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老話常說「頭伏山崗二伏人,三伏在秋臨」,啥意思?二伏已過,多久會涼快?看完心裡有數了!
隨著日子慢慢的過去,我們也順利的熬過了三伏天的中伏階段,如果說三伏天是夏季炎熱的代表,那中伏就是代表中的代表了。畢竟老話說「夏有三伏,熱在中伏」,從進八月份以來,我們就告別了六七月份的雨季,烈日當空,溫度也就直線飆升,就連前段時間入立秋的時候,都感覺到了立夏一樣,天天都35-36℃。
而對於這三伏天,我們老家有個說法,叫做「頭伏山崗二伏人,三伏在秋臨」,老人們說這才是過三伏天的狀態,三伏天的作用才比較大!為什麼這麼說?又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下面我就簡單的和大家分析下:
頭伏在山崗:意思就是說頭伏需要多下雨,目的要滋潤山川林木,存儲未來需要的水分,畢竟這是三伏天的開始,象徵著炎熱天氣快要開始了,以後雨水天氣可就更少了。
二伏在人:二伏是最炎熱的一個階段,無風無雨,太陽高照,這也是二伏需要的狀態,因為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讓人體內累積的寒氣溼氣,儘量的散發出來,多出汗,秋冬季身體才會舒坦。
三伏在秋臨:三伏是最後的時間,也是面臨立秋後的最後階段,在經歷了二十來天的高溫炙烤,三伏就需要有細雨滋潤,「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樣也才能更好地促進節氣和季節的轉換。
但好消息是,今天是8月15日,從7月16日開始入頭伏,一伏十天,到26日才開始的二伏,但到8月4日為十天,又因為8月7日立秋,按照立秋後一個庚日為三伏開始,所以今年的二伏時間比較長,為二十天,一直到昨天的8月14日才出二伏。
如今二伏已過,涼快天氣是否也會很快降臨?
我的意見是並不會,因為秋後一伏以及秋老虎的存在,也會讓我們的秋後天氣不會很快的涼快下來,老話不是說「立秋不算秋,處暑天才涼」,更何況今年因為閏四月的緣故,立秋來得早,農曆六月就來了,確實也不是涼快的時候。
雖然天氣不會很快的就涼快下來,但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一是因為今年多雨,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夏天到八月才熱的原因,而後面時間推移,秋雨也只會增加,加上八月颱風增多,降雨概率加大,多下幾場雨自然也就涼快了!
二是因為時間,如今也離立秋過去了一個星期,馬上也要到了處暑了,一個秋天也就六個節氣,一個節氣代表一個程度,立秋不涼快,處暑就會,不然就到白露,不會太晚的。
所以,總體來說,今年這個夏天過的還是挺舒服的,至少熱的時間並不是太長,對此,你們覺得今年這個夏天熱不熱?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們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