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子當翻譯:應發揮語言優勢 及時把握機遇

2021-01-19 華夏經緯網

  外語能力,是海歸最明顯的優勢,不少海歸憑藉這種優勢,擇業時選擇做「翻譯官」。近年來,隨著翻譯技術的不斷進步,海歸翻譯也面臨行業發展的新局面,那麼,他們又該如何應對?

  優勢何在?專業素養是關鍵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中外交流不斷擴大,國家對語言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不少海歸選擇加入翻譯行業,發揮其在海外留學中練就的語言優勢。

  墨力畢業於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口譯與筆譯專業,現在是一名中英自由翻譯。她認為,雖然現在國內英語教育很普及,但海歸做翻譯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一些找我做筆譯的客戶,公司內部也有人會英語,但是因為翻譯得不夠地道,中式英語痕跡較重,所以他們還是願意把這部分業務交給我做。」

  曹藝嘉曾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留學,畢業後加入一家貿易公司從事翻譯工作。談及海歸做翻譯的優勢,她說:「留學的經歷讓我更加了解外國人的思維模式,對一些當地俗語的表達體會更深入,在翻譯過程中不那麼怯場。」曹藝嘉認為,想要當好一名翻譯需提早準備,形成專業的翻譯素養是關鍵。「在留學期間打好語言基礎,積累翻譯經驗,爭取多參加一些展會活動,增加實戰經驗。」

  翻譯工作需要人脈資源,因此,要儘早積累自己的人脈,利用好海歸的「朋友圈」——海歸校友的圈子本身就是一個人脈網絡。墨力結合自身情況解釋道:「我畢業回國後曾進入一家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全職翻譯。雖然後來我離職做自由翻譯,但原來公司的人事部門仍然常常通過我發布翻譯崗位招聘信息,最後入職的也基本都是我的校友。」

  把握機遇迎合市場新需求

  現在,用人單位在招聘翻譯人才時越來越注重其海外經歷,很多都在招聘啟事上註明「有海外留學背景或海外工作經歷者優先」。在翻譯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海歸翻譯要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海歸翻譯應發揮自己的文化背景優勢,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其中翻譯的準確度和靈活度是關鍵。」曹藝嘉說。

  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對相關國家的語言翻譯工作需求持續上升。郭珊珊曾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留學,回國後參與了很多俄語翻譯活動,幾天前她剛做完一場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的翻譯工作。談及俄語翻譯的新機遇,她說:「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國家中,有些是使用俄語的,因此在相關工作中對於俄語翻譯人才的需求量不小。對於留學俄羅斯的海歸來說,現在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面對新形勢,海歸要及時把握機遇,發揮語言優勢。

  此外,也要關注市場對翻譯人才的新要求。金冰廉曾在埃及法魯斯大學留學,現在兼職阿拉伯語翻譯。她認為,現在市場對翻譯人才的綜合知識水平要求較高,複合型人才正成為翻譯市場的「香餑餑」。「不同領域的翻譯需要掌握不同的專業知識,比如科技領域的翻譯,就必須要了解一些科技術語。」金冰廉說。

