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向後看」也很美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當今世界,技術的指數級增長讓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追逐流行與新潮似乎已成為人類的本能。在這種趨勢下,一些傳統手工藝受到冷落,甚至面臨存亡挑戰。如何讓「慢工出細活」的匠人技藝不被「快節奏」的時代浪潮所淹沒?人工智慧為傳統技藝的延續提供了一種新選擇。

  據報導,日本總務省自2019財年啟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和保存傳統手工藝的試點研究。通過在匠人手腕上安裝傳感器,對手指和手腕等動作的數據進行收集,並利用攝像機拍攝作業過程等方式提取必要信息,匠人的手工製作實現數據化,之後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分析,整理成影像資料和教材。該項研究有望為匠人技藝的傳承留下希望的「火種」。

  先進技術與傳統技藝的融合,帶來的是更美好的未來。每一種技藝都承載著特定的時代記憶,凝萃著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底色。從這個意義上講,技藝的傳承不僅讓「術」繼續造福後代,更令文化生生不息。正是因為在傳統基礎上的創造,人類的技術創新才能不斷攀登高峰。突破未來技術奇點的靈感,很有可能就蘊藏在不甚起眼的傳統經驗中。

  從古老捲軸設計中汲取靈感,加拿大女王大學的科學家製造出了世界首款可捲曲觸屏平板電腦,把柔性設備技術推向了全新領域;受千變萬化的摺紙啟發,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科學家發明了旋轉驅動十二面體海洋生物採樣器,解決了軟體動物不易安全捕捉的難題。當前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更是與基於海量數據之上的「深度學習」分不開。

  韓國棋手李世石與「阿爾法狗」的人機圍棋大戰還沒有從大眾的記憶裡褪去,但「深度思維」公司新研發的人工智慧「阿爾法零」,在自學8小時後即可擊敗「阿爾法狗」。人工智慧與傳承幾千年的圍棋技巧結合,其轟動世界的效應引發深刻思考。

  美國史丹福大學2016年9月發布《人工智慧100年》報告指出,未來15年,人工智慧長足大發展將取決於能否促進人文關懷、增強社會理解並獲得政府信任。在這些方面,向後看,關注人類傳統文化精髓,人工智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龐大的數據存儲和信息處理功能,圖像識別、語音交互、全息影像等一系列前沿技術,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維度,甚至跨越因地域、語言、民族等限制而造成的理解與交流的鴻溝。

  被大火付之一炬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有望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得到數位化復原;通過智能聊天機器人「敦煌小冰」,歷史迷們能實時收到定製推送的敦煌文化信息;利用人工智慧的數據挖掘技術,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科學家內羅·克裡斯蒂亞尼尼分析了1800年至1950年間的3500萬篇英國地區新聞報導中的286億詞彙,發現了歷史學家用傳統方法無法找到的歷史事件。

  「向前看」的技術革新固然重要,「向後看」的人文情懷同樣可貴。與歷史和傳統相碰撞、相融合,不僅能讓人工智慧閃耀人文的光澤,也能為其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杜一菲)

 

