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發布|「十四五」重點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

2020-12-23 上遊新聞

12月22日,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要推進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對於「十四五」的環保科技工作,希望通過這些工作助力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要突出環境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圖片來源/國新網

莊國泰表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科技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包括環境管理的需求、面向基層的實際環境問題,重點部署六個方面的任務:

一是環境問題成因機理,以及時空和內在演變規律等前沿基礎研究,提升科學認知。現在要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很重要的就是必須研究它的機理和規律。

二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提高生態修復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精準治汙能力。

三是開展生態環境監管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制度的研究,提升依法治汙水平。

四是開展區域全過程汙染控制和生態保護修復的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的研究。把各種技術綜合運用到一個區域中,比如水專項就在白洋澱進行了一些技術集成的示範,提升系統治理和保護水平。

五是加強創新平臺的建設和優化布局,強化人才隊伍與學科建設,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六是大力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生態環境部建設了一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是面向全社會的,用以促進環保產業發展、提升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實際能力。

上遊新聞記者 李洪鵬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聚焦PM2.5和臭氧汙染治理等「三個協同」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倪元錦)記者從18日召開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氣汙染治理專場獲悉,「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三個協同」,即PM2.5和臭氧汙染治理相協同、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相協同、本地治汙和區域共治相協同。
  • 除了PM2.5,空氣汙染背後還有個傢伙在「作妖」
    加強統籌謀劃,補齊VOCs治理短板「十四五」期間,既要保持PM2.5汙染持續下降,又要扭轉臭氧汙染升高態勢,實現重汙染天基本消除。這將是我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的焦點和難點。但與PM2.5治理相比,VOCs治理處於起步階段。
  • 去年廣州PM2.5濃度七年來最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環宣(署名除外)「廣州藍」越來越多:PM2.5從2013年的53微克/立方米降到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監測顯示,2019年廣州市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分別為30
  • PM10、PM2.5蠢蠢欲動
    數據來源: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平臺雖然總成績和前天一樣,關中五市空氣品質仍舊是全部良,但各城市的空氣汙染程度都有所反彈升高。當然在陰雲天氣下,這汙染壓力應該不再會來自依靠日照輻射激發的臭氧汙染,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除了鹹陽臭氧汙染52的AQI分指數微弱差距沒有達到優級指標要求之外,其餘四個城市的臭氧都規規矩矩地恪守在優級指標限制以內。昨天的汙染壓力來自空氣汙染「四大惡人」中的另外三項——PM10、PM2.5和NO2。
  • 京津冀空氣品質改善,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今日(12月8日)下午3時,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在發布會上發言。
  • 打贏藍天保衛戰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是新關鍵點
    來源:科技日報「十四五」期間,既要保持PM2.5汙染持續下降,又要扭轉臭氧汙染升高態勢,實現重汙染天基本消除。這將是我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的焦點和難點。但與PM2.5治理相比,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處於起步階段。
  • 北京市PM2.5來源解析正式發布
    ,2012年初曾發布PM2.5來源解析,明確了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的主攻方向。2012年6月以來,北京市環保局組織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聯合北京大學和中國環科院等科研單位,將科研項目與日常監測工作相結合,進一步開展了PM2.5來源解析研究。研究過程中,監測部門發揮優勢,完成了系統的採樣、分析,取得了大量的基礎數據,綜合運用國內外最先進的源解析技術方法,得出了2012-2013年度北京市PM2.5的主要來源結論和工作建議。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 常平空氣品質最好
    12月22日,市大氣辦發布東莞上周(12月14日至12月20日)空氣品質狀況,一組數據更印證了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東莞空氣品質處於優良狀態,其中優6天、良1天。全市空氣品質指數為2.52,珠三角排名第5位。PM2.5周均值為21微克/立方米,臭氧周均值為75微克/立方米。
  • PM2.5「爆表」,這個詞基本聽不到了(人民日報)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今年兩會上表示,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汙染速度最快的國家,2019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汙染天數下降81%。這樣的治理速度與治理成果,是怎麼取得的?麻辣財經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鹽城好空氣」再傳捷報 7月份全市優良天數比例、PM2.5平均濃度、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三項主要指標均列全省第一
    特別是剛剛過去的7月份,我市優良天數比例100%,PM2.5平均濃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65,三項主要指標均列全省第一。這是8月14日召開的鹽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發布會上傳出的好消息。今年以來,我市生態環境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緊盯大氣改善目標任務,主動擔當作為,全力組織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強化管控措施落實,主要在五方面重點發力。
  • 北京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
    原標題:12月8日北京舉行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  12月8日北京舉行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邀請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女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任世強先生
  • 多地「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環保行業將獲更多政策支持
    截至今天(14日),已經有多個省區市陸續公布了各自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這些規劃建議對於環保行業和產業的發展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指引和政策設計,「十四五」期間,各地環保產業和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增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
  • 臭氧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臭氧濃度會上升?
    在距離地球表面大約20—50千米的高度有一層臭氧,它能吸收太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傷害。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卻是一種汙染物,對人體有害。而且近地臭氧不僅是健康殺手,同時還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失。今年是我國「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PM2.5治理在取得明顯效果的同時,臭氧汙染正在成為新的環保難題。夏季午後的湛藍天空,往往是一天之中臭氧濃度最高的時候。
  • 上月江西PM2.5濃度下降20.9%,優良天數比達99.7%
    截至11月底,納入考核的111個縣(市、區)(含紅谷灘區、廬陵新區以及9個高新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南城縣等110個縣(市、區)PM2.5月均濃度達到二級標準。為保障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江西省緊盯國家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攻堅克難、常態化管控好PM2.5汙染源,多措並舉攻堅臭氧汙染治理。
  • 山東明年起開展PM2.5監測試點 威海捷足先行
    這幾天,PM2.5(可入肺顆粒物)這一專業名詞迅速「躥紅」,不僅國家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中首度對PM2.5測定方法進行規範,而且《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中也增加了PM2.5 項目為基本監控項目,山東省也計劃從明年起將全面開展PM2.5監測試點。
  • 前7個月北京優良天多了20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
    1月至7月,北京市4項主要大氣汙染物累計濃度均保持歷史同期最低,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累計優良天數145天,同比去年增加20天。7月份,北京市PM2.5月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
  • 青島PM2.5實時發布 可登錄環保局網站查詢
    青島市空氣品質狀況發布系統截圖。  從今年1月1日開始,島城PM2.5發布更加準確及時。市民可以登錄市環保局網站上實時查詢PM2.5、能見度和臭氧等數據。  從今年1月1日開始,青島市全面、實時發布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按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規定,發布內容為市區各監測點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臭氧、一氧化碳6項指標的實時小時濃度值、最近24小時濃度均值(臭氧為最近8小時濃度均值)和AQI指數(環境空氣品質指數),並根據實際空氣品質類別提供出行建議。
  • 泉州市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實施方案
    堅定不移地把加強VOCs綜合治理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點工作,作為協同控制O3和PM2.5汙染的戰略指針,深入實施國家《「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福建省臭氧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逐步摸清全市VOCs治理的家底,系統梳理涉VOCs行業企業分布狀況及排放特徵,建立分地區、分行業、分組分的精細化管控清單,推動VOCs治理常態化、長效化。
  • 「十四五」期間,福莆寧打造1小時通勤圈,全省福道將邁向1萬公裡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系統推進打好升級版汙染防治攻堅戰,總體思路可概括為「1234」。「1」就是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這一目標為核心,確保我省繼續保持全優、領先全國。「2」就是堅持汙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持續降低汙染物排放總量,系統推進閩江、九龍江等重點流域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