  調整心態迎接行業新挑戰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的翻譯行業也出現了新變化,關於機器翻譯的討論熱度不減。也有人產生疑問:機器可以從事翻譯工作,還需要人做翻譯嗎?對此,不少海歸翻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汪詩雄曾在義大利摩德納大學留學,現在是一名高校教師,從事小語種相關翻譯、教學工作。談及機器翻譯,他說,就目前情況看,機器翻譯在短時間內還取代不了人的翻譯。「對於一些特定的表達方式、新生詞彙的理解,比如雙關語等,機器翻譯做到準確還是比較困難的;此外,人在翻譯時會考慮一些政治文化背景因素,從而有選擇性地翻譯,而機器則不會考慮這些因素。」汪詩雄認為,海歸翻譯有深入了解當地文化背景的優勢,而機器翻譯則有利於信息的交流、知識的傳播。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金冰廉同樣認為目前翻譯工作還是少不了人的參與,海歸翻譯人員應調整心態,理性看待。「如果希望自己今後從事翻譯工作,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在國外學習生活的機會,切實提升語言水平和翻譯能力。同時,大可不必牴觸機器翻譯,因為這是一個趨勢,正確的態度是對此善加利用。」(周孟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
    當前,山西省太原市廣大海歸正在積極報名參加「防疫情翻譯志願者服務隊」,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外籍入境人員相關信息排查工作發揮有效作用。18日,記者從太原市委統戰部獲悉,緩解市內各類重要公共運輸場所急缺各語種翻譯人員現狀,充分發揮全市統一戰線人才資源優勢,依託太原海歸俱樂部、太原市海歸協會等海外歸國留學生人才匯聚平臺,及時成立「防疫情翻譯志願者服務隊」。
  • 華媒:海歸求職語言不再是最大優勢 把握時機是關鍵
    全球化智庫(CCG)認為,數據變化的背後,有海歸對於國內就業市場認識增長的因素,也有企業為提升待遇的原因。但由於較高的留學費用,許多海歸認為自己的薪資應該比國內畢業生更高。  實際上,根據智聯招聘薪酬水平調查數據,「企業招聘海歸的平均薪酬高於全國招聘的平均薪酬2500元左右,海歸在求職過程中的薪酬優勢依然明顯。」
  • 充分發揮人工翻譯創造性優勢
    充分發揮人工翻譯創造性優勢 2019年02月18日 07: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查建國 仝薇 字號 內容摘要: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與政治、經濟、科技以及文化等社會因素息息相關
  • 上外塞爾維亞語學子發揮語言優勢聲援「鐵桿朋友」
    圖說:上外塞爾維亞語學子聲援視頻截圖 受訪者供圖「作為學生,我們資源有限,難以提供實質性援助,但中國疫情防控有效的經驗,是此刻我們最想與你們分享的。請牢記專家忠告:非必要情況請勿外出,勤洗手、戴口罩。」
  • 海歸談:「武漢莫慌 我們等你」
    這些日子,武漢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許許多多海歸紛紛站出來,發揮個人優勢,想要為武漢多做些事情。有一份力便出一份力,有一份熱便傳遞一份熱。最近,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青委會的三十幾位海歸,自發組織起來,將《武漢莫慌,我們等你》翻譯成英語、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韓語、芬蘭語、義大利語、馬來語等10種語言,面向世界傳播。
  • 劉文飛:翻譯家不能靠靈感 應把握分寸
    原標題:翻譯家不能靠靈感 應把握分寸(圖)全世界不少翻譯家都對翻譯工作有過諸如此類的評價,所以,翻譯工作在可以自由準入的前提下,還對從業人員有著一定的條件限制。翻譯工作,外語水平無可非議是第一要素,語言準入是譯者的前提。語言的「程度」也應當至少達到精通的程度。
  • 林鄭月娥稱香港應把握機遇做好「促成者」角色
    2月19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指出,規劃綱要層次很高、範圍廣泛、內容豐富的規劃性文件,香港要好好把握機遇,具體落實,做好促成者角色。林鄭月娥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稱香港若不能好好把握機遇,會是「蘇州過後無艇搭。」
  • 許淵衝:翻譯就是追求兩種語言「雙贏」
    從事文學翻譯80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出版著譯百餘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外文譯本以及莎士比亞、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作品中譯本等。獲國際譯聯「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習近平同志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把握三個主要方面: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
  • 「中國交通報」發揮獨特交通優勢 緊抓重大機遇協調發展
    發揮獨特交通優勢 緊抓重大機遇協調發展連雲港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 陳輝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連雲港具有「東西雙向、海陸轉換」的交通和開放優勢,更應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 包頭市青山區:烏仁奇其格 通曉兩種語言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我學習了蒙漢兩種語言,但我的漢語水平要遠遠高於蒙古語。」烏仁奇其格坦言。從小就喜歡舞蹈的烏仁奇其格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大學期間,她通曉兩種語言的優勢讓她在同學中廣受歡迎。「那時候,我們經常跟中央民族大學的蒙古族學生一起聚會交流,因為自己能說漢語又懂蒙古語,所以朋友很多,尤其是一些從牧區考進來的蒙古族同學經常找我做翻譯。」烏仁奇其格笑稱,自己和愛人滿都拉就是因做翻譯走到一起的。