相關焦點

  • 未來人工智慧飛行員:美空軍「空中博格人」項目發展淺析
    本文將基於已掌握資料,簡要梳理並闡釋上述種種疑問,力爭向讀者展現一個清晰的發展脈絡。「空中博格人」(Skyborg)項目與克拉託斯公司(Kratos Defense)主導開發的XQ-58項目同是美國空軍目前正在實施開展的兩個人工智慧無人僚機主要項目。前者以人工智慧無人僚機的核心即人工智慧軟體系統為主,依託無人機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能力。
  • 哪些人工智慧電影值得一看?
    這部反烏託邦式的人工智慧電影極具視覺震撼力,並被科幻界奉為經典。>《她》(2013年)在這部科幻愛情片中,剛結束自己的婚姻後,西奧多發現自己愛上了新安裝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薩曼莎。但後來西奧多發現薩曼莎也在與成千上萬的其他人「約會」,他日漸豐盈的情感世界瞬間崩潰了。
  • 人工智慧將改變十年後的生活
    如今科技高速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普及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機器具有智慧和類似人類的言行舉止並不是指計算機所擅長的數值計算、檢索等能力,而是指機器會看、會聽、會理解,像你的秘書、同事一樣自主表達觀點、能從對方的表情、語氣、聲音中解讀快樂、憤怒、悲傷等情緒,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 人工智慧引發的棋譜革命
    而在中國棋手方面,在人工智慧的使用上面更加廣泛。「你看,AI說你這手氣是惡手,這也是你的敗招」。今年3月,中國最強棋手柯潔九段在局後的舉動,讓日本棋手嘆為觀止。在東京日本棋院進行的國際賽事,世界最強棋士戰第一輪中,柯潔九段在獲勝之後,通過智慧型手機將人工智慧擺出來的變化,給他的對手申真諝八段查看。
  • 此行向遠:他們為人工智慧雕刻靈魂
    此行向遠:他們為人工智慧雕刻靈魂文 | 史中歷史的穹隆上,總是閃爍著孤星。孩子坐在田埂旁,一顆星一顆星地數著,也就看到了銀河。1995年,王海峰在哈工大機器翻譯實驗室。如果那時計算機專業的人跟別人說我的理想是「人機對話」,對方看你的關愛眼神就跟看一個誤入傳銷組織的無知青年別無二致。技術突破希望渺茫,科研機構的經費也被迫削減。那時節,很多學校裡研究了十幾年人工智慧的老教授,有的轉崗,有的下海經商,有的甚至被派去看機房。王海峰並不準備轉行。他的直覺告訴自己:「這東西對國家有用。既然是對國家有用的東西,總要有人繼續堅持。」
  • 淺析美智庫對人工智慧防務問題的研究項目
    其中,權力轉移包括人工智慧如何改變國際舞臺上相關角色之間的關係、權力的關鍵要素將如何轉移等議題;衝突性質包括人工智慧的軍事化應用將如何改變戰爭性質和軍事結構、人工智慧是否會改變衝突性質等議題;危機穩定包括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戰爭的爆發、終止和升級,人工智慧系統的擴散將如何影響軍備競賽等議題;人工智慧安全包括人工智慧系統受到顛覆和攻擊的可能性、如何實現人工智慧安全等議題;合作前景包括人工智慧安全需要多大程度的合作
  • 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是什麼
    打開APP 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是什麼 陳根 發表於 2020-12-18 14:58:56 人工智慧是關於人腦的科學和科技。
  • 美和易思人工智慧教學競賽科研平臺解決方案
    在政策層面,人工智慧已連續三年寫進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慧行業的前景大有可為。教育部長陳寶生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中國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教育部副部長鍾登華介紹說,2017年,中國政府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加快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建設人工智慧學科,發展智能教育。2018年,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從高等教育領域推動落實人工智慧發展。
  • 美U-2偵察機首次由人工智慧操控,稱將帶來決定性...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2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空軍公開了一款Artoo人工智慧系統,認為該系統能夠輔助軍機駕駛員完成任務,或將成為未來衝突中的「決定性優勢」。在15日的一次飛行測試中,Artoo系統首次在美軍U-2偵察機上搭載,並負責控制偵察機雷達與傳感器系統。
  • 看「重慶向西」如何孕育出嶄新的「人工智慧城市」
    2020年是重慶向西的元年。國家提出大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慶高新區開始獨立運轉,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首個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落地……打造「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的使命已肩負在身,特別是正在建設的AI CITY代表著下一代智能城市,它與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激情的火花
  • 從雲從、依圖巨虧,看人工智慧獨角獸有多難?
    從雲從、依圖巨虧,看人工智慧獨角獸有多難?依據IDC早前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支出將高達1100億美元,年複合年增率超20%。在筆者看來,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算法日臻完善,帶來了全球人工智慧在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
  • 就像一個登山者,身手矯健卻又天生恐高——我看人工智慧文藝創作
    有評論家斷言:「人工智慧寫作是一面鏡子,可以讓人類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寫作已經窮途末路,人工智慧寫作在倒逼人類寫作。」 放眼未來,伴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人類一些中低端的文學寫作,但從當下各類機器人出產的作品看,似乎離這一步尚有不小距離。
  • AI人工智慧設備向腦機接口又邁進一步 已能讀懂唇語
    AI人工智慧設備向腦機接口又邁進一步 已能讀懂唇語網易科技訊11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一種新型的語音合成器可以跳過語音記錄,而直接將說話者嘴部動作轉換為語句。該設備能「觀看」嘴唇的動作,並利用人工智慧網絡將它們轉換成聲音。
  • 你能想像十年後的人工智慧嗎?
    其實在今天,人工智慧已經在創造收益了,但主要集中在軟體領域。然而當到了2030年,在軟體行業之外,人工智慧也將創造巨大收益,尤其是在零售、旅遊、交通、汽車、材料、製造等行業。不過,這樣的預測也可能是炒作。人工智慧的黃金法則指出,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不能太樂觀,也不能過於悲觀。
  • 數美科技成為《人工智慧從業人員能力要求》起草組全權成員單位
    《人工智慧從業人員能力要求》等五項人才培養行業標準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現場正式成立「《人工智慧從業人員能力要求》等五項人才培養行業標準起草組」,起草組成員包含工信部事業單位、高校、行業龍頭企業在內的77家單位。
  • 36部值得一看的人工智慧電影
    人工智慧更多的走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不再是那些讓人嘖嘖稱奇的電影橋段。但那些電影中帶來的感動和震撼,卻是不會隨著時光的消磨而淡化。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份榜單,帶大家回顧36部經典的人工智慧電影。36. 機器人與弗蘭克  Robot & Frank (2012)
  • 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人造突觸創紀錄
    原標題: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人造突觸創紀錄
  • 強人工智慧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景象
    人工智慧是21世紀的三大尖端技術之一,人工智慧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這一思想最初由圖靈提出,通俗一點的說,就是賦予機器人的智慧與思維,目前人工智慧分為兩類,分別為強人工智慧與弱人工智慧,當下弱人工智慧發展迅速,早已遍布生活方方面面,但是強人工智慧發展近些年一直遇到發展瓶頸,今天咋們著重討論強人工智慧後的世界
  • 從四個層次看人工智慧的經濟學分析
    在這個模型中,人工智慧對勞動力需求和生產率的影響取決於替代工人的情況:如果替代工作的生產率較低,那麼人工智慧將對生產率產生負面影響。隨著企業開始使用人工智慧供應商來獲取以前由工人提供的服務,人工智慧的部署使經濟更加相互關聯起來。這可以使價值鏈集中起來,增強市場力量,但也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 《機器學習》作者Tom Mitchell:人工智慧如何向人類大腦學習 |...
    所以我會對這方面進行一些探討,希望進一步激活兩者之間的交集。首先可以看一下,我們的人工智慧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取得了重大進展,最近人工智慧已經戰勝了人類圍棋的冠軍,而且西洋棋、德州撲克也已經被人工智慧攻下,現在我們看到的則是無人駕駛汽車,比如Uber就在進行這樣的測試。在過去的十年裡,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進展很快,機器識別的準確率從過去的60%上升到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