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日月】舞踏研習項目暨工作坊

2021-02-18 無限思維·杜梁兒童工作室

海報設計  杜 躍(香港)

工作坊內容設計及項目策劃 二階堂伊奧(香港)

【一、 藝術理念】

舞踏是現代舞的產物,它與後現代舞及舞蹈劇場同時被歸類為目前現代舞的三大主流,它源於西方現代舞,卻融及了各種表演藝術的形式,當中甚至包含了日本傳統表演藝術的內容,所以,舞踏雖然出現在現代舞流行的年代,但舞踏這個藝術形式出現背後所蘊含的精神,註定了它必須走向當代甚至更遠,而這個過程,正正就是舞踏一直都在經歷的「型態轉換」。

——二階堂伊奧


攝影Pius Schwegler 攝於2018年義大利託斯卡尼 竹之內淳志じねん舞踏學校半年舞踏課程結業演出作品《傷林果》演出現場

【二、 藝術家簡歷】

 

攝影Dorota Safranko 攝於2018年捷克布拉格 東歐大型國際行為藝術節「Transart Communication 30」於布拉格Karlin Studio集體即興行為現場

香港獨立藝術家,1991年生於中國廣州,滿周歲後定居香港至今,目前主要進行獨舞踏劇場及行為藝術的創作。

13歲開始參演話劇,16歲起涉獵形體劇場的身體訓練並在19歲時發表首個行為藝術作品。

2011年起,先後於中國香港、德國、大陸、澳洲、印度尼西亞、義大利以及法國等地向近20位風格各異的舞踏藝術家學藝,其中,對伊奧影響最深遠的老師為吉岡由美子(Yumiko Yoshioka)。

2014年,應陳家蔚的邀請,與她在香港共同創立舞踏藝團「異式形態」並出任該藝團的聯合藝術總監至2019年年初。

2015年,遠赴前東德藝術研究場所Schloss Broellin,參與自1991年起每四年一度的大型國際舞踏交流藝術節「ex…it 15」。同年,以作品《我(不)是一個舞踏藝人》開始對於舞踏這個藝術形式的思考。2018年再於上海明當代美術館首演的«一場可能或不可能是廣場舞的舞踏演出»延續自己這方面的思考,該演出亦於同年獲巴黎天理日仏文化協會邀約重演。

2015起,開始獲邀以行為藝術家的身份參與中國及歐洲的行為藝術節,截至2018年底,伊奧的行為藝術作品先後於香港、深圳、上海、 西安、廣州、布拉格、布拉提斯拉瓦、克拉科夫等國內與及歐洲的多個城市發表。

2016年至2017年間,開始以舞蹈演員的身份參與舞蹈錄像和舞蹈劇場的演出,在2016年分別參演了「二高表演」製作的舞蹈電影«這是一個雞場»及由「二高表演」與「香港動藝舞蹈劇場」合作的舞蹈劇場作品«Canton舞廳»,及後在2017年先後分別參與了香港藝術家陳榮聲與裝置藝術家二犬十一咪的舞蹈錄像作品«森藍»及«在湖上散步»。

         【三、 項目簡介】

「身如日月」是2018年開始實行為期三年的舞踏研習項目,該項目以工作坊的形式,志於讓參與者對舞踏的發展與及相關的基礎知識產生初步的了解。

在2018年,該項目開始的第一年,伊奧以西方的性別研究作為起點,輔以«易經»中關於陰陽消長的規律,配合舞踏中「型態轉換(Transformation)」的概念,整理了過去八年於約二十位風格迥異的舞踏老師身上學習到的知識並籍此分享自己在舞踏上的藝術理念。

在2019年,該項目走進了第二年,這一年,伊奧將以日本劍道中「守破離(Shu-Ha-Ri)」的精神,為「身如日月」加上了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曲線,由土方巽的舞踏譜練習開始作為理解「型態轉換」的根本(守Shu),進而通過《易經》中陰陽兩儀的變換學習「型態轉換」的兩種形式:「驟」與「漸」(破Ha),最後伊奧將以自己去年分別先後獲邀至上海明當代美術館及巴黎天理日仏文化協會演出的最新作品《一場可能或不可能是廣場舞的舞踏演出》中的選段部份去分享自己如何通過舞踏的內核精神「型態轉換」去創作自己的獨舞踏劇場作品(離Ri)。