  • 眾師生參與多語種翻譯 搭建抗疫語言溝通之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黨委書記黎冬: 因為「不年輕」,68歲軍人譯審楊建榮抱憾不能一線戰疫,轉而克服艱難力保防疫翻譯及時出爐
  • 人民日報:把握好時代賦予的機遇
    擁有知識和技能之後,再輔之以走出舒適區的勇氣,就能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從「要我幹」變成「我要幹」,真正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蹄」圖片源自網絡經常看體育賽事的人都知道,有個效應叫做「主場優勢」,說的是運動隊主場比賽獲勝的機率往往高於客場。
  • 滬高校學子發揮外語專業特長「志願翻譯」國外標準助力疫情防控
    短短數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師生,和從事翻譯、醫學的專業人士臨時組成300多人「武漢志願者翻譯總群」的微信群已經完成多項海外捐贈物資產品資質和使用說明的翻譯、校審工作。記者3日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獲悉,上外東方語學院2018級亞非語言文學碩士生張坤和2016級越南語專業本科生康元就是翻譯志願者中的一員。
  • 宣城外事女翻譯:利用語言優勢參與疫情防控
    作為宣城市外事辦工作人員、外語翻譯志願隊隊長,她的主要任務就是與境外人士打交道。新冠肺炎疫情,對「地球村」的每個國家(地區)都是一次大考,能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參與疫情防控,趙華覺得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很有意義。求助國際友人   收穫暖心回應面對電子郵箱不時蹦出的郵件信息,趙華需要在英語和漢語之間不斷切換。
  • 肩負使命 把握機遇
    這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開放是吉林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必由之路。疫情對我省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們也要看到,後疫情時代也為我省開放發展打開了新的窗口。《方案》的出臺,旨在構建中韓兩國經濟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合作新平臺,有利於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促進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進一步擴大東北亞區域的經貿合作,形成具有吉林區域特點的對外開放新優勢。
  • 28種語言互譯、語音翻譯、掃描翻譯 百度輸入法用AI玩轉翻譯
    得益於百度在機器翻譯領域的強大技術實力,百度輸入法實現了英語、韓語、日語、西班牙語等28種高頻使用語言的精準互譯,是目前支持互譯語種最多的輸入法。用戶點擊鍵盤左上角的「熊頭圖標」,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快捷翻譯」,輸入框中便增加了一項翻譯框。
  • 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 擁抱變化 善於從疫情考驗中把握機遇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佳都科技(600728)積極創新轉型,化危為機尋求新機遇。一手緊抓市場新需求,發揮人工智慧科技優勢,研發硬核科技抗疫產品;一手心無旁騖繼續聚焦主業,積極把握「新基建」機遇實現逆勢發展。
  • 高級翻譯學院「一生一譯」第二期
    「譯品匯」呈現天外高翻多語種翻譯碩士生在學期間參與出版的重要譯作、在導師帶領下完成的重要翻譯項目等標誌性成果;「譯言堂」以「千字文」形式,分享天外高翻師生的翻譯感悟和「譯」路歷程。 「一生一譯」將生動記錄高翻學子精彩的翻譯人生,集中展示天外高翻人才培養效果,為我校「文明互鑑,文明互譯」學術交流季活動貢獻「高翻智慧」和「高翻力量」。
  • 中國海歸創業大賽複賽決賽在廈啟動
    為了充分把握此次契機,賽前,廈門市人社局積極貫徹落實招商大會、三高大會、新經濟發展大會等會議的重要精神,搶抓機遇,主動牽線搭橋,籌備召開海歸創業大賽人才項目技術資本專場對接洽談會,以「融資、融智、融資源」為目標,打造「人才+資本+項目」的深度對接平臺,邀請廈門高校、科研機構、園區、企業等用人單位和風投機構與留學人才開展對接,為廈門實現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國內翻譯行業的現狀是什麼樣的?知行翻譯公司總結了這幾點
    相比較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翻譯行業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才開始,但目前已經變成市場熱門,自改革開放和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以來,我國的語言服務行業正逐步壯大,大批外國企業和合資公司進駐國內市場,很多國內企業也紛紛走出國門,這一來一往之間都使得語言服務韓各樣必須快速跟上市場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