「這年過得,連餃子餡兒都不想剁了。」老爸一開始還打趣說:「今年清淨了,終於可以少做點菜,省得一整天都扎在廚房裡!」但過幾天他又發來信息說,「早上去市集,淨買了小寶愛吃的:排骨、羊肉、粘豆包……回家才想起來,你們過年不回來。」過了兩天,快遞員送來一個大包裹,裡面居然是一整頭宰好的羊。媽媽在視頻那頭顯得特別興奮:「這可是草場放養的羊,專門找人買的,你們那邊吃不到!」老爸湊到屏幕前,得意地舉著手腕說:「寄來的設備都戴上啦,我會看血氧和心電圖了。昨天走了一萬多步,厲害吧?小寶,我們來每天PK,鍛鍊好身體,好好對抗疫情!」媽媽把他趕開,迫不及待地在那頭現場教學,雲指導我們處理羊肉、準備年夜大菜。小寶也在旁邊摩拳擦掌,說要給爺爺奶奶露一手,看到我們自己在外過年,也能好好做飯。等來年新草冒尖了再回去,讓他們嘗嘗手藝。結束了通話,我腦海中一直迴響著鹿先森樂隊的一首歌:「我在二環路的裡邊,想著你,你在遠方的山上,春風十裡。」我們學校門口,是一條匯聚了中南、湖大、師大三校學子的小吃街。平時在奶茶店排隊的人龍裡外三圈,談笑聲、店員的口號、公交電驢的喇叭聲喧囂不停,而現在,冷冷清清,大部分店都歇業了,一日三餐只能是哪家還開著門,我就吃啥。長沙的米一嚼就碎,讓我格外想念老家飽滿軟糯的東北米。去年底學校一發放假通知,我就買了機票。沒想到,疫情席捲東三省,通化成了高風險區。新聞報導通化檢測出陽性病例的那天,爸爸發燒了,全家人特別擔心,我更是一晚上輾轉反覆睡不著覺。幸好幾天後檢測結果是陰性。但老家的人還是沒什麼防範意識,連做檢測時也聚集在一起,還常有不戴口罩的。所以我一直對父母絮絮叨叨,要他們注意防範,進屋要做全面消殺,突然體會到了他們以前嘮叨我的心情。那幾天我一睜眼,就打開手機刷熱搜。「通化」「疫情」等關鍵詞出現的比例越來越高。而以前一周一次和家人的視頻聊天,變成了隔天一次,加上每天幾十條語音。爸媽有時還跟我講笑話,說通化人近期最討厭的詞就是「領雞蛋」,因為有幾十個老人參加了一個養生課堂,結果裡面有陽性病例。免費雞蛋一領,病例成倍數增加。但我媽偷偷告訴我,那幾天我爸一起床就念叨:「我女兒不能回家怎麼辦、怎麼辦……」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回不去是大概率的事情,一來路途遙遠有風險,二來通化已經全面封戶,回家不僅面臨重重關卡,可能還要隔離很多天。但大家都不敢敞開談。我怕父母傷心,他們怕影響我備考。直到所有專業課考完,我們才商量一致:我留在學校過年。宿舍裡有另一位學姐一起過年,老師還邀請我們去她家,所以不算太孤獨。幸好回家前跟爸媽點了愛吃的菜,他們老早囤了一冰箱的排骨、肉菜,正好緩解了疫情初期物資匱乏的問題。期待這個年平平安安過去,春暖花開的時候,爸媽能來長沙和我相聚。從18歲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回家過年。今年我依然會在學校執勤,直到開學。剛入學時,我就滿腔熱情地報名了學校的戰備分隊,準備在重大時期留在北京作為應急儲備力量,參與救援任務。去年剛好趕上疫情,執勤任務延長到了5個月。每天從6點起床到10點熄燈,我們都在學校裡操練、做防疫任務:單雙槓訓練、10公裡跑、負重越野、熟悉滅火工具和無人機勘查、在校門口給進出人員登記、消毒,運送物資……去年的北京很冷,大年三十那晚只有零下20度。我被安排在校門口站跨年崗,從22:00直到24:00。儘管在腿上貼了5片暖寶寶,但是只站了不到10分鐘,我的腿就完全僵了,身上也是冰冷的。那個跨年夜,出奇的安靜。馬路上只亮著幾盞昏黃的路燈,一輛車也沒有。遠處的村莊零零散散傳來一些鞭炮聲,臨近24點時,鞭炮聲才越來越密,連成一片。我站在被黑暗吞沒的崗哨中,想像著家中的情景。爸媽應該從下午就開始張羅了,一家人擠在廚房裡,熱熱鬧鬧地忙活到晚上,做一大桌菜。媽媽每年都會包我最愛吃的豬肉餡餃子,然後我們和爺爺、外公外婆圍成一桌,談談家長裡短,分享新年願望。新年零點的鐘聲響起後,我拖著站麻的雙腿,搓著凍僵的雙手,一個人走回寢室。手機朋友圈裡都是高中、大學同學曬的年夜飯照片和各種祝語,看得我肚子也開始有點餓了。推開寢室門,7個室友已經睡下了。我摸著黑,輕手輕腳地迅速洗漱了一下,倒頭就睡。第二天6點還得準時起床跑操呢。其實報名執勤時的一腔熱血過後,臨近春節,看著同學陸續回家,我是有點難受的。頂著寒風在零下20度中晨跑時,也特別抗拒。媽媽在電話裡說:「家裡今年過年少了一個人,都沒有過年的感覺了,我們特別特別想你。」我啃著她寄來的蘋果,心頭一酸,差點就哭出來。但跟同學們聊天后我才發現,有些同學在入學前當過義務兵,幾年都沒回家了。和我同級的一個班長,8年前去了部隊,去年通過部隊考上軍校時,已經26歲,還和我們一起讀大一。去年他本打算回家結婚,但因為疫情突然爆發,還是留在了學校執勤,直到夏天才終於完婚。爸爸叮囑我說,雖然家裡很想我,但既然我是紀律部隊的一分子,就要執行本職任務,多學習,這也是我當時報名戰備分隊的初衷。我留守,可以換來別人的全家團聚,今年除夕夜,也許我依然會站在崗哨上,凍得渾身冰冷。但一想到自己的堅守,可以讓同學們回家團聚,心裡就升騰起了一份使命感。周圍是沉沉黑夜,但我頭頂有燦爛星光。

