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到近些年來NBA在選秀當中最成功的球隊,那麼洛杉磯湖人絕對算的上一號。
從13-14賽季進入低谷到18年夏天迎來詹姆斯完成重建,這中間的5次選秀大會上,湖人總共摘走了8位首輪新秀和6位次輪新秀。
而這14位新秀當中,除去安東尼-布朗淡出NBA之外,剩餘的13位都在所效力球隊的主力輪換之中,甚至還出現了兩位全明星球員,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秀成績。
這一眾湖人出產的新秀當中,如果要說哪位最讓球童覺得可惜,答案非蘭德爾莫屬。
蘭德爾
作為初代「湖人三少」的領軍人物,蘭德爾本是湖人在重建期前場核心的第一代人選,但是直到離開湖人,蘭德爾都未能成長為球隊在四號位上滿意的樣子。
離開了湖人之後的蘭德爾,通過在鵜鶘的「高數據」表現,幫自己在尼克斯博得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合同(2019年夏天籤下3年6300萬美金的合同)。
本以為這是蘭德爾職業生涯全新的開始,畢竟尼克斯在去年夏天的大牌自由球員市場上一無所獲,他終於有機會去扮演自己曾經想要追求的角色了。
但是大半個賽季之後,情況似乎並不樂觀,在紐約蘭德爾收穫的除了薪水之外,剩下的或許就是失敗和隊友對於他的球風的抱怨。
《紐約時報》記者Marc Berman報導,包括RJ-巴雷特在內的一些尼克斯球員,對於蘭德爾本賽季在進攻端長時間持球感到沮喪。
尼克斯還是那個尼克斯,蘭德爾還是熟悉的蘭德爾,他似乎無法成長為一支球隊的領袖球員。
甚至有更激烈的觀點認為蘭德爾已經摸到了職業生涯的「天花板」,他已經無法再進步了,雖然94年11月分出生的他還不滿26周歲。
那麼蘭德爾真的摸到自己職業生涯的「天花板」了嗎?他的未來又該往哪裡走?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蘭德爾本賽季在攻防兩端的表現以及他對於球隊的影響,以此來為我們的觀點尋找更多的證據。
蘭德爾
進入NBA之後,蘭德爾的角色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
選秀夜給他的模版是扎克-蘭多夫,他在新秀賽季的表現似乎也在往一個「兩雙機器」的方向走。
隨著盧克-沃頓的到來,他所帶來的「勇士體系」之下,希望有持球進攻能力的蘭德爾在進攻端成為格林那樣的球員:傳球以及外線的威脅。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是這段經歷卻也讓蘭德爾逐漸放棄了「精耕」自己的內線技巧,轉而要把更多的經歷分享到提升外線威脅以及傳球之上。
離開湖人的那個夏天,可能是受到了自己僅僅「價值800萬」的刺激,蘭德爾在夏天苦練提升了自己的投射能力,所以我們看到了在鵜鶘的那個能夠在三分線外以34.4%的命中率場均命中0.9個三分球的蘭德爾。
但是來到尼克斯的蘭德爾,似乎將自己的投射手感遺忘在了紐奧良,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又跌到了三成以下(27.7%)。
當然,蘭德爾在進攻端的下滑,絕對不僅僅只是三分球投射這麼簡單:
圖中數據截止發問題
本賽季蘭德爾場均完成2.3回合的轉換進攻,每回合只能拿下0.99分,終結命中率也只有53.9%。
這兩項數據分別只能排在全聯盟出場40+場次,轉換進攻回合2+的101位球員的第81位和第38位。
整體轉換進攻評分僅僅高於全聯盟23.9%的球員。
但蘭德爾曾經也是一名聯盟平均水平之上的轉換進攻手,他在湖人的最後一個賽季,平均每個轉換回合能夠拿下1.11分(場均3.1回合),終結命中率可以達到62.4%,整體評分也要高於聯盟53.7%的球員。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蘭德爾本賽季場均單打3.2個回合,這也是他使用最多的進攻方式之一。
但是他每個單打回合僅能得到0.76分,終結命中率僅有37.8%,綜合評分僅高於聯盟28.6%的球員。
從圖中的對比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蘭德爾在本賽季最喜歡單打(場均單打回合2+)的27位球員當中,處於墊底的位置。
