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伏山崗二伏人,三伏在秋臨」,啥意思?二伏已過,多久涼快?

2021-01-08 皖農小夥

導讀:老話常說「頭伏山崗二伏人,三伏在秋臨」,啥意思?二伏已過,多久會涼快?看完心裡有數了!

隨著日子慢慢的過去,我們也順利的熬過了三伏天的中伏階段,如果說三伏天是夏季炎熱的代表,那中伏就是代表中的代表了。畢竟老話說「夏有三伏,熱在中伏」,從進八月份以來,我們就告別了六七月份的雨季,烈日當空,溫度也就直線飆升,就連前段時間入立秋的時候,都感覺到了立夏一樣,天天都35-36℃。

而對於這三伏天,我們老家有個說法,叫做「頭伏山崗二伏人,三伏在秋臨」,老人們說這才是過三伏天的狀態,三伏天的作用才比較大!為什麼這麼說?又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下面我就簡單的和大家分析下:

頭伏在山崗:意思就是說頭伏需要多下雨,目的要滋潤山川林木,存儲未來需要的水分,畢竟這是三伏天的開始,象徵著炎熱天氣快要開始了,以後雨水天氣可就更少了。

二伏在人:二伏是最炎熱的一個階段,無風無雨,太陽高照,這也是二伏需要的狀態,因為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讓人體內累積的寒氣溼氣,儘量的散發出來,多出汗,秋冬季身體才會舒坦。

三伏在秋臨:三伏是最後的時間,也是面臨立秋後的最後階段,在經歷了二十來天的高溫炙烤,三伏就需要有細雨滋潤,「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樣也才能更好地促進節氣和季節的轉換。

但好消息是,今天是8月15日,從7月16日開始入頭伏,一伏十天,到26日才開始的二伏,但到8月4日為十天,又因為8月7日立秋,按照立秋後一個庚日為三伏開始,所以今年的二伏時間比較長,為二十天,一直到昨天的8月14日才出二伏。

如今二伏已過,涼快天氣是否也會很快降臨?

我的意見是並不會,因為秋後一伏以及秋老虎的存在,也會讓我們的秋後天氣不會很快的涼快下來,老話不是說「立秋不算秋,處暑天才涼」,更何況今年因為閏四月的緣故,立秋來得早,農曆六月就來了,確實也不是涼快的時候。

雖然天氣不會很快的就涼快下來,但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一是因為今年多雨,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夏天到八月才熱的原因,而後面時間推移,秋雨也只會增加,加上八月颱風增多,降雨概率加大,多下幾場雨自然也就涼快了!

二是因為時間,如今也離立秋過去了一個星期,馬上也要到了處暑了,一個秋天也就六個節氣,一個節氣代表一個程度,立秋不涼快,處暑就會,不然就到白露,不會太晚的。

所以,總體來說,今年這個夏天過的還是挺舒服的,至少熱的時間並不是太長,對此,你們覺得今年這個夏天熱不熱?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們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三伏天」的「伏」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末伏,為十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俗稱秋老虎。末伏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劇烈。「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暑熱當頭,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不注意還會發生中暑,百姓說的「苦夏」就是這個意思。「三伏天」各地食俗很多,這其中頗有講究。在古代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
  • 二伏:傾情巨獻麵條大全
  • 二伏要吃麵?快來pick你最愛的那一碗!
    在悶熱的二伏天,來碗讓人食慾大開的匯通面,最讓吃貨過癮!biangbiang面除匯通面之外,西安還有很多好吃的麵條。正處在二伏吃麵的時節,不如就來一碗香菇面吧!香菇面也是伏天不錯的選擇,麻辣鮮香香菇面可以輕鬆拯救天熱沒胃口的吃貨。
  • 北京人的「三伏天兒」,少不了一頓烙餅攤雞蛋!
    就這麼一場又一場的陣雨過去,就「三伏」了。「三伏」之說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本紀》載:「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蠱」。《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唐開元年間學者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曰:「(農曆)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
  •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文/農夫也瘋狂在今年「頭九」的最後幾天,也是在元旦小長假前夕,在國內很多的地方都飄起了雪花,並且這次的降雪普遍比較大。那在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呢?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是什麼意思呢?這裡農夫就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指出來。(1)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老農民常說「冬至是頭九」,也就是說冬至節氣開始就要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了,古人把冬至後81天分為九個九天,分別為頭九、二九、三九,以此類推直到九九。當九九過去了以後,冬天也就結束了。
  • 今兒「二伏」要吃麵!
    【今兒哥導讀】       各位親,今天正式進入二伏;今年的二伏天從7月27日到8月15
  • 今兒個三伏,咱北京人要吃烙餅攤雞蛋!
    俗話說「頭伏的餃子二伏的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是北京人的傳統習俗。
  • 「熱在三伏」 中醫養生全攻略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 馬上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
    導讀:16日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今年是秋包伏嗎?進入到七月份中旬了,但是今年的夏天在南方地區還是比較涼爽的。
  • 立秋到了,農諺說「立秋不是秋,天涼白露後」,立秋後還會熱多久
    俗話說「天涼好個秋」,立秋之後天氣就開始慢慢下降了,農民朋友們很期待立秋這一天的到來,對農民的農事活動影響很大。文【小智】關於立秋,農民總結出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在民間有「立秋不是秋,天涼白露後」,是什麼意思?今年立秋還會熱多久,小面小智就來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吧!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現在已經進入三伏天氣階段,炎熱的天氣也讓很多人受不了。而三伏天持續進行,很多人都想一整天泡在水裡。而這種炎熱天氣到底要持續多久?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
  • 針灸科三伏貼、三伏灸開始預約啦!-- 冬病夏治 內病外治 提升免疫...
    針灸科三伏貼、三伏灸開始預約啦! 「三伏」是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其中頭伏和末伏各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為十天,否則為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為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 「頭九飄雪,九九穿紗」是什麼意思?好還是不好?
    因為飄雪在『九九』的末尾,鄉下還有一句俗語,叫'頭九飄雪,九九穿紗'。下一年是好還是壞?「冬至」之後,我國就進入了九宮格天氣,民間也有「九宮格」,今年的「九宮格」是從12月21日開始,從「冬至」到12月29日,昨天是「九宮格」的最後一天,正好昨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降雪,不是應該這句俗語「九宮格」嗎?
  • 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導讀: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現在正值中伏期間,天氣也是愈發的酷熱難耐,空氣悶熱得仿佛黏稠一般,讓人呼吸都感覺透不過氣來。這會都在期盼一個大家希望早點到來的節氣:立秋,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依然很熱,但節氣的到來,對於氣溫還是會有明顯的改善,尤其是早晨和晚上的時候,習習涼風的吹來,會讓人感覺到舒爽了很多。所以都在期盼著立秋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