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理想,攜程的歸程,中概股去留之間的從容

2020-12-14 新華社新媒體

7月30日,80後創業者李想的理想汽車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開盤後股價一路上揚,盤中市值一度超越蔚來汽車。投資者再睹中國「造車新勢力」風採。

此前幾天,房屋租賃交易服務平臺貝殼找房向美國紐交所遞交IPO申請。此外,市場上也有小鵬汽車、陸金所等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

與此同時,市場傳聞稱在線票務服務商攜程網計劃從美股退市,中概股「回歸」的話題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今年以來,同為中概股的網易和京東已經在香港交易所實現二次上市。

有人「星夜赴考場」,有人「辭官歸故裡」。在如是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看來,「這種雙向流動恰恰體現了企業的市場化選擇」。

那麼,曾經遠赴重洋去「趕考」的中概股,為什麼此時此刻想「歸故裡」?

情緒變化

「其實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浪潮從2010年、2011年那會兒就開始了,2015年、2016年達到高峰,那時候主要是一些市場份額比較大的科技類型網際網路公司,後來明顯減少,現在又多起來了。」歐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勤說。

張勤持有美國律師牌照,主要從事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法律服務,2012年至今參與主導超過20個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案例。他明顯感到今年以來諮詢退市的客戶又多起來了。

據張勤判斷,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往後會越來越多,預計持續1-2年。

如果說中概股的這一波「回歸潮」始於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話,那麼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恐怕是今年4月爆出的瑞幸咖啡造假醜聞。

瑞幸醜聞曝光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聲明,提醒新興市場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很快,5月19日,納斯達克宣布提高上市門檻,將融資最低規模提至2500萬美元。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簡稱「法案」)。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從法案以及美國國會有關人士的言論看,該法案的一些條文內容直接針對中國,而非基於證券監管的專業考慮,我們堅決反對這種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這一系列的操作,讓中概股公司有「山雨欲來」之感。

網易在公告裡稱,法案如果由美國眾議院通過及經美國總統籤署,網易的美國存託憑證市場價格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若網易未能及時滿足法案要求,可能會被納斯達克除牌。

美國在線券商盈透證券5月份進行的壓力測試顯示,15億美元市值以下的中概股將跌到0,有近200隻中概股可能受到影響,佔中概股數量的78%。從測試結果來看,當時美國投資者對大部分中概股都不太看好。

「投資者的情緒」,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用這個詞來形容瑞幸事件帶來的影響,「如果美國的投資者對中概股不買帳,不看好,公司股價就會跌,估值持續低迷會刺激中概股回歸的節奏。」張曉燕說。

估值低迷是中概股的長期之「痛」。以2019 年為例,2019 年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共 33 只,其中 25 只股票破發,最大跌幅79.1%;僅 12 只在上市一個月後股價高於開盤價。

「上市公司一般不會因為誰說了什麼就去退市,而是看會帶來什麼實質影響,比如做空機構的指責導致股票流動性降低,或者確實看到有監管措施出臺,他們會找專業諮詢機構做可能性判斷,然後才會有一個選擇,停止掛牌或私有化退市。」張勤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哪一波「回歸潮」,本質上的驅動力是一致的。

「企業真正關心的是股東的認可,流動性是否足夠高,股東訴訟是否有上升趨勢,做空機構行動是否日趨密切,監管方是否嚴格等等,因為上市公司的目的是給股東賺取回報。不會帶來實質性影響的話,它只是一句話而已。」張勤說。

制度變革

事情正在悄然變化。

2015年中概股回歸之路重重遇阻,近五年來,無論是港交所還是A股市場的基礎設施都已發生了很多變化,為中概股回歸做好了準備。

瑞幸醜聞曝出後,一家中概股公司內部曾就回歸問題進行過討論,暫時沒有計劃。這家公司的一位不願具名的經理對中國財富客戶端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現在的市值達不到回港股上市的硬性標準,而回A股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同類公司還沒有在A股上市的先例。」

這位經理人員所說的「港股標準」,即港交所2018年4月改革後的主板上市規則。那次改革,被市場人士視為港交所25年來意義最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

