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個地產創業者:張文龍,揮別融信加盟藍綠雙城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地產人言

豔姐說

昨日(1月2日)融信內部下發了一份紅頭文件,事關兩位職業經理人的任免。

一是集團首席營銷官張文龍已離職。

二是任命孫群存為集團品牌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主持部門工作。

揮別融信的張文龍則將加盟藍綠雙城,從一名千億經理人進階為創業合伙人,並擔任副總裁職務。

隨著越來越多的職業經理人選擇跳槽另尋發展,豔姐認為,在年初的節骨眼,張文龍的這一跳槽或許能給當下的經理人群體以新的啟示。

01

張文龍的地產情緣

與眾多職業經理人一樣,張文龍的地產職業生涯業也是從基層起步,從一線銷售代表,成長為千億集團高管。做過投資研究,做過市場營銷,也做過品牌管理。

佳兆業5年跑一線、做開拓打基礎,華潤5年磨礪專業思維,融創1年具備超強執行力,融信3年則是有了得以發揮的舞臺,也是張文龍真正揚名的開始。

張文龍來到融信是2017年,恰逢融信的高速發展期,入職的時候是張文龍還是營銷中心總經理。

歐老闆對營銷非常看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董事局親自過問的,給了非常大的空間。

甚至首席營銷官的抬頭也是來自於張文龍的一次笑談,地產和網際網路結合了這麼多年都沒個統一的抬頭,營銷一把手為什麼要叫營銷副總裁,不叫首席營銷官?

轉頭歐老闆就給他安上了首席營銷官,現在張文龍走了,首席營銷官也在融信成為了歷史,只留下個中心總。

3年打拼,張文龍給融信留下的大概就是:從502億增長到1413億的業績,一群既有團隊經營意識又有專業素養的好兵,優化的集團營銷管理體系和品牌競爭力對「投融管退」各環節的協同效應。

雖是營銷大佬,但不管身處何處,張文龍一直透著文人的儒雅氣質,幾次接觸下來,豔姐最大的感觸是文龍總的人文情懷。一洗營銷總在我心中的油膩形象。

不然怎麼會在兜兜轉轉之後選擇了藍綠雙城呢?

在業內人看來,那裡不亞於一個情懷聚集地。大概只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同心者同路。

02

一年藍綠雙城史

如何將情懷落地?

說完張文龍,來聊聊藍綠新城。

創始人是綠城的創始人、現在的藍城董事長宋衛平和曾經的綠城總裁曹舟南。

名字是宋衛平取的,董事長是曹舟南。

藍綠雙城走的不是傳統房企的重資產模式,而是輕資產模式。不是物業,而是「共建」。

「共建」是曹舟南一手為綠城打造的「代建」的衍生品和再升級,業務範圍涵蓋委託代建、融資代建,也有小股操盤、合作開發。

不同於由委託方承擔全部責任的代建,共建更多的是共享共擔。

你有融資問題,曹舟南牽頭解決;委託方也不用擔憂自己單方面虧損的問題,一旦參建,藍綠雙城也會投錢進來。

對特別好的項目藍綠雙城也會給你兜底,預期的利潤達不到自會賠錢。

這樣一個輕資產模式,概念過於大膽也過於新穎,僅成立一年多,已籤約了40多個項目,並儲備了500餘個項目,發展勢頭迅猛。

據說藍綠雙城今年的目標是儲備1000個項目,聽上去太不可思議了,一家千億房企在全國也不過百來個項目。但反觀曹舟南連手老宋創業一年的態勢,又好像沒什麼不可能的。

藍綠雙城的逐漸紅火讓豔姐預見到,興許在未來,開發商目前「投融管退」、「投融管運」、「投融管服」包攬於一身的角色可能會分解為幾個角色,投融資與開發、運營會發生分離。

而以專業開發、運營和服務能力為核心模式的輕資產模式,藍綠雙城已經先行一步了,在這個巨大的藍海中,它最大的對手是同根同源的綠城。

根據公開資料,藍綠雙城目前的高管團隊有:總裁顧建明、副總裁孔景玲(分管人力、行政及品牌)、副總裁張玲波(分管財務)、副總裁金如一(分管投融資)、副總裁姚光葉(分管運營及產業)。

有老綠城,也有從萬科系、龍湖系、融創系中有綠城情懷的。

張文龍無疑是後者,但是所有人都懷揣著一個綠城情懷,理念相投是他們聚到一起最大的動力。

曹舟南說過一句話:

藍綠雙城房子未來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房子儘量不漏水。

這句話從沒有人敢說,但是曹舟南還是說了,情懷顯露無疑。

而他們要做的,是將情懷落地。

03

給職業經理人的幾點啟示

2019年,行情並不好,隨之而來的是大批量的職業經理人的跳槽。

豔姐一一盤下來發現,現下跳槽的高量級職業經理人主要呈現出下面三種趨勢:

1、往下跳:普遍現象

不同於以往通過跳槽向上爬實現升職加薪,現在越來越多的職業經理人在往下走。

從標杆房企跳到非標杆房企,從非標杆跳到不知名房企,從不知名跳到其他行業。

選擇往下走有兩個原因。

第一,現在坑少蘿蔔多,越往上坑越少,能匹配的就更少,與其說是往下走,不如說很多人是不得不往下走。

第二,往下走對於曾經在上位房企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其實算是一條捷徑,相當於重走一遍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幫助下位的企業實現上位翻身,同時,工資又能漲,抬頭上也不低,無非是公司小了點。

2、平級跳或是升級跳:極少數

當然,現在的行情下,還是有一部分算是向上走的,平級甚至是升級跳,但這只是極少數,當然後者更難實現。行業的寒冬這些行業的先驅從業者們比誰都冷略的徹骨。

3、創業:越來越多

事實上,從去年很多總裁級的職業經理人的跳槽情況來看,創業的不在少數。

當然很多創業不是單純的從0做起,更多的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入股某家公司,與企業共生共贏。

張文龍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事實上,對他來講,完全有更安逸的選擇:

在老的模式下去做做區域總鍍金,隨後去挑戰總裁併非難事。

新的模式就是跟隨團隊一起創業,從0做到1,見證一個企業的成長。

是去大體系中做一個小角色還是去挑戰自己發揮更大的作用?張文龍顯然選擇了後者。

據說年薪千萬的總裁級別offer張文龍也收到過,但是心底那一點小小的火苗還是讓他選擇了藍綠雙城。

工資自然是要比之前的offer差很多的,畢竟作為董事長的曹舟南也不過給自己開了百萬的年薪。

但是一個輕資產版本綠城的宏圖打動了張文龍,他是一個儒雅的營銷總,但同樣的他骨子裡營銷人敢拼敢闖的傲氣一直都在。

只要適合,千萬年薪的誘惑又何如?終不過過眼雲煙。

責編:Nanako

相關焦點

  • 離職千億融信 張文龍回應入職藍綠雙城因由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饒賢君 2020年1月2日,融信集團首席營銷官張文龍離職,以副總裁身份加入藍綠雙城。藍綠雙城董事長曹舟南確認了這一消息。藍綠雙城方面稱,張文龍已於1月2日到任,職務為藍綠雙城副總裁,分管營銷工作,正式成為藍綠雙城的事業合夥。
  • 藍綠雙城將增副總裁張文龍 透露地產野心?
    來源: 風財訊風財訊今日獲悉,融信集團首席營銷官CMO張文龍將任藍綠雙城科技集團副總裁,1月初正式入職,將分管營銷。就藍綠雙城營銷具體如何與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打通,是否統管代建板塊營銷,張文龍表示,這些話題需過段時間再交流。
  • 代替曹舟南唱主角,張文龍迎來藍綠雙城首秀
    5月19日,藍綠雙城舉辦了新品發布會,加盟半年合伙人張文龍首次公開面對媒體。張文龍是藍綠雙城董事長曹舟南「兩顧茅廬」請來的,他加入藍綠雙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價值觀的認同。發布會上,張文龍回顧了與藍綠雙城的交集。
  • 藍綠雙城科技轉讓物業集團51%股權予藍綠雙城生活服務
    樂居財經訊 吳文婷 1月4日,樂居財經獲悉,藍綠雙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綠雙城科技」)轉讓藍綠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綠物業」)51%股權予藍綠雙城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綠雙城生活服務」)。
  • 藍綠雙城:「消失」的戰投
    那麼,「清理「藍綠雙城股權架構,從多家戰投持股變為藍綠控股集權,有哪些意圖?一位接近藍綠雙城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藍綠雙城控股和藍綠雙城股權在調整過程中,並不意味著這些戰投退出。藍綠雙城控股旗下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藍綠雙城科技集團,生活服務集團和城市服務集團。此次的股權梳理是為了這三個板塊分別上市做準備。
  • 成渝「雙城」宜居地進行時:從「融得進」邁向「融得好」
    吳琦 攝中新網重慶12月13日電 題:成渝「雙城」宜居地進行時:從「融得進」邁向「融得好」作者 彭國威「公積金能在兩個城市互通,對我們這個家庭來說,確實是一件大好事。」坐在重慶一個茶樓,看著窗外夢幻的山城,37歲的朱敏講起了自己的「雙城記」。
  • 藍綠雙城悅景莊·桃源裡進京推盤
    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家聲)日前,「2020文旅生活方式暨西雙版納悅景莊·桃源裡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藍綠雙城科技集團總裁餘海濤表示,藍綠雙城在「共建」戰略之下,以一種更開放姿態,融合SOD服務理念,打通營銷服務、物業服務、配套服務的「三合一」體系,打造照料一生的新文旅生活方式。據了解,西雙版納悅景莊·桃源裡是藍綠雙城新文旅生活方式的落地實踐。
  • 巫山:積極推進與藍綠雙城集團合作
    記者 龔傲 王忠虎 報導12月15日晚,縣委副書記、縣長曹邦興主持召開縣政府與藍綠雙城集團旅遊康養目的地規劃座談會,就有關旅遊康養目的地建設進行交流。藍綠雙城集團副總裁姚光葉、藍鎮設計研究院院長胡劭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大昆等參加座談會。
  • 拿地周報丨北京2020第一拍收金71億 融創34億拿下石景山不限價宅地