不論是回了家,還是與家人遙相掛念,彼此安全,才是最好的年。

就地過年雲團圓,用華為智慧屏打個電視拜個年,今年過節新風尚,親情聯繫不受限。

南都周刊記者 胡雯雯 賀達源

實習生 丁卉 劉一霖 胡世鑫 管薇 蔡依琳

編輯 胡雯雯

攝影 盧慧明

相關焦點

  • 媽,今年過年不回家了
    #媽過年不回家了#今天,給媽打了個電話說不回來過年了,那我今年可能也不回家過年了。媽在長沙給我哥帶小孩,和絕大部分人一樣,到了年底都準備好回老家永新過年。每年回永新過年,正常的一件事情。但今年因疫情影響,各地政府倡議「非必要不返鄉」,為響應政府倡議,決定不回家永新老家過年,留在長沙過年。另外一件事情呢,大家也應該聽說了。不管是長沙還是永新,防疫部分都發文通知了,提倡外地返鄉人員在家隔離14天。這也就是說,按照最理想的預測,返鄉人員要在家呆14天,這14天你必須好好呆在家裡,哪都不能亂跑。但是大家有想過一個問題嗎?
  • 過年不回家 處處是溫暖
    過年不回家 處處是溫暖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6 星期六 / 感動/ 舍友邀我回家過年    1月15日,記者來到山東科技大學,提起這個特殊的寒假,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馬雪松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疫情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回家,舍友得知我的情況後,盛情邀請我到她家過年,臨走時還發來家裡的詳細位置,並給我留出房間。 」馬雪松是安全工程專業的三年級研究生,按照原來計劃,她提前訂了1月20日的車票,正常情況下可以順利回家。
  • 今年過年不回家!留在紹興上虞過年!你可以...
    距離2021年春節的到來已經不足一個月時間你有想好「今年你回不回家過年嗎?」現在全國已有多個省區市先後提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圖源:央視新聞截圖過年回家的理由有千萬條,但就地過年的理由只有一條:疫情防控,減少流動。
  •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多難? 再問大家一個現實的問題 今年你回家過年準備了多少錢?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你多久沒有回家過年了
    在社會上流傳這樣的一句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小時候,我們盼望著過年,因為一到過年,我們會收到大人給我們的紅包,這是我們最期待過年的原因。還有就是我們可以拿著壓歲錢去買我們喜歡的玩具,比如,玩具車、玩具槍、小鞭炮等等。還有就是每到新年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會有新的衣服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似乎變得越來越害怕過年。為什麼呢?
  • 「過年了,我在等你回家吃飯」
    大家都在買回家的票,我也不例外,分享了一個助力搶票的活動請朋友幫忙,順便問了一下他回去的票買了沒,他搖了搖頭說:" 我今年不想回家過年。"後來,又問了一下身邊其他的朋友,發現竟然有好幾個都不回家過年。看著這些平時口口聲聲說不戀家的他們,像孩子一樣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想家了,突然覺得好感動。小時候,過年的意義是穿新衣、放鞭炮,而長大以後,過年成了我們唯一一個可以明目張胆想家的節日。
  • 2017年春節,他們為什麼不回家過年?
    在大家匆匆收拾行李踏上回家之路時,在大家圍坐一起共享年夜飯時,在大家走親訪友時……有那麼一群人,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是環衛工人,是鐵路交警,是公交司機……2017年1月13日是春運第一天,FM93聯合京東華東對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一線城市工作者進行了慰問,給他們送去了京東年味禮盒,帶去了溫暖。
  • 回家,過年!
    轉身看了眼火車站烏央烏央的人,B城的火車站,永遠都是這麼擁擠,但是看起來又那麼親切,都是要回家過年的人吧?呦呦勾起了嘴角,笑得格外開心。 前陣子同事小喬問呦呦:「呦呦姐,你今年過年回家嗎?」呦呦認真想了一下:「可能回不去。」呦呦剛畢業三年,就從公司的一個小菜鳥晉升到現在主管的位置,說不辛苦肯定是騙人的。
  • 回不回家過年,最重要的是——平安
    在20多個省份發出「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倡議後,「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上了熱搜。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千百年來被賦予了團圓的意蘊和內涵。然而,今年春節可謂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節」——多地開始出現散發病例,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牽動社會神經。