「那次改革主要新增了三個章節來吸引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在港上市。」香港交易所發言人向中國財富客戶端介紹,18A章節主要針對尚未有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8A章節主要針對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19C章節主要針對二次上市,去掉了中概股公司來香港二次上市不應該有的壁壘,為中概股「回家」敞開了大門。

自1993年開始接納內地企業上市的港交所,一直是內地企業境外融資首選。上述發言人表示,過去兩年,自上市新規生效以來,港交所已經成為內地新經濟公司上市的首選目的地之一,新經濟公司融資額佔同期香港整個新股市場逾50%,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市值目前已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的17%。

「作為面向全球的國際交易所,我們希望能給企業更多選擇,尤其是很多企業有一些境外發展或者境外籌資的需求,希望通過香港走向國際資本市場。」上述發言人說。港交所正在努力轉型成為「內地投資者的首選國際目標市場、國際投資者首選的中國市場」。

從中概股全球分布來看,美國市場佔比超過60%。而在美國上市的200多隻中概股中,除去阿里、京東、網易、百濟神州等已經在香港上市外,還有大約30多家符合港交所上市要求。

港交所上市新規要求,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時,市值至少為400億港元,或市值至少為100億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入達10億港元。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大市值企業先回歸。」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中國財富客戶端表示,雖然頭部企業數量佔比小,但示範意義大。

大幕拉開

2019年7月22日,上交所科創板開板交易,遠在成都創業的李君與合伙人一合計,決定放棄赴美上市計劃,轉戰科創板。「有科創板了,為什麼還要去美國上市?我覺得科創板很適合我們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李君他們將趕上註冊制的東風。而今年1月,已有一隻同股不同權的雲計算公司股票登陸科創板。

在港交所醞釀IPO改革新政之時,A股市場也拉開了改革大幕。五年來,推動紅籌企業境內上市、推出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不斷突破制度藩籬。

「我認為不管是回港股還是A股,回歸的通道都已經修好。」董登新認為,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

在200多家美股中概股中,市值在50億美元以上的有30多家,市值在10億美元到50億美元之間的有31家,市值小於10億美元的企業最多,有170家。「不管是巨無霸還是中小企業,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市場,除了主板,還有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港交所也有創業板。」董登新說。

2012年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手遊,市值在10億美元左右,2015年6月宣布從納斯達克私有化退市,選擇借殼登陸新三板,目前是新三版創新層企業英雄互娛。從2016年3月起,英雄互娛的關注度逐漸攀升,持續多月排行新三板個股關注度前十位。

「通道已經修好」是受訪者們的共識,但也有專家指出,改革之路道阻且長,A股市場還需快馬加鞭。「監管還要更規範、更透明、更陽光、更國際化。」管清友說。

經濟學家宋清輝提醒,順利回歸的中概股,並不代表都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投資者要理性判斷。中概股也要正視自身,實力不強的話,即使回歸A股也不會得到追捧。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巨無霸一樣的螞蟻集團首發上市,不必再遠涉重洋。

