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江西省環境空氣品質中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11個設區市PM2.5月均濃度均同比改善,改善幅度在10.0~27.5%之間。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9.7%,同比上升7.6個百分點,10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全面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穩居中部6省第一、全國第十二。截至11月底,納入考核的111個縣(市、區)(含紅谷灘區、廬陵新區以及9個高新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南城縣等110個縣(市、區)PM2.5月均濃度達到二級標準。
為保障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江西省緊盯國家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攻堅克難、常態化管控好PM2.5汙染源,多措並舉攻堅臭氧汙染治理。11月20日至12月31日,省生態環境廳組成七個以廳級領導帶隊的督導組,分赴全省11個設區市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衝刺攻堅行動掛點督導工作,督促各地對標中央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要求,進一步咬定目標,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完善措施,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衝刺攻堅行動落實落地。
江西省在VOCs整治、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秸稈禁燒等工作中著重發力,亮點頻顯。
VOCs整治從治理「下功夫」。江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江西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倡議書,鼓勵大眾夜間加油。此後11個設區市紛紛響應,幹部們從我做起,帶頭選擇在夜間對私家車進行加油,減少VOCs排放。推進LDAR洩漏檢測修復工作;開展含VOCs廢料清運和活性炭吸附劑更換工作;檢查油庫、加油站、油罐車,排查修復洩漏點,開展油氣回收整治工作;出動執法幫扶隊伍,進行VOCs治理攻堅。從「監測」打基礎,9個設區市將VOCs光化學評估監測站建站項目列入了今年中央大氣汙染治理資金項目庫,購買VOCs走航監測車、可攜式VOCs監測設備,加強VOCs監測能力建設。
在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方面,江西省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控制區,利用黑煙車等遙感監測手段、路檢路查及入戶檢查的方式,開展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執法檢查。強化排放檢驗機構檢測質量管理,在全省範圍內實施新國標檢測,會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開展監督檢查。多措並舉下,全省查處了19家問題機構,累計完成73225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登記進展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江西省綜合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高清視頻監控等手段密切監測各地秸稈露天焚燒情況,並對巡查時間和區域進一步優化。截至11月底,無人機累計對全省89個縣(市、區),360個鄉鎮的秸稈焚燒情況進行了航拍監測,巡查面積達4.5萬平方千米。
全省各設區市持續發力,各出奇招治氣。南昌市排管中心在某公司貨運車輛出入口安裝了1套遙感監測設備,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至市局。若數據異常,及時通知車主復檢,復檢不合格的超標車輛需維修治理。撫州市生態環境局啟用無人機,每日巡查數十平方公裡作業面積,實時視頻直播、各縣全域通訊覆蓋,可快速、精準地定位火點,讓任何秸稈焚燒火點都「無處可逃」。九江市大氣環境質量創新了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高水平,環保工作者們「軍心大振」。從全市抽調30餘人常駐大氣指揮部,健全了「一天一調度、一周一通報、一月一專報、一季一問責」的推進機制和「點位長」「網格長」「網格員」分點、劃片、包幹機制,大氣環境各項指標向優向好。
下一步,江西省將繼續常態化管控好PM2.5汙染源,多措並舉攻堅臭氧汙染治理;面對大氣汙染管控秋冬季重點時段,聚焦薄弱環節,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強化督查幫扶,確保秋冬季攻堅行動成效,竭力遏制空氣品質反彈,決勝空氣品質改善任務。
(熊丹瑋、藍曦瑤、劉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