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江西PM2.5濃度下降20.9%,優良天數比達99.7%

2020-12-22 中國江西網

11月,江西省環境空氣品質中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11個設區市PM2.5月均濃度均同比改善,改善幅度在10.0~27.5%之間。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9.7%,同比上升7.6個百分點,10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全面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穩居中部6省第一、全國第十二。截至11月底,納入考核的111個縣(市、區)(含紅谷灘區、廬陵新區以及9個高新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南城縣等110個縣(市、區)PM2.5月均濃度達到二級標準。

為保障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江西省緊盯國家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攻堅克難、常態化管控好PM2.5汙染源,多措並舉攻堅臭氧汙染治理。11月20日至12月31日,省生態環境廳組成七個以廳級領導帶隊的督導組,分赴全省11個設區市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衝刺攻堅行動掛點督導工作,督促各地對標中央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要求,進一步咬定目標,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完善措施,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衝刺攻堅行動落實落地。

江西省在VOCs整治、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秸稈禁燒等工作中著重發力,亮點頻顯。

VOCs整治從治理「下功夫」。江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江西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倡議書,鼓勵大眾夜間加油。此後11個設區市紛紛響應,幹部們從我做起,帶頭選擇在夜間對私家車進行加油,減少VOCs排放。推進LDAR洩漏檢測修復工作;開展含VOCs廢料清運和活性炭吸附劑更換工作;檢查油庫、加油站、油罐車,排查修復洩漏點,開展油氣回收整治工作;出動執法幫扶隊伍,進行VOCs治理攻堅。從「監測」打基礎,9個設區市將VOCs光化學評估監測站建站項目列入了今年中央大氣汙染治理資金項目庫,購買VOCs走航監測車、可攜式VOCs監測設備,加強VOCs監測能力建設。

在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方面,江西省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控制區,利用黑煙車等遙感監測手段、路檢路查及入戶檢查的方式,開展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執法檢查。強化排放檢驗機構檢測質量管理,在全省範圍內實施新國標檢測,會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開展監督檢查。多措並舉下,全省查處了19家問題機構,累計完成73225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登記進展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江西省綜合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高清視頻監控等手段密切監測各地秸稈露天焚燒情況,並對巡查時間和區域進一步優化。截至11月底,無人機累計對全省89個縣(市、區),360個鄉鎮的秸稈焚燒情況進行了航拍監測,巡查面積達4.5萬平方千米。

全省各設區市持續發力,各出奇招治氣。南昌市排管中心在某公司貨運車輛出入口安裝了1套遙感監測設備,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至市局。若數據異常,及時通知車主復檢,復檢不合格的超標車輛需維修治理。撫州市生態環境局啟用無人機,每日巡查數十平方公裡作業面積,實時視頻直播、各縣全域通訊覆蓋,可快速、精準地定位火點,讓任何秸稈焚燒火點都「無處可逃」。九江市大氣環境質量創新了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高水平,環保工作者們「軍心大振」。從全市抽調30餘人常駐大氣指揮部,健全了「一天一調度、一周一通報、一月一專報、一季一問責」的推進機制和「點位長」「網格長」「網格員」分點、劃片、包幹機制,大氣環境各項指標向優向好。

下一步,江西省將繼續常態化管控好PM2.5汙染源,多措並舉攻堅臭氧汙染治理;面對大氣汙染管控秋冬季重點時段,聚焦薄弱環節,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強化督查幫扶,確保秋冬季攻堅行動成效,竭力遏制空氣品質反彈,決勝空氣品質改善任務。

(熊丹瑋、藍曦瑤、劉彥平)

相關焦點

  • 空氣優良天數佔比提高 一季度全國PM2.5濃度下降一成半
    通報結果顯示,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9.9%,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2%,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5%,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
  • 陝西10月空氣品質:PM2.5平均濃度持續上升 優良天數同比減少
    2020年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平均優良天數27.8天,同比減少2.0天。2020年1~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同比增加22.7天。
  • 前10月全省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7天 PM2.5同比下降11.4%
    11月23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全省空氣品質情況:1—10月,全省13個市(區)空氣品質均有所改善,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同比增加22.7天。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平均優良天數27.8天,同比減少2.0天。1—10月,關中地區PM2.5平均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7%,平均優良天數228.3天,同比增加27.5天;西安市PM2.5平均濃度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0%,優良天數221天,同比增加26天。
  • 2020年,我省優良天數比達67%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郭兵實習生張永樂文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供圖PM2.5濃度下降35.0%,SO2濃度下降73.7%,優良天數增加63天……從2015年到2020年,我省空氣品質是如何改善的?看完這組數據就一目了然。
  • 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2021年1-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12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4.0%,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
  • 烏魯木齊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8.7%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烏魯木齊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5天,較2017年同期增加33天,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同期下降38.7%,超額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標任務。
  • 上月我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5.8%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昨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份,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5.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9個百分點。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主要河流水質均為優。今年4月,全省11個設區市PM2.5月均濃度排名為:贛州市第一,宜春市、撫州市並列第二,景德鎮市、吉安市並列第四,萍鄉市、新餘市、上饒市並列第六,鷹潭市第九,九江市第十,南昌市第十一。
  • 前2月湖南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
    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洞庭湖水質改善華聲在線4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水質得到改善。1月、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
  • PM2.5同比下降21.4% 設區城市飲用水100%達標
    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優良天數比例為92.9%。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優,全省設區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10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11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同比均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92.9%,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2個百分點。
  • 前7個月北京優良天多了20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
    1月至7月,北京市4項主要大氣汙染物累計濃度均保持歷史同期最低,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累計優良天數145天,同比去年增加20天。7月份,北京市PM2.5月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
  • 1-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 12月20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11月和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通報顯示, 1-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
  • 七年來,重汙染期間的PM2.5濃度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呈顯著下降趨勢,由2015年的3083天下降至2019年的
  • 優良天數245天,增幅全國第一!2020年河南環境空氣品質很「牛」
    優良天數變多了嗎?哪個城市「氣質」更好?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大幅增加,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前所未有。大河網記者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
  • 北京前10個月優良天數同比增31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
    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今年1月至10月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四項汙染物濃度再創歷史新低,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連續兩個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最優,累計優良天數221天,同比增加31天。
  • 達標天數比例100% 上月衢州空氣品質全國前茅
    12月3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11月全國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報告。今年1至11月,我市市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285天,達標率85.6%,排名居全省第4位。  11月,我國東北、華北部分地區出現空氣重汙染過程,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則在63.3%~100.0%之間。
  • 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 去年四分之三的天數為優良天
    其中,PM2.5、PM10、二氧化氮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二氧化硫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與2013年相比,大氣四項主要汙染物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分別下降57.5%、48.2%、48.2%、84.9%。
  • 3月全國、北京優良天數佔比均超九成,包頭、石家莊、臨汾空氣品質...
    其中,PM2.5濃度同比降幅在10%以上。3月PM2.5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前3月為46微克/立方米,分別降22%、14.8%。PM10濃度同比降幅超20%。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佔比也出現同比上升。
  • 2020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
    通報同時包括環境空氣方面: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O3平均濃度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SO2平均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NO2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
  • 上半年全國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6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同比上升4.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PM10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臭氧濃度為1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 鄭州今年優良天數已達205天
    截至今年11月15日,鄭州市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4天。11月17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鄭州市生態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除了曬空氣品質「成績單」,發布會上,相關工作人員還介紹了近期出現重汙染天氣的原因,並表示,未來一周,鄭州市空氣品質將逐步轉至良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