        【四、 工作坊內容】

「身如日月」的工作坊部份將主要分為三個部份:

1) 土方巽的舞踏譜練習

 集中感受兩種極端的身體狀態差異並以此作為「型態轉換」的基礎,當中包括:光與暗、輕與重、幹與溼等

2) 陰陽兩儀

 從兩極的身體狀態引伸到陰陽兩儀的變換,從中體驗「型態轉換」的兩種形式:「驟」與「漸」

3) 廣場舞

 伊奧將分享自己如何在《一場可能或不可能是廣場舞的舞踏演出》中將廣場舞的動作結合舞踏創作出最後的呈現並指導學員創作他們自己的短篇小品。

在工作坊進行期間,伊奧也會同時進行一些應用於形體劇場的基礎身體訓練與及結合日本身體自然療法野口體操和中醫經絡拍打的暖身和舒緩練習。

【五、 其他資料】

伊奧近年於上海明當代美術館的舞踏演出記錄及其相關回顧:

2017年│McaM撅,日落開始的相聚 夏季表演趴│演出作品《妖尾》2018年│McaM 四月演出季「不息的現場」│演出作品《一場可能或不可能是廣場舞的舞踏演出》

伊奧於2018年進行舞踏研習項目「身如日月」的相關回顧:

McaM 回顧 | 「身如日月」 舞踏研習項目暨工作坊那耳回顧 | 《身如日月》舞踏研習工作坊

《身如日月》 

  適合群體:成人(含大學生)、藝術教師、藝術愛好者。

  動人數:報名截止至6月6日,限20人,滿10人開班,不足10人全額退款。

  動費用:1480元/人,三人團報價1400元/人,食宿交通等費用自理。

  動時間:2019年6月11-13日(周二、三、周四),每天上午10:00-13:00,14:00-17:00。

  動地點:廣州市海珠區藝景路友鄰東街赤崗塔公園內,無限思維·杜梁兒童工作室。

  聯繫方式:

1、微信dulianggongzuoshi  (請註明:「身如日月」工作坊)

2、電話、微信18802004086 張老師

  匯款方式:

1、微信:dulianggongzuoshi

2、銀行轉帳:6222 0236 0204 6621 496

   戶  名:杜 梁     

   開戶行:工行華景新城支行

 特別說明  

  參與無限島活動有積分,本次積分為3分。12分起可申請加入「無限島教育埠研習營」,享有更多幫助。

  所有物料按報名人數購置,活動不設退費,一旦報名若不能參加活動,請自找頂替者。

  請自備水杯並身著寬鬆衣褲及平底鞋。

  因本次活動所產生的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資料,作者享有作品和作品署名權,工作室有權用作學術出版、展覽和會議交流,而無須再另行通知原作者。

  無限島簡介 

無限島是一個沒有確切面積和海拔的烏託邦。它不在岸上,也不在水裡,是漂浮於人的精神層面的存在。這裡匯聚著眾多在當今兒童藝術教育中躬身耕耘,同時又對所謂現實懷有另外維度思考的藝術家和教育者,因而它盛產「理想教育」。島上目前已開墾出「文化藝術埠」、「教育埠」兩個碼頭,以便迷失於現實而又不甘被現實吞沒的理想主義者休棲和安養。

 藝術家瞭望塔介紹 

該塔設於無限島文化藝術埠。本埠不定期邀約世界各地各門類優秀藝術家上島,帶領從事兒童藝術教育且富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教師、研究者登塔,以藝術家的視角洞察身邊及世界,為大家提升藝術素養,貫通藝術壁壘,開闊教育視野、更新教育觀念、改善教學策略提供助益。

「藝術家瞭望塔」以往內容(請點擊海報下方超連結文字):