相關焦點

  • 透視中概股:攜程旗下訂票網站Skyscanner擬裁員20%
    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東方財富網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考慮到這一點,現在是不是應該減持另一隻高技術科技股?攜程旗下訂票網站Skyscanner擬裁員20% 關閉數個辦事處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收入大幅下降,攜程旗下訂票網站Skyscanner擬裁員20%,並關閉數個辦公室。
  • 透視中概股:阿里天貓成立房產部門攜程、飛豬廝殺升級
    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東方財富網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攜程、飛豬廝殺升級 OTA平臺爆發「補貼」大戰近日,旅遊行業各OTA平臺紛紛推出補貼政策,繼同程旅行宣布將拿出10億元補貼後,飛豬啟動了百億元補貼計劃,備戰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應對並把握旅遊需求的反彈,給OTA平臺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 中概股走出「深水區」?老虎證券聯合《財經》發布《2020中概股投資...
    中概股走出「深水區」?老虎證券聯合《財經》發布《2020中概股投資價值報告》 中概股走出「深水區」?老虎證券聯合《財經》發布《2020中概股投資價值報告》 2020-12-04 14:55:33  來源:央廣網
  • 為什麼不回 A 股?中概股回歸關鍵 20 問
    而根據一份高盛研報統計,至少有 20 個中概股符合二次上市的要求;如果港交所未來放鬆上市時間、公司股東同股不同權等要求,有 38 個中概股符合二次上市市值要求。 投行傑富瑞(Jefferies)2020 年 5 月 27 日的研報預計,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可給港交所帶來 5570 億美元的市值,相當於目前港股總市值的 12%。加上已經回港二次上市的阿里、京東,總市值超過了1萬億美元。
  • 中概股3分鐘 | 新東方績後大跌5%;晶科能源再創新高
    編輯/IrisW 美股周二集體收跌,三大股指均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交易日上漲的行情,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 具體表現如下: 熱門中概股中,阿里巴巴上漲0.80%,拼多多下跌0.08%,京東下跌2.03%,網易有道上漲2.04%,網易下跌0.69%,蔚來下跌1.05%,虎牙跌2.49%,鬥魚跌超1.85%, 其他中概股,晶科能源漲5.47%,洪恩教育漲近21%,荔枝重挫17.46%,房天下上漲0.77%,360金融下跌5.92%,蛋殼下跌2.08%,新氧下跌2.39%,迅雷上漲
  • 透視中概股:阿里巴巴為橋水、小摩Q2持倉第六大重倉股
    摘要 【透視中概股:阿里巴巴為橋水、小摩Q2持倉第六大重倉股】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我們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
  • 成為中概股赴美上市標配,老虎證券的「另類」投行進階史
    與方磊見面的前一天,老虎證券剛公布了三季度業績,就投行部分,季度裡9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老虎證券參與7家,承銷5家,繼續領銜承銷最多中概股赴美的投行。這份不錯的答卷,若放到2年前對整個投行業來說,根本無法想像。但改變已經發生。
  • 「中概股大盤點」:激蕩起伏30年,中概股在追捧和獵殺中漸漸成長
    中概股在美股風雲激蕩三十年,跟華爾街精英學得段位越來越高。但是仍要看到,箇中企業在美股「渾水摸魚」,不僅自己惹禍上身,還敗壞了中概股的名譽。如今《外國公司問責法》、納斯達克也申請修改上市規則,加強對上市公司的資格審計,海外監管趨於嚴苛下美股市場充斥著對中概股的敵意。
  • 2020年是中概股回歸元年
    來源:新浪博客2020年是中概股回歸元年——港交所贏得中概股回歸先機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中概股回歸,既是機遇,也是挑戰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兩個原因:第一,早在2018年,港交所和中國證監會就已作好中概股回歸的通道設計;第二,美國對華為及中國高科技的無底線、赤裸裸打壓,已經嚴重波及中概股的生存,目前中概股在美國掛牌的成本與風險被數倍放大,甚至可能面臨集體摘牌的風險。
  • 中概股是什麼意思 納斯達克中概股名單介紹
    最近幾年,發現不少中概股都選擇回歸A股,但並不是說回歸就回歸的,因為中概股回歸A股的主動權在於國家政策。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概股是什麼意思呢?順便將納斯達克中概股名單介紹出來。中概股有哪些 所謂的中概股,這是指在國外上市的中國註冊的公司,或雖在國外註冊但業務和關係在大陸的公司的股票。