  • 今年過年回家會隔離嗎?你是回家還是選擇就在原地過年?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四了,對於咱們出門在外打工的所有人來說都會面臨這樣的的一個選擇回家過年還是呆在原地過年。春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過春節就是活的團團圓圓,但是面對肺炎疫情的再一次襲來,我們還是要根據打工地和自己的家鄉來做出選擇。
  • 2020,感謝每一個平凡的你!
    2020,感謝每一個平凡的你! 2020年 交雜著悲歡喜樂 那些令人難忘的面孔 暗藏在生活中的溫暖 一直在我們身邊默默上演 感恩有你,有你們! 感謝每一個平凡的你!
  • 2020年回家過年你準備好了嗎?
    文/大錘快過年了你,你準備好回家過年了嗎?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小時候的過年小時候每到過年總是興高採烈,拿著壓歲錢買上一包看上去垂涎欲滴的麻辣條,買上一盒鞭炮,王中王是多少人童年的回憶,麻辣條又印證了多少90後的快樂,小時候的我們快樂就是如此簡單,如此單純,過年就是如此有意義。
  • 女兒不回家過年,父親轉身偷偷抹淚!「非必要不返鄉」你如何選?
    楊女士通過老家的監控告訴父親今年可能不回家過年了,父親先說沒事,隨後轉身偷偷抹眼淚。楊女士稱看到父親的背影很內疚,去年就沒回家,今年會儘量回去。雖說父母在不遠遊,但現在社會因為種種緣故,外地甚至國外工作讀書的兒女都很多。一年就這麼幾個長假可以回家,春節還是必回的一個。可因為疫情,去年一些走晚的人已經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更是。
  • 北漂青年:「我月薪8000,不敢回家過年」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過年回家是一項傳統,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可是,仍然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不回家過年,他們有的心甘情願,有的卻身不由己。一年前,朋友小米帶著一身志氣來北京闖蕩。前幾天和她吃飯,問她什麼時候回家,只見她搖頭嘆氣道:「北京很富,但我很窮。我現在月薪8000,扣掉五險一金就剩6千了,平時房租水電吃喝開銷已經是勉強度日,春節花銷那麼大,哪有膽子回家過年啊。」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今年還能回家過年嗎?
    有錢無錢,回家過年,恐怕今年回家過年有點難了!  近期,國內新冠疫情出現了多點散發冒頭的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發出警示,希望各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能夠不回家的,暫時就不要回家。
  • 非必要不回家過年,難道沒有別的辦法了
    回家過年還是剛才說的,辦法總比困難多,現在這個過年的關頭我們不應該把這些困難扔給老百姓,輕飄飄一句非必要不要返鄉,打發了事。現在有很多沒有疫情的地方也給回家設置障礙,又是隔離又是檢測,有的甚至還有自費。
  • 疫情反覆無常,為了安全,不讓回家過年,你覺得現實嗎
    那麼是否因為疫情的原因,取消回家過年呢?可以肯定的說今年不可能會行為疫情的原因取消回家過年的,雖然我國少部分地區出現了疫情反彈的情況,但是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控制。而且我國現在的疫情並沒有嚴重到要取消回家過年這種程度,鍾南山院士也曾斬釘截鐵的說過,我不認為中國會出現第二波大規模的疫情反彈。現在事實也證明了鍾南山所說的話是正確的,即使我國發生第二波疫情反彈,也只是小範圍發生,主要的戰場依然是再國外。為什麼說不可能取消回家過年?
  • 過年為什麼不想回家
    寧願自己一個人過年也不想如此給心裡添堵2回家就像受到萬點傷害?同學聚會無非就是吹吹牛,比福利,偽裝讓你很累。回家過年就像一個小小的名利場,真情太少。在外渴望溫暖,發現回家也不過如此,長大要伺候爸媽,結婚的還要伺候對方的爹媽,忙著周旋身邊的人和關係,人情難清,可三觀又偏偏不一致。
  • 淘寶過年不打烊,一起把愛送回家
    但為了減少人員大面積流動給疫情防控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當中有不少人響應國家號召,主動選擇今年不回家過年。我是河北人,現在一家人都在山西榆次,2021年1月中旬的一天,我們突然收到兒子班主任發來的消息,告訴我們居家隔離等通知。孩子全班同學都屬於次密接,我們擔心不已,只希望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從那時起,我也開始給自己和家人喊加油。這期間,我們有恐慌,也有聽到無新增時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