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局副局長壽小麗在主持發布會時介紹說,今天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先生,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盧山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先生。
王志軍在回答上遊新聞記者關於工信部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開展工作情況及「十四五」期間將採取的措施等問題時指出,產業鏈、供應鏈概念是2018年以來國內外都非常熱點的詞彙。應該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國家提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內在要求。近期,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世界供應鏈出現了本地化和區域化的趨勢,我們國家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水平的任務迫在眉睫。
王志軍介紹說,今年以來,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對我們國家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形成了巨大衝擊和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們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保障支撐和工業和信息產業秩序恢復,從保障防疫物資供給和復工復產實際需要出發,搭建了重點行業產業鏈的對接平臺,密切跟蹤了20多條重點產業鏈,調度保障了130多家核心企業,帶動上下遊約60多萬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努力保持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推動醫療物資整體實現湖北省從嚴重短缺到充分供應、全國其他地區從兼顧需求到有力保障、國際合作從緊急海外採購到積極開展對外援助和商業出口。此時,大家在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當時的畫面,這說明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王志軍指出,在復工復產中,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今年我國可能是全球內首個出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裡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重大作用是大家可以看到的。1-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了2.3%,前十個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了0.7%,實現了由負轉正,而且現在發展態勢非常好。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向好,可以說我們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經受住了疫情衝擊的大考,同時也較好地實現了復工復產,為我們國家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做出了突出貢獻。
王志軍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精神,認真落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各項重點任務,十九屆五中全對這個問題有專門章節論述。我們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產業鏈、供應鏈長板也就是產業的優勢方面,體現產業競爭力的方面。我們將保持和發展好完整產業體系。我國是世界上工業體系、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國家,我們將在提升傳統產業鏈中鍛造長板,加大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力度,企業的高級化、數位化、智能化和綠色化都離不開技術改造,技術改造是提升企業的優勢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將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發展服務型製造,同時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增強產業鏈根植性和競爭力。
第二,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的短板。短板顧名思義就是瓶頸,是受制於人的環節,這個方面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我們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加快基礎關鍵技術和重要產業工程化攻關,協同各方面的資源,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我們將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這個製造業創新中心主要的是突出共性技術、工程化和產業化的技術,強化共性技術供給,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同時我們還要完善國內供應鏈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
第三,發揮優質企業重要作用。企業是生產的細胞,也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實施主體,沒有企業強,產業鏈、供應鏈強都是一句空話。我們將落實好各項惠企、穩企政策,著力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實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做強做優。我們將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和要素,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競爭力的主要體現者。我們將支持中小企業做專做精,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在產業鏈的重要節點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來源:國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