  • 中概股赴港上市傳言不斷,泛華金控、慧擇將會何去何從?
    這個五一不平靜,美國最大在線券商盈透,提高了中概股持倉客戶保證金,「公司在今年4月30日啟用了新的保證金要求,旨在識別大量持有小市值中概股的帳戶。根據新的規則,保證金計算將根據新的壓力測試規則得出:相關股票市值縮水15億美元(若測試前股票市值低於15億美元,測試場景為市值清零)。」
  • 李想的「理想國」外,盤桓著特斯拉
    多年來李想與特斯拉之間的聯繫,就如同何小鵬配圖的漫威世界一般,幾經轉折。2004年:EV 緣起2004年,倡導創業甜頭的李想嗅到了汽車市場的轉變先機。只發新聞稿、華麗的PS圖片、專業名詞廣告語的「懶惰」對手們,給了李想可乘之機,那一年他啟動了汽車之家的籌備。
  • 中概股赴美最大IPO|理想汽車百億美元上市
    美東時間7.30日晚,理想汽車(代碼:LI.US)正式掛牌納斯達克上市。理想汽車上市理想汽車開盤一度漲幅超過50%,最終收盤價格16.46美元,漲幅43.13%。根據數據顯示,理想汽車發行價為11.5美元共發行9500萬份ADS,該認購啟動結束後即結束招股,與本月28號即上市前兩天已募資超過9.5億美元,此次IPO為自2018年3月後愛奇藝的24億美元IPO後,中概股在美股的最大IPO。
  • 中概股是什麼意思?附中概股股票一覽
    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稱,繼瑞幸咖啡偽造財報數據而股價大跌後,中概股又接連出現問題,愛奇藝被做空,好未來自爆員工造假。有分析稱,瑞幸造假醜聞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將使得中概股遭遇更嚴厲的審視,中概股或將面臨一輪新的做空潮。  近期新聞中的「中概股」是什麼意思?  中概股是指在國外上市的中國註冊的公司 ,或雖在國外註冊但業務和關係在大陸的公司的股票。
  • 中概股回歸,香港的「贏家」故事
    基於此的微妙信號是,繼去年阿里成功實現回港二次上市之後,如今愈發多的中概股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赴港二次上市日程,刨去京東,還有早年作為四大赴美上市的明星股「網易」,同時,百度、攜程、拼多多、好未來、新東方等明星公司也在不斷傳出回港上市的消息。
  • 理想汽車自燃背後:李想「理想國」的崩塌與妥協
    與這些企業相比,理想汽車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雖然起跑慢了,但李想卻沉浸在「後發者優勢」的理想中,自認為汲取前者經驗,就可以避過一些坑,實現彎道超車。他的確這樣做了,但正像「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說的,理想汽車和前輩們一樣,還是踩進了一個個坑中。
  • 中概股回歸的「難言之隱」
    何況在渾水之後迅速出現了幾十家做空中概股的機構,逐漸為中概股貼上了「財務造假」的標籤。而瑞幸就像是落在火藥桶上的一顆小火星,中概股原本面臨的還只是被汙名化的隱憂,眼下已然演化成了海外機構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以至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克萊頓在4月份直接警告:「因為信息披露問題,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 深網| 「窮孩子」市值一度趕超蔚來,李想再續理想
    7月29日晚,李想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定位北京理想汽車研發中心。這位80後創業者在接下來的20小時裡只有一件事——為理想汽車的納斯達克上市儀式做準備。 20小時後,李想現身北京交付中心,美股開盤兩小時後理想汽車正式開始在美股市場交易,開盤價15.5美元 ,較11.5美元發行價上漲34.7%。
  • 金山雲逆勢IPO,京東網易百度等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
    其他被傳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還有攜程、百度等等。港交所回應稱,我們一向不評論個股,香港交易所歡迎所有合規公司來港上市。2020年1月,即已有攜程、網易與港交所展開初步討論的消息流出,並帶動兩家公司股價上漲。國內最大OTA、第二大遊戲公司、電商巨頭的回歸,將形成阿里巴巴回歸之後又一巨大示範效應,引領中概股回歸浪潮。
  • 中概股收盤普遍飄紅 精銳教育漲超30%
    中概股周二收盤多數上漲,教育類股集體上漲。精銳教育漲超30%,盤中一度熔斷;瑞思學科英語漲28%,達內教育漲超14%,紅黃藍教育漲近10%,流利說漲超5%,網易有道、跟誰學漲超2%。中概股 熱門中概股中,阿里巴巴上漲0.87%,拼多多上漲2.70%,京東上漲4.99%,嗶哩嗶哩上漲4.18%,蔚來上漲1.78%,百度上漲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