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從、依圖巨虧,看人工智慧獨角獸有多難?

2020-12-11 澎湃新聞

從雲從、依圖巨虧,看人工智慧獨角獸有多難?

2020-12-05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楊劍勇

近年來,沒有比人工智慧更火熱的行業,作為未來幾十年科技趨勢,科技巨頭投入重金,帶來了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態勢。依據IDC早前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支出將高達1100億美元,年複合年增率超20%。在筆者看來,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算法日臻完善,帶來了全球人工智慧在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

面對新機遇,科技巨頭則率先收穫這一波紅利。因科技巨頭完善的服務、場景落地能力等諸多因素,利用人工智慧助力各界轉型升級。從經營層面來看,營收穩健增長;從資本市場來看,受到投資者青睞。以亞馬遜為例,AWS雲服務營收高速增長,核心在於豐富的物聯網、人工智慧服務,尤其Amazon SageMaker是當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機器學習工具,從而幫助企業更快地進行數位化轉型和創新。

伴隨在全球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AWS開啟轉型之路,助推雲服務營收穩健增長,根據亞馬遜公布的財報數字,AWS在2020年第三季度達到年化收入4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在資本市場更是高歌猛進,市值高達1.59萬億美元,今年截止12月4日累計上漲超70%。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亞馬遜、微軟、谷歌與百度是公認的四大人工智慧巨頭。當然,在熱火朝天的人工智慧領域,也湧現出無數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從AI晶片寒武紀,到機器視覺商湯科技、曠視、雲從、依圖四大獨角獸,同樣也受到資本青睞。在此前融資中,一輪高一輪,使得估值水漲船高,甚至公開消息顯示商湯科技估值高達百億美元。

因在一級市場進一步推高估值,也暗藏泡沫風險。尤其那些頂著明星投資機構的AI創新企業,瞬間高大上。當然,高估值由此引發泡沫爭議。因落地場景落地艱難,且融資錢花完後,導致會一批人工智慧公司倒閉,畢竟長期虧損得不到輸血導致破產,至此AI獨角獸們需要不斷需求融資。

在科創板推出後,國內創新企業融資渠道繼而轉向科創板上市,包括巨額虧損72億元後的依圖科技,希望在科創板市場上市尋求75億元資金,進而鞏固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並驅動業務拓展。12月3日,雲從科技也向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希望融資37.5億元,這將能緩解長期無法盈利所造成現金流緊張。

隨著AI獨角獸的上市進程推進,相繼發布財務數據來看,巨額虧損、商業落地能力是爭議焦點。雲從科技招股文件顯示:過去三年半累計虧損超22億元。2017、2018、2019年和2020年1-6月分別虧損1.06億、1.8億、17億和1.9億元。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虧損擴大主要是實施股權激勵,確認股份支付費用13億元。

文件同時披露,若公司未來一定期間面臨市場激烈競爭出現主要產品價格下降、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且研發成果未能及時轉化、人工智慧行業政策出現不利影響、下遊行業需求顯著放緩等不利情況,在2020年以及以後年度,可能出現持續虧損,致使累計未彌補虧損金額逐年擴大。

在此之前,依圖科技招股文件顯示近三年半虧損超72億元。儘管營收規模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虧損也是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擺在依圖科技眼前的依舊是巨額虧損尷尬局面。此外,所披露的前五大客戶中,每年都有較大變動,可以看出客戶極其不穩定,且要面臨華為、BAT重量級巨頭,還有來自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細分市場的巨頭競爭,其前景引發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AI獨角獸營收處在高速增長格局。曠視科技早前披露數據顯示,2016-2018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為359%。依圖科技最近3年(2017-2019年度)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223%。雲從科技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254%。業績穩健增長,主要在於AI獨角獸尋找落地場景中逐漸取得成效。以雲從科技來說,多年業務深耕,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大領域已逐步實現成熟落地應用。

以智慧金融場景為例,截止2020年6月末,雲從科技為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等超過400家金融機構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推動全國超過十餘萬個銀行網點進行人工智慧升級。

「近年來,銀行業積極邁向金融科技轉型,背後所支撐的則是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對此指出。通過引入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大數據融合,提升流程效率,構建一個新的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對於人工智慧廠商來說,必將受益金融科技機遇,而雲從科技在金融領域深耕多年,也將受益這一波紅利。