藝術家瞭望塔 | 行為藝術工作坊《物料·場域》之回顧

藝術家瞭望塔 | 行為藝術工作坊王楚 禹《尋找身體》之回顧

藝術家瞭望塔 | 行為藝術工作坊《分貝高速》

藝術家瞭望塔 第四回 | 行為創作工作坊《微動》之回顧

相關焦點

  • 第二回京都國際舞踏節 - 2019
    如Bat Sheva Dance Company, AkramKhan Company等。在日本,舞踏更是現代舞的基石。藝術批評家一方面認為「舞踏對於舞蹈界的影響是,它擴充了舞蹈的定義」,同時又肯定「舞踏是真正意義上誕生於東方的現代舞」。在舞踏的語境中,既成的「模式化技術」被視為「表達無效的技術」,以摸索、突破和懷疑的狀態創造每個真實身體的動作與技術。
  • BUTOH WORKSHOP「有序即興」「序破急」 | 桂勘舞踏工作坊
    演出使觀者得到與天地合一的體驗,又如一面鏡子,照出「我」內在的神性。藝術不僅僅有強烈的療愈,更讓人感受到深層的自由,到達一種「無時間境地」。身體是最直接的媒介,我們可以從迷失的當下「醒來」。 我相信每個人的作品都是承載著對生活的投射。好的演出者,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觀者面前,他既是好的「傾聽者」,又是好的「引導者」,同時具有一種「利他的服務精神」。
  • 【零界課堂】|什麼是舞踏?
    ——莊子2016春3月,應西安 零界肢體工作坊 之邀,國際知名舞踏藝術家 和慄由紀夫 先生將專程由日本飛赴古都,開設公開講座、肢體工作坊課程,並將呈現原創舞踏演出。儘管如此,舞踏藝術仍實是上世紀晚期現代舞蹈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並在整個文化領域造成極大轟動:與舞踏誕生同時期的文學家三島由紀夫、攝影家細江英公、畫家橫尾忠則、音樂家黛敏郎等站在反抗保守勢力之革新立場的有識之士,都積極參與這種前衛的藝術活動。自上世紀80年代起,舞踏風靡歐美各地,各類國際藝術節、舞蹈節,紛紛邀約日本的舞踏團體參演。
  • 日本舞踏家原田伸雄:拋開束縛的自由舞者
    現在,舞踏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與病魔做鬥爭的方式。」在正式公演前,原田伸雄還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舞踏工作坊,吸引了不少舞踏愛好者的參加。工作坊的學員們並非都是專業舞者,有心理學從業者,也有學音樂的,大家來自各行各業。  孟慶山是一名全職舞者,這次是他第一次參加原田伸雄的舞踏工作坊。「我跳過芭蕾、現代舞、街舞,但舞踏和我之前接觸過的訓練方式以及審美理念完全不同。
  • 【回顧】 秦Kanoko-中日臺舞踏圓桌論壇與觀摩演出(1)
    當年的演出Kanoko從劇場頂部向舞臺擲下無數個西瓜,大造先生被震驚在座位上:「這個女人太厲害了......」或許當時愛情與西瓜的氣味彌散開來。據秦Kanoko介紹,自己主持的臺灣黃蝶南天舞踏團近來的演出中需要使用鋼管舞的技術,因此在訓練中她會特別要求舞者的肌肉能力。一天工作坊下來,舞踏·白狐系的狐狸們精疲力盡。
  • 演出講座|日本舞踏大師大野慶人首次來華
    大野慶人出演了被稱為最初的舞踏作品的《禁色》,參加了舞踏產生初期所有作品的演出。大野慶人作為歷史的見證人能夠以自己的語言和舞蹈將有關舞踏的點滴言傳身教傳授給大家。 舞踏,不囿於特定的時代、超越國家和藝術門類,獲得了許多的關注。因為舞踏,包含了關乎人類生存本質的普遍性的一面。
  • 舞踏——追逐黑暗的邪魅藝術
    日本的舞踏(butoh)即產生於這樣的歷史背景。它和達達藝術、波普藝術相通的是,並非一種以「美」為目的的藝術。假如你初看舞踏,會覺得這與你從前看過的任何一種「舞蹈」都不同。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爵士舞……總會有些浪漫、歡樂的成分,而舞踏裡卻滿是恐懼、扭曲,和痛苦。舞踏表演時,舞者一般全身塗成白色。肢體表現為糾結、纏繞,在地上翻滾,少有舒展婉約的體態,多是繃緊,如塊壘般鬱結。
  • 中日舞踏大師匯聚大屋頂,這舞蹈看不懂卻真的很好看
    「霊的赤河」舞踏生死一如、在往還生死之境。/湧於地乎。降於天乎。血之花。霊之花。
  • 暗黑、扭曲、抽搐:舞踏裡的日本情緒與日本精神
    在此之前,日本舞踏大師如田中泯、和慄由紀夫、桂堪等在中國組織的舞踏工作坊和分享、交流、表演活動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年,但舞踏經由官方渠道引入,並且以如此隆重的規模呈現在中國觀眾面前,卻還是第一次。版權所有/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 攝影/Fixer舞踏產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日本。
  • 日本舞踏藝術家大野慶人去世,中國戲劇人深切悼念
    2020年1月8日18時06分,著名日本表演藝術家、舞踏創始人之一大野慶人在日本東京去世,享年82歲。大野慶人出生於1938年,13歲起跟隨父親大野一雄學習現代舞,1959年出演了「暗黑舞踏之父」土方巽編舞的第一部舞踏作品《禁色》。
  • 兩岸舞者隔海鬥舞 研習舞藝同圓夢想