    藍綠雙城聯合體20.55億奪杭州主城TOD地塊1月3日,杭州迎來2020年第二場土拍,八宗地塊集中入市,包括兩宗商住地、三宗商業地塊及一宗住房租賃用地,總出讓面積20.71萬平方米,總起始價55.9億元。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藍綠交織 水城共融」助力公園城市高質量...
    2020年11月16日,第八屆清華同衡學術周正式開幕。2020年11月21日下午14:00由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規劃研究所、四川分院、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詳細規劃研究中心、風景園林研究中心、生態環境研究所和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聯合主辦的「『藍綠交織 水城共融』助力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在成都交子金融科技中心準時開場。
  • 融信前6月合約銷售額603.58億 均價2.34萬元/平米
    觀點地產網訊:7月7日,融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20年6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6月份,融信中國連同其附屬公司及其聯合營公司總合約銷售額約為人民幣196.29億元,同比增長95.7%。合約建築面積約為64.96萬平方米,平均合約售價約為人民幣30215元/平米。 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半年內,融信中國總合約銷售額約為人民幣603.58億元,同比增長6.5%。
  • 融信中國,竟然賣掉了總部大樓!
    融信中國又到底發展的如何呢? 01 兩次出售 其實,這已經不是融信第一次出售該項目。 當年融信中國是與綠地控股一起拿下的該地塊,成交價47億元,融信持有其50%股權。
  • 融信華陽學院府案名發布,盛啟港城人居新序章!
    7月27日下午,融信集團與華陽地產聯袂舉辦的媒體見面會暨案名發布會,於連雲港索菲特酒店隆重舉行,港城的各家媒體代表一同見證了融信&華陽·學院府的正式亮相。定鼎學院路,臻境藏一府,雙匠合鳴,迭代港城!
  • 【阿倫聊業績第二彈】沒跑贏市場的融信,有什麼可驕傲的?
    融信中國一直以來都是阿倫十分關注的一家房企,其原因有很多,作為一家此前快速增長的閩系房企,融信中國具備很多閩系房企身上的特質:雖敢拼敢打但貪功冒進,雖快速發展但隱患頗多。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融信中國在2020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
  • 2021:地產前融的「大年」
    自12月份以來,我們發現很多銀行、券商都開始集中摸入地產前融市場,很多開發商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2021年衝擊排行榜的信心和期望。從我們財富端目前的資金募集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地產前融「大年」的到來。
  • 關注城市生長,融信上海三大新品正式發布
    城市更新的「融信模式」從2010年福州世歐王莊開始,十年的城市更新履歷,近十個城市更新類項目的實操經驗,逾1200萬平方米的涉及面積,覆蓋福州、鄭州、太原等中國重點城市,融信已經為不同城市今年9月,融信與上海三聯書店共同出版的《城市生長——融信城市更新十觀》,從城市人口、交通、產業等十個維度,進行了 「切片式」的對於城市的思考提煉,形成了富有特點的城市更新「融信模式」。
  • 11年的行業公開課再次開講 地產中國論壇回答2020:賽道升級 融變求新
    地產行業如何融變求新?2020年中國經濟走向何方?答案就在今天的思辨中尋找。1月7日,以「賽道升級 融變求新」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地產中國論壇暨2019中國房地產年度紅榜頒獎典禮」在北京四季酒店完美落幕。此次會議邀請了經濟學家及行業領航者共同研判行業變化,前瞻行業發展方向,為行業奉上了一堂把脈2020年中國經濟政策,以及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公開課。
  • 2020杭州樓市年度漢字——融信浙江:虹
    開捲起風雲一字鑑春秋今年是鳳凰網發起的「杭州樓市年度漢字」的第6個年頭,每一年的年度漢字,已經成為杭州站年度回顧盤點系列的最大亮點之一。一年的總結,對未來的期許,對產品的提煉,對理念的解讀……都可以濃縮在這一個字符裡。
  • 同信地產上半年銷售不足30億元 旗下多項目陷「誠信」風波
    顯示,同信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同信地產」)全口徑銷售金額為25.8億元,行業排名第197。據了解,同信地產2020年的銷售目標是200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前6月僅完成了年度目標的12.9%。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同信地產全年目標大概率無法完成。對此評價,同信地產有何回應?公司計劃如何在下半年完成超過80%的銷售額?中國網財經記者多次致電同信地產,相關人員表示「已經轉達給品牌人員,會聯繫」,但截至發稿時記者沒有收到任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