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新湖系」金融布局邁了兩大步——新湖期貨A股IPO上市輔導,湘財證券「借殼」哈高科上市獲批。
作為新湖期貨、湘財證券的控股股東,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綜合性大型民營企業集團,2018年末總資產1800億元。
截止目前,新湖集團的產業已經覆蓋房地產、港口、
醫藥、農產品加工、金融、貿易、礦產、化工、金屬製造、旅遊、酒店、教育等多個行業,旗下包含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新湖中寶(600208.SH)、新湖創業(600840.SH)和哈高科(600095.SH)三家。
隨著新湖期貨A股IPO動作再進一步,「新湖系」獲再添A股上市「新丁」。
【新湖期貨A股上市輔導備案】
資本邦獲悉,證監會官網顯示,日前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
新湖期貨主要從事期貨經紀業務、期貨投資諮詢、資產管理業務和風險管理業務。資本邦了解到,新湖期貨成立於1995年,淨資本8億多元,由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新湖期貨2008年重組以來發展較快。2011年8月,新湖期貨首批取得期貨投資諮詢業務資格;2012年11月首批獲得資管業務牌照;2013年5月獲得設立風險管理子公司資格;2015年1月27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批覆新湖期貨成為股票期權交易參與人,並開通股票期權經紀業務交易權限,進一步拓展了公司的業務範圍、提升公司的服務質量;2017年5月31日,由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批准成為會員。
按照新湖期貨的規劃,公司將成為中國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最有價值,實現通道全球化,研發全球化,理財顧問服務全球化的衍生品金融服務品牌公司。
在新湖期貨的股本結構中,前四大股東依次為杭州興和投資發展公司、上海眾孚實業有限公司、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新湖系」的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為黃偉,因此黃偉合計控制公司的出資比例為91.67%。 圖片來源:新湖期貨2020年5月21日上市輔導文件
至此,又一家期貨公司踏上衝刺A股IPO的道路。2020年3月,上海證監局發布了上海中期期貨接受中信證券輔導備案的公告,上海中期期貨曾是新三板掛牌公司。截至目前,還有弘業期貨和永安期貨等在衝刺A股上市。
今年4月份,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A股上市。期貨IPO上市逐漸開閘。不過,目前,期貨公司成功實現A股上市的僅有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
【湘財證券「借殼」哈高科曲線上市】
新湖集團旗下湘財證券借殼上市事宜也取得進展。2020年5月21日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20次會議召開,哈爾濱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哈高科」,600095.SH)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獲無條件通過。這意味湘財證券的借殼上市已獲哈高科成功。
5月20日,哈高科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修訂稿)顯示,哈高科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交易對方新湖控股、國網英大、新湖中寶等16名股東持有的湘財證券99.7273%股份。
本次交易完成後,新湖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新湖中寶、新湖集團合計將持有哈高科超過50%的股份,新湖控股將成為哈高科的控股股東,哈高科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仍為黃偉。
本次交易標的資產作價為106.08億元。根據中聯評估為本次交易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中聯評報字[2019]第2348號),湘財證券在評估基準日2019年10月31日的合併口徑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帳面值72.36億元,評估值106.37億元,評估增值34.01億元,增值率47%。
湘財證券成立於1996年,2014年在新三板上掛牌,註冊資本為36.83億元,註冊地點在湖南省長沙市。中國證券業協會2018年券商淨資產排名中,湘財證券以72.68億元排名第61位。
2017年至2019年1-10月,湘財證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52億元、9.89億元、10.7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30億元、7203.10萬元、3.3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7.43億元、11.76億元、31.76億元。
此前,湘財證券曾三次衝擊A股但均沒有結果。
早在2014年,大智慧就擬以90億元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湘財證券,以此打造網際網路券商。2015年4月,大智慧收購方案獲證監會審核通過。但隨著大智慧被立案調查,本次收購動作不了了之。
2017年2月16日,湘財證券公告稱已收到湖南證監局的輔導備案函,宣布啟動IPO,上市輔導券商為中信證券。2017年3月6日,湘財證券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方案。2018年5月2日,湘財證券正式公告在新三板摘牌。
不過,在A股IPO漫長的排隊中,湘財證券沒有放棄曲線上市路徑。
2019年6月18日,哈高科突然宣布,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新湖控股等股東持有的湘財證券股份,並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如今隨著重組方案獲批,湘財證券登陸A股市場的目標近在眼前。
資本邦了解到,重組曲線上市是多數券商成功登陸A股市場的路徑。據不完全統計,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等都曾借殼上市。但2011年,國海證券完成借殼桂林集琦上市,證監會此後叫停券商借殼上市。券商開始尋找其他曲線上市的方式。2015年,安信證券借道中紡紡織上市,即通過資產重組、但又不更換實際控制人,即採用同一控制人名下資產裝入的方式,成為證監會默許的一種方式。
此後,江海證券借道哈投股份、華創證券借道華創陽安、國盛證券借道國盛金控、中天國富證券借道中天金融、中山證券借道錦龍股份、英大證券借道置信電氣、中航證券借道中航資本、五礦證券借道五礦資本、和愛建證券借道愛建股份等通過類似路徑實現了曲線登陸A股上市目標。
如今,湘財證券借殼哈高科曲線A股上市,也是同樣的路徑。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來源:中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