    東南網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蔡麗潔)日前,由福建省舞蹈家協會主辦的2020年對臺交流重點項目:「同圓舞蹈夢——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街舞大賽」,在福州大戲院舉辦決賽。本次比賽有1000多名舞者和100多個節目參加海選,經過專家評委推選,入圍決賽的有來自海峽兩岸的49個節目。
  • 美臺「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簡介
    「全球合作暨培訓機構」聯合委員會會議一般定期於每年6月1日在美國或者臺灣地區召開,其他會議與培訓活動主要在臺灣舉行。2018年之後蔡英文當局謀劃將相關活動在臺灣的「邦交國」進行,如2020年的相關會議將安排在太平洋島國帛琉及拉丁美洲瓜地馬拉舉行。
  • 元老級舞踏大師帶你尋訪日本文化
    「不是舞踏選擇了我,而是舞踏綁架了我。」
  • 工作坊02|手作步道工作坊等你來參加!
    開卷好書美好生活書獎,2015年以「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再版面世 • 2010年以手工修復世界級歷史古道獲得Keep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赴歐洲吸取國外步道志工制度經驗,並建立國際交流的管道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修復工法設計及培訓實作計劃/協同主持人 • 林務局手作步道維護制度建立暨實務操作評估計劃、步道工法設計手冊與教育訓練計劃、手作步道培訓課程計劃
  • 「2021 轉機與契機」港大ICB 2020秋季開學典禮暨工作坊圓滿落幕
    北京2020年12月7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28日,ICB 2020秋季開學典禮暨工作坊落下帷幕。來自創新管理、人力資本、財務金融、營銷品牌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及中高層管理精英,於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聚首,踐行香港大學「終身學習」理念,共同開啟從「認識自我」到「超越自我」的學習旅程。
  • 【招募】手作步道工作坊
    開卷好書美好生活書獎,2015年以「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再版面世 • 2010年以手工修復世界級歷史古道獲得Keep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赴歐洲吸取國外步道志工制度經驗,並建立國際交流的管道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修復工法設計及培訓實作計劃/協同主持人 • 林務局手作步道維護制度建立暨實務操作評估計劃、步道工法設計手冊與教育訓練計劃、手作步道培訓課程計劃
  • 彭碧蓮小語工作坊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送教活動走進華鑫學校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彭碧蓮湘西小語工作坊(A444)第二次線下研修活動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學語文送教送研活動在花垣縣華鑫學校隆重舉行2020年11月22日—23日,彭碧蓮湘西小語工作坊(A444)第二次線下研修活動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學語文送教送研活動在花垣縣華鑫學校隆重舉行
  • 【86】大野一雄是光 土方巽是黑暗 在兩極對峙中 舞踏產生 -
    暗 黑 舞 踏            「暗黑舞踏」(Ankuku Butoh),又稱舞踏,是由大野一雄和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 1928-1986) 在1959 年開創,它是當時藝術家結合傳統日本舞踴和西方現代舞,重新詮釋身體語言,並試圖對日本皇權提出批判的一種新舞蹈形式
  • 科學影像教師創新能力提升工作坊暨北京青少年科學影像創作基地...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期間,北京科技教育創新研究院科學影像名師工作室舉辦專場活動——科學影像教師創新能力提升工作坊暨北京青少年科學影像創作基地授牌儀式。同時,在校內拓寬科學影像項目交流展示的平臺,給學生創設更多交流展示的機會,會發揮基地校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把積累和探索的經驗跟周邊的學校分享,帶動周邊學校的發展,推動科學影像活動隊伍的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