最後,對於人工智慧獨角獸而言,高額的研發投入佔比,以及持續的虧損,登陸資本市場後能否得到投資者青睞,面臨較大風險,通往「詩與遠方」的人工智慧道路上,人工智慧商業應用場景將是AI獨角獸核心。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關鍵詞 >> 人工智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巨虧23億,雲從流血上市
    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人工智慧「獨角獸」雲從科技衝擊科創板
    近日,「AI四小龍」之一雲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經獲上交所受理,不久的將來,A股資本市場將迎來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硬科技「獨角獸」。
  • 中國第4大AI獨角獸,業務遍及全球10餘個國家
    按目前的估值排序,四小龍裡商湯科技排名第一,曠視科技和雲從科技分列第二、三名,依圖科技最末。 不過,這個排名可能會因為第四獨角獸依圖的搶先上市而發生改變。2020年11月,依圖科技搶先一步提交招股書,在上市進程上,依圖開始領跑。
  • AI獨角獸排隊上市,盈利「遙遙無期」
    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四小龍跑步IPO,巨虧23億的雲從科技會成AI第一股嗎?
    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AI四小龍上市「三缺一」 |商湯、曠視、依圖、雲從,誰更有巨頭相?
    但曠視科技在2017年-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額度都超越了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從營收數據來看,可謂是旗鼓相當,但在淨利潤方面,雙方拉開了較大的差距。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 佳都科技均是雲從科技股東。因此,該公司被外界稱為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中的「國家隊」。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不過,雲知聲近日遭遇質疑或會拖累其上市進程,AI第一股大概率將花落依圖,或將於明年1月或2月見分曉。
  • 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本報記者 董添 歐陽春香 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從科技」)日前對外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
  • 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擬募資37.5億元加碼人工智慧業務
    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從科技」)日前對外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   近年來,AI「獨角獸」掀起上市潮,此前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均披露了上市文件。
  • 依圖科技欲搶摘「AI第一股」桂冠 經營存短板如何支撐高估值?
    剛剛踏入11月,AI獨角獸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便搶先向上交所遞交了CDR(中國存託憑證)發行申請,擬募集資金75.05億元,這令依圖科技有望比雲從科技、商湯科技及曠視科技等更快人一步登陸到內地股市,奪得「AI第一股」的頭銜。
  • 百億資本助力 AI視覺三大獨角獸企業角逐物聯網場景
    近來國內AI視覺獨角獸企業輪番登場。本周一,曠視科技宣布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7.5億美元,超過50億元人民幣。上周,另一家AI視覺公司依圖科技在上海發布了AI晶片,登上了《新聞聯播》。2019商湯人工智慧峰會 商湯科技CEO徐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春山 攝2019年人工智慧視覺進入產品化落地的關鍵年份,能否快速在關鍵應用領域突圍關乎企業生死。
  • 偉東雲教育榮膺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
    日-2日,「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在青島即墨隆重舉行。大會特邀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代表、國內外知名金融投資機構代表和著名專家學者等500餘人參會。偉東雲教育集團市場品牌總經理李晨輝在演講中表示,作為全球網際網路教育平臺運營商,偉東雲教育正全力構築「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教育+教育裝備製造」千億級產業集群,通過整合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國內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新高地及「一帶一路」國際職業教育新平臺,賦能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智力支撐,推動新時代全球網際網路教育的發展。
  • 周曦科創板掘金:雲從科技核心技術營收佔比不足50% 盈利無期
    報告期內巨虧23億 綜合毛利率遠低於同行曠視科技、依圖雖已披露上市文件,但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  據統計,自2015年成立以來,雲從科技共進行10輪融資,融資總額超30億元。今年5月,雲從科技完成18億元C輪融資。融資上雖然步步緊逼,但云從科技的融資規模和估值在「AI四小龍」中卻並不突出。
  • 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
    雲從、依圖、曠視、商湯四家公司,並稱為國內AI領域計算機視覺「四小龍」,「AI第一股」將花落誰家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其中,曠視科技最早啟動港股IPO但擱淺至今;依圖科技科創板IPO早於雲從啟動,自2020年12月1日顯示「已問詢」狀態後,未有新的進展;商湯科技IPO計劃時有傳出,但至今並未官宣。
  • 獨角獸名單刷屏之後,國內應該有什麼樣的獨角獸?
    資料顯示,證監會對新經濟領域的IPO企業開啟快速通道,監管層罕見表態,對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獨角獸」企業,發現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這在在一級市場及二級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 8 歲依圖的「斜槓」人生
    斜槓少年,這是我想到依圖時,腦袋裡倏然蹦出的一個詞。自2012年9月橫空出世,成立八年來,頭頂AI獨角獸光環的依圖被不少聚光燈所圍繞。關注的話題不外乎三點:賺錢的額度、融資的速度、上市的進度。朱瓏掌舵下的依圖,為整個AI業態帶來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翻新。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朱瓏被公認為是根正苗紅的天才少年,他的開掛人生得益於兩位足可撼動全球人工智慧業界的導師的悉心輔佐。
  • 從獨角獸數據分析,看擇業風口與行業趨勢
    1、前200強分布情況 首先看各國分布情況,其中美國有84家,佔比42%,中國有65家,佔比32.5%。隨後是印度、英國和印度尼西亞。
  • 依圖科技,兩福建人創辦的、中國人工智慧四小龍之一,啟動A股上市輔導
    9月15日,上海證監局官網公示了 Yitu Limited (以下簡稱「依圖科技」)輔導備案公示文件。文件顯示,依圖科技,正在接受輔導機構國泰君安上市輔導。
  • 曠視、依圖們註定不會成為新一代BAT、TMD
    依圖等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不會成為媲美BAT、TMD的科技巨頭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10年後,當前大名鼎鼎的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們,就會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最為重要的是,隨著這些估值高高在上的人工智慧獨角獸「跑步」上市,它們的致命缺陷也暴露無遺:它們沒有——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可持續的長期商業模式。包括曠視科技、依圖、寒武紀和雲知聲在內的人工智慧獨角獸,都在招股書中披露了高達數十億元的虧損。
  • 創新奇智完成中金甲子領投C輪融資 躋身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訊(記者 陳妮希)12月16日,創新奇智透露,已完成C輪融資,正式躋身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陣營。本輪融資由中金甲子領投,國和投資、陽光融匯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華興新經濟基金加碼。