而在一個賽季之前,蘭德爾每個單打回合還能拿下0.95分,終結命中率為47.1%,綜合評分超過全聯盟67.8%的球員,對於一個頻繁單打的球員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單打表現。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這是蘭德爾在進攻端下滑最大的一項。
18-19賽季的蘭德爾,每個擋拆無球進攻回合可以拿下1.34分,終結命中率高達64.2%,評分領先全聯盟92.1%的球員,這絕對是頂尖級別的擋拆無球進攻表現。
但是本賽季的蘭德爾,每個擋拆無球進攻回合只能拿下0.95分,終結命中率低至46.0%,平均僅高於聯盟28%的球員。
當然,這一定程度上有尼克斯缺乏質量上乘的擋拆傳球手的緣故。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作為一名打法努力向外發展的四號位球員,蘭德爾並沒有守住自己在上個賽季定點跳投的手感。
18-19賽季,蘭德爾場均有3.5個回合以定點跳投終結,每回合可以拿下1.02分,終結命中率也能保持在不錯的42.9%,評分領先聯盟60%的球員。
但是到了本賽季,他場均完成4.1回合的定點跳投,但是每回合只能拿下0.83分,命中率也下滑到了32.6%,評分只高於聯盟23.6%的球員,他又看到了熟悉的自己。
當然,蘭德爾本賽季在進攻端依舊還是有「一技之長」的,否則他也無法保證自己能夠場均砍下接近20分的得分。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在蘭德爾的新秀報告當中,就已經註明了這是一位能夠擅長在內線完成背身進攻的球員。
本賽季蘭德爾場均要完成3.2回合的背身單打,每回合可以拿下0.92分,終結命中率達到47.5%,評分依舊處於聯盟的上半區(領先51%的球員),相比於他在17-18賽季54.9%的評分,還算保持的不錯。
圖中數據截止發問題
除了在背身單打上保持的不錯以外,本賽季的蘭德爾在空切的效率上達到了職業生涯的新高。
他場均完成1.2個空切回合,每個空切回合可以拿下1.49分,終結命中率高達75%,整體評分領先聯盟85.9%的球員。
即使是在聯盟最喜歡空切的77位球員(回合數≥1)當中,蘭德爾的表現也依舊是處於領先水平的。
當我們大致的看完蘭德爾進攻端的表現之後,我們會發現蘭德爾在進攻端的特點:
作為一名四號位球員,蘭德爾有點過分喜歡持球進攻,數據顯示他本賽季有46.3%的投籃,都是在運球2次及以上的前提之下。
但其實蘭德爾擁有不俗的無球進攻能力,比如他曾經的擋拆無球進攻能力,比如他本賽季的空切進攻能力。
當然,這不並不全是蘭德爾的過錯,畢竟他自進入NBA之後的角色短時間內發生過多重變化:不同教練體系下風格的轉型,首發與替補之間的來回更替,球隊角色的變化等。
每一次的角色轉變都需要蘭德爾在進攻端有所改變,但短時間內頻繁的角色變更無法讓他仔細打磨某一項技術。
這就導致蘭德爾在進攻形成了現在的這種「特點」:什麼都能幹,但卻什麼都幹不好,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貪多嚼不爛」。
蘭德爾
一直以來,我們似乎有一個固定的印象:蘭德爾的防守很差。
蘭德爾在防守端的表現的確差,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差,他在防守端還是有閃光點的。
蘭德爾本賽季的真實防守勝利貢獻值(下文簡稱DWS)為0.069,可以排在514位出場過的NBA球員當中的第187位,這當然不是一個頂尖的排名,但也並不是墊底的水平。
事實上進入NBA以來,蘭德爾在防守端的水平一直在進步當中的,比如他的DWS值,從新秀賽季的0.009,到本賽季的0.069,期間一直是處於進步的趨勢。
再比如檢驗球員單防能力的Diff%值,蘭德爾雖然本賽季出現了下滑,但是整體上還是保持在一個相當不錯的水平之上: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如果我們將蘭德爾在防守端的表現切開來看,還能夠找到他在防守端的閃光點: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他本賽季場均防守1.3個回合單打進攻,可以將對手的命中率限制在35%,每回合讓對手拿下0.89分,整體評分高於聯盟50.4%的球員。
但是相比於他新秀賽季(15-16)高於聯盟64.3%球員的評分,他在防守單打方面的下滑著實不少。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厚實的身板讓蘭德爾無懼對抗,所以在防守背身單打方面,蘭德爾整體上處於聯盟前1/3的水平。
他場均防守0.8回合背身單打,每回合對手只能拿下0.77分,終結命中率只有39.5%,綜合評分高於聯盟75.5%的球員。
相比於他新秀賽季75.6%的評分,蘭德爾這些年可以算是沒進步,也沒退步吧。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他場均防守0.5個回合的擋拆無球進攻,每回合只讓對手拿下0.88分,終結命中率僅有33%,整體評分高於聯盟75.5%的球員。
除此之外,蘭德爾在防守對方利用無球掩護方面做得也相當不錯,他讓對手每個無球掩護回合(場均防守0.5回合)只能得到0.82分。終結命中率僅有29%,整體評分高於聯盟73%的球員。
當然,蘭德爾在防守端能夠給外界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絕對是有原因的。
比如他每場比賽防守最多的定點跳投,蘭德爾表現非常差: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他每場比賽防守定點跳投3個回合,每個回合要讓對手得到1.08分,終結命中率也達到了40.2%,整體評分僅好過聯盟29.8%的球員,而這,已經是蘭德爾生涯至今單賽季防守定點跳投最優異的表現了。
這一定程度上和蘭德爾在防守端的「懶散」有關,作為一名移動並不算緩慢的球員,蘭德爾本賽季在防守端的移動速度僅有1.6m/s,這個數據在聯盟身高>6尺7寸,體重>225磅的165名球員當中,僅能排在第147名的水平。
對於蘭德爾在防守端的表現,球童的觀點是:
蘭德爾在防守端的確有缺陷,並且絕對不是一個出色的防守者。
但也並沒有印象中的那麼不堪,他在防守端還是有一些閃光點的。
他擁有不錯的身體天賦,他其實可以在防守端做的更好,但是似乎他並不願意提升自己在防守端的作用。
或許這和他並從來沒有在一個注重防守的教練手下打過球,以及他在進攻端投入了過多的精力有一定的關係。
圖中數據截止發文日
上圖是蘭德爾在過去兩個賽季在不在場時球隊部分數據的變化對比圖。
從圖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蘭德爾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讓球隊變得更好一點,但是這個好的程度並沒有達到球隊領袖的水平。
以本賽季為例,蘭德爾在圖中的8項數據當中,有6項他在場的時候球隊會變得更好。
但是這種提升並不明顯,說的現實一點,本賽季在場時,也只是將球隊的淨效率值從他不在場時的-8.4提升到了-5.9,雖然有提升,但還是負值。
如果我們以一個首發球員來看待蘭德爾對於球隊的影響,那麼他做的還算可以,但如果以領袖來看待,那麼他明顯是不合格的。
我們現在需要回到標題中的兩個問題:
通過我們對於蘭德爾攻防兩端的分析,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在往肯定的方向傾斜?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1994年11月出生的蘭德爾還是一個未滿26周歲的年輕球員。
他本賽季在進攻端的確出現了嚴重的下滑,但是球童認為這種下滑並不只是蘭德爾的原因,這和他過去幾個賽季角色的反覆變更有一定的關係。
短時間反覆的角色變更,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現在這種「貪多嚼不爛」的進攻現狀。
而且蘭德爾在防守端所存留的閃光點和身體天賦,依舊可以讓球隊對他未來在防守端出現提升抱有希望。
所以球童認為目前還不能說蘭德爾摸到了職業生涯的「天花板」,他依舊還有機會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蘭德爾
球童認為蘭德爾至少還有兩個賽季的機會來提升自己的比賽表現(這份合同期內),他的未來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蘭德爾能夠儘量的減少自己的持球進攻選擇,轉而認真打磨自己的內線技術以及無球進攻技術,提升在防守端的專注度,從而提升自己的防守質量,那麼蘭德爾還是有很大機會成為一名NBA出色的首發四號位球員。
但如果蘭德爾持續現在的這種表現,以他在進攻端「什麼都會,什麼都不精通」的現狀,再結合他在防守端的「懶散」表現,那麼無論他的未來是在紐約還是其他城市,可能「第六人」會是他的最終